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日香樟

    這個主要與每個人的性格和環境有關,1,性格有人說三歲看老。有些人天生樂觀,就算遭遇不好的事心態也能不驕不躁,有些人可能生活中很普通的小事也容易造成壓力緊張焦躁不安。而這個往深處講就和從小到大的環境和天生的性格原生家庭有關。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家庭溫暖和睦自立自強那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是溫暖而樂觀的,一個家庭天天吵鬧抱怨孩子的性格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2,環境的作用。現在是高速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帶來了便利和不可想象的暴富神話。李佳琦一次直播可以幾十上百萬,而普通人一年辛辛苦苦未必賺的了這個錢,明星網紅拍個影片,唱歌跳舞出席一次活動賺的也是別人不可企及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們總是會與和有自己相同特質的人做比較,進而產生不滿和焦慮。試想想如果你的周圍同樣是歲數差不多的人,但是人家分分鐘幾十幾百萬上下,而你卻不在這個行列每個人都會焦躁的吧。

    總而言之人是需要面對自己正視自己的內心,能做的盡力去做,更何況年輕就是資本相比中老年人更有優勢,努力去嘗試成功了可喜,失敗了也沒什麼,你都沒啥腳踏車還怕摔到能咋滴,你說是不是!

  • 2 # 使用者9925808383975

    “焦慮”已經成為當下社會最熱的話題,似乎“不焦慮不足以談人生”。 “喪”“肥宅”“佛系社交”“母胎單身”“空氣式戀愛”“房價式恐婚”“實習生月薪五萬”,“第一批90早就禿了”等等話題都在煽動著年輕人的焦慮。 網上曾經有過一個調查: 現在的年輕人焦慮嗎?他們到底在焦慮什麼? 資料顯示: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當代年輕人的焦慮程度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而且,焦慮已經不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年輕人的生活態。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大喪特喪”“十分焦慮”的年輕人,他們到底在焦慮什麼? 1 .人生沒目標: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常常感到焦慮的年輕人大多處在職業和社會的下層和中下層,既對自己當前的生活狀態十分不滿,但是也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每天在嫌棄自己賺的少、沒有一份光鮮的職業、升職無望、愛情沒著落的焦慮中掙扎然後刷著手機上的毒雞湯繼續做一隻沒有夢想、沒有目標的鹹魚。 2.卡里沒有錢:我的銀行卡是不是有問題?餘額1秒就沒了 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這裡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要告訴你:好訊息是,你終於可以自己賺錢自己花了!壞訊息是,錢確實是賺了,但是很可能沒等你花一秒鐘就沒了。 你想象中掙錢後你與朋友吃飯的場景: 朋友:今天吃什麼? 你:吃最貴的!我刷卡! 實際發生的你與朋友吃飯的場景: 朋友:今天吃什麼? 你:吃最便宜的!信用卡刷分期了…… 你想象中工作後的存款情況: 一年賺它一個億都是小目標! 工作三年後的存款情況: 銀行卡、微信、支付寶、錢包四大皆空! 於是,“我的錢到底去哪了?”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最大的謎之困惑。 3.工作不喜歡:幹著的工作不喜歡,也不知道喜歡幹什麼 每天下班回家最輕鬆,早上一醒來,就憂心忡忡。看到工作群有訊息就煩躁,潛意識牴觸。拖延症隨之而來,對工作一點提不起興致。有一萬次想辭職的想法,每天都處於一種“要不去做這個,要不去做那個的”的糾結狀態。 想著,要麼去一家待遇好一點的大公司,要麼去做跟專業貼近一點的工作,或者就會喜歡。這種糾結每天都在發生,但看看錢包,又沒有辭職的勇氣。 4 頭髮禿得快:每日三省吾身,靈魂一問:我的頭髮都去哪了?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發布的一份《中國脫髮人群調查》顯示:中國脫髮人群約為2.5億,以20~40歲之間為主,30歲左右發展最快,比上一代人的脫髮年齡提前了整整20年。 “第一批90後早就禿了”,不是危言聳聽和自黑調侃,從趨勢上,脫髮問題已經是越來越普遍和年輕化了。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這些因素都會破壞人體的內分泌平衡引發脫髮。而頻繁燙染、過度清潔則是從外部直接傷害頭皮毛孔,也會導致脫髮。而這些,都是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狀態。 當代年輕人的最大危機,不是脫貧脫單,而是脫髮。 5.婚也不想結:房價高、壓力大,是不是年輕人的天然避孕藥? 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近十年來最新低。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結婚率越低,比如上海、浙江、廣東、北京等。面對經濟壓力和環境等因素,有錢的不想結,沒錢的結不起。 面對瘋狂飆升的房價,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年輕人覺得,卡里有錢遠比結個婚更能帶來安全感。你能想得開?你媽想不開! 經常遠端催婚、偶爾安排相親,想在圍城之外自由灑脫地享受生活?腿都給你打折。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表面看著穩、心裡慌得很的年輕人該如何應對這些焦慮,保持內心安定的力量? ☞試著接納它 試著接受現實,換角度看待焦慮並發現焦慮的積極性。其實適當程度的焦慮是好事,能幫助你客觀地認識當前的處境,從而為你提供反思生活的機會,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到焦慮的積極性以後,可以提高工作的動力,找到更好的自己。 不要害怕焦慮,你可以與之共處,甚至戰勝或利用它。 每當你想到一些焦慮的事情時,不妨先把令你焦慮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找一個地方放空一下,並設定一段時間內重新審視這些事情,再思考最初令你焦慮的根源在哪並尋求緩解的辦法。這麼做給你足夠的時間正確面對焦慮,也延長了承受焦慮的時間。 ☞增加掌控感 很多焦慮都是廣泛性的,來自於對事情不確定性的焦灼感,或者說對事情缺乏控制帶來的不安全感。比如面試後短時間內沒有拿到確定的offer、體檢完等到檢查報告等等。因為結果不可知,所以會感到焦慮。 想要緩解焦慮,可以從有意識地進行認知偏差改變訓練開始,並試著拆解目標,先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逐步找回對生活的來自內在的控制感。 ☞提高行動力 與其停在原地光會設想,不如直接行動起來。緩解焦慮的方法就是行動,就是幹!不要總感覺自己的問題太多,擔心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事實是——大家都一樣,都有各自不同的焦慮。只不過有些人焦慮過後選擇去行動。而不是永遠擔心,永遠焦慮。 ☞選擇不逃避 焦慮來自對現狀的不滿意,對自己的不滿足,所以想要解決焦慮只有勇於自救。不逃避,不對抗,但是也不妥協。不要過於安分守己、要多一些生活本領。秉持這種人生信條,培養出強烈的好奇心和勇於嘗新的勁頭。 就像蔡瀾說的: “年輕人,做不到的事情也要有勇氣去想,年輕就不怕犯錯。” 把問題交給時間,力所能及地一點點積累到能跨越焦慮的高度。 ☞轉移注意力 在面對焦慮沒有頭緒的時候,可以選擇適量運動或者其他能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去做,來緩解焦慮。比如洗洗衣服、做做冥想,甚至是玩一會自己喜歡的遊戲。實踐證明,運動本身能夠幫助你增加一定的掌控感,也使你不再一直困在焦慮中。 年輕人,去喪氣,去焦慮,然後去自救,去痊癒 如果你感到焦慮,說明你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並渴望變得更好。

  • 3 # 龔小年筆記

    據網際網路調查顯示,當今社會近九成成年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情緒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職業發展焦慮、孩子教育焦慮、婚姻家庭焦慮等待。美國海藍博士在《不完美,才美II》一書中這樣描述焦慮:“焦慮就是一種預感到可能面臨不良處境的緊張、擔憂和不安全感。“人們不僅發文現在有些年輕人明明生活很好,還是會莫名焦慮,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筆者透過閱讀英國作家馬特·梅格的《焦慮星球筆記》一書逐漸理解,其實焦慮的原因主要是未知事物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焦慮情緒,但是如果長期處於焦慮情緒之中可能會嚴重影響個人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嚴重者甚至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只有正確地面對焦慮,想辦法改變焦慮的現狀才是最優意義的事情。

    透過《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作者給出瞭如下建議與大家分享:

    1.生活節奏變快,試著沉澱下來,好好享受現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也在加快,有的時候匆忙的節奏令人們搞不清究竟自己在忙碌什麼,追求什麼。何不找個暖暖的午後或者悠閒的週末,好好的放空自己,感受當下的幸福。

    2.時間車輪飛逝,學會時間管理。每到年終歲尾,人們總是會慨嘆轉眼又是一年,歲月悠悠,可是每每覆盤自己,卻無言地交上又一張白卷,何不停止一味的焦慮,珍惜時光努 力做好時間管理。

    3.生活、網際網路焦慮,拒絕過載。極簡主義代言人佐佐木文雄曾經說過“擁有更少的東西 才能真正快樂。”資訊業的發達,手機的普及令人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新聞資訊,其實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要做好“斷舍離。”

    4.保證充足的睡眠,保障身體健康。人體本身具有生物鐘,但是睡眠專家指出現代人的焦慮、孤獨感等因素使得人們越來越晚睡,反之睡眠不足容易使人焦慮不安,情緒異常。

    5.尊重內心世界,學會獨處。人是社會動物,需要人際交往,即使處於獨處狀態,也要讓自己快樂起來!

    最後祝願每個人都能夠遠離焦慮,重新找回曾經快樂真誠的自己!

  • 4 # 徐吉利與眾不同

    因為害怕。

    我們害怕未知,害怕失敗,害怕白白浪費大好青春時光到頭來發現自己一無所成。

    我們太想要成功了,所以我們步步謹慎,所以我們越來越累,越來越慌張,越來越焦慮。

    焦慮已經陪伴在我生命中長達七年了,這七年裡它始終對我不離不棄,鮮活如初。我也慢慢學會了正視焦慮,然後繼續前進。

    就像高曉松說的,慌張才是青春。

    “好的,我知道了。我的焦慮,我的青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駕駛座椅能調高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