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志燁

    說起人生四大喜事,我在初中時間就聽別人講過,當時他問我:你知道人生四大喜事嗎?還考問我你最喜歡哪一喜?

    我說:先把生四大喜事告訴我。

    接著他就娓娓道來: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我想了想說:我喜歡金榜題名時。

    當時我才十三四歲,初中三年級,對其它三個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可喜的印象與意義,我正上學期間,父母不時的告訴我,孩子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了,也為咱們爭口氣。金榜題名對我在上學的我意義重大。

    金榜題名對每個學子來說真是幸事,考上大學對於一個農村的孩子真的是命運的改變。畢業後能有一個很好的工作,能夠做很多的事造福社會。讓父母開心,改變家境。

    高考已經結束,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考上大學,在分數還沒公佈出來時,肯定對自己有所厚望,在焦慮的等待,忽然有一天錄取通知書給你寄過來的時候,你一定高興萬分,家人一定齊家歡樂。

    最後真的祝願天下高考的學生金榜題名之時,進入你喜歡的學校,好好學習,為祖國爭光。

  • 2 # 9570157507741

    古人有云,“人生四大喜事”為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而“人生四大喜事”之首,絕對是——金榜題名時!

    中國封建王朝透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這種制度叫做“科舉制”。

    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

    中國科舉制度前後經歷1300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辦法。

    古代有不少詩句描繪古人科舉的事蹟:

    “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

    “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塵”

    “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

    這些詩句讀完讓人心酸和感嘆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到底有多難?

    中國古代科舉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兩類,文科舉的過程如同“一部升級打怪史”——

    科舉考試第一級:秀才

    考秀才要經過三輪選拔,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

    首先,童生向本縣衙署的禮房報名,填寫三代履歷,保其身家清白。不屬於優倡隸皂之子孫,方準應考。院試通過後,可獲得“秀才”名號。

    別小看秀才,想考中秀才難度也是很大的,曾國藩的父親在參加了17次考試後才考中秀才,連大教育家、思想家康有為,也考了3次才考中。

    科舉考試第二級:舉人

    考中秀才後才能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透過鄉試的人被稱為舉人,每次透過者不過兩三百人。

    科舉考試一級比一級難。還記得《范進中舉》的范進嗎?五十多歲考中舉人,因為過於高興導致精神失常。

    而《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考中秀才後,接連四次參加鄉試,一直到垂垂老矣的72歲,都沒能考中舉人。

    科舉考試第三級:貢士

    透過鄉試後可參加會試,會試也是每三年一次,在京城舉行。一般都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季,故又稱春闈。

    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Quattroporte,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

    考試內容包括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及策問,會試透過者稱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錄取名額不定,明代約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錄取,清代無定額,每科自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僅錄取96名。

    科舉考試第四級:進士

    透過會試的人就有資格參加殿試了,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根據殿試結果,把貢士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為“進士及第”,錄取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第二等級為“進士出身”

    第三等級為“同進士出身”

    唐代的尹樞,一生考了幾十次,直到七十多歲才考中了狀元,了卻“金榜題名”的夙願。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

    據記載,中國科舉史上“連中三元”僅有19人,而武科舉則要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

    武舉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用掇石、翹關來測試考生臂力,還要考驗考生對兵法的熟悉度。

    沒有健碩的體魄,與紮實的功夫底子,恐怕難以出線,搞不好還換來一身傷。

    武科舉的稱謂往往與文科舉相同,透過基層考試可獲得“武秀才”稱號,可以參加武鄉試,透過鄉試的即為“武舉人”。

    然後再透過國家舉辦的會試和殿試,最終選出三甲,授予官職。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更多的是講究天意、緣分,而金榜題名考驗的是真真正正的實力。

    還得“天時地利人和”完美合一,不容?綺恚?吶履閾綽┝艘桓魴∈?點,可能又得苦讀三年從頭來過。

    然而現代高考也很不容易,古人10年寒窗,而我們從小學到高考最起碼要12年,然後還要和這樣的題海搏鬥??

  • 3 # 君發2019

    我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本人淺見,希望眾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見,由於我們過去的國家非常落後,長期的靠天吃飯,自然經濟,閉關鎖國,是中國在科技的道路上發展太慢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為什麼把久旱逢甘霖排在第一位呢?那就是那個時代的農民靠天吃飯,古代的種地不發達,那會兒的人們還沒有發明用抽水機澆地,如果一段時間內不下雨,不拿莊稼就只能旱死了,收不了糧食,人們就沒有飯吃。其是不論古代、現代,民以食為天,如果沒飯吃,別的都談不上。另外在古代,我們的國家分為是仕農工商四個階層,其中讀書人被排在首位,那會兒舉人姥爺是和具官平起平坐的,他們家的土地是不用交納田畝稅負的。過去了讀書第一個要考的就是秀才,他們考上了秀才就可以教書,可以以此來養家餬口。在那個艱苦的封建時代,教書是一個既輕巧,又有尊嚴的職業。那會兒的人普遍都對老師有一種敬畏感。第二個就是考舉人,如果他們考上了舉人就能出仕做官了。我們國家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普通人們骨子裡對當官的是敬畏的,尤其喜歡他們手中的權利,那會兒的讀書人,以考上秀才舉人為榮。所以從那時起,金榜題名就被認為成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教誨。鄙人在此先謝謝了!

  • 4 # 藍色楊宗海

    唐朝詩人孟郊在他四十六歲喜中進士及第,他寫了一首詩,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當時春風得意時的心情: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其實這種心情也是所有中舉人的心情,歷史上都有很多記載。

    為什麼“金榜題名時”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我理解: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中國很早就實行開科取士,選拔人才。歷朝統治者對此都非常重視,大力宣傳“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旦“金榜題名,”不僅有敲鑼打鼓的報喜,而且意味著鯉魚跳龍門,意味著命運的徹底改變。所以,誰“金榜題名”,都覺得是自己的大喜事、家族的大喜事,甚至是地方的大喜事。這種思想還在影響著現在的人們。

    二是“金榜題名”實屬不易。不說以前的科舉,就說現在的高考。有一句很形象的話,叫:“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想想看,有多艱難。十年寒窗,要吃多少苦,要受多少累?我有一個侄子,高中後基本就放棄了一切愛好。早上6:30上學,晚上10:30回家,每天不到深夜1點不睡覺,做不完的作業,做不完的試卷。眼睛高度近視。最後考取了理想的大學,當然他是非常的高興。他對我們說:“我十年寒窗,就等著這一天。今天,透過我自己的努力,我的理想實現了,我的價值實現了。一種成功感、優越感油然而生。”

    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金榜題名時”,這種成就感才能踏踏實實的釋放出來。

    1984年8月,我也經歷過“金榜題名時”,收到師專中文系錄取通知書。全縣才20幾人考取大學,那高興勁就別說了。那天晚上,父親對我說:“考上大學,我們關起門來,你是一個;但是開啟門來看卻成千上萬,比你考得好的人多得很,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還要正確對待,考取大學只是一個人的人生起點,以後的路很慢長,能走多快能走多遠還靠自己。”

  • 5 # 一株吊蘭

    范進為何瘋了

    范進為何而瘋?就是因為他考上了舉人,就是這這在過去也了不得。就連平日裡看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戶,在他瘋後也說道:“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39。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我卻是不敢做這樣的事!”中了一個舉人,都使老百姓變得如此敬仰,那金榜題名也就可想而知了。要知道,只有皇帝監考的殿試發的榜才能叫做“金榜”,是蓋著皇帝玉璽的,是得到皇帝認可的,從此飛黃騰達,異於普通百姓也,成了高高在上、管理百姓的官了。

    陳勝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金榜題名後也就成了貴種,如何不讓人大喜特喜?

    唐詩人孟郊有詩云: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壟斷地位害了波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