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逸的歷史
-
2 # TD問道
杜甫的祖先是襄陽人,但杜甫卻是土生土長在河南鞏縣站街鎮(今鞏義市)。襄陽當今雖沒歸屬河南,但民俗風情一脈相承,這片熱土養育了無數名人志士。所以,這個沒什麼可爭的。附:關注歷史關注人物是好事,但請關注國家、關注官媒釋出。這網路上魚龍混雜,小道訊息、個人解讀歷史的特別多,有些濫引用、亂解釋古文,可信度低的可憐。甚至我見過某些“歷史學家”為罵洛陽居然把河南鞏義也劃給洛陽管轄了(鞏義是河南省直管縣,沒有歸洛陽管轄,洛陽躺槍了),還有的說夏朝二里頭是偃師市的不是洛陽的等等無知的言論(偃師本就是洛陽管轄的)。這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所以他們所謂言之鑿鑿的理論不過是曲解歷史、一味抹黑罷了,一群跳樑小醜而已!更改不了國家、官媒的認定。
-
3 # 襄陽甜
杜甫祖籍襄陽,生長於長安,對於杜甫的生平,他在很多文獻中寫的非常詳細,這裡就不一一的敘述,雖然杜甫祖籍襄陽,後來遷徙到河南鞏縣,但在河南鞏縣所居住時間不長,或者可以說杜甫對河南沒有認同感,一直把襄陽和長安作為自己的故鄉,並沒有在自己的詩句中體現出河南元素。作為一名襄陽人,我重點說說杜甫與襄陽的關係。
杜甫深愛襄陽“清思漢江上,涼憶峴山顛”。我先來說說杜甫寫的一首詩,名叫《回棹詩》,裡面這樣寫的:“清思漢江上,涼憶峴山顛。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可見“漢江”和“峴山”這些襄陽元素深深的印在了杜甫的心中,特別是“吾家碑不昧”更是直接表達了杜甫把襄陽當作自己的故鄉,認為襄陽就是“吾家”,杜甫和襄陽深深的聯絡在了一起!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地地道道襄陽人祖父就是大家俗稱的爺爺,杜甫的爺爺就是杜審言。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以五言律詩見長。杜甫說“吾祖詩冠古”,來稱讚自己的爺爺,可見杜審言在杜甫心中的地位之高。杜審言是地地道道的襄陽人,自己的爺爺在襄陽長大,杜甫對襄陽也有很深的感情。
杜甫的先人杜預與襄陽不解之緣杜甫是杜預的第十三代子孫,基本上可以說杜預是杜甫的先人。杜預和襄陽關係更加密切,杜預在襄陽鎮守了七年,改變了從江陵至襄陽“此無通路”,繞道數百里的問題。在襄陽的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十分愛戴他。杜預死後刻二石碑,記載著杜預的勳績,一塊沉萬山下,一塊沉峴山下,但可惜的是,這兩塊碑至今尚未發現。
襄陽和杜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
4 # 夏日的風
杜甫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青春做伴好還鄉,便下襄陽向洛陽!都能理解吧?很明確說出自己家鄉了,這也能扯淡,服了!
-
5 # 嘉會天下
爭名人,無非是茶餘飯後同家人、朋友吹下牛皮,一則顯擺自已博聞廣見,二來開心消食。如果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就失去了吹牛皮的本意。如果是搞名人經濟,不依史、不合常理,那就是胡球搞了。
先說個笑話:
小時候鄰居何二蛋家跑來只安哥拉長毛兔,村東頭原種場的。那隻兔子兩個月後死球了,但下了窩仔兒。二蛋爹把兔仔子拉到鎮上去賣,嚴打時被判了盜竊國家財產罪,五年。現在我還納悶:不就國家進口時挺貴嗎?那兔仔子明明生在二蛋家呀!這說明個問題,人不貪不撈就不受罪。至於“詩聖”老杜的籍貫,那肯定以史書說的為準。
因為籍貫古今標準不同。現在大家人事檔案籍貫一欄,一般填的是父母戶籍所在地;但古代講究禮制,論的是祖籍。所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平民百姓也供奉三代祖宗,以光宗耀祖、衣錦還鄉、葉落歸根為人生之要。秦漢即有戶籍制度,規矩大得很,亂不得。你太爺你爺你爹在外地做官,仕途遷移,乾的地方肯定不止一個,就算做到丞相,致仕後還得還鄉;無論你生在哪兒,籍貫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曾祖之籍,你參加科考也只能回到原籍。所以籍地縣令雖只有七品,仍是師長和“父母”,所謂“現官不如縣管”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史書是怎麼記載的呢?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閒,終奉天令。(《舊唐書》)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晉徵南將軍預遠裔。(《新唐書》)那我們就來理一理:杜甫實西晉杜預第13代孫。杜預歷史上很有名,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京兆杜陵人,作為晉室駙馬爺力主滅吳,後出任大將軍鎮守襄陽。鎮襄時刻有兩碑,一沉萬山下,一沉峴石下。西晉滅亡,衣冠南渡,襄陽僑置雍州,杜預五世孫杜遜東晉初年南遷襄陽,成為襄陽杜氏的始祖。杜甫祖父襄陽杜審言年少時雖恃才傲物,卻是“五言律詩”和近體詩的奠基人。杜甫一生以此為榮,曾經寫道“勞生系一物,為客費多年”、“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並多次講“詩是吾家事”之類,足見其對家鄉襄陽的認同。當然,杜甫也曾自稱“京兆諸生”、“少陵野老”,以表達他對長安杜陵的敬仰和對自已人生的期許。但老杜詩文,無一句提“鞏縣”倒是可以確定的。
杜甫授左拾遺時,朝廷詔書上寫著:“勅襄陽杜甫 爾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為宣義郎行在左拾遺”。“襄陽杜甫”,他的籍貫還有爭論的必要嗎?
看些河南網友答題挺有意思的:襄陽曾屬河南,與河南民俗風情一脈相承,那就不是吹牛,而是放屁了。楚國來源連司馬遷都搞不清,“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封熊繹於楚蠻……居丹陽”還是個錯的,因問世楚簡《楚居》無一字“丹陽”,倒是說楚人居今襄陽南漳的荊山“夷屯”,因妣歷難產身裹荊條下葬,始得名為“楚”;而且那些“熊”不過“酓”的假字。春秋戰國時黃河以南除了雒邑屬周王室,宋鄭屬與國(若不聽楚王也早給滅國置縣了)外,哪個地方又不是楚國呢?韓、魏都地跨今數省,河南也只佔其一小部,都不過楚秦齊暴打的物件,有個卵的“中原”呢?襄陽境內本楚國發源地、早期郢都所在,鄂西山區受歷代戰亂影響較小,故楚音、楚俗遺留至今,歷史上的荊州、山南(東)道、襄陽路都管著今河南大部,隨棗也曾僑置“河南郡”(後世洛陽府)。但數千年戰亂,河南多有北方遊牧民族紮根,哪個地方講的還是楚音、留的還有楚俗呢?
自己把道德文章整好,流傳後世,又何必去撈千餘年前的古人呢?吹牛皮沒事,但一本正經地反歷史,胡亂攀扯就叫扯蛋了。如果那樣,我發小“何二蛋”家的悲劇保不準哪天就發生了哦!
回覆列表
杜甫是哪裡人呢?許多河南人說杜甫是河南鞏縣人,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種說法缺乏依據!
首先看史料記載。
《舊唐書》記載“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這裡正史明確確認杜甫為“襄陽人”,雖然“徙居河南鞏縣”但並沒有說杜甫是“河南鞏縣人”!
此後在宋代《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直齋書録解題》,明代《明一統志》、《續文獻通考》、《廣諧史》,清代《杜詩詳註》《李太白詩集註》《詳註昌黎先生文集》等多種史料都明確記載“杜甫字子美,襄陽人”。
而僅在清《(嘉慶)大清一統志》中有一處提到“杜甫,鞏縣人”,但同時在《(嘉慶)大清一統志》中卻有六處記載“杜甫,襄陽人”。其次,看唐代朝庭認為杜甫是哪兒人呢?
據《清乾隆岳陽府志》記載,明弘治年間平江縣修縣誌時,當地杜甫後世子孫貢獻出收藏的唐代勅書上記載:“勅襄陽杜甫爾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為宣義郎行在左拾遺.....”。
該唐勅內容也收入了《乾隆平江縣誌》。
由此可知,在唐代的官方朝庭只認可“襄陽杜甫”,即杜甫為襄陽人。
第三看,鞏縣在歷史上如何看待杜甫是哪兒人呢?
目前我能找到的鞏縣最早的縣誌是《明嘉靖鞏縣縣誌》。
該縣“祠祀”條記載了鞏縣有杜甫祠堂。
該縣誌“陵墓”條記載了鞏縣有杜甫墓。
但是在該縣誌“人物”條的唐代人物中,僅有唐代劉濟一人,並無杜甫的記載。
因為該縣誌此前就收錄了杜甫祠和杜甫墓,這裡未將杜甫列入鞏縣人物,顯然不是遺漏,只能是因為當時並不認為杜甫是鞏縣人。
最後,杜甫自已認為是哪裡人呢?我們看看杜甫自已是怎麼說的吧!
杜甫給唐玄完上的《進〈封西嶽賦〉表》雲:“臣本杜陵諸生,年過四十,經術淺陋,進無補於明時,退嘗困於衣食,蓋長安一匹夫耳。”
這裡杜甫自認為本“杜陵諸生”和“長安匹夫”,顯然認為自已是長安杜陵(即京兆杜陵)人。
杜甫在《祭故相國清河房公文》開頭說:“維唐廣德元年歲次癸卯犯九月辛丑朔二十二日壬戌,京兆杜甫敬以醴酒茶藕鯽之奠,奉祭故相國清河房公之靈”
這裡也說自己是“京兆杜甫”啊!
在《祭外祖祖母文》開頭說:“維年月日外孫滎陽鄭宏之、京兆杜甫謹以寒食庶羞之奠。”
這裡還是“京兆杜甫”啊!
綜上所知,史書明確記載杜甫是襄陽人,雖徙河南鞏縣但並未說他就是河南鞏縣人,唐代朝庭也認可杜甫是襄陽人,同時杜甫自已則多次親口承認他是京兆(杜陵)人,而從沒說自已是鞏縣人。因為杜甫的祖籍為襄陽,而杜甫是在長安(京兆)長大,而襄陽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所以從籍貫上說他是襄陽人,從身份認同上說,他認為自已是長安(京兆)人。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出杜甫是河南鞏縣人的結論,甚至在明代鞏縣自已也並不認為杜甫是鞏縣人,
所以說杜甫為襄陽人或長安人都可以,但肯定不是河南鞏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