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歷史通

    要想知道原因,我們必須還要了解另一位明朝末期名將袁崇煥。

    我們都知道他們同為名將,都有實力,在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時期,將領就非常重要。

    但現實呢,袁崇煥一直在前線保衛明朝國土,對明忠心耿耿,但是呢,被朝廷小人陷害,傻事,但是祖大壽卻一點沒事。這是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理解,從他們兩個人的出身就可以知道答案,袁崇煥普通人出身,在朝廷被人陷害,沒有什麼人會出面幫助,當時朝廷上的官員只知道明哲保身,犧牲一個人保全自己,很在乎很正常。其實很多人清楚袁崇煥是無辜的,但是都知道明哲保身。

    而祖大壽呢,本事就出身武將之家,在遼東地區本來就有自己的家族勢力,還有朝廷需要人守在前線,當然不敢得罪祖家,而皇帝想的是忍一時,但是就是因為皇帝的懦弱,才到致被來就衰落的大明王朝推向深淵。

    最關鍵的還是皇帝自己的問題,崇禎皇帝將自己的大明江山送出去了,是自己的責任

  • 2 # 路遲

    崇禎二年,清軍兵臨北京城下,崇禎帝將率軍勤王的袁崇煥逮捕,後來處以凌遲之刑。袁崇煥獲罪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絕對沒有投降清朝。

    崇禎四年,總兵祖大壽公開率軍降清,崇禎帝非但不敢殺他,還對其加官進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說崇禎帝是真的欺軟怕硬麼?

    這件事發生在崇禎四年(1631年),薊遼督師孫承宗為加強寧錦防線,派祖大壽、何可綱等人修築大淩河城。同年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以傾國之師,迅雷不及掩耳地將大淩河城團團包圍住。

    不過城中有明軍1.6萬人,如果後金強行攻城的話,也很難取勝。皇太極明白這個道理,他對大淩河城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皇太極命人在大淩河城外挖壕築牆,以便長期圍困。清兵在大淩河城周圍五十里內挖壕四道,按八旗左右翼方位紮營盤四十五處,完全切斷了守城明軍與外界聯絡。

    但祖大壽並不示弱,頭一百天中,他督軍出城與清兵交戰數十次,各有傷亡。但突圍不成,明朝四萬援軍又被皇太極親率主力擊敗,祖大壽只能閉城堅守。

    崇禎帝得知大淩河城被圍,急忙讓孫承宗調遣軍隊前去救援。經過一番準備,4萬多明朝援軍開赴大淩河城,這正中了皇太極的下懷。

    後金(當時還不是清朝)軍隊的優勢在於野戰,而明軍的優勢在於守城,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的目的就是“圍點打援”。結果這場戰役,明軍慘敗,四萬大軍所剩無幾,明朝再也無力派出援軍。皇太極不但自己寫信,還命令二十三名明朝投降的文武官員,各以己意寫招降書給祖大壽,表現出極為真誠的寬宏。

    二十多封信送到祖大壽麵前,他依舊不予理睬。堅守了三個月,城裡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們互相殘殺了。無論如何,到了這個地步,城是沒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將領,除了副將何可綱之外,都認為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

    祖大壽長嘆一聲說:“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三者並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於是殺了誓死不從的何可綱,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何可綱神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但他的屍體被拖入城門後,城中餓了許多天的饑民竟一擁而上,爭割其肉。之後祖大壽與皇太極盟誓,“上與語良久,定取錦州策,以御服黑狐帽、貂裘、金玲瓏鞓帶、緞鞾、雕鞍、白馬賜之”。

    投降後的祖大壽立即以妻子家眷在錦州為藉口,向皇太極獻策,他願意帶一支兵馬,換上明軍的衣服,混進錦州,這樣他可以在城裡當內應,錦州指日可下。

    皇太極滿心歡喜,立即答應了他,並給了他五千兵馬。但祖大壽在半路上借大霧甩開了同行的貝勒阿巴泰等清兵,單獨奔進錦州城,然後就開始率領明軍抵抗清兵。

    明朝方面已經知道祖大壽殺死何可剛、率軍向皇太極投降這些事,“遼東巡撫邱禾嘉知其納款狀,密聞於朝”。一向敏感的崇禎帝居然沒有問罪,不久之後還對祖大壽加官進爵。那麼崇禎帝為何要這樣做呢?原來 “帝欲羈縻之,因為用,置勿問”,其實崇禎帝還需要祖大壽,甚至可以說不敢殺祖大壽!

    祖大壽是遼東人,世代從軍,他的家族一直為明朝鎮守遼東地區。到了明朝末年,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以祖大壽為核心的“祖家將”。

    祖大壽的平輩兄弟,比如祖大樂、祖大弼早就官至總兵;祖大壽的子侄們大多擔任副將一級的官至,比如說祖澤潤、祖澤洪、祖可法等。除此之外,祖大壽手下還有一大批親信將領,都以他馬首是瞻。

    當時的寧錦防線,祖大壽鎮守錦州,他的外甥吳三桂鎮守寧遠,崇禎帝不得不借重他倆,特別是祖大壽。對於這一點,皇太極很清楚,他曾說過:“明所恃者,唯祖大壽之兵”。

    經過這件事後,祖大壽已經不把崇禎帝、朝廷朝廷發在眼裡了,“帝召大壽入朝,使三至,辭不往”。與此同時,祖大壽一直與皇太極保持著書信聯絡。

    崇禎十五年,明軍在松錦大戰中慘敗,祖大壽開城投降。順治十三年,祖大壽病死在北京。袁崇煥雖然官拜薊遼督師,但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行伍的祖大壽則不同,他親族眾多,所以崇禎帝敢剮袁崇煥,卻不敢動祖大壽一個指頭。

  • 3 # 詩中的遠方

    崇禎皇帝朱由檢,外強中乾,色厲內荏,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但是對於手下的大臣殺伐果斷,絕不手軟。

    崇禎四年,總兵祖大壽公開率軍降清,崇禎帝非但不敢殺他,還對其加官進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件事發生在崇禎四年(1631年),薊遼督師孫承宗為加強寧錦防線,派祖大壽、何可綱等人修築大淩河城。同年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以傾國之師,迅雷不及掩耳地將大淩河城團團包圍住。

    不過城中有明軍1.6萬人,如果後金強行攻城的話,也很難取勝。皇太極明白這個道理,他對大淩河城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皇太極命人在大淩河城外挖壕築牆,以便長期圍困。清兵在大淩河城周圍五十里內挖壕四道,按八旗左右翼方位紮營盤四十五處,完全切斷了守城明軍與外界聯絡。

    但祖大壽並不示弱,頭一百天中,他督軍出城與清兵交戰數十次,各有傷亡。但突圍不成,明朝四萬援軍又被皇太極親率主力擊敗,祖大壽只能閉城堅守。

    崇禎帝為何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無可奈何!

    崇禎帝得知大淩河城被圍,急忙讓孫承宗調遣軍隊前去救援。經過一番準備,4萬多明朝援軍開赴大淩河城,這正中了皇太極的下懷。

    後金(當時還不是清朝)軍隊的優勢在於野戰,而明軍的優勢在於守城,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的目的就是“圍點打援”。結果這場戰役,明軍慘敗,四萬大軍所剩無幾,明朝再也無力派出援軍。皇太極不但自己寫信,還命令二十三名明朝投降的文武官員,各以己意寫招降書給祖大壽,表現出極為真誠的寬宏。

    二十多封信送到祖大壽麵前,他依舊不予理睬。堅守了三個月,城裡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

    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們互相殘殺了。無論如何,到了這個地步,城是沒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將領,除了副將何可綱之外,都認為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

    祖大壽長嘆一聲說:“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三者並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於是殺了誓死不從的何可綱,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

    何可綱神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但他的屍體被拖入城門後,城中餓了許多天的饑民竟一擁而上,爭割其肉。之後祖大壽與皇太極盟誓,“上與語良久,定取錦州策,以御服黑狐帽、貂裘、金玲瓏鞓帶、緞鞾、雕鞍、白馬賜之”。

    投降後的祖大壽立即以妻子家眷在錦州為藉口,向皇太極獻策,他願意帶一支兵馬,換上明軍的衣服,混進錦州,這樣他可以在城裡當內應,錦州指日可下。

    皇太極滿心歡喜,立即答應了他,並給了他五千兵馬。但祖大壽在半路上借大霧甩開了同行的貝勒阿巴泰等清兵,單獨奔進錦州城,然後就開始率領明軍抵抗清兵。

    明朝方面已經知道祖大壽殺死何可剛、率軍向皇太極投降這些事,“遼東巡撫邱禾嘉知其納款狀,密聞於朝”。一向敏感的崇禎帝居然沒有問罪,不久之後還對祖大壽加官進爵。那麼崇禎帝為何要這樣做呢?原來 “帝欲羈縻之,因為用,置勿問”,其實崇禎帝還需要祖大壽,甚至可以說不敢殺祖大壽!

    祖大壽是遼東人,世代從軍,他的家族一直為明朝鎮守遼東地區。到了明朝末年,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以祖大壽為核心的“祖家將”。

    祖大壽的平輩兄弟,比如祖大樂、祖大弼早就官至總兵;祖大壽的子侄們大多擔任副將一級的官至,比如說祖澤潤、祖澤洪、祖可法等。除此之外,祖大壽手下還有一大批親信將領,都以他馬首是瞻。

    崇禎帝為何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無可奈何!

    當時的寧錦防線,祖大壽鎮守錦州,他的外甥吳三桂鎮守寧遠,崇禎帝不得不借重他倆,特別是祖大壽。對於這一點,皇太極很清楚,他曾說過:“明所恃者,唯祖大壽之兵”。

    崇禎十五年,明軍在松錦大戰中慘敗,祖大壽開城投降。順治十三年,祖大壽病死在北京。袁崇煥雖然官拜薊遼督師,但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行伍的祖大壽則不同,他親族眾多,所以崇禎帝敢剮袁崇煥,卻不敢動祖大壽一個指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適合青少年看的電影或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