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哥侃歷史

    宋朝的國際環境面臨著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一個比一個強悍,從草原雄鷹契丹到如狼似虎的女真,到一代天嬌成吉思汗打遍歐亞無敵手,其實宋朝武力並不弱,只是這些個對手太強大了,所以南宋最難!

  • 2 # 軒窗淡品雨

    這個問題,你不能光看誰的敵人多,誰復興的難度就大,還要綜合外部環境和客觀原因,還有內部矛盾來看待問題。 這三者之中,東晉中興的難度最大,東漢相對來說,要容易得多。

    劉秀光武中興所面對的敵人數目很多,可軍閥割據勢力也不容小覷。但是總體上講,並沒有很大規模的勢力對峙,而且劉秀屬於新派,在他內部沒有特別多的矛盾。你知道,就像一個新的企業充滿活力,內部系統能更加高效地運轉,這也是為什麼劉秀可以組成一個相對全新的王朝。

    接下來說說南宋,南宋其實某種程度上與東晉類似,都屬於前朝偏安一隅,猥瑣在長江以南的小朝廷。但是,南宋在長江以南所面對的敵手很少,在北側,雖然先後面對大遼大金這些很強的對手威脅,但是他是存在統一中興與北方蒙古族割據的資本和機會的。結合一下他聯合蒙古族消滅大金是不是有一些似曾相識?

    南宋中興,其實也是存在相應的機會的,只是沒有抓住時機。在聯合蒙古對抗金國的過程中,沒有抓住發展的機遇,錯失良機。

    最後來談一談東晉,東晉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五馬渡江,衣冠南渡,已經給這個小朝廷定了性。設想一下東晉的時代,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歷史時期,在北方建立或號稱建立有姓氏政權的民族,有16個以上,亦被成為東晉十六國。

    北方的漢人遭到極端的屠殺 ,十不存一,屍殍遍野。南方雖是富有的魚米之鄉,但在人口及作戰能力等各方面均不如北方,這一點比宋朝差很多。首先在外部環境上,東晉遠遠不如宋朝,更不用提東漢了。另外,東晉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內部矛盾,他的內耗要遠遠勝過南宋。

    淝水之戰後,苻堅大敗而歸,本來有一戰定天下的機會。但正因為嚴重的內耗,東晉錯失良機,最終晉帝被劉裕所廢。

    由此可見,南宋是沒有抓住發展機遇,但是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而東漢面對的是零零散散的軍方,總有結束氾濫的機會,但是東晉從內而外完全不具備中興的能力。

  • 3 # 不當王爺好多年

    中興是指國家或家族經過一段時間變亂衰弱後重新向好的方面發展的過程,中興多數出現在朝代亂世或衰世之後,使王朝在一段時期內免於衰亡,並重新走上治世乃至盛世之路。

    中國古代有著新朝為前朝修纂史書的傳統,史官們用如椽巨筆對前朝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形成了“盛世”與“中興”的兩個觀念。前面說了,中興指的是封建政權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衰敗後,由一位賢明的君主力挽狂瀾,使國家重新強盛起來。通俗點的意思就是國家被昏庸的皇帝禍害了,他的後任把爛攤子收拾好了,就是中興。

    在中國歷史上,最起碼有六個公認的中興時代:

    一、 周朝“宣王中興”

    周宣王的爛攤子就是那位被華人趕出都城,狼狽出逃的周厲王留下的。他即位後,任用賢明的召公、周公,整頓朝政,恢復周王室的威嚴;軍事上,宣王遠征淮夷、西夷等,使王道振興。史書上說周王朝一時間“四方既平,王國庶定”。可惜宣王晚年濫殺功臣,使周王朝走了下坡路。

    二、 漢朝“昭宣中興”

    漢武帝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早年開疆拓土,很有治世風範,但是晚年犯了很多錯誤。他的窮兵黷武、驕奢淫逸耗空了國庫,導致民變蜂起,漢昭帝和漢宣帝面對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這兩位皇帝在位期間,推行休養生息的國策,其措施有:多次下令減免稅收、平反冤獄、澄清吏治,選拔賢才,漢朝國力得以恢復並重新強盛。

    三、 漢朝“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中興漢朝這是我們從中學起就耳熟能詳的典故了。有人說劉秀是東漢皇帝,算不上中興,但劉秀本人是承認自己就是光復漢朝的,“西漢”、“東漢”也只是歷史學家方便區分而已。光武帝平定了王莽篡位以來的亂象,即位後施行改革,下令“度田”,打擊了地主豪強。他還減輕田租、釋放奴婢、興修水利,史書稱“內外匪懈,百姓寬息”。

    四、 唐朝“元和中興”

    中唐以後,藩鎮割據一直成為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地方節度使個個囂張跋扈,而唐德宗還對此加以姑息,最終尾大不掉。唐憲宗李純即位以後,時時以唐太宗為榜樣,“以法度裁製藩鎮”,討伐不服從中央的藩鎮,使許多地方重新收歸中央管轄。唐朝在他的治理下,重新回到正軌。

    五、 唐朝“宣宗中興”

    唐宣宗李李忱是一位被後世史家評價頗高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內外綱紀猶如貞觀之治,史書上稱他為“小太宗”。宣宗即位的時候,唐朝內部黨爭不斷、宦官專權、藩鎮膨脹、邊境不安。這位有作為的君主貶謫李德裕,結束了牛李黨爭,又抑制宦官的權力,政治逐漸清明;對外打敗了吐蕃、回鶻等部族,使大唐的威名重新得以流傳。宣宗還是一位勤儉寬仁的皇帝,他十分體恤百姓,注重減輕賦稅。這是做得最好的“中興”時代,比光武中興還要厲害。

    六、 明朝“弘治中興”

    明孝宗朱佑樘(chēng)算是明代眾多奇葩皇帝裡的一股清流,他也是最沒得黑的明朝皇帝。這個萬幸躲過萬貴妃魔爪的皇帝自幼貧寒,即位時深知民間疾苦。他注重整頓吏治,摒除了他父親任用的一批奸佞之臣,朝局大有改觀;他還廣開言路,聽從勸諫。在他的治理下,弘治年間一掃成化多年的積弊,經濟得以發展,連清修《明史》都說他“恭儉仁至、勤政愛民”。

    這樣看來,雖然提問者問的範圍窄些,但套下來,東漢光武,還是比較困難和成功的中興。

  • 4 # 亭安讀書

    我覺得東晉王朝的中興更困難些!雖然西漢和東漢,西晉和東晉,北宋和南宋各個王朝的情況都不同,但被五胡趕到江東的東晉王朝,相比東漢和南宋來說,想要中興的困難更加大。

    從內因和外因上,來看一下為什麼東晉的中興更難:

    【1】內因:東漢、南宋王朝具備的皇權,遠優勝於東晉

    東漢其實與東晉、南宋相比,是一個具備全國統轄的王朝,不是東晉、南宋而朝偏安江東可比的,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具備更多中興的機會;南宋是趙構在靖康之變後,建立的王朝,是北宋王朝的延續。

    而相比於作為正統王朝,皇權主導天下的東漢、南宋相比,東晉便不幸得多。東晉是司馬睿在永嘉之難後,在建康靠著江東大族的支援,建立起來的傀儡政權。

    東晉是門閥政治的代表時期,皇權在東晉並不能左右門閥士族,整個東晉王朝其實是由天下計程車族門閥說了算。這跟東漢、南宋相比,更加不具備王朝主導中興的條件。

    當然了,東晉在淝水之戰勝利後,度過了一段安穩的時光,社會經濟民生得到一定的發展。但缺少了皇室決策權力的東晉,天下之人都只知為家族賣命,心中沒有王朝興衰,不具備中興的基礎。

    【2】外因:面對外部勢力不同,東晉沒有翻盤機會

    三個王朝的中興,其實都離不開北伐與否,東漢特殊些,真的成功了;南宋困難些,雖有強將但權謀味太重,阻攔了北伐中興的成效;而東晉便更加徹底了,被五胡趕到南方,再也沒有整體實力上與北方抗衡的實力。

    雖然東晉幾次北伐中,祖逖、桓溫等人都有一些成效,但離收復失地的程度太遠。加上門閥政治中的東晉,容不下讓門閥權臣北伐勝,所以祖逖、桓溫之輩,也只能望北興嘆。

    整體實力對比上,東漢不談,而南宋能夠聯蒙滅金,實際上是具備一定的抗衡之力。東晉面對北方的五胡諸強,完全沒有勝算,若不是淝水之戰以少勝多的傳奇之戰,東晉王朝的傳續可能徹底被前秦覆滅。

    結語

    東晉王朝內部門閥政治強於皇權,外部北方胡族勢力的強大,都決定了東晉王朝想要中興,難度太大。

  • 5 # 史海小白丁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東漢和南宋都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中興,而東晉終百年之史也未能中興,從這個標準來看,東晉的中興無疑更困難。

    所謂中興,是指國家或家族經過一段時間變亂衰弱後重新向好的方面發展的過程

    一、西漢和東漢。西漢末年自元帝開始走向衰敗,成帝、哀帝時導致外戚王氏專權,並最終被王莽所取代。新朝末年,王莽倒行逆施,天下大亂。劉漢宗室劉秀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經過多年的統一戰爭,最終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後勵精圖治、休養生息,實現了“光武中興”,重新大漢朝的雄風,使大漢基業再度延續200年。

    二、西晉和東晉。280年,西晉統一全國,並在短期內實現了“太康之治”。但是,由於執行了錯誤的分封制度和選擇了錯誤的繼承人,導致西晉的統一曇花一現,北方重新陷入了長達100多年的分裂和混戰之中。而東晉自司馬睿登基開始,“恭儉有餘而 明斷不足,故而大業未復而霍亂內興”,東晉立國百年,並無任何中興的措施和跡象,皇權無力,內亂不斷,世家大族實際掌控著權力,且受時代所限,當時江南地區的開發程度落後,無支援其實現恢復中原的實力,終東晉百年,未能看到重現輝煌的跡象和行動。

    三、北宋和南宋。北宋末年,由於金人南侵,宋朝滅亡。高宗在匆忙中繼承大統,建立南宋,在四處逃散中度過了最初的十多年時間。但宋金議和後,得益於唐代以來的江南大開發及一直所堅持的政治開明政策,南宋經濟繁榮、文化繁盛,尤其在宋孝宗年間,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史稱“乾淳之治”。終南宋一朝,雖未能恢復中原,但經濟、人口等總量已遠超歷代,無愧“中興”稱號。

    因此說,東晉的中興無論是從時代背景、還是皇權的運用等方面來說都是最困難的。

  • 6 # 孤舟釣江雪

    首先,最容易中興的是東漢。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只不過中間夾著一個王莽,要實現所謂的中興,把王莽推翻就行。最有利的是,東漢的中興不需要搞定外族的威脅。當實,王莽執政時很不得人心。因此,推翻他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東漢的中興,其實並不難。

    那麼,南宋和東晉,哪一個更難中興呢?我認為是東晉。為什麼呢?

    東晉和南宋其實面臨的局面很相似:都是半壁江山,北方的遊牧遊民都很強,都是被胡人趕過江南的,要實現中興,面對的困難幾乎都差不多。

    但是,南宋要比東晉有兩大關鍵的優勢:一、南宋時江南地區已經開發,經濟比較發達,人口也密集起來,國力其實很強。二、南宋時,皇帝已經高度集權,只有皇帝想幹什麼事,很少有勢力可以制約,可以說,皇帝是獨尊的。

    反觀東晉,內部的局面則比南宋差得遠了。東晉時,南方大多數地方還沒有開發出來,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比北方差得遠,國力比南宋要弱,想實現中興,自然難得很。最關鍵的是,東晉的世家門閥實力很大,大到了“王與馬,共同下”的程度,東晉的王家、謝家都是勢力很強的家族,皇帝的權力其實受到很大的制約,皇帝可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即使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難有施展的條件。

    因此,東晉要想中興,其實是最難的。事實上,南宋能夠對抗強大的蒙古半個多世紀,而東晉最終卻被內部權臣取而代之,這已經說明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申請加入電競社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