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川讀歷史
-
2 # 殘暴安妮
東漢末年國力相對中期,前期以及西漢來說,確實國力銳減。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之下,東漢權威受到了削弱,無法對地方實行有效的控制。國力受損但是並不意味著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等少數遊牧就可以肆意南下欲所欲為,在那個特殊的混亂的年代也是不可能的,北方不僅只有匈奴,還有東胡衍生出來的烏桓,鮮卑等遊牧橫亙在北方草原。而北方的匈奴一直遭遇到不同的對手,讓他們無法南下肆虐。第一,寬厚待人的劉虞。
劉虞是一個寬厚的長者,胸懷天下,對紛亂的局勢時懷憂患,提倡以懷柔的手段來教化對方,即使凶煞惡煞的遊牧,仍然希望透過柔和的手段讓他們安分守己。
劉虞確實是一個奇人,在他的政策感召之下,以前紛亂的幽州變得極其安定,那些時常南下搶劫的東胡遊牧也變得異常乖巧,並且很多人還和劉虞打成一片。那些躲避中原戰亂的流民也歸附到劉虞的名下,一時之間,劉虞儼然成了北方的領袖。只要他登高一呼,可以立即組織上十萬的軍隊也不在話下,這點在討伐公孫瓚的時候就顯示了他的威信。
有劉虞在幽州鎮守北方,北方還是會比較安定,這點董卓還是沒有看走眼,做了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此時的北方東胡包括匈奴還是很本分,不做出格的事情。第二,殺人不眨眼的公孫瓚。
劉虞是一個仁慈的人,但是不幸的是遇到一個是萬物為芻狗的部屬,這個人就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公孫瓚曾經和劉備是同學,但是倆人相差巨大,劉備和劉虞類似,而公孫瓚和他們倆人迥異。公孫瓚是一個純粹的武人,只知道打打殺殺,在他的眼裡,大丈夫在此亂世定當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有此志向確實沒有錯,但是在劉虞的治理下,北方的很安定,那些匈奴,和東胡也是一團和氣,公孫瓚覺得他沒有用武之地。
公孫瓚沒有事會找事,沒有麻煩會找麻煩,在他駐守幽州的時候,和北方的那些遊牧們打得你死我活的,隨著不斷的征戰,公孫瓚的勢力愈來愈強大了,手下收編了一支騎兵部隊,來自各個地方,包括一直被他打趴的烏桓,這支騎兵部隊號稱“白馬義從”,有了這支部隊,公孫瓚更是所向無敵,那些草原上的匈奴等少數遊牧們見到白馬立即聞風而逃。
北方匈奴等少數遊牧在公孫瓚的威勢之下,連自己的地盤也難以儲存,跟別說有能力南下搶劫了,所以他們一直都很知趣。第三,山一樣的袁紹。
牆頭變幻大王旗,東胡還是那個東胡,匈奴還是那個喜歡放馬的遊牧,但是北方的雄主卻又變成了來自冀州的袁紹。袁紹來自四世三公的袁氏士族,不像公孫瓚那樣喜歡亂殺無辜,但是並不意味著袁紹是一個善茬。在公元199年,公孫瓚被比他更狠的袁紹給滅了,北方換成了袁紹做主。
袁紹能夠把公孫瓚打趴,也就說明袁紹不會比公孫瓚差吧,北方的匈奴,東胡等少數遊牧們非常清楚,所以他們依然還是非常的老實,踏踏實實的在草原上放牧,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南下搶劫可能連命都沒有,至少放牧可以保命吧。有袁紹在的時候,這些人還是非常安定,不會做出格的事情。第四,強悍的曹操。
人世變換得太快,有時候連那些匈奴人都沒有搞明白,北方又換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曹操,經過官渡之戰後,北方的袁紹被北上的曹操擊敗,幾年後,袁氏集團完全被抹去了,曹操勢力替代了原來的袁紹勢力。
變化得太快,有時候可能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烏桓就是這個例子,他們以為換了曹操容易欺負一些,並且趁曹操與劉備死磕的時候,乘機南下撿便宜,但是他們遇到一個更狠的人,那就是曹彰。
曹彰是曹操卞夫人生的第二個兒子,從小勇力過人,喜歡和猛獸赤手搏鬥,也是一個狠人中狠人。烏桓選擇在無暇北顧的時候趁機造反,曹操就派曹彰討伐反叛的烏桓。悍不畏死的曹彰在身中幾箭的情況下狂追烏桓到桑乾河,徹底打服了烏桓,連在一旁觀看的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也被他那氣勢嚇壞了,連忙俯首稱臣,那些蠢蠢欲動的匈奴等遊牧立即消停了,自此北方又是一片安定和諧。總而言之,北方的東胡,匈奴等遊牧並不是不想南下,他們一直都是在等待機會,可惜時運不濟,總是在不經意之間遇到這些不可逾越的障礙,每次企圖南下的時候,無不被打得慘淡而歸,最後不得不俯首稱臣,老老實實的在草原上放牧,唱著嘹亮的歌,自由自在的奔跑著。
-
3 # 我來讀歷史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這句出自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夫之的話被認為是古人對漢朝覆滅的精闢總結之一。大漢朝存在時間長達400多年,前後經歷了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不過大漢朝在開國之時飽受匈奴襲擾,漢高祖劉邦甚至差點被匈奴俘虜在白登山,自此開啟了為期長久的"和親"階段。
白登山之圍開始了大漢朝對外和親,求和的歷史開端。實際上,經歷了滅秦、楚漢爭霸和掃清內部勢力之後的漢朝十分空虛,實力不濟,敗給匈奴也是情理之中的。
劉邦之後漢朝由呂雉一人掌權。雖然歷史各家對她評價不高,認為她長期求和有失大漢朝尊嚴,對內打壓嚴重,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隱忍恰恰是當時漢朝所需的。
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治國模式下,大漢朝的國力開始由空虛走向富足。《史記·平淮書》將其評價為"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可見,文景之治的收效十分龐大,而中央軍權的加強也為後世帶來了效益。這一切,都是在和平時期下得到的。
當到了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前人打下的基礎派上了真正的用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了和匈奴為期長久的廝殺,雙方打了足足14年。在此期間,名將霍去病,衛青多次給予匈奴重創,匈奴主力在漠北被全殲,從此一蹶不振,不肯向大漢朝低頭的部分匈奴部落開始向西遁去,為禍中亞、西亞和歐洲。
實際上,漢武帝在位時期,幾乎將周邊所有的異邦全都打了個遍。每佔領一片土地都會依據該地的價值決定後續。若該地有利用價值,則會從內陸遷徙人口占領生活並且駐軍。若無用之地則悉數毀壞不留基礎。也因為這點,異邦越來越弱,而大漢朝則越來越強。
可能是對外長期安逸的外交環境麻木了漢朝君王的心,中央朝廷開始衰敗,直接造成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畫面。實際上,自新朝、玄漢等政權相繼出現又相繼倒臺的這段時間裡,外部勢力都始終無力進犯中原,關鍵原因就是前期被大漢朝壓的太狠,無力恢復本身的實力。
而到了東漢末年,曹操在消滅北方袁紹的主力之後,袁氏家族部分人逃至烏桓尋求幫助。當時的烏桓已經恢復了部分的實力,開始干涉中原事務。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一代梟雄曹操。對於來自烏桓的襲擾,曹操領兵討伐。公元207年,烏桓最後一任首領單于被名將張遼斬殺,北方蠻夷從此徹底垮臺。而至於前期一直和大漢朝死磕的匈奴,其實早已擊垮,對於強悍的大漢朝,根本沒辦法。
回覆列表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在東漢末年中原大亂之時卻並沒有趁機南下,在我看來,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匈奴自身也處於衰敗期。東漢末年的匈奴部族,實力其實已經大為衰弱,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東漢初期,匈奴境內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數萬部眾在日逐王比的帶領下內附與東漢王朝,被安置在河套地區,被稱為南匈奴。留在漠北的部眾,則由蒲奴單于統領,被稱為北匈奴。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在遭遇嚴重的天災之後,又被南匈奴,鮮卑,烏桓等部族夾攻,社會格局與市場經濟極度萎縮,實力遠不如前。曾經多次遣使往東漢尋求和親,試圖透過與東漢王朝的互市、穩定在西域的聲望等措施來重振雄風。東漢政府沒有同意和親,只同意與北匈奴展開互市貿易,這使得北匈奴人憤慨不已,多次南下襲擾東漢邊境,最終導致東漢王朝主動北伐,在南匈奴及周圍部族的幫助下,徹底的擊敗北匈奴,殘餘的北匈奴部眾再度分成兩派,大部南遷被併入南匈奴中,其餘的部眾西遷至烏孫康居等西域國家中被逐步同化。
內附漢朝的南匈奴,在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給予了漢王朝非常多的幫助,基於他們的功勞,東漢王朝把南匈奴的部眾安置在河套等水草肥美之地,並設定匈奴中郎將率領軍隊保護他們。
其次,當時的北方,匈奴已經鮮卑,烏桓等部族並列,同樣處於混戰當中。在漢王朝與南匈奴合力擊垮北匈奴之後,鮮卑部落趁機佔據了蒙古草原,吸收了十餘萬北匈奴的殘餘勢力,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經過百餘年的運營,一度強大到能夠擊敗東漢對其的征討。
在鮮卑部落控制蒙古草原的同時,烏桓部族在東漢王朝的保護下,也逐步控制了東北地區,相比鮮卑的桀驁不馴,烏桓在多次南遷之後,與東漢王朝關係融洽。
在東漢末年的亂世當中,北方的南匈奴,鮮卑,烏桓這三大部族相互牽制,雖然也曾試圖南下,但受限於周圍的壓力,並沒有取得實質的戰果。
最後,東漢國力雖然有所衰減,但是比起匈奴等部族,還是有著碾壓之勢。處於亂世當中的東漢末期,其軍事實力並沒有隨著國力的衰減而衰退。先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震懾烏桓,後有曹操的青州軍大破鮮卑與匈奴,很大程度上震懾住了試圖南下的北方部族。
總結:在東漢末年國力衰微之時,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並不是不想南下,受限於自身實力不足,周圍其他部族所給予的莫大壓力,中原軍力並沒有隨著國力一同衰減的影響,最終匈奴等部直到西晉時期才得以進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