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麥醬的動漫小棧
-
2 # 韓松落
常常,在微博上圍觀口舌激戰,看到雙方都在不停地拿出對方過去的黑料,證明對方——善良是裝的,容貌是整的,學識是假的,感情是假的——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想法,如果,對方現在是真的怎麼辦?
人都有漏洞百出的過去,但如果,他們補上了自己的瑕疵和漏洞,變成真的了,我們該怎麼認識他們?如果,一個惡毒的人,在偽裝的日子裡,慢慢適應了偽裝的善良,並且一直善良;如果,一個騙子,憑藉騙來的錢創業,變成了真正的企業家,對社會有貢獻;如果,一個相貌平平的人,透過整容擁有了美貌,但也逐漸擁有了和新的皮囊相配的言談舉止甚至靈魂;如果,一個人憑藉假文憑跨越了某個門檻,最後卻有了真實的成績;一個仙人跳組織的成員,逐漸對詐騙物件產生了真感情。我們該怎麼評價他們?
以前的他們,和現在的他們,在物理軌跡上,是同一個人,在精神層面,很可能不是同一個人,我們該如何面對他們建立起來的新的信用?尼采說得好:“一個偽善者,若總是一個樣的偽善,到頭來就不算偽善了。”喬恩·埃爾斯特說: “偽善是惡行對美德的敬仰。”
米林宏昌的卡通片《瑪麗和魔女之花》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卻也有這麼一層意思。
▲瑪麗發現魔女之花。
瑪麗去鄉下姨媽家過暑假,被黑貓帶領,在森林裡發現了閃著藍光的魔女之花,由此獲得魔力,騎著掃帚到達天空上的魔法學校,開始學習魔法,並試圖成為一個真正的魔女。
這個電影改編自瑪麗·斯圖爾特的童話,她生於1916年,一生寫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最後以97歲高齡在2014年去世。《瑪麗和魔女之花》的故事是她在1971年寫下來的,原名《小掃帚》。
看到《小掃帚》的時候,會發現,其中一些情節非常眼熟,例如遠離塵世的魔法學校,魔法學校裡的重重秘密,主人公的家人也有魔法師的血統,等等,這不是《哈利·波特》裡的設定嗎?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J·K·羅琳參考了《小掃帚》,當然,這類設定,是當年很多童話中都會出現的設定,羅琳只不過把這些復古的元素,重新發揚光大了而已。
▲瑪麗·斯圖爾特和她的《梅林三部曲》。
《瑪麗和魔女之花》的導演米林宏昌,曾在吉卜力工作室工作了18年,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擔任過原畫,自己也導演過《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和《記憶中的瑪妮》兩部動畫片。最終,他憑藉用10萬份手繪分鏡稿打磨出的《瑪麗和魔女之花》,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這部電影在日本收穫50億日元票房,併入圍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評選。
這部電影的配音,是全明星陣容,日語版是杉咲花與神木隆之介、天海佑希、小日向文世、滿島光,英文版是凱特·溫斯萊特、吉姆·布勞德本特、魯比·巴恩希。米林想用明星配音,來實現“真人演技與動畫演技之間的演技。”
另立門戶的人,往往很難得到祝福,米林宏昌和吉卜力工作室,卻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他所在的工作室,90%的工作人員都來自吉卜力,高畑勳和宮崎駿都對這部電影給了高度評價。當然,這或許是因為,米林宏昌在吉卜力工作那麼久,並且擔任幾部重要作品的原畫,他其實也是吉卜力風格的創造者,而並非純然的局外人,自然也擁有使用吉卜力風格的權力。
▲米林宏昌和他的《記憶中的瑪妮》。
的確,《瑪麗和魔女之花》實在太像一部吉卜力動畫了,紅髮瑪麗,彼特,姨媽,還有所有動物的造型,都有濃濃的吉卜力畫風,還有整個故事的色彩搭配,也讓我們想起宮崎駿經典動畫中的顏色,在宮崎駿的作品裡,不論是紅還是綠,都帶點灰度,紅得不徹底,綠也不鮮豔,都非常剋制,紅和綠的對照,顯得非常優雅。《瑪麗和魔女之花》延續了這種畫風和色彩感覺,從小森林,到天上的魔法學校,都是這種優雅的顏色。
當然,僅僅有顏色、形象還是不夠的,故事裡的情感、意味,才是最能觸動人的東西。
《瑪麗和魔女之花》有著很濃厚的復古色彩,暑假、鄉下的姨媽、森林深處的藍花、黑貓、魔法學校,這都是在老一輩的童話裡經常見到的東西。但米林宏昌用技術手段,讓這些老派的元素,有了新光彩,也用情感注入,讓這些元素,有了新價值。
▲瑪麗的身後,就是那座神秘的魔法學校。
按我們社交媒體上那些苛刻的道德家的眼光來看,瑪麗也是一個有很多黑點的女孩,她有一頭紅髮,做事總是不小心,出場就差點把姨媽的茶杯打碎,在森林裡看到藍花,不顧黑貓的勸阻,馬上摘下一朵。這已經足夠讓人給她扣上“熊孩子”和“不環保”的帽子了。何況,她是憑藉藍花的魔力開掛,進入了魔法學校,校長曼布勒切克知道真相後認為,這意味著她根本沒有魔法師的血統,是嚴重的造假行為。
最關鍵的是,在魔法學校裡,她為了在曼布勒切克面前脫身,撒了一個謊,說有魔力的藍花是她的朋友彼特的,還暴露了彼特的地址,把彼特牽連了進來,差點闖下大禍。
但她也就是帶著這重重瑕疵,性格上的瑕疵,行為上的瑕疵,一點虛榮心,情急之下的謊言,去冒險,去拯救朋友和動物們,去彌補自己的錯失,並在這個過程裡獲得了成長。有沒有血統不要緊,有沒有藉助藍花開掛不要緊,在故事的最後,她其實已經是一個真正的魔女了。
這才是這個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
▲瑪麗和校長曼布勒切克。
我們都是帶著重重黑點,慢慢成長起來的,帶著少年時代的戾氣,帶著虛榮心、謊言、造假、自我拔高和自我包裝,有時候為自己感到心虛,有時候也懷疑,自己的心虛,是不是“冒牌貨綜合徵”——一種總是懷疑自己靠運氣、靠騙術獲得收益,總是懷疑自己德不配位的心理疾病。總之,沒有人落地就是完美的,沒有人像雅典娜一樣,落地就是全副武裝,我們就是在這種自我拔高的過程裡,一點點靠近了真實的高度,靠近了真正的善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美貌,和真正的財富。我們假裝自己更好,但最後也適應了那個更好的自己。
而在這個過程中,行動,代表一切。我們不停地敲敲打打、修修補補,我們披頭散髮、拆東牆補西牆,我們故作鎮定、色厲內荏,但又一天,回頭看,卻發現自己已經在那個更好的自己上,停留得足夠久了。
現在,你已經是一個更好的人了,現在,你已經是個魔女了。
-
3 # ACGN
《瑪麗與魔女之花》在五月上映可能是個大錯。前有《後來的我們》一波情懷造勢,後有《復聯3》強勢來襲。這樣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瑪麗》註定很難續寫《你的名字。》的票房神話。而《瑪麗》不能續寫的神話,不僅限於票房,還有大家對吉卜力的期待。
吉卜力的作品一直顯得非常的全年齡。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看吉卜力的作品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小朋友們可以享受作品中的奇幻世界,成年人則能從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尋求更深一層的意味。如果抱著這樣的期待去看《瑪麗》,大概成年組是要失望的。首先,我要肯定《瑪麗》是一部非常適合小朋友看的佳作。奇幻的魔法世界,勇敢的主人公,這對於小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王道的。在作畫上,《瑪麗》也極其穩定地展現了製作團隊的吉卜力基因。精緻而沒有入侵感的畫面,讓人看著非常舒服。
但進一步追求故事核心的話,我會說這個故事太簡單。雖然,《瑪麗》是根據兒童讀物《小掃帚》改編的,但既然顯然,導演並沒有想要表達比兒童讀物更深層次的內涵。在整個故事當中,我們看到瑪麗從一個會抱怨也不太喜歡自己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勇敢有擔當,而且不寄期望於魔法的女孩。但這個進步在整部作品的設定下,太理所當然。因為她甩鍋給彼得,導致彼得被抓,手握魔法之花和咒語的神髓兩大神奇的她,自然是要前去營救的。至於最後強調這個世界不需要魔法,除了看到被魔法矇蔽內心的院長和博士的醜態之外,本身就無法長期使用魔法的瑪麗,可以說只是認清了不能沉迷魔法的事實。
更讓人遺憾的是,作為反派的院長和博士,不過擔當了瘋狂魔法學家的職能。在計劃失敗之時,甚至主動給自己洗白,但在逃離事故現場之後,除了被曾經的實驗動物們包圍之外,還真的沒有所謂的反派待遇。不是被華麗的打敗,也沒有更深刻的反思。我想說,你都拿動物和人來做試驗了,這種已經把道德甩到十萬八千里外的前提下,就一句不需要魔法就能總結?人性的黑暗與光輝面呢?這種時候,不應該大喊著人類就是因為弱小才更會更加努力,才會想方設法創造更好的世界,我們不需要不道德的魔法改造來獲得畸形能量之類之類的主題,借勢昇華一波麼?《瑪麗》的結尾,感覺上還是草率了呀。
瑪麗被送到鄉下阿姨家過暑假,在一隻小黑貓的帶領下,她進入森林找到一束紫色魔法花,打掃院落時她用沾有花粉的手碰了掃帚,掃帚突然騰空而起,竟然把她送到森林深處的魔法學校,在這裡她學習各種神奇有趣的魔法,但瑪麗也發現了這所學校不可告人的秘密。
回覆列表
首先說,這不是吉卜力出品的作品,所以題主的提問“吉卜力的動畫”是不太合適的。但是導演米林宏昌是出自吉卜力,雖然2014年已經從吉卜力離職,但吉卜力對他的影響,從《瑪麗與魔女之花》還是可以看出來的。所以也可以說這是一部吉卜力影響下的作品。
從目前公佈的預告可以看出很多吉卜力動漫的影子,魔女宅急便、龍貓、幽靈公主、貓的報恩和懸崖上的金魚姬等。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吉卜力上。可以說,雖然米林宏昌從吉卜力獨立出來了,但是風格還是沒有跳脫出吉卜力的籠罩。
在這部動漫裡,沒有看到太多的故事和背景,人物也沒有那麼大的張力。故事有些簡單,在前面埋的伏筆很容易就能推測出後面的劇情,所以很容易讓人對劇情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看劇的樂趣。
但是另外一方面,製作團隊還是很努力的想要呈現給觀眾一部用心的作品。很多畫面的細節方面也是處理的不錯,畫面也很美。
所以,如果不是報以太大的期望去看的話,還是可以一試的。作為一部新劇來看,也是不錯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