回覆列表
  • 1 # 心向青山

    如果漢朝四百年始終給匈奴送女人的話,可以理解為屈服。

    但這當然並非事實,漢朝開國有白登之圍,之後確曾以和親換和平,但漢朝不是宋朝,一時的忍辱負重,是為了休養生息,也是為了積蓄國力,也正是如此才能在漢武帝時期厚積薄發。

    漢朝並不只在漢武帝時期才對周邊採取攻勢,這只不過是開始而已。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北韓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這是漢使蘇武出使匈奴時所說的話,歷史上還有比這更強悍的外交宣言嗎?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籓,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是西漢末年名將陳湯的名言。

    漢軍方至,勿動,動則滅國!

    這是漢宣帝時期傅介子出使Murano之時所說的話。

    至東漢時期,竇固、竇憲持續打擊匈奴,公元91年竇憲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從此北匈奴西遁。

    從此,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和竇憲的“燕然勒功”成為歷代名將追求的無上榮耀!

    東漢末年,曹操將原本內附的南匈奴安置在山西,分為五部,以漢人直接管理,從此南匈奴完全失去了獨立性,而西晉末年起兵造反的劉淵便是南匈奴的單于。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可以滅烏桓,諸葛亮七擒孟獲,孫權征服山越,漢已三分,但對周邊仍然保持絕對的優勢!

    因此,一個歷史事件不能單獨剝離出來看,要看它完整的前因後果。漢朝“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強漢之稱絕非浪得其名!

  • 2 # 子晟談史

    漢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國力羸弱,而漢高祖又曾有白登之圍,迫於形勢,西漢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以求換取和平,獲得積蓄國力的緩衝時期。劉邦將自己的嫡長公主嫁給了匈奴單于,開啟了漢朝此後百年的和匈奴和親的歷史。

    然而和親是不是都是屈辱的?也不盡然。西漢和親時間跨度長達百年,大致可以以漢武帝時期為分界線,分為兩個階段。

    自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初期這大約七十年的時間裡,這第一階段的和親可以說是十分屈辱的。因此不僅僅是從漢高祖、惠帝、呂后、文帝、景帝、武帝到漢元帝劉奭,都採取了和親政策,先後向匈奴單于冒頓、老上、軍臣遣送公主,還要稱臣納貢,歲送一定量的絮、繒、酒、食等給匈奴;雙方約為兄弟;開放“關市”,兩族人民互通貿易。

    這種和親是由雙方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決定的。雖然有利於漢朝恢復經濟,但畢竟不怎麼光彩,而且和親的效果也並沒有達到令雙方都滿意的地步。雖然匈奴人沒有大規模南下,但秋冬季節寇邊也屢見不鮮。文帝時一度曾憤怒拒絕和親,但是還是沒有找到消除匈奴威脅的辦法,因此這一態勢仍然繼續下去。

    到了漢武帝時期,雄才大略的劉徹不願接受這一屈辱行為,而漢朝的國力也有了長足發展。於是漢武帝不惜以舉國之力征討匈奴,與匈奴死磕。雖然漢武帝將匈奴幾乎打到分崩離析,但遼闊萬里的匈奴也算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時不時噁心下漢朝。

    元狩四年以後,匈奴人更是被打擊的遠離漢區,以至“漠南無王庭”,西漢建國以來近百年的匈奴邊患問題基本解除了。漢匈力量對比的這種劇烈變化以至遞轉,使漢匈和親的內容與形式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匈奴經過連年的軍事打擊,人口增殖和畜群藩息皆大受影響,因而希望息戰和平,重建和親。

    但匈奴人仍然一廂情願的希望漢仍像以前那樣向匈奴稱臣納貢,匈奴兵不南犯。 這種條件漢武帝怎麼可能接受呢?雖然漢武帝出於種種原因,也願意對匈奴實行“綏撫政策”,恢復發展經濟。但他希望的和親則是要匈奴臣屬於漢,遣子入侍為質,與其他藩國一樣待遇,漢匈地位完全顛倒。雙方為此僵持了數十年。

    漢宣帝時期,匈奴遭鄰國多次攻擊,“人民死者十三,畜產十五”,屬國解體。又因內部五單于爭立,戰亂不已。呼韓邪單于於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韓邪遣子右賢王入漢作“質子”,並三次到長安下跪朝拜。

    後來陳湯又斬殺郅支單于,這使得呼韓邪更加恐懼漢朝,他上書元帝,願意承擔為漢王朝守邊的任務,建議撤除漢王朝邊塞吏卒,以省減漢民徭役負擔。雖然漢元帝沒有答應呼韓邪的建議,但雙方和平相處,史稱漢朝“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西漢末。而此時的和親則是匈奴在自身虛弱,懾於漢王朝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情況下,主動向漢王朝臣服和求婚的。漢王朝已不是以莊重的對等婚姻形式嫁公主於匈奴單于,而是以高傲的姿態賜漢室宮女於匈奴單于。其目的則是要在其恩威的情況下,使匈奴永遠臣服於漢朝。所以說,這時的漢朝對匈奴的和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籠絡的政策,雙方的地位顛倒了過來,談不上屈辱,更和被征服無關。

  • 3 # 一壺清茗品春秋

    漢朝給匈奴送女人是透過和親的手段,謀求與匈奴交好的一種手段,這是古代的一種外交策略,並不能單純理解為征服。漢朝的和親,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漢武帝之前,一個是漢武帝之後,其目的是不同的。

    漢武帝之前的和親,可以理解為積極防禦。這要從白登之圍說起,漢高祖七年,劉邦帶領30萬大軍出征匈奴。這時的匈奴已經今非昔比,首領冒頓單于利用秦末楚漢戰爭期間,統一了匈奴各個部落,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並且又把當初蒙恬奪取的土地奪了回去。當時,冒頓單于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劉邦輕敵冒進,與大部隊脫離,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賄賂閼氏,才脫困出來。事後,郎中劉敬勸諫劉邦說,天下剛剛平定,士兵疲於戰爭,不可以用武力去征服。只能用長遠之計使他子孫成為漢朝臣子。建議劉邦把公主嫁給單于,這樣公主必然成為單于的閼氏,所生的必定是太子,之後自然也會成為單于。這樣外孫自然不跟外公分庭抗禮了,軍隊自然不戰而勝。本來劉邦準備把自己女兒嫁過去,但是由於呂后不肯,最終選擇了一個宗室女子嫁了過去。

    雖然劉敬的話,從一定層面上是照顧劉邦的面子,便於劉邦接受。但也指出了一個事實,就是漢朝初年,剛剛經過楚漢戰爭的疲憊之師,不足以戰勝匈奴。從此之後,到漢武帝,這段時期和親一直是漢朝對匈奴的主要政策,之後,呂后、文帝、景帝都堅持和親政策,但是和親絕不是意味著漢朝對匈奴的屈服,其目的,一是要透過和親,向匈奴施加影響,保持邊境大局的穩定,不斷積蓄力量,二是瞭解匈奴風土人情、地理地貌、甚至軍事部署,為大規模反擊做準備;三是改變匈奴風俗習慣,增加匈奴對漢朝的經濟依賴。同時,漢朝還堅持以軍事打擊為輔,面對侵擾的匈奴,給予堅決打擊。孝文帝三年,派灌嬰帶領八萬五千人反擊匈奴;孝文帝十四年,派盧卿等人大規模發動戰車、騎兵攻打匈奴。像郅都、李廣都是這一時期湧現的名將。但這一時期,與匈奴的戰爭主要是被動防禦。

    到漢武帝時期,由於漢朝國力得到一百年的休養生息,國庫豐盈、馬匹眾多,名將輩出,完全具備反擊匈奴的條件。漢武帝任命衛青、霍去病為將,發動了一系列對匈奴戰爭,最終在漠北之戰中徹底擊敗匈奴。從此,漢朝始終保持著對匈奴的軍事優勢。這一時期,發生了一個變化。就是本來是由漢朝主動和親,屈辱式的和親,轉變為匈奴主動請求和親,漢朝高高在上,是賜予式的。漢元帝時期,匈奴已經分成五個部落。漢朝陳湯斬殺了郅支單于,還有一個叫呼韓邪的,主動跑過來親近漢朝,並在漢朝幫助下重新統一了漠北,為了加強漢朝關係,他請求娶漢朝女子為妻。於是,漢元帝就把漢朝的大美女王昭君嫁給了他。這一時期,漢朝和匈奴邊境"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這時的和親,漢朝主要是鞏固匈奴關係,讓他們永遠臣服漢朝的舉措。在張騫打通漢朝與西域聯絡以後,漢朝還與烏孫等國進行和親,主要是為了拉攏這些國家,用來共同對抗匈奴。

    不管是任何時期,這些漢朝公主,為了漢朝邊境的安寧,民族的交流和融合,遠赴異域,做出巨大犧牲,她們是偉大的,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 4 # 朝史暮想

    關於漢朝和匈奴的和親,詳細史料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在這裡就不做贅述。

    和親,泛指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治聯姻。它包含兩種含義:

    一種情況:政治利益的聯姻,互利共贏,意在結盟

    一種情況:表示承認對方的利益和政治地位,有妥協的意味

    第一種情況,我們老祖宗很早就在使用了。比如秦襄公就曾經透過和親,與西戎一部族達成聯盟,進而瓦解西戎。

    第二種情況,看強勢方在哪。

    如果是少數民族強勢,我們透過和親的方式,和親的名義,給少數民族送去財富和技術,以換取邊境的安定。

    如果是中原王朝強勢,那麼少數民族透過和親的方式,意在追求與中原王朝的和解,或者希望得到中原王朝對其利益的承認。

    漢初的和親,其實是有漢朝對匈奴妥協的意味在。

    而漢武帝之後,匈奴大部被迫遷徙,留下來的匈奴部族希望透過和親的方式,得到漢朝的承認。

    漢朝和匈奴的和親,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政治含義,即使是對匈奴的妥協,也達不到被征服的層面

    而和親,的確是一種民族融合非常有效的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製作隨身碟驅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