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布拉希楊維奇
-
2 # 雨夜聊科技
不存在飢餓營銷,一些供應量不足的情況,有幾種可能:一是設計時,先考慮產品的優秀體驗和使用,生產製造過程沒有推進,導致使用者感覺好,想買,需求量大時生產跟不上(例如早期的MIX陶瓷機身良品率問題之類),還有一種可能設計計劃銷售量跟購買熱情不掛鉤,且小米不希望生產大量庫存,導致短時間內缺貨
-
3 # 鼎盛達人
這個飢餓營銷,不是小米的專利,各大知名產品,新品釋出的時候,從他的產量到貨物運送到,銷售產地,都有一個時間的過程。
產品為什麼要有一個釋出會?為什麼要有一陣子貨物缺貨期?
一般來說,釋出會都會早於量產期,這個期間,企業可以透過資料分析,產品銷售的預期,而後開始在工廠下產能訂單。
第二個,有些產品在新聞釋出會後,零部件供應不足,導致產品無法按時量產。
第三個,可以產生一個,免費產品廣告順延時間,留足時間給各大媒體平臺,評測拆解,釣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有一個話題,這麼說的,人家天天在辦公室研究從你兜裡把錢掏出來。買的沒有賣的精明。做銷售的,都在研究人們的心裡,他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有效,賣出去。
小米1出來的時候,他從來都沒有缺貨過,渠道里加價拿貨,的有的是貨
誰沉不住氣,就加錢購買唄。這只是一個銷售方法。
-
4 # 晴屮天
哈哈哈 感同身受 我朋友很早就看中了小米9 提前把無線充電買好了,結果手機搶了好久都沒搶到 後來黑鯊2出來了 又搶了好久 他提前給我打電話 讓我幫搶 他搶黑鯊 我搶米9 搶了好幾次 結果都很感人 (表面笑嘻嘻,內心媽賣批)萬惡的飢渴營銷 最後買的低配黑鯊2 不用搶的那種 無限充電不知道處理沒處理 要不我給你倆搭個線??
-
5 # Lscssh科技官
說錯也行,說不錯也沒問題!在不同人群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企業:企業就是以盈利為目標的,飢餓營銷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將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避免自己大量壓貨導致資金佔用,最終讓自己的利潤最大化。而小米走的價效比路線,手機硬體這塊本身利潤不高,為了配合這種路線,就必然要極度的控制成本,否則就可能導致虧損,最終公司玩完。因此,從小米的角度出發,這種方式肯定是正確的,為了使用者的價效比需求,為了公司能持續下去,不得不這麼操作。
使用者:當然,在部分使用者眼裡,飢餓營銷是有問題的!你看,怎麼老讓我搶啊,還總是搶不到,而黃牛這裡倒是能加價買到。這類人應該是從來沒想過高性價比這個事情,他們又想要低價,又想要高效能的,然後還能隨時買到的,那有這種好事哦。這世上從來就沒什麼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所以,想要高性價比,搶是正常的。想要不搶,那就加價買黃牛機器,或者線下門店買機器,而這加價的行為其實只是讓機器回到了本身的價值而已。
只要小米還在玩價效比路線,這種模式就不可避免的還將持續下去!有錢的主出門左轉買其他品牌,華為、OV都是選擇,想要價效比的就留下,接著陪小米玩搶購。
來之安之,沒什麼好抱怨的!
-
6 # 塗科技
小米的這種營銷手段也是迫於無奈,作為銷售方,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也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的認為這邊生產那邊賣,就這麼輕鬆愉快的把錢賺了。
拋去一款產品的研發費用,生產費用也是一大筆錢,沒有一家公司是拿出大筆資金讓工廠全馬力生產,這直接就會吧公司拖垮,萬一一款產品銷售預期不好,回款時間太慢,公司就得停止運轉。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迴流資金的辦法,先生產一批進行銷售,回款之後再進行生產,這樣就可以把風險降低。
小米現在也在開展線下銷售,也得考慮線下的銷量,不能把一款產品全部放在找上,線下加盟商、代理商就不用賣了,一次兩次線下就直接被小米做黃了。
產能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手機零部件很多,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產量,這也是廠商最怕遇到的事情。
總之這種營銷方式的形成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就是蘋果新機發布的時候也不是付款就發貨的,情況大致相同。
-
7 # PM宋先生
好像小米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被戴上了“飢餓營銷”的帽子,手機要搶、電視要搶,現在連充電寶都要搶,就沒有能夠順利買到東西的時候。從最初的F碼,到現在的支付預定金。小米就這麼喜歡“耍猴”嗎?其中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實體經濟下的資金壓力為什麼現代人喜歡做網際網路產品?為什麼做實體經濟的公司經常面臨崩盤?其實核心就是重模式下的資金壓力。我們且不說小米這樣的大廠,我們就單拿一個衣服店鋪來舉簡單例子:一個店鋪固定成本就是鋪子租金、人力成本、水電費,這些大家都明白,除此之外還有壓貨的成本,倉儲的成本、售後的成本,每一環節都是一份錢,一旦資金流斷裂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對於從事實體經濟的公司,在資金方面一直是相對比較小心的,即便是銀行的錢,也不敢輕易全部壓在某一個專案上吧。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網際網路公司,大家也都想著做平臺而不是自營,一旦涉及自營就肯定會有壓貨壓資金的情況出現,沒有雄厚的財團支援是很難做到的,比如現在京東面臨的困境一樣,銷售額觸頂,但是邊際成本降不下來,只能調整員工待遇或者裁員減輕固定資金壓力。
被多品類牽制的小米小米雖然總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但是核心業務還是以出售硬體產品為主。那麼我們只能將小米認定為披著網際網路外衣的硬體製造商。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小米同樣有著來自資金方面的壓力。尤其是自從米家產品線誕生以來,多品類的產品線就足夠給到小米相當大的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從何而來?我們先說一個基礎概念:SPU和SKU,SPU指的是一個產品系列,比如小米9系列、小米9SE系列;而SKU指的是單款商品,比如小米9 藍色 6+128G版本,也就是說一個SPU裡面可以包含數十個SKU。
比如iPhone Xr系列,6個顏色+2個儲存版本,一共就需要備12個SKU的貨。而小米發展至今算上小米和米家所有產品有多少個SKU?超過700個!也就是說如果確保同時發售的情況下,小米要同時為700款商品壓資金,這種風險可想而知。
蘋果、華為手機的SKU不過在50個左右,加上資金鍊雄厚自然不怕生產囤貨。但是小米僅僅手機一個業務就有接近100個SKU的貨款需要壓,你說不做預售行麼?只有做預售,預估好接下來的產量訂貨,並且限時限量搶購,確保每生產一批就能穩穩賣掉一批,這樣才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
不認同所謂的陰謀論稍微瞭解數碼行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數碼產品的成本會隨著產量的上升和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基本上賣出10W+臺裝置就可以收回成本。
所以曾經網上有人分析說,小米搞搶購活動一方面就是製造稀缺感顧客拉昇產品價格,沒有幾臺小米手機是真正以1999元的售價賣出去的;一方面也是等著零件和產量的爬坡,往後拖四個月成本降下來了再開足馬力生產,確保能夠賺錢。
我個人是不太認同這個觀點的,因為在如今手機這樣的紅海市場,電子產品的關注度只有3個月,之後肯定就會被友商的新機器給打下去。所以如果小米真像那樣做早就錯過黃金銷售時間,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小米集團了。大家可以參考當時錘子科技T1時期的慘烈景象。
所以我個人覺得,小米所謂的“飢餓營銷”,其實是本身的定位和市場情況導致的。當然最終影響的還是普通消費者,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8 # 科技只說事實
其實對於小米手機的缺貨,小編是理解的,畢竟手機更新換代比較快,熱度就那麼幾個月,成本比較高,小米本身就是薄利多銷,不敢積壓,需要流水運營,只能邊生產邊銷售,有錢可以加價去買,也沒有太大關係!小米的缺貨分為:立即預約、暫時缺貨、到貨通知!
小米生態的缺貨就有點噁心了,反正只要是好東西肯定沒貨,只要是坑,大把的貨!比如最近釋出的紅米真無線藍芽耳機,米家列印紙,小米無線充電寶,尤其是這個照片列印紙,我就沒見過有貨,你說成本能有多少?會怕積壓嗎?工藝很複雜嗎?總之,新品肯定搶不到!是不想賣還是供應鏈問題?
-
9 # hhhhaaa8888
小米有什麼價效比。訊號不好!質量不好。從不考慮小米手機。網路上吹小米的五毛黨最多。一個充電寶不佔資金,技術平常也要搶!只能說小雷思維有毛病
-
10 # Mr小李李李子
真有意思。小米之家。京東,淘寶攔著你不讓你買了?別人家賣斷貨了就是銷量好。賣沒了。小米一沒貨。就說耍人。你們這些人邏輯是小學生邏輯?
小米有品飢餓營銷學到極致了,買個無線充電寶都要搶,雷軍說手機產能有保障怎麼能信?你覺得小米的營銷戰略是對消費者有害還是有利?黃牛黨發財了,抬高價格。雷軍發財了,直接零售價銷售你還得搶,消費者還挺開心,謝謝這謝謝那,所以請問,這個產業鏈一直這麼玩下去,你覺得會有出路嗎?
回覆列表
其實小米的飢餓營銷是把大部分的利潤讓給分銷商。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普通使用者能簡簡單單搶到手機,那麼全國這麼多城市的分銷商怎麼賺錢呢?尤其是在小米主打價效比,價格這麼低的情況下!如果搶過幾次小米產品的人就會知道,同一時間那些所謂的黃牛其實有很多的貨源,只不過價格高個幾百塊。這些黃牛其實就是小米公司的上帝,眾多的分銷商。其實小米全指望著這些分銷商在拿貨,然後最終會流到消費者手中,其實也是無所謂。
這種模式,為什麼能長久的存在,其實就是小米和分銷商達成的一種默契。誰都不想打破這種平衡,這種舒服的狀態。還有一點你會發現,小米手機降價非常快,所以分銷商都會抓緊在手機發布的前期抓緊賺錢,後來降價了,有可能利潤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