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丨為天地立心丨
-
2 # 四川達州人
曹操的敗仗也不多啊。
第一次,討伐董卓追擊被埋伏。第二次,征討張繡,被人家反叛。第三次,赤壁失敗。第四次,漢中失敗。
其餘失敗只是戰術性,比如被陳宮呂布佔領兗州,但那是一個整體戰爭,曹操最終獲勝,驅逐呂布奪回兗州。征討馬超,初期失敗,但後續依舊獲得勝利,馬超逃入漢中。
看曹操的軍事能力,要看全域性。以故鄉家產起兵,最終是統一北方十州。削平無數軍閥,壓迫世家俯首,滅二袁,誅呂布,逐劉備馬超如喪家之犬,這樣的能力,怎麼不是卓越的軍事家呢?
-
3 # 過去即歷史
曹操處處打敗仗?
就拿比較出名的戰役來說:曹操的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滅了袁紹;赤壁之戰敗給了孫劉聯盟,但魏國的經濟基礎還在,三國鼎立後魏蜀吳進入拉鋸階段,互有勝負。
曹操用兵神出鬼沒,講究兵法又不按兵法出牌,排兵佈陣出神入化,整個北方完成統一不是靠打敗仗打來的。曹操還有很深的謀略和極高的戰略眼光,到死不稱帝,明知曹丕害死了曹衝卻依然把把王位傳給了他,還有看待司馬懿,無論馭下還是打仗,無論對內還是對外,曹操幾乎都比較精通,稱其為卓越的軍事家當之無愧。
-
4 # 野史日記
5敗
滎陽之戰
曹操在滎陽之戰中,到滎陽汴水,遇到了當時名將徐榮,中了徐榮的埋伏,當時身負重傷,馬也受傷,差點掛了,幸虧曹洪把馬給他了,當時還說了一句:“天下可以沒我,但是不能沒有主公。”然後救了曹操一命。據我瞭解,這曹操輸給徐榮也不算丟人,後來孫堅不也讓徐榮給收拾了一次。
濮陽之戰
這一戰比較精彩了,在這一戰中,呂布吞併濮陽。曹操覺得呂布這個人啊,武力超群,再有好人輔佐的話就不好對付了,不能讓他得到一州,一旦讓呂布得到一州,以後再想收拾呂布就費勁了。
曹操哪知道這田氏是陳宮設的詐降,田氏放進曹操之後,就把東門點燃了。一聲炮響,曹操知道中計了,但是晚了呀,被殺的是落荒而逃。
在這裡還發生了喜劇的一幕,當時曹操亂逃,和呂布走了個對頭碰,呂布用方天畫戟指著他的頭盔說,你看到曹操沒有?曹操樂了,擋著臉說,看見了騎黃馬那個就是,呂布一聽,追騎黃馬之人去了,確實挺可笑。
宛城之戰
這一戰曹操輸的一點不冤枉啊,都賴他自己。曹操攻到的時候,張繡趕緊投降了,曹操很滿意,對張繡待遇還行。
曹操喜歡人妻啊,他發現張濟的媳婦真不錯,於是就霸佔為己有了。張繡一聽說,氣的火冒三丈,心想我拿你當朋友,你卻要睡我嬸兒?於是就要幹他,當時名士賈詡再張繡那裡,既然張繡要幹他,那就幹他吧。
於是趁曹操在夢中快活的時候,驟然發力,曹操措手不及,大敗而逃。此戰死了曹昂和典韋,也算是損失慘重。
這一戰純粹怪曹操自己,不以大局為重,輸的是最不冤枉的一場。
赤壁之戰
曹操一統北方,一時間風光無兩,曹操心急了,覺得順勢而下,直取東吳,這大一統不就妥妥了嗎?成為一代大一統皇帝,多得勁兒啊。
於是曹操點兵親征,號稱百萬,結果東吳主戰派佔了上風,曹操輕而易舉得了荊州,但是打東吳卻成了困境了。
北方士兵不熟悉水性,需要訓練,荊州水兵實力不行,打不過東吳水軍。同時還爆發了瘟疫,這士兵們連暈船帶瘟疫的,沒打仗都快完犢子了。
曹操正考慮咋辦的時候,東吳的人準備完畢了,周瑜帶人火攻曹操,曹操自然打敗而逃了,根本沒什麼懸念。這一敗徹底失去了短時間大一統的時機,促成了後期的三國鼎立。如果按照荀彧的想法韜光養晦,再給東吳雷霆一擊,或許反而能有所建樹。
漢中之戰
這個敗果屬於曹操自己撿的,曹操接手之前,這場戰鬥就已經顯示出敗局了,只不過曹操後來參與了,身體狀況也不好了,這失敗也就算到了他頭上了。
勝仗穎川之戰(破黃巾)、
滎陽之戰(追董卓)、
壽陽之戰(攻黃巾)、
徐州之戰(報父仇)、
濮陽之戰(戰呂布)、
汝南之戰(殺何儀)、
兗州之戰(破呂布)、
洛陽之戰(救獻帝)、
宛城之戰(先敗後勝,損失典韋、曹昂)、
下坯之戰(擒呂布)、
壽春之戰(破袁術)、
小沛之戰(破劉備)、
白馬之戰(斬顏良)、
延津之戰(誅文丑)、
官渡之戰(破袁紹)、
倉亭之戰(再破袁紹)、
鄴城之戰(破袁尚)、
柳城之戰(斬蹋頓、損失郭嘉)、
荊州之戰(降劉綜、破劉備)、
赤壁之戰(被周瑜所敗)、
關中之戰(破馬超、降韓遂)、
漢中之戰(降張魯)
……
還有一些勝仗,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各位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平濡須之戰
這一場,一共進行了四次,各有勝負,也就稱為了所謂的“平局”。
大家熟悉的“草船借箭”原型,就發生在濡須之戰重的第一次曹吳交鋒!而不是發生在赤壁之戰。
曹操被稱為卓越的軍事家,一點毛病沒有,一生大小戰役無數,他的戰績,足以自傲。
回覆列表
處處打敗仗?提問者應該對三國不甚瞭解,至少說對曹操不瞭解。
據歷史不完全統計,曹操戰鬥場次是31次,其中勝利的記載超過25次。而且這些失敗有多客觀原因。
滎之戰,是曹操的第一次作戰,而且兵少。失敗可以理解。
宛之戰,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長子曹昂和大將典韋都戰死,但這主要是曹操不戰而得宛之後,過於驕傲,而且他本人還在和張繡的嬸嬸尋歡,毫無準備,這和曹操的軍事才能沒有聯絡。
赤壁之戰,曹操失利有很大的偶然因素,最主要還是東南風突起。
曹操的主要勝仗如下:
191年秋,引兵入東郡,擊白少繞於濮陽,破之。此戰之後,曹操坐穩了東郡太守一職,開始了他戎馬生涯的艱難歷程。
192年春,平定黑山黃巾軍和匈奴聯軍,此戰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用了”邀擊”和“圍魏救趙”的戰術,曹操的軍事才能突顯。
收編青州黃巾軍三十萬,此部隊對於曹操以後的行軍打仗,經濟建設都起大的極大的作用。
滅袁術的一系列戰役,包括初期的匡亭之戰(193年),拿下後,曹操一路猛追,袁術急奔九江。
197年九月,曹操親自東征,袁術未戰自潰,後被劉備截殺,被迫迴轉,不久病死。
滅呂布的一系列戰役:曹操大致採用了三個途徑伺候呂布,第一,安撫關中馬韓勢力。第二,穩住袁紹,主動示弱。第三,瓦解呂布。是年九月,朝廷的軍隊逼進徐淮,攻克彭城,圍攻下邳。 曹操用荀攸、郭嘉計策,決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餘,下邳城破,曹操處死呂布、陳宮等人,收降臧霸,張遼等將。
官渡之戰:包括前哨戰,曹操以600騎親自斬殺河北名將文丑。主戰中,曹操親率5000兵取得了烏巢戰役的輝煌勝利。
北方統一戰:包括倉亭之戰,此戰後袁紹主力基本被消滅。然後有討平袁氏兄弟,鄴城包圍戰,壺關大戰大破高幹,洛河突擊殺高幹,討伐烏桓的一系列戰役,這些戰役發生的時間是在201年到207年。
荊州戰:兩路下荊州,不戰而得。
關中之戰:這主要是剿滅馬韓勢力的戰役,主要包括搶渡黃河,謂水大捷,關中會戰。搶渡黃河的時候,曹丞相讓主力軍先登陸,自己在後面壓鎮,老丞相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猶坐胡床,感動三軍。
江南統一戰: 赤壁後,曹操又多次和孫權激戰。比較重要的有兩次。建安十八年正月,操軍攻克孫權的江西大營,俘虜都督公孫陽。孫權只得率七萬兵頑固抵抗,中央軍隊被迫撤軍。建安二十二年二月,曹操進軍屯江西郝溪。孫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曹軍逼攻,孫權退走。不久,孫權派都尉徐詳請降稱臣。
漢中收復戰: 這次戰爭也發生在建安二十年,曹操已經六十一歲。三月出兵,不久在武都為氐族勢力所阻,老當益壯的曹丞相於是從陳倉出散關到河池,終將其攻破。七月,兵至陽平關。張魯之弟張衛付與頑抗。曹操故作退兵,然後突然回殺,僅僅一夜便拿下陽平。張魯率殘餘奔南山,入巴中。十一月,張魯歸降,曹操親自迎接,立即封為鎮南將軍。張魯終於見到了笑容可居的曹丞相,悔恨當初盤踞漢中,與朝廷割據。
絕唱: 建安二十三年,盤踞在西川的劉備勢力以全川之兵對漢中的漢朝徵西將軍夏侯淵發起攻勢。雙方對峙一年,劉備最後擊殺夏侯淵。同年八月,曹操再一次親征。這是他職業生業的最後一次。次年春正月,曹操兵出斜谷,劉備以眾拒險,操軍積月不拔,死傷甚多。只能撤離漢中。 退兵之後的曹操依然在長安,洛陽一帶奔波,時刻關注著荊州和漢中的局勢,219年12月,返回洛陽,這離他去世只有1個月的時間了。
綜上所述,曹操確實是卓越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