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暴走的小雞619

    灰犀牛就是平時司空見慣事兒的事,所產生的風險,這種風險最常見但是大家都不很在意,比方說如今高漲的房價就是很典型的灰犀牛,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還是要做到謹慎投資,增加投資理財知識的儲備量,看不懂的東西儘量不碰,看的懂的東西投資慎重,提高風險的意識,反正我是保守型的,基本上錢都在銀行了。省心。

  • 2 # 小w的文娛館

    當人們遭遇到“灰犀牛”事件時,大多數的人會經歷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否認。

    否認自己所看到的危機訊號,實際已經出現卻假裝認為沒有出現。作者認為有許多原因造成了人們的否認,包括人類固有的本性、政府體制和社會都會力求維護現狀以及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預期,這些都讓人本能的對危機或者處於危機中的情景進行否認。特別是當出現大多數人的隨大流顯現,即群體性思維出現時更加嚴重。因為這種集體意識會促使人們走向整體一致性,這將告訴人們共同無視那些對現行的專家權威構成威脅的資訊,最終導致人們做出錯誤決定。換言之,人們寧願和大家一起犯錯,也不願意成為唯一正確的人。在中國,有一句“法不責眾”,人們認為跟隨大多數人總是正確的,即使選擇錯誤,也不會將所有責任推到自己頭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沒有多少人有勇氣去堅持自己的真理。群體性思維讓好的事情變得無限的美好,讓恐慌變成更大的恐慌。群體性思維這種乘數效應,讓“灰犀牛”事件不斷髮生。

    第二個階段是混日子也稱為得過且過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在第一階段基礎上,人們已經感受到危險訊號,但卻在行動上遲遲不採取措施,導致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絕佳應對的機會。就好像攝影師已經發現了母犀牛向自己衝來,卻一時不知所措,待在原地。總之,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想辦法把問題丟給將來。結合自身的感受,這個階段的人們常常抱有一絲幻想,可能在祈禱著危險遠離自己。

    第三階段是爭吵或者說猶豫。

    這時危險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已經到了不得不採取措施的時候,但這個時候人們通常的表現是猶豫不決,如果是一個群體的話,則是在迫於必須做點什麼的壓力下,展開內部爭吵,進而繼續貽誤時機。

    第四個階段是驚恐階段。

    這時灰犀牛已經衝到了腳邊,這個階段基本上再深思熟慮已經沒有可能,如果準備工作充分,則可以應對得當,如果準備不充分或者沒有準備,則只有束手待斃。

    第五個階段是行動階段或者又稱為崩潰階段。

    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這兩種反應是同時存在的,而且即使到了最後一刻,希望也還是有的。

    作者認為要有效應對灰犀牛事件,主要是要防微杜漸,人們都明白,越早發現警報越好,越早處理潛在的威脅越好。否則就得花費巨大的代價去阻止危機。未雨綢繆總好過亡羊補牢。應對灰犀牛事件,關鍵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採取必要的措施。

    在第一階段,重要的是怎麼克服否認心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要克服僥倖心理。

    人們在面對危險訊號時,總是存在過於樂觀的態度,常常認為有些危險並不會這麼快的發生,也許過些時間,危機自動就會解除。這種樂觀的態度讓“灰犀牛”不斷成長,最終脫離我們的控制。當然,在應對“灰犀牛”事件時,樂觀的態度也是必須的,我們不能任其發展,永遠籠罩在陰影當中。

    二、是要摒棄雜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在本書當中一個極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世界知名的評級公司在如安然事件中扮演的可恥角色,進而指出由於存在利益衝突,所謂的第三方評級機構有時並不見得那麼客觀公正。

    三、是要防範群體性思維。

    個人在群體中容易喪失自我或者迫於群體壓力作出有悖於理性的決策,因而作者建議要倡導獨立思考,防範群體性思維。

    四、是要防範源頭效應。

    源頭效應是指迷信權威,研究表明當人們聽信所謂專家意見時,大腦負責獨立思考的腦葉就會關閉,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不要過分迷信權威,要對權威產生質疑,讓自己有自己獨立的觀點,這就需要我們更加勤奮的思考和做出正確的判斷。

    五、是要防範逆反效應。

    就是要多聽取和自己觀點相左的意見,多聽取異性和圈外人的觀點。總之,在應對“灰犀牛”事件中,在提高預測和判斷準確性方面,心理因素、預測環節和勤奮努力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提升我們在工作中的投資預測和決策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如何破解得過且過的第二個階段的困境時,作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樹立一分預防等於十分治療的理念;

    二、是要選擇準確的行動時點,因為得過且過固然要付出代價,但選擇正確的時間節點也很重要,無論行動太早,行動太晚,都會付出很大代價;

    三、是要變革獎懲機制,要獎勵那些及時自主行動解決問題的人,對那些在面對可能的災難時,及時阻止問題的人,應提高獎勵的額度,總之,要用適當的機制讓人們明白,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四、是公平地分攤成本,就是說如果有必要犧牲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利益,才能挽救更多的人或者避免更多的損失,那麼,就必須找到有效的方式減輕被犧牲者的痛苦;

    五、是要正確地計算成本、盈餘和投資。人們會在不同階段,衡量自己的成本和收益。

    “灰犀牛”事件的發生,有時也表現為人們並沒有正確的衡量成本和收益。

    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至少一個灰犀牛式危機,有時甚至更多。這些事件充斥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和工作中。在本文的結尾,作者告訴我們如何躲避灰犀牛式危機的襲擊。

    第一,要承認危機的存在。

    第二,要定義我們遇到的灰犀牛式危機事件的性質。

    第三,不要靜立不動。要一直採取各種防範措施,即使我們不能確認危機是否能夠到來。

    第四,不要浪費危機。有時候,災難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災難的到來也常常伴隨著意想不到的機遇。在災難中把握機遇,才能更好的應對“灰犀牛”事件,讓自己取得成功。

    第五,站在順風處。當危機遠在天邊時,說服其他人同意我們的變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當我們做好準備時,當危機來臨時,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採取行動。處在危機的順風處。

    第六,要成為發現灰犀牛式危機的人,成為控制灰犀牛式危機的人。想要成為發現灰犀牛式危機的人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發現其他人忽視的危險。想要成為控制灰犀牛式危機的人,需要哪些願意同大多數人相向而行,願意激勵別人一起行動的人,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灰犀牛》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許多生活和學習中的事件,其實都是灰犀牛式危機。我們不知不覺都處於危機當中。人類的本性根深蒂固,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如影隨形,這都讓我們身處危機當中,但無法發現明顯的危機。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和訓練,才能讓我們在遭遇灰犀牛式的危機時,做到更好的應對。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反思和思考,建立自己的觀點,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防微杜漸,做好應對危機的處置方案。這樣我們在面對危機時,能夠更加自如的處理。

    危機有時也是機遇,認清危機,把握機遇,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 3 # 職場與生活

    《周易·繫辭傳》借孔子之口用否卦爻辭告訴我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意思是,遭遇危險的,都是因為自以為安定;遭遇滅亡的,是由於自以為國家能留存千古;遭遇動亂的,是由於自認為天下平安無事。所以,君子在安全的時候不忘危險,在生存的時候不忘滅亡,在清平的時候不忘動亂,因此生命安全而國家可以儲存。

    這與我們現代社會中出現的“灰犀牛”一詞頗有暗合之意,都是在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

    可是,“思危”只是一方面。無論是長期熬夜,開車打電話,還是無節制的消費,我們心裡其實都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卻遲遲不願意做出“防患於未然”的舉動。《尚書·說命中》有言:“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知”與“行”之間,彷彿有一道天塹阻礙著我們,讓我們知而不能行,無法做到“知行合一”。

    這不是什麼“自律”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缺乏意志力和行動力的事。可以想一下,對於一個長期熬夜的人,若被告知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很多問題,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衰退等等,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因為這些“後果”的影響太遲緩了,以至於感受不到。真正能讓我們對睡眠問題重視起來,並按時睡覺的是切實而又明顯的“教訓”。

    這頗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意味。其實,這種知而不行的問題,就出在“知”上。長期熬夜、無節制的消費等可以在當下給我們帶來即時的愉悅感,但長期以往,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心理學表明,我們的大腦難以處理長期的資訊,因為在長遠之中隱含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我們權衡二者之間的“利弊”時,會傾向於把長期的權重調低。可以說,是我們對時間的錯估和盲目樂觀令我們對這些大機率且顯而易見的風險視而不見。而我們之所以不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是因為它們的好處來得太慢,也不夠明顯,被時間所扭曲了。

    應對生活中的“灰犀牛”,居安思危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要切切實實地理清這些“灰犀牛”在當下和長期兩個時間段內所能帶來的好處與弊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獲得動力採取防範行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審計工作怎樣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