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淡是真oymlq
-
2 # 步行蝦
孩子馬上上初一,是自己提早學一遍效果好,還是課後補課效果好?這個不用想,肯定是提前學習一遍效果要好。
預習的重要性
預習對於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預習和沒有預習,聽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1、預習可以掃除學習障礙,對於課堂中出現的新知識點,可以提前準備。比如物理中第一次出現“焦耳”,不預習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在課堂上就得花心思去記錄。預習過就明白“焦耳”表示熱量單位,不需要特意去記錄,空出時間抓住重點。
2、提高聽課效率,預習後對於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有了大致掌握。知道本課哪裡是重點,哪裡比較難。簡單的可以聽老師講解,鞏固學習。比較難的做好筆記,抓住重點,提高課堂的利用效率。
3、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預習實在沒有老師教導下進行的自我學習,自己學習的效果往往比別人灌輸的效果好上幾倍。
課後補課的作用
在上課期間沒有聽懂的,課後補課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課後補課總有一種被動姓,孩子不知道哪裡不是重點,只知道自己不會,我在補課。這樣補課就沒有針對性了,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課後一般是複習鞏固新知,對於課堂內容進行整理總結。
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是相輔相成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本末倒置,時間精力是花費了,但是效果往往不盡人意。
-
3 # 江蘇考英語
雖然很多老師和專家都建議中學生要預習,可是在實際中,提前預習是很難實現的。
一、學生不知道老師要講的內容,所以不好預習。
你會說老師在下課、放學時可以佈置,是的,可是孩子還有作業要做,預習時間就會減少。加之作業老師可以檢查。可是預習,不容易檢查,時間一長,初中孩子在沒有人督促、檢查情況下,就堅持不下去。預習就會流於形式。
倒不如採用高中做法,高中課程緊,沒有時間預習,學校老師採用提前2分鐘侯課制度:課代表在上課前2分鐘,到任課老師那裡領取任務——當天要學的內容,並把它寫在黑板上,學生預習或背誦上節課的知識,上課後老師也有適當的檢查。
2分鐘讓學生預習還是可行的,班主任可指導學生如何在兩分鐘內預習。即使不預習,孩子也會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二、主要還是上課聽講,和課後反思
學生預習只需要看框架(時間短),上課認真聽講,積極互動。要不要補習呢?如果孩子某一科偏科,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所有科目的都要補,是不可取,一方面學生沒有時間去補習,另一方面需要補習的太多,說明孩子學習方法和習慣存在問題。指導學生學習習慣更重要。
老師鼓勵孩子整理錯題集還是不錯的,及時的檢查確保此事的可持續性。錯題集應包括錯了第二遍的知識和重點的內容,經常提示孩子及時翻看、反思。最主要考試之前可拿過來複習。
總之,預習要有方法,補習看情況。
-
4 # 玩美教育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孩子的成績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成績好一點的孩子和學習不太好的孩子大部分的差別在於學習方法上。好一點的孩子學習知識是2+1的三輪學習法,差一點的孩子可能只有一輪或者兩輪,在數量上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成績也難以引起質的改變。究竟奧秘在哪裡呢。
學任何知識,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提前預習,對學習的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在預習中,要解決幾個問題,以語文為例,這個課文講了什麼內容,作者是誰,有哪些自己還不懂的地方,有哪些是自己能夠透過查字典解決的。比如字的讀音,意思。這是第一遍學習,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您問是否要孩子自己提早學一遍,對,是自己預習,而不是參加輔導班式的先講一遍。知識容易吸引孩子的地方是因為他想知道的但是還不懂,恰恰就是這種跳一跳摘桃子的方式更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知識的第二遍是教師上課的講解,因為有了預習做基礎,孩子在課堂上學起來會得心應手。他們知道了這部分內容的重難點,而且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會帶著問題去老師的課堂上找答案。孩子對於自己認同的觀點再得到強調時會特別認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從這個層面來講,更顯得預習的重要性。
最後就是做好複習,而儘量不要去補課,讓孩子自己複習學過的知識,做好作業,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反思自己還有什麼不會的,將做錯的題目做好錯題集。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這三輪學習法也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條件。一個人,只有具備這個條件,從初中開始,他才能獨立自主的學習,而且也能學的好,而靠小學階段父母一直看著管著的孩子,到初中就令人擔憂。
-
5 # 中小學英語學習belief
初一的學習是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從學習科目的變化到學習方法的轉變,從新的學習環境到新的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來講都是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如何儘快幫助學生適應新階段的變化是家長及教師應該考慮的重要方面。無論是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後的補課,其根本目的就是一個,即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最佳化。所以找到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並採取積極有效的主動措施是是實現學習效果最佳化的第一步。
首先,我們先思考一下學習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習一般要經過新舊知聯絡(即課前預習)、新知的理解與吸收(即課堂知識領會學習階段)、新知的鞏固運用(即課堂能力提升階段)、複習與知識拓展階段等過程。任何過程中任何一個階段的有效學習行為都會對學生整體學習效果最佳化產生影響。簡單來說,如果學生沒有課前的預習,就無法做到新舊知識的聯絡,就會影響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學習的知識也會是零散孤立的;但即便課前預習做的不錯,在課堂學習階段又沒有有效進行必要的學習思維活動,就無法深層次的對新知進行吸收;同樣,如果沒有有效的複習拓展,新知就無法維持及轉化為必備的學習能力。所以學習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行為,任何階段的疏忽都不會產生較好的效果。根據實際的學生學習觀察,很多學生無法做到真正的課前預習,即便有預習行為也是淺顯的,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還有部分學生課前有在培訓班學習新課,雖然能掌握一些知識,但往往又會影響課上的學習狀態和思維活動,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掌握,課堂的思維積極性明顯下降。
其次,課前預習要重視積極的思維過程。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種“四問”預習法,以供參考。“四問”即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與以前學習的舊知有何聯絡、透過什麼方法掌握這些知識、有哪些疑問。透過四個問題的練習,基本可以做到預習效果的最大化,為課堂學習提供很好的學習先行條件。所以至於題主中說到的課前學習一遍,肯定會有積極作用的,但應該注意的是要注意方法,不要流於形式,還要注意後續階段的學習有效性,這樣就會有最佳的效果。
最後,注意學生學習態度和心理的變化。初一是初中學習階段學習態度和學習心理的形成階段,但因為是新環境的適應階段,表現並不明顯,初二就會有較徹底的表現,所以初二就會出現兩極分化較嚴重的現象。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心理要從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不至於孩子太大的牴觸和叛逆,平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多溝通學習和學校生活情況,不要以家長的權威壓制孩子甚至訓斥孩子,這樣就會了解到孩子更多的內心世界,從而就可以找到更積極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心理的困惑和迷茫期。
至於補課的作用,其實就是彌補的階段,正因為學習過程中有的地方做的不好導致知識的欠缺,才會有這麼多補課市場的存在。當然,也可能會因為教育資源的薄弱問題,補課會成為一種學習的複習和拓展手段,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但最好不要把補課當作學習的必要階段,甚至依賴補課。如果學習過程的所有階段都可以做好,最後的學習效果肯定就會不錯。所以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把所有的學習階段的效果都提升到最最佳化,最後看結果再考慮下一步的學習措施。
-
6 # 小剛哥說教育
這個對於一般的學生來說,當然是提前預習然後在聽課學習消化的效果好。很多尖子學生的經驗就是這樣,有的初中時期把高中的課程都自學了。
不過對於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學生來說,課後及時補習也是個辦法。其實大多數普通學生,都是學到哪裡算哪裡,沒有多少有足夠的積極性和時間去預習明年或者明天的學習內容,能泛泛的瀏覽一遍書本就不錯了。如果是理解能力強,上課聽一聽就懂了,如果是學習能力比較弱的話,就必須透過課後補習才能消化吸收。
回覆列表
我教初中30年了,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已經要開學了,要進入初一的孩子都充滿好奇、充滿希望,準備在初中取得好成績。
初中階段的學習應該分為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
首先要課前預習。通校生應該注意第二天有哪些課,老師要講哪些內容,可以提前把《練習冊》上的基礎知識梳理搞清楚,針對基礎知識點來看書,把最基礎的知識搞清楚就可以了,不必研究過深過難的題。也可以在上課前3分鐘,迅速準備好書、練習冊、學習用具,然後進行預習。
其次上課認真聽講。由於你事先進行了預習,那麼你聽課的時候就知道哪些地方很難,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預習時沒有搞懂的地方。
第三是課後作業。一定要注意,當天的作業必須按時完成。而且要注意文科方面該記的得記住,該背的要背。理科方面的公式、定理,該記的也得記,還要學會應用。
至於題住說的補課,我看根本沒有必要,所有的狀元不是靠補出來的,而是靠良好習慣,每天把任務完成,一步一步學出來的。
最後,祝題主: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祝你的孩子: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