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突然想到的問題。我不記得歷史書上商鞅變法後戰國七雄還有哪國有過變法,也沒聽過戰國中後期六國中哪國為了生存而學習秦國變法,使自己的國家也變成一部戰爭機器。東方六國為什麼不向秦國學習?

23
回覆列表
  • 1 # 納蘭談史

    秦國的變法是戰國七雄中執行的最徹底、最成功的,但卻並不是最早的,秦國是借鑑了很多別國先前成功的變法經驗,根據本國國情制定出的合適變法方案,像魏國李悝、楚國吳起的變法經驗對商鞅變法影響很大,商鞅加以總結推出的一套更為切中時弊且精密的變法舉措。

    列國的變法

    商鞅變法之前,已經有很多國家率先變法以圖富國強兵實現霸業,比較有名的是魏國和楚國的變法。

    楚國吳起變法的內容主要有三點,一是取消貴族的特權,二是大力整頓吏治,三是打擊貴族結黨營私。

    商鞅在李悝和吳起的影響下,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頒佈了廢除世卿世祿制的法案,建立新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接著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所有制,又按照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激勵將士。

    李悝變法側重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在政治方面的實際操作力度並不大,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僅側重於政治層面的改革,並沒有涵蓋到經濟層面,只有商鞅的變法涵蓋並落實在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各個領域的變革,甚至在商鞅死後,其法也繼續保留了下來,所以在各國相繼變法的歷史背景之下,唯有秦國堅持到底,脫穎而出成為黑馬。

    秦國之所以能夠實現大一統,除了商鞅變法在制度上的有力保證,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支撐更大規模的兼併戰爭外,也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是民族融合加速,天下大一統的觀念逐漸形成,北狄、南蠻、西戎、東夷和華夏民族之間的不斷交融,聯絡更為緊密,在文化上的認同也越來越強。

    第三,各國地區之間的聯絡加強,經濟發展相互依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不斷提升,農業耕作和農業灌溉技術大幅提升,使得農業的生產率有了極大的提高,推動了社會分工和商業的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為統一事業奠定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 2 # 週週說古今

    戰國時代之東方六國聯合起來都打不過秦國,為何不學習秦國也來個變法?

    題主幫東方六國想的辦法是找對了方向,卻沒有抓住關鍵。何為找對方向?變法!秦國崛起的根本在於變法,沒有變法,它什麼都不是,很可能早早地被東邊的魏國摁在地上爬不起來,或者長期處於秦孝公前期的樣子——割地賠款,忍辱偷生。

    所以必須肯定,變法這條路才是根本,是東方六國崛起的必由之路。但是,變法不是隨便就變的。正如,誰都知道降龍十八掌厲害,但是又有幾個人練出降龍十八掌?單單是喬峰的內力,世上就很難找出第二個。如果勉強去學,弄不好會走火入魔,練成降龍十巴掌就貽笑大方了。

    同樣的道理,戰國時期的變法也是這樣,誰都知道變法,誰都想變法,而且都在變,但是結果呢?變來變去,結果有的變得來自己老媽都不認識了。

    東方六國裡,變法稍微好點的是趙國,但是隻有軍隊改革,沒有政治改革,彷彿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考驗,長平之戰一蹶不振;魏國,最先變法,最先吃螃蟹,魏武卒橫行一時,但是改革不徹底,終被秦國超越;南韓,改革太晚,大家都改了它才想起來,加上先天不足,難以成功;楚國,一把好牌被自己人打爛,地大物博,但傳統世族太強大,既得利益改不動…

    所以,失敗者總有失敗者的理由,總之東方六國都在變法的道路上失敗了,所以最終為秦所滅。

    變法還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這裡筆者不展開,簡單歸納一下:

    天時,不早也不晚,太早了不知道需要什麼,太晚了來不及;

    地利:合適的地理環境,可以抵禦外強,不被打擾;

    人和,舉國上下的高度認可,最關鍵還有最高統治者的決心意志。

    上述三個方面,戰國七雄 ,唯有秦國獨具全部,焉有不勝之理!

  • 3 # 古城荼博士

    戰國的主旋律就是變法,最早是從魏國開始的,魏斯(魏文侯)+李悝(政)+吳起(兵)的組合,讓魏國從一個四戰之地一下成為了中原霸主,並且延續100多年。最牛的時候,吳起的魏武卒以五萬戰勝秦國五十萬大軍,並完全佔據河西之地。李悝的《法經》也成為各國變法的母本。

    下來是吳起主導的楚國變法,申不害主導了南韓變法,鄒忌在齊國也搞過,當然都不徹底,搞了兩年,跟著支援變法的君主一起下葬了!

    基本徹底的是趙雍(趙武靈王)在趙國的胡服騎射,這個雖然只是部隊的變革,但是相對其他國家,算是一直執下去了。

    基本沒搞的是燕國,有人說燕昭王和樂毅也該算,其實那個只是樂毅主導五國打殘了齊國而已,燕國本身身處北地,相對其他諸侯國,存在感本來就很低。

    最徹底的就是秦國,嬴渠樑+衛鞅組合,重農抑商,鼓勵耕戰,顛覆老貴族的既得利益。當然,秦國能夠一直堅持新法要感謝嬴駟(秦惠文王),雖然他親手殺了商鞅,但是他留下了新法,秦國才從弱秦走向了強秦。

  • 4 # 阿武時間

    東方六國並不需要學習秦國的變法,因為他們先變法,比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商鞅變法實際是跟那些人學習的,然後發揚光大。由於秦國變法太成功,反而掩蓋其他國家變法的光芒。

    1.秦國極缺人才,人才來了能得到重用

    秦國地理位置偏,本土文化怎麼也趕不上中原的先進,人才自然不夠用,於是四處招納其他國家的人才。秦穆公時期,用五張羊皮換回來的百里奚,就是一個例子。

    百里奚是虞中國人,自幼家貧,後來做了虞國大夫。“假途滅虢”事件中,虞君貪小便宜,不聽百里奚的勸告,被滅國,百里奚也成為晉國俘虜。後來他被作為陪嫁家臣送往秦國,路上逃跑,不巧被楚國抓住。由於會放羊,就被安排放羊,放得還不錯。秦國知道了這個人,就用五張羊皮換回這個奴隸。

    任人唯賢,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百里奚也沒讓秦王失望,他在職期間,對秦國以後的發展幫助很大,讓秦國的政治、文化和農業都大大改善,為以後吞滅六國提供了基礎。

    2.變法的決心大

    對於變法內容,秦孝公全力支援。自古變法,都會碰到很多阻力,多來自於既得利的那一方。秦國貴族自然不願意利益受損,多方阻撓,秦孝公不為所動。太子犯法,處罰太子老師,秦孝公也不插手。

    一個政令的頒佈,如果朝令夕改,或者主政人搖擺不定,就算實行下去,效果也會打折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變法後,人被處死,變法的內容卻被秦惠王繼續執行,保證了法律的穩定性,社會也避免混亂。秦惠王去世後,商鞅的變法內容仍然被保留。其他六國對變法的傳承,遠不及秦國執行地那麼連貫。

    小結:

    商鞅的變法,不僅功在當時秦國,而且利在後來的漢朝,漢承秦制。後來有唐承漢制,宋承唐制等等,對整個中華民族影響深遠。

  • 5 # 待曉兒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實力在初期是最弱小的,但其強大的開始就是商鞅變法。

    秦國用了商鞅的治國策略之後,歷代君主堅持實施,終於成為能憑一己之力與六國抗衡的龐然大物。

    但是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六國在見到秦國逐漸強大的同時,他們又在做什麼呢?

    春秋戰國時期變法不是秦國獨有的策略,但秦國是最成功的一個

    “窮則變,變則通”,這是共識,不是春秋戰國時期某一方勢力獨自悟出的。

    當幾百年的混戰,各方都奈何不得其他勢力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以變革的方式來強大自身,最先開始這項舉措的不是秦國,而是齊國的管仲。

    管仲在不放棄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商業,和北韓半島等地做生意,使得經濟積累迅速雄厚起來,著實讓齊國得到了不小的實惠。

    但商業不直接創造價值,所以齊國一直以來都是經濟條件不錯,國家的戰力往往並不是特別強。

    但是這樣的現實給其他國家都上了一課,清楚了變法所帶來的好處。

    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前,最先開始變法的是魏國,叫做“李悝變法”。

    李悝變法的舉措主要是有四個方面:

    第一,廢除貴族世襲制度;第二,廢除井田制;第三,建立法治;第四,設立武卒。

    從這四點來看,目的非常明確,想要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來使得國家各方面的活力被激發,比如廢除“井田”的目的就是調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廢除“世襲”,就是要給更多的底層百姓以進身之路。

    這樣的舉措雖然簡單,但十分有效,使得魏國在當時成為了第一大國。齊國不敢與之爭鋒,秦國更是經常受到它的欺凌,秦魏之間的世仇和其有很大原因。

    李悝的變法為各國都建立了一個榜樣,原來舊有制度是如此不堪,只有徹底粉碎掉這些桎梏,才能使得國家變得強盛。

    其他國家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也開始紛紛變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股勢力。

    第一是法家其他兩派在南韓、齊國的嘗試。

    諸子百家中同一家裡也有不同的流派,法家當時也是一分為三,商鞅、申不害以及慎到分別代表法治、術治和勢治。

    商鞅通過維護固定法治的權威,來為社會建立固定的秩序,而其他兩派其實重點在於教授君王御下之術、為官之道等等,把這些內容凌駕於固定法規之上。

    結果不言而喻,無論是南韓還是齊國都沒有成功,因為沒有觸及到本國固有弊病,實力提升並不明顯。

    第二是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吳起的經歷很複雜,在魯、魏、楚三國都出仕過,並且身居要職,而他本身曾經是儒家傳人,但因為不孝被逐出門牆,改投兵家,在魏國時期也受到了李悝法家思想的影響。

    所以,吳起到達楚國之後,一年時間就身居高位,開始在楚王的支援下展開變法。

    有意思的是,吳起的變法和李悝的變法基本一樣,貴族世襲不能超過三代,也就是“減爵祿”,同時整頓吏治,建立法治權威,還有加強軍事訓練。

    這些舉措其實和李悝基本一樣,但楚國的舊勢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在楚王死後立刻追殺吳起。最終不顧吳起身邊楚王的屍體,將其與楚王遺骸一同射殺。

    但更有趣的是,吳起之死使得新任楚王有了一個藉口,那就是這些貴族侮辱先王遺體,罪同叛逆,於是幾乎將最頑固的貴族屠戮一空,使得吳起變法的措施施行比其活著的時候更順暢。

    楚國也成為了當時的強國之一,軍隊南征北討,戰無不勝,一時風頭無兩。

    再之後,才是秦國開始重用“商鞅”變法。秦國也是在這一時間認識到變法的必要性。

    商鞅的變法明顯和李悝非常像,施行法治、耕戰等策略,訓練新軍,幾乎是李悝變法核心的一次翻版,只不過更貼切秦國的現實而言。

    秦國通過變法迅速強大了起來,不僅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魏國,還奪回了曾經失去的大片土地和人口,天下卑秦的局面被改寫,各諸侯國開始正視這一正在崛起的新星。

    六國變法為何不能像秦國一般:核心思路偏移與勇氣的缺失

    從實際情況來看,秦國的變法是最持久也是最成功的。秦國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其變法思路的精準,也在於時間的持續。

    而這些是其他國家變法所沒有達到的。

    秦國變法主要有兩個思路:

    第一個是在思想上的統一。

    以律法來進行管理,需要注意,這個“律法”不是今天意義上的“法律”,它不維護普通人的利益,只是作為管理社會的工具而已。

    在秦國,只有認同法家思想的人才能得到任用,儒家、道家等等學說都是被排斥的。

    而通過一系列改革使得更多的普通人能通過戰功、農耕等方式得到更好的生活,極大提高了全體社會的積極性。

    舊有貴族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地位,他們連安詳的死去都無法做到,必須重新取得戰功才能成為永久的貴族;而普通百姓本身就是近乎一無所有,能通過努力改善生活環境,自然有極大的積極性。

    第二個是對國內經濟形勢看得非常準確。

    不同於齊國想要通過外貿的手段來積累財富,也不同於一些國家依戰爭或者政策吸引更多人口來投奔,秦國當時的情況是土地夠用,人口稍有欠缺,但最根本的是生產力低下,不能完全開發已有土地。

    所以當務之急是如何調動生產的積極性,使得土地能物盡其用。

    可以發現,秦國在強大之後,並沒有像齊國、楚國那樣開疆拓土,而是奪回那些原屬於自己的土地之後,加固自身,和三晉、楚國這些鄰居修好。

    其實說起來也是幸運,當時秦國最窮,土地開發也最無力,所以才給了他們這樣一段自我完善的時間,而這些是其他諸侯國所沒有遇到的。

    而其他諸侯國並沒有堅持貫徹變法,是因為他們和秦國的環境不同。

    當時天下諸侯國主要的話語權在中原地區,他們看不起兩個諸侯國,一個是秦國,地處邊陲,成為“戎秦”;另一個是楚國,地處南疆,被稱為“荊楚”。

    中原諸侯人認為這兩個地區和那些茹毛飲血的四夷沒什麼區別,文化上極為落後。

    楚國和秦國的環境也不同,楚國是大國,它和中原諸國交惡不是因為他不能融入,而是他太強大了,並且桀驁不馴,經常不給面子。

    而秦國卻是因為自身的弱小,其他諸侯國看不上它,認為它沒有資格和自己並列,這就是“天下卑秦”的境況。

    所以,對於其他諸侯國來講,變法是強國的手段,但如果不變法最壞也就是進步得比較慢而已,其自身還是讓人畏懼的大國。

    但是秦國不行,它必須要通過變法來改變自身的處境,否則隨時都有被滅國的風險。

    也就是說,其他國家的變法是為了強國,而秦國的變法是為了生存。

    那麼,其他諸國自然沒有秦國那種“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孤注一擲的決心,這才使得各國變法雖然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人亡政息”是常態,其成果短短几年就化為烏有。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6 # 溫明昊

    人們對於戰國時期的變法印象,大概就是商鞅變法了。這也可以理解,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勝利者的一切,至於失敗者,很少有人會在意。

    但是,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七雄之中,幾乎都進行過變法,比如趙國的胡服騎射,楚國的吳起變法等等。只不過這些國家的變法效果沒有秦國好,所以就給人一種錯覺,彷彿只有秦國嘗試過變法,其他諸侯都是豬,看秦國通過變法強大,都沒感覺的。

    孔子有一句話其實很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人出於危難的情況,才會激發潛力,激發鬥志,這在面臨生死危機的時候表現的更加明顯。

    而秦國很顯然就具備這樣的條件。

    秦國的祖先是商朝的大將惡來,後來武王伐紂,消滅了商朝,惡來也被殺死了。因此,秦國的祖先從一開始就是被排擠的。

    好在,秦國的祖先還有一門絕活,那就是養馬。

    但是也僅僅是存在著。從地圖上就能看出,秦國祖先一開始的封地,是靠近西方戎狄的。因此,秦國祖先從一開始就要面臨著巨大的生存考驗。

    到了東周初期,秦襄公被周平王賜予岐西之地,看似風光,實則沒什麼用。要知道,周平王為何東遷,放棄鎬京?

    不就是因為這個地方被戎狄們踐踏了,變得殘破,而且這個地方又十分地靠近戎狄,周平王被戎狄仁打出心理陰影了,這才索性給了秦國。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突出一個字,難,秦中國人活得太艱難了。

    和秦國的慘狀相比,東方的諸侯國就好過多了,他們高貴,優雅,勤習六藝,飽讀詩書,甚至還有“不學詩,無以言”的言論。

    我想當時的秦國,對於山東諸國的這種現象,是又羨慕又不屑的。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使得秦中國人是一群利益至上的人。這樣的人名義上不太好聽,但是在當時卻十分有用。

    因為秦中國人條件不好,所以他們渴望強大,當商鞅變法出現以後,民眾們看見了變強的希望,反對的聲音自然少了很多。更為重要的是,因為秦國長期和戎狄做對,所以使得秦國的文化反而更偏向戎狄一點。

    反觀山東六國,長期處於周文化的薰陶,各種貴族觀念深入人心,這使得變法的阻力倍增。

    畢竟,變法的目的其實就是從貴族們手上奪權。

  • 7 # Mer86

    關東六國的問題不是沒有變法,而是沒有長時間的貫徹變法。

    因為秦國變法,最關鍵的三條法令:設立郡縣制;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這是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

    六國都有普遍實行。

    比如設立郡縣制,就是春秋末年楚國最先開始推行的,然後在戰國時期被法家吸納,並不是商鞅首創。

    還有獎勵耕戰,也是老概念,李悝在魏國變法時,對這一政策落實的非常到位,這也是魏武卒能橫行當時的主要原因之一。商鞅在秦國玩這招時,魏國已經玩了50餘年了。

    也就是說,六國學秦國變法,是偽命題。變法原本就起自關東六國,尤其是魏國變法的影響極大。秦國本身也是被魏國打得鼻青臉腫,才認識到變法的必要性。

    因此,並不存在關東六國去什麼不學秦國變法的問題。六國失敗的關鍵,在於沒能長久貫徹變法,導致變法半途而廢。

    那麼,為什麼秦國就能堅持,六國卻半途而廢了呢?這裡面的因素很多。

    人為因素是一方面原因,楚國變法失敗就敗在了人為因素上。繼而導致制度不如秦國。

    另一個很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地緣。

    為什麼這裡要突出地緣方面的影響呢?

    因為戰國時期,變法的決定因素是土地,有土地才能有耕地和人口,才能足兵足食,才能刺激士兵的積極性。

    一個國家不能長持續性擴張地盤,就無法持續性的貫徹變法。秦國所具有的地理優勢在於它佔據了關中和巴蜀兩大膏腴之地,這才是秦國崛起的基礎,也是秦國可以獨抗六國的資本。

    換而言之,秦國的那塊地,太好了,天然就有持續推行變法的優勢。

    楚國也有這種優勢,但是楚中國人不行。而其它五國相比秦楚,就沒有這種地緣優勢了。

    以魏韓舉例說。魏韓兩國都有變法,其中魏國變法相對最徹底。但相比於秦國,魏韓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土地不夠用,擴張又會導致被周邊國家群毆。

    比如魏國,自李悝變法後,每每向四周開拓地盤時,必然會被趙、韓、秦、齊圍剿。魏國在這種圍剿下,先是被齊國雙殺,緊接著又被秦國奪去了最富庶的河西地,地盤嚴重縮水,最終失去了稱霸的資本。

    南韓亦是如此,從一開始就沒有持續變法的基礎。每當南韓想有一定動作,就會被揍。

    乘勢而起的齊國當然也沒撈到好,它的東面是大海,南面是越楚,西面是魏趙,即使齊國已經很謹慎的不去碰各個老牌強國,只是吞併了二等的宋國,它最終仍然被五國聯軍圍剿,搞得差點要滅國。

    到了戰國後期,真正能和秦國扳手腕的國家只剩趙國和楚國。

    楚國前面說了,人不行,沒前途。所以僅存的希望,只有趙國。當時的趙國,也確實給予了秦國相當大的壓力。

    但趙國也有問題,它的問題與韓魏一樣。地緣不如秦國。

    趙國自趙武靈王改革軍事,攻滅中山,北驅遊牧部落後,擴張了大量領土,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國的擴張到了瓶頸期。

    它再想擴張,就只能動燕、齊、魏的蛋糕。

    可這三個列強,哪裡是那麼容易佔便宜的?

    後來趙國與秦國賭國運失敗,與其把責任全歸咎於趙括冒進,倒不如說秦國自從佔據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後,它打一開始就佔了上風。無論趙國能不能打贏長平之戰,它的贏面也遠不如秦國。

    比如邯鄲之戰後,秦國損失極慘,可秦軍關閉函谷關,閉關修養,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而趙國呢?即便打贏了邯鄲之戰,也辦法再恢復往日的雄風了。東面的齊國打他,北面的燕國打他,南面的魏國也打他。國力就這麼一點點的耗空。

    總的來說。

    ①:變法本身就起於六國,問六國為什麼不學秦國,這是偽命題。本末倒置了。

    ②:秦國變法的厲害之處在於永續性,不是先進性。而永續性這點是六國學不來的。

    另外,秦國還有一點優勢也是關東六國學不來的。這個優勢是秦國特殊政治導致它可以吸納更多的外籍士族入秦效力。

  • 8 # 生活需要磨練o

    原因如下:第一:秦地處西隴地區,周圍都是少數民族,而且秦後來與這些民族有過融合,從華夏血統上來說,讓其它六國從民族認同感上面都無法去承認秦的地位(當然地處南方大國楚國也是一樣);第二:商鞅的變化目的是落後的秦國強大起來,所以,秦內部反對聲音不多,而其它諸侯國曆史發展時間長,貴族體系比較完善,分封制度根深蒂固,很難撼動,加上經濟基礎的完善,就算改革,也是修修補補;第三:雖然說周後期天子威嚴旁落,導致各諸侯國相互爭霸,但是,周天子制定的文化方針對其它諸侯國影響還是蠻大的,雖相互爭霸,但,相互禮節是必不可少的。第四:戰國時期,中原幾個諸侯國一直奉行貴族精神體系也是核心所在,不管是戰爭還是門客,士為知己者死這個理念發揮到極致,因為那個時期基本上都是貴族人員上場抗敵,而且以此為榮;最後加一句:秦的成功,在於自身問題的凸現,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有被動,有無奈,更說明那個時期不改革就會被吞併殘酷現實問題。

  • 9 # 夏子說史

    在戰國中後期,經過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變得日益強大,東方六國逐漸招架不住,沒有了還手之力。那麼正如題主所言,這些國家為什麼不效仿秦國變法,而是坐以待斃等著被秦國逐個滅亡呢?事實上,早在商鞅變法之前,山東各國就已經開始有了對變法的嘗試,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這其中尤以吳起變法最為典型。

    吳起楚國變法

    作為戰國早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吳起在魏國曾任上將軍一職長達數十年,深得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國君的賞識。在魏國效力期間,吳起對魏國軍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建立了一支曾無敵於天下的軍隊,那就是一度讓各國非常忌憚的魏武卒。在對外戰爭上,吳起率領的魏國軍隊所向披靡,取得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輝煌戰績。公元前389年,在陰晉之戰中,吳起更是僅統領五萬餘名魏國士卒就擊潰了秦國的五十萬大軍,一時間天下震動,吳起的軍事生涯也達到了個人的巔峰狀態。

    但好景不長,由於吳起在魏國的聲望急速上升,這引來了丞相公叔痤的不滿。在他的精心策劃下,魏武侯也對吳起有了猜忌之心。無奈之下,吳起只得離開魏國,南下去了另一個大國——楚國。

    此時的楚悼王渴望通過變法達到富國強兵的效果,而吳起也想在楚國建立一番功業,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吳起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很快被任命為令尹(相當於中原各國的丞相),對楚國的軍事,法律等各方面進行變法。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元前381年,一直以來大力支援吳起變法的楚悼王病死,楚國的貴族們趁機生變,亂箭射死了吳起,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儘管吳起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卻在楚國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二十多年後當衛鞅在秦國掀起了變法浪潮時,也對吳起變法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參考和借鑑。

  • 10 # 酒醉憶往昔

    各國都在變法,都想做霸主,只不過沒有秦國徹底、持久,要麼半途而廢,要麼進行的不全面不徹底。等到秦國發展起來後,其他各國也就失去先機,想學秦國,為時已晚,秦國不會坐等他們發展起來後再一決雌雄。

    齊國有鄒忌主持變法,他的主子齊威王也相當給力,曾說過:“能當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能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與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這氣魄,別說是一國國主,就是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也難做到吧。

    其他均各國不甘落後,楚國有吳起變法,魏國有李悝主持變法,南韓有申不害變法,燕國有樂毅主持改革,而趙國沒發現能人,趙武靈王親自主持改革,主要成就是胡服騎射。

    變法除了有深度和廣度區別,還有反對力量強弱的問題。變法總會涉及到利息問題,一旦處理不當,這些人會群起而攻之,主持變法的人身敗名裂是常有的事。

    等秦國發展起來後,其他各國再想發展,已經失去先機,秦國不會給他們成長機會。

    好比是資本主義思想在多個國家都有萌芽和發展,最後能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國家。

    後來那些被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再想學歐美走資本主義路線,結果只會遭到極力阻撓,他們只希望保持現狀,利於他們殖民統治。

    總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錯過,就只能等著下一個“風口浪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初戀要結婚了,給你發了請柬,你會不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