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赤壁之戰後還有十幾年的光陰
7
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謝謝邀請!赤壁之戰,曹操幾十萬大軍戰死和的疫病死傷大半,只好命曹仁徐晃樂進等留守江陵和襄陽,自己帶兵回北方去了。曹操在眾人面前流淚說,有郭奉孝在,焉能如此。於是一邊安撫將士,一邊下招賢令,廣招賢士以充實力量。 而此時的劉備,趁機攻打荊州南部四郡,也充實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和孫權借的荊州。這是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勢力在荊州形成了三方對峙的局面,三國鼎立之勢基本形成。孫劉聯合抗曹的聯盟戰略也已經建立起來,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後,失去了統一南方的最佳機會,曹操也沒有了 抗衡兩家聯合的力量。所以曹操沒有再發起南征的討伐!

  • 2 # 劉子魚

    曹操自赤壁之戰失敗後,主動發起的戰爭只有打張魯的時候,其他如逍遙津之戰,定軍山之戰,襄陽之戰都是被動應戰。

    我個人分析認為,曹操徵張魯之後,本應趁勢攻取西川,趁劉備根基未穩,“既得隴,何望蜀耶”的曹操竟然退兵,實為“代漢”做準備,可見我上一篇問答“曹操為什麼不稱帝”的分析。

  • 3 # 陳之煜

    如同周瑜所說,曹操後方安定則可以統一天下,但是後方不穩定曹操會自顧不暇,其實分析的很有道理,自從官渡之戰,曹操都是派鍾繇坐鎮關中,讓馬騰韓遂等不敢動,但是軍權沒有剝奪,曹操也意識到後方不穩帶來的問題,所以要先平後方,曹操讓夏侯淵帶兵平定隴右,目的也是想看看西涼的軍閥是什麼態度,找機會削權,結果馬超這個二貨硬生生造反,那不好意思,打,打完馬超韓遂再打羌胡,打完羌胡再打宋建,這些西北軍閥,總算被曹操一鍋端了,接下來就是漢中,打敗了張魯得到漢中此時劉備得益州,但是曹操後方一直不穩,一個是有人總有跟劉備孫權聯合,說的是反曹聯盟,其實是想趁亂搞點甜頭,遼東也還有公孫家佔著,所以基本不想統一,而且年年戰亂,百姓也需要修養生息,就像曹魏臣子說的那樣雖然魏國有完整的北方領地,可是人口卻沒漢朝一個州多。這也是所有掌權者需要考慮的,無人事農桑,無年輕生命這種如同飲鴆止渴。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三國後期不好看,因為從軍事轉移到政事上面。

    還有一點,曹操逝世是建安二十五年,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已經年過半百,又打了西涼又打了漢中,再跟劉備爆發了一波漢中爭奪戰,曹操自己也感覺自己力不從心了。最後的襄樊大戰,曹操已經感覺到統一天下是不可能。

  • 4 # 風神翼龍12

    題主說的不對,曹操是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從未停下統一天下的征程。其實,在這一點上,曹操和諸葛亮兩個人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兩人都是志存高遠,並且將畢生精力投入到遠大理想中去,即使遇到再大的坎坷和困難也從不退縮。

    赤壁之戰失利對於曹魏集團來說,並沒有傷筋動骨,反而進一步刺激到了曹操,使曹操見識了孫劉聯盟的威懾力,這對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是一大打擊。不過曹操反而被激起了鬥志,在赤壁之戰後,先後四次征討孫權,包括合肥之戰。合肥之戰後孫吳集團曾轉入戰略反攻,才有了張遼一生的巔峰,跨江大戰逍遙津,令江東小兒不敢夜啼。

    在討伐孫權的間隙,曹操打敗了西涼馬超,征討了漢中張魯,與劉備集團進行了決定三國鼎立態勢的漢中之戰。

    在漢中之戰失利後,曹操終於認識到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天下態勢了,於是,一代梟雄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死時曹操應該特別後悔當初本有機會殺掉劉備卻沒有下手。

  • 5 # 墨跡的小哥哥

    赤壁之戰曹操的失利,使其人力物力財力受到了巨大損失,可以說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統一全國的。就在這短時間之內劉備孫權藉此勝役,各自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

    劉備以荊州起步,在得到張松的西川圖之後,開啟了用兵收取西川的路程。公元211年,劉備建立蜀國霸業,形成了一大勢力!!

    同時孫權則在東吳公元209年收取了江陵和襄陽,同年,曹操為防範孫權,強制內遷淮南的民眾,引發江淮十萬餘民眾驚慌,皆渡江歸附孫權!!

    公元213年正月,曹操南下用兵,在濡須塢與孫權交戰,又以失敗而告終!到公元214年,孫權控制了江淮南部,又形成一大勢力!!自此三足鼎力局面開啟!!

    曹操的沒能完成統一大業,終歸說到底還是曹操的水軍不濟,同時也低估了吳軍和長江,劉備集團。。。。

  • 6 # 以史為鑑

    誰說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沒有發起對吳、蜀的戰爭?

    曹操作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可以說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懷天下,百折不撓。在東漢末年,多少豪傑一次失敗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只有曹操、劉備這樣的豪傑人物才屢敗屢戰,哪怕僅以身免,還能東山再起。區區赤壁之敗對曹操這樣的人物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們按照時間來捋一捋:

    1、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

    不論是正史上週瑜的功勞,還是演義中諸葛亮的功勞,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曹操終歸是在赤壁打了敗仗,損兵折將退回北方了。

    2、建安十四年:打了孫權

    但是到了建安十四年三月,曹操已經開始重新在譙造了“輕舟”,又一次開始練習水軍作戰;練習了四個月,到了七月曹操就又一次帶著大軍駐軍合肥,開始又一次討伐孫權。但是這一次曹操並沒有什麼大動作,只是安排了揚州的大小官吏,並且駐軍屯田,為以後做戰爭準備。到了年底十二月,周瑜擊敗曹仁攻佔了江陵,曹操看佔不到便宜,就帶著大軍回去了。

    3、建安十五年:沒打

    在這一年裡,曹操更多的是穩定自己的基本盤,併發布《求賢令》,不論出身,唯才是舉。

    在年底的時候,曹操夢寐以求的銅雀臺也建好了,曹植還現場寫了一首賦。曹操又作《讓縣自明本志令》公佈於眾,表白自己忠於漢室,漢有異心。

    在這一年,東吳周瑜也因病而死。

    4、建安十六年:打了馬超、韓遂

    在這一年裡,曹操經過各種考察終於安排了曹丕做為自己的準繼承人,給他安排了五官中郎將的職位。然後開始準備戰爭,先是和關中的馬超、韓遂大戰一番,從三月打到了十二月,最後以曹操成功收復關中結束。

    因為收復關中是大功一件,於是漢獻帝給曹操特權: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5、建安十七年、十八年:打了孫權

    曹操基本上安頓好了北方,眼看孫權和劉備又差不多成氣候了,於是再次率領大軍南下,征討孫權。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親率大軍,號稱四十萬,南征孫權。到了第二年正月,曹軍在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營,捉住了孫權的都督公孫陽。

    於是孫權只能親自率軍七萬至濡須與曹操對峙。年紀大了的曹操見孫權軍隊伍嚴整,進退自如,孫權也已經歷練出來,在戰略指揮上基本上無懈可擊,於是曹操說出了著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

    然後乾脆就退兵了。

    建安十八年曹操從丞相又升級了,變成了魏公。

    6、建安十九年:打了孫權

    這一年先是馬超全家被殺,馬超自己投奔了張魯。到了這一年的七月,曹操再次征討孫權,但是還是和之前一樣,沒撈著好。而且曹操大本營又出事了,曹操就回去把伏皇后,和皇后父親伏完全部幹掉,讓自己女兒曹節成為皇后。

    而在這一年,龐統陣亡,諸葛亮和張飛、趙雲溯江西進,幫著劉備佔據了益州。

    7、建安二十年:打了張魯、打了孫權

    建安二十年發生了很多事,曹操親自領十萬兵擊敗了漢中的張魯,張魯投降,曹操就留夏侯淵在漢中。

    這個時候劉備和孫權因為荊州差點打起來,看到曹操佔了漢中,雙方趕緊講和。孫權看曹操大軍不在,想去把合肥佔了,結果趕上鎮守合肥的是張遼,上演了張遼威震逍遙津,差點活捉了孫權。

    8、建安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打了孫權

    曹操在這一年五月正式成為魏王。

    到了十月,曹操再次統帥大軍準備征討孫權。在濡須口上演了連續幾個月的大戰。

    這一次濡須口之戰,剛開始因為風雨太大淹死了東吳大將董襲。後來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東吳因為國力原因漸漸不敵,而且建安二十二年爆發了席捲全國的大瘟疫。

    於是孫權請降,曹操一看再打下去也不好說,就乾脆同意孫權名義上的投降,就領兵回去了。

    9、建安二十三年:打了劉備

    曹操在這一年趕上了多起叛亂,包括太醫令的下毒、北部遊牧民族的造反和荊州侯音的造反。平定叛亂後,曹操有帶人去打漢中的劉備。

    10、建安二十四年:打了劉備

    建安二十四年,對於曹操流年不利,先是三月的時候漢中的大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曹操雖然領兵報仇,但是對劉備沒辦法,只能唸叨兩句“雞肋”後殺了楊修,失去了漢中。

    到了八月,關羽威震華夏,不僅水淹七軍,還斬龐德,擒于禁,一度逼的曹操打算遷都。

    孫權於是上書曹操說:我投降後還沒幹啥大事,乾脆替您解決關羽吧!於是孫權在背後襲擊關羽,關羽死於麥城。

    11、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

    從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這十二年的時間中曹操打了孫權五次,打了劉備兩次,打了馬超韓遂一次,打了張魯一次……

    在這十二年中,只有建安十五年沒咋打孫劉。

    所以說,給人感覺赤壁後曹操沒咋動作的,基本上是被小說、影視劇所誤導了,因為這十幾年的故事中,像赤壁之戰這樣激情澎湃的實在太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甫到底是哪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