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你等等我

    歌詠言,詩言志,此處的志,主指情志,和“文載道”的“道理”相對。

    現代人的實踐和認識,上接青天,下達海底,細起青苹,微至須彌,其感性情致高度分化、細化,其意境之情境、物境則可長跨幹年、橫越萬里、深入千百度層。

    現代生活給現代新詩提供了廣闊而深刻的創作背景,但新詩的寫作與創造也必須言之有物,所選用的意象必須能深刻表達所要抒發的感情,如再別時康橋的依戀,雨巷中丁香的幽傷,義勇軍中一往無前的大氣磅礴,國際歌中破釜沉舟的莊嚴宣告……

    現代新詩可以借鑑西方藝術的意象手法,應情選景、選境、選象,光怪陸離,氣象萬幹。

    更可以現代藝術蒙太奇的手法,將祖國詩歌賦比興的手段推陳出新,在定格、拉近、推深、迴環、往復中,鋪設排比,反覆詠歎。

    但切忌為境而境、為象而象,以免落入不知所云的鏡花水月。

    現代新詩,小意境的描摹,可以句勢較短,選取韻腳,反覆詠歎。而大問題的抒寫、沉思,可以採取情透字背的手段,用感情、意象直接擊碎語言的外在形式,用多角度、大視角的意象,表現宏大的主題、磅礴的氣勢、高昂的情調,可選取長句勢,在一句詩中就大量鋪排賦比興,也可適當地將日常表達的主謂賓結構前後錯置,甚至略而留白,引而不發,動人心旌,惹人深思。

    簡單地說,現代新詩也力求意境,追求氣勢,講求詩眼,隨便寫的詩,隨便看都是奢求的結局。現代新詩的句勢、氣韻應讓人引頸待觀、側耳待聽,不吐不快、不抒則結。這樣的詩句才是真得儒家文化的三昧、三百詩經的真傳。因為儒家文化雖重持“中”,但其心在“用”,故而應理解到儒學的要義:持中而用,引而不發,用形造勢,順勢而成,然後成一瀉汪洋、摧枯拉莠(朽)之定勢、之結論、之情衷。

    有人說,古詩雋永俊秀,而新詩讀後“蕩然無存”。這固然和古詩的凝鍊、簡約、情景交融相關。但古詩熟得再多,如果不能和“載道”的文結合,不能將文/化而道之、化而廣之,也不可能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地,更可能的只是,給孔乙已的茴香豆多添了幾種寫法。也就是說,古“文”已不能輕易“化”入現代人的意識,轉變為現代人的素養和素質。

    而優秀的現代新詩,讀後會立即潛入現代人的素質和信念,雖然看似“春夢了無痕”,實則已“潤物細無聲”了。

    西方人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其意是指:歷史都是現代人以現代觀念對歷史的回望、解讀,這一觀念的另一層解讀就是:現代人都是具有當代社會意識、科技觀念的新人,無法深刻細緻地感同身受地體會“蒹葭蒼蒼”、“西風瘦馬”、“月落烏啼”,無法回到歷史的厡貌當中,大多的、更多的是在寬敞潔淨的馬路上近似地通感“紫陌紅塵”,在整潔詩意的公園內、房舍旁近似地通感“黃葉蕭蕭”,一言以敝之,歷史的意象和情景,距現代人已有距離,當你談笑間“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時候,很難以你優雅超脫的姿態深刻體會“一騎紅塵妃子笑”時古代帝王的窘迫、焦灼和壓力山大及其內涵的民力多堅,而高鐵、飛機、火箭的神速直入你的心田、素質而“蕩然無存”,反到是你隔鞋撓癢地歎服“一騎紅塵”的快速。現代的高速交通素就了你的質而不自覺矣!!!

    由此,現代人在回望歷史中王羲之的蘭亭、吳道子的飄帶、唐詩宋詞元曲的風月煙雲時,可以讚歎、欣賞、借鑑其技藝術法,但不能奴性地、跪拜地、無以復加地、高山仰止地、曠古絕今地附其驥尾。立於今日高度發達的洞君之山,回望秦磚漢瓦、唐宗宋祖的數點青螺,今人更應有超邁古賢的豪氣、胸襟和識見,唯其如此,你我才能不憂過往、不懼未來,兒孫們才能有更多的民國大家、西洋諾貝爾!!!

  • 2 # 偉人蛇

    我以為在構思,語言的表達和形式等方面可以自由隨意些。但在主題的表達上,不可隨心所欲,想寫啥就寫啥顯然不行。其次,你要講究些韻律吧,不能將散文拉成"象詩"吧?還得講究些語言表達的技巧運用,準確、凝爍、形象之謂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隨意。古人"擰斷十根鬚,一吟雙流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經驗結晶恰恰也說明了煉字煉句煉篇的極其重要。賈島"推敲"的美談,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煉字之功更能說明寫詩的真功。所以,隨心所欲是很講究分寸的。

  • 3 # 河九龍

    何為現代詩?在現代,有一大批所謂的詩人,斬斷了千年的中國詩根,披上了外詩的衣服,寫出來的詩,廣大讀者卻不買帳,斥責為神經病詩。因此,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現代詩到現在都沒有定論,已經被歌曲擠到了牆角了。這個時代,由於沒有服人的現代詩歌大家,已經進入到百家爭鳴的混亂地步了。但是,大亂一定大治,現代詩在混戰中,必定能大浪淘沙,等到詩與歌能並駕齊驅的時候,詩就抬頭了。但眼下,現代詩還在陣痛中,十月分娩,還得一段時間。

  • 4 # 燈籠照月

    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古稱合樂的為歌不合樂的為詩。 按音節、聲調、韻律等要求寫作;具有凝練的語言表達能為,充沛的情感渲染能為,豐富的想象創新能力;高度集中地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們的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而抒發的情感。

    前人的詩作大都遵循詩律,講詩格,重詩眼,有詩韻,詩意新穎意境美,有些大家和大作現代人都無法超越。儘管古詩很難進入現代人的意識,卻永遠不會在某個時期斷代,我們的國粹需要我們去學習、探討和傳承,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詩歌,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解放,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時髦,現代詩歌是現代人的需要。但是,不能背離了詩歌的一些基本要求,起碼要現代人能讀懂,無需高手來翻譯、解讀。也不是將字句分行、組合、排列。作品對讀者來講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百個人能有一百種見解,繼而引發討論和爭論直至論戰。所以,文壇詩壇從來不平靜,繼而衍生了論壇。詩人,首先做一個大寫的人再寫詩,人品也會在作品中體現,一首詩好不好,看詩眼和意境,看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哲理性趣味性,如能突出一點也是時代的篇章。

  • 5 # 山中月2

    現代詩淺談

    一題含三問,先釋題後答題。

    所謂現代詩歌,我對上世紀的讀得多,對新世紀的讀得少。同樣是白話詩為啥對“老的”印象深而對“新的”少印象?個人感覺還是缺乏詩味。現代詩歌的確不像“古體詩那麼有規矩”,但也並不是無規矩。現代的民歌或歌詞也確實沒有聽說作者套用了哪一種曲牌填了詞。“隨心所欲地去寫”,這也未必。其實,格律詩才是最講“規矩”的,而“古體詩”卻相對寬範得多。如果說是“選擇寫作物件”可以隨心所欲,這還說得去。寫作物件越寬範,說明詩歌反映社會(事物)的功能越強。詩歌的選材不能隨心所欲,一首詩歌中往往會佔有許多材料,但不符合詩旨詩意的材料是不能揉合在一首詩中的。一首詩歌必有主題(即詩旨或中心),主題的大小無所謂,但必須有。無論古詩或現代詩歌,有時作者卻偏要給某首詩標上“無題”二字,這只是作者出於某種考慮不願給詩“標題目”而已,詩的內容一定會反映出詩旨。或褒貶或愛憎,不是明言就是暗示。詩無詩旨便不知所云。

    在此舉一首現代詩歌試作“有規矩”的淺析。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啊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全詩分四節,每節有四句,每句長短不等,每節的構詞(成句)方式卻相同。

    結構:以時間為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

    內容:以書信(郵票)寄託感情:對母親的思念;以船票承載對愛人的想思;鄉愁,永遠的痛,母親入了墳墓,海峽阻隔團聚。

    主題:鄉愁,親人離散不團圓留下無限思念。

    押韻:古韻中押“尤”韻;現代漢語拼音押“0U”韻(候、後、頭)。

    修飾: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分別修飾: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對比:這頭——那頭;外頭——裡頭。

    本詩特點:語言簡潔樸實,不嬌柔造作。有一種音樂般的節奏,迴旋往復,一唱三嘆,增強情感氣氛。

    小結:1、現代詩歌也要押韻(或大致押韻)。

    2、選材要嚴格,內容須實在。

    3、詩的語言要精煉。

    4主題鮮明詩言志。

    5詩能喚起讀者的共鳴或給人以啟迪必定是好詩。

  • 6 # 樊中凡詩我

    《詩是什麼》

    詩是碰落的星光,

    無意碰且落麼?!

    詩是打撈圓月,

    甘願打撈麼?!

    詩是髙雅美女穿旗袍上臺階,

    還低俗麼?!

    詩是大海撈針跟底鍥,

    珍針(真)麼?!

    痛不可耐,寫詩

    美不可耐,寫詩

    情不可耐,寫詩

    感不可耐,寫詩

    詩是全民族揹負著東亞病夫

    之蔑視

    詩是溥義偽滿政府

    之無能

    詩是甲午戰爭失敗

    之落後

    詩是南京大屠殺

    之血流成河

    詩,是!安倍,在大阪

    之點頭

    之哈腰

    不凝鍊詩,對得起良心麼?!

    氣不韻華,何談腹有?!

    我的國,我的家,我的心?!

    詩是生活凝鍊後,

    文 / 化 ,於字裡行間日月,

    再創新,再昇華,再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醃白蘿蔔幹醃製方法脆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