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工皇帝2

    秦、魏河西大決戰中魏國慘敗之後,秦強於魏。

    (一)秦、魏地位翻轉的戰役之——河西大決戰

    秦國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下,任重法家大良造商鞅(又名公孫鞅、衛鞅)大力變法改革,商鞅的獎勸軍功政策極大的激發了軍隊的鬥志。“殺一敵人,奴隸可免除奴籍,庶子可得封爵、受賜田土”這讓秦國的普通士兵變得異常強悍,戰鬥積極性大增。還有推開墾荒地增加糧食生產,使秦國糧食堆滿糧倉,在生產上和戰鬥積極性上得到顯著提升,在商鞅的變法之下,秦國由一個多年任人宰割的弱國,變成能與山東諸強國並駕齊驅的大國。

    (二)秦國乘人之危,奪回失地

    公元前352年,商鞅受秦孝公之命,乘魏與齊、趙兩國交戰之際,率軍奪取被魏國佔領的河西地區、攻佔魏國土地安邑(今山西夏縣),隨後又攻佔固陽(今內蒙古河套地區),魏國在與齊、趙兩國交戰中損失慘重,國力衰減,國內形式嚴峻,周圍強國虎視眈眈,對外擴張失利,致使強大的魏國由強國淪為二流國家。

    (三)變法強國的秦報復受挫的魏國

    秦國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大力變法之下,變得空前強大,國富民強,在從魏國手中奪取當年失地之外,在公元前341年,聽取了商鞅“以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史記·商君列傳》建議,命商鞅攻魏。

    (四)商鞅利用往日友誼,騙取河西勝利

    秦國派商鞅帶領軍隊攻打魏國,魏國雖敗齊國於馬陵,但也是昔日強國,軍事實力還是不容小覷。魏國軍隊則由公子印率領的大軍與之抵抗,公子印深知之前戰敗,士氣低沉,不宜再戰,有意言和,而商鞅利用昔日在魏國與公子印的私交,故意借言和騙公子印前來議和,將其關押。魏軍主帥被抓,魏軍軍心大亂,秦軍在此之前早已佈下陷阱,秦軍乘勢追擊,大破魏軍主力,大獲全勝,魏國割地求和,從此秦國國力就強於魏國,變成了大哥,而魏國則變成了小弟。

    分析上述,魏國變成秦國的小弟,最重要的人物是商鞅,商鞅透過變法,讓秦國富國強兵,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商鞅這種“只問目的,不折手段” 以犧牲友誼的卑劣手段,騙取戰爭勝利的做法卻讓人不恥。

  • 2 # 日暈三更雨

    魏國是戰國第一個崛起的霸主。

    魏國的建立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為後來三家分晉埋下了禍根。

    春秋末期,晉國的公族和宗室勢力衰微,卿大夫的勢力逐漸壯大,形成了智氏、中行氏、範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家並立,史稱“晉國六卿”。這六家在不停的相互傾扎中,只剩下了韓、趙、魏三家。

    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周烈王承認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戰國開始。

    魏國的崛起

    1),地利。三家分晉,魏國處於中央之地,是當時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區域,雖然也造成了四處都是強敵的處境,但環境帶來的憂患和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時期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

    2),兩代明君,任用賢能。文侯以翟璜為相,改革弊政;樂羊為將,進攻中山;李悝變法,教授法經;而文侯自己拜子夏為師,提倡儒學,達收取士人人心,文侯的一系列政策為後世帝王推崇,而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以魏國李悝變法為藍本。

    文侯之子魏武侯,任用吳起訓練魏武卒,使當時的魏軍所向披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面對魏國的進攻。

    3),外結聯盟。魏國是秦國東進,楚國北上,齊國西進的最大阻礙。魏文侯致力於三晉結盟,不僅化解了外部的壓力,還和睦了韓趙兩家,三家結盟,天下莫敢與之爭。

    4),天時。

    戰國初期,秦國還未崛起,離自己最近的韓趙兩國是自己的盟友,燕國遠在北方,齊楚國君沒有作為。

    魏國的衰落

    魏國的衰弱始於魏武侯。

    1),東征西討,樹敵太多。

    公元前352年,韓魏聯軍擊敗齊楚,齊楚求和。公元350年,魏國攻秦,秦戰敗求和。魏國被秦、趙、韓、陳、魯、衛奉為盟主。

    2),窮兵黷武,一敗塗地

    魏武侯去世,魏罃即位,魏罃好大喜功,四處擴張,又無軍事才能,即位之處就遭到韓趙大舉入侵。

    魏罃重用龐涓,導致孫臏入齊。並且讓商鞅入秦,輔佐秦國。

    趙國攻衛,魏軍大破趙軍,而此時齊國和秦國趁火打劫,東部的齊軍在桂陵採用“圍魏救趙”伏擊數萬魏軍。魏罃惱羞成怒,不過好在魏軍還是打敗了齊、秦。

    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魏罃冒用周天子的王爵,是為魏惠王,魏罃稱王,與南韓的關係破裂,兩國戰爭爆發。齊國則以“救韓”為名出兵,孫臏、田忌在馬陵大敗魏軍,太子魏申被俘,名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幾乎全軍覆沒,魏國慘敗於齊。

    而在西線,秦國大敗魏國,斬魏軍三萬。南線楚國為了報仇,北上伐魏,在襄陵擊敗魏軍,掠城八座。史稱“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隨著魏國的衰弱和秦國的強大,魏國逐漸成為秦國的附庸

    第五次河西之戰

    前面說到,魏國發兵攻韓,南韓向齊國求援,齊國再次以田忌,孫臏為將率軍救韓,龐涓率魏軍追擊齊軍,在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軍全軍覆沒,龐涓自刎而死。魏國在兵力缺乏、國力大衰的情況下,無暇對付秦軍。

    公元前341年,魏10萬大軍在馬陵之戰被齊全殲,秦乘機於次年進攻河西,大敗魏軍,誘俘魏主將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軍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於岸門(今山西省河津縣南)擊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繼位,殺商鞅,重用魏人公孫衍。

    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軍攻魏上郡重地雕陰(今陝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將龍賈,集中兵力迎戰。經2年激戰,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殲魏軍,斬首4.5萬(此據《史記.魏世家》,《秦本紀》為8萬),並俘虜了龍賈。魏被迫於次年將河西郡歸還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佔的河西

    馬陵之戰後,魏國名將龐涓自殺,魏軍主力覆滅,又遭齊楚趙秦等國輪番進攻,從此一蹶不振,國力大損,淪為二流國家。秦國則經過商鞅變法,強大了國力,又革新了軍隊,擁有了出關奪取天下的實力,而魏國的衰落則易化了秦國東出的難度。從此,魏國和成為秦國的“小跟班”

  • 3 # 漁經獵史小仙女

    許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真正明白花無千日好的道理,這其中實際上包含了許多起起落落。不管是人、事、物乃至時代的發展,都不可能永遠保持一樣的狀態。

    但是,人總是會幻想能夠永遠留住一些什麼,哪怕延緩也好。

    正如歷代皇帝,最希望自己能夠永生不老,這樣就能永遠統治天下。不過,再嬌豔的花也會凋零,再強壯的人也會逝去,再強大的國家也會有勢微的一天。

    戰國初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魏國是當時最具優勢的國家。不管在任何方面,條件和能力都比其餘幾國來得優越。一開始,憑著文侯和武侯兩任君主的賢明統治,大膽地變法,提拔了許多卓越的文士武將,替國家打好了根基。

    在戰事上,也是接連打敗秦、齊、楚等國家。魏國的版圖在這段時期達到最大的擴充。觀察當時的地圖,不管在東西南北方,魏國都能兼顧敵對的攻伐。有著絕對優勢的魏國,為什麼到最後會淪為跟班甚至被吞併呢?

    這裡面其實摻雜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以下幾個。

    國土地理位置不佳

    戰國初期的魏國,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除了有賢明的君主,有文臣武將的協助之外,還有的就是與趙國和南韓的合作。

    魏、趙、韓當時聯合起來,軍隊之間互相協助,共同對抗來自四方八面的敵軍。

    以版圖來看,魏國的疆土被南韓劃分為東西兩塊,一旦發生戰亂,很難彼此接應。倘若各方敵軍同時進攻,情況就會更糟糕。

    因此,和南韓、趙國聯手,是對當時有利的手段。不過,在接連勝利,版圖越來越大以後,魏國開始想改變策略,不再和趙、韓兩國合作,甚至開始進攻,想要吞併他們。

    這樣一來,因為國土分佈不集中,魏國就必須面臨兩線來回作戰的局面。

    外交關係惡劣

    也許是自視過高,魏國自從決定終止和趙、韓兩國的合作關係以後,與其他各國的關係也交惡。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魏國可以說是四方八面都是敵人。很長的一段時間,魏國的軍隊不斷出征,東面打完了,馬上要趕到西面。於是,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魏國可以說是漸漸衰落,不再像初始時一統戰國的霸主姿態了。

    沒有留住人才

    一開始,魏國非常注重有能力的文士或者武將,所以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有很大地提升。

    後來,吳起被猜忌有不臣之心,離開了魏國,去了楚國。到了惠王在位的時候,又錯失商鞅,讓他到了秦國。

    惠王可以說是魏國最不會留住人才的君主了,在他的手上除了錯失商鞅,還有公孫衍和張儀等人,而這些人都是後來被秦國所重用的。實在是典型的重創了自己,養肥了敵人。

    到了戰國末期,雖然有另一位君主魏圉發威,打敗秦軍,挽回了魏國的威望。但是,這位君主也同樣有猜忌臣子的習慣,中了秦國的奸計。

    此後的魏國,已經沒有和秦國抗衡的資本,為了苟延殘喘,只能任人宰割,割地求存,成了秦國的小跟班。最後,終於被秦國吞併,退出戰國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點水旁加一個,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