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中學歷史教科書裡,商朝是一個神秘的朝代。商代青銅器,冷峻的神態造型,都更多給人以威嚴神秘的詭異色彩。那麼商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呢?
9
回覆列表
  • 1 # 卡塔庫力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後的一個存在五百五十年的朝代。從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國家,至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都殷,再到公元前1046年商王紂被周武王同西南各族攻滅,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

    在經濟上,其農業比較發達,已用多種穀物釀酒。出現了規模較大的早期城市,手工業也進入了一個較為發達的時期,精美的青銅器和各種陶器製作技術也得到了熟練的掌握。疆域在鼎盛時期西到今陝西省,東到大海,北到今河北省,南到長江,是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明大國。

    商朝農業生產已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內容。主要農作物有禾、黍、稻、麥等,耕作的方法採用合力耕種和火耕,並已使用糞肥肥田。當時的農業已能提供較多剩餘產品。農業生產工具主要以木、石、 骨蚌為主,也有少量青銅農具。耕具有耒、耜,收割工具有鐮、銍。商朝釀酒業也比較發達,這也反映出商朝農業高度發達。 商朝園藝和蠶桑業也有發展,在商朝遺址中 出土有玉蠶及銅針、陶紡輪等物,出土的玉人像上可以看出其衣服上的花紋,可見商朝時的蠶桑業和絲織業已較發達。

    後世所稱的“六畜”在商朝已全部具有。商朝卜辭研究者發現商朝人祭祀時一次用牲可達數百頭,而且住往牛、羊、犬、豚合用,沒有高度發展的畜牧業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商朝畜牧業已發展較完全。而且據卜辭記載,商朝地處黃河下游中原地區,氣候溫和 , 降雨較多,多森林沼澤,漁獵業較為發達。另外,商朝手工業、商業也已頗具規模。

    在政治方面,商王是最高統治者,享有絕對權力,繼承法分為父死子繼與兄終弟及兩制並用。商王以下的統治機構分“內服”“外服”。即王畿內和王畿外兩種地方。商朝軍隊以師為單位,“王作三師,右,中,左”。 “三師”為軍隊的基本組織形式。此外,商朝軍隊包括車兵及步兵。商朝的人口分為平民和奴隸,奴隸多為戰爭俘虜,沒有人身自由,平民是商代的自由人口。 此外商朝的奴隸是祭祀祖先的人殉和人祭。商朝刑罰異常苟刻。

    在文化方面, 商代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商朝的文字主要有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與鑄在銅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陶器、玉石上的文字。商人尊神,大事必占卜,宗教色彩濃厚。曆法、天文學在商朝也有一定的發展。醫學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大量中草藥被運用於治病中。

  • 2 # 一貳一橙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詩經.商頌.玄鳥》。這樣來看,商朝似乎是個比較玄幻的朝代。

    商朝的統治,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神權統治”,是第一個,大概也是最後一個“神權制國家”。

    商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

    商朝重巫官,在商王宮裡有著極多的“神職人員”,巫官的任務,就是充當領導者與天庭的聯絡人,揣摩神意,預測吉凶(商軍每次出發征討平叛都需要占卜)。

    中國最早的文字記錄——甲骨文,就是從巫官的占卜而來的。(稱為“龜佔”,方法就是先在獸骨或龜甲上鑽眼,再放入火裡燒,根據裂紋的分佈來解釋神意,而這些解釋都需要再刻在獸骨或龜甲之上,故稱“甲骨文”)

    據易中天先生的說法:商朝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創造力、探索精神、開拓精神甚至叛逆精神的朝代。他們喜歡折騰,結果把自己弄得成個“四不像”,像古埃及一樣的神權政治、像印度一樣的等級觀念、像巴比倫一樣的法律制度、像腓尼基一樣的商品經濟、像羅馬一樣的奴隸制度。

    而且商朝雖然也講“神”,但不“敬天”,他們對“天”的態度是仇恨的,在商朝貴族中甚至還流行著一種遊戲:用皮口袋盛人血,高高掛起皮口袋後再一箭射穿,稱之為“射天”。這大概也是《封神演義》中“敬天”的周朝,對抗“不敬天”的商朝的歷史原型。

    相比後世(包括周以後的朝代),商朝根本就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朝代:例如父母還在世就可以實行分家居住,甚至分家產;婦女地位很高,還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土地和財產;可隨意改姓,以業為氏、以國為姓。這完全就是破壞了一直到現代還是主流的“國”、“家”觀念的中華傳統。當然,先不管商朝是否真的“離經叛道”,但它有某些地方確實也不值得我們學習:比如酗酒和奴隸。

    據考證,商朝的禮器多為酒器,尊、罍、卣、斝等都是酒器。而祭祀時也是觥籌交錯、大醉方休,比起現如今的祭祖儀式來看,少了莊嚴,多了不羈。

    再說奴隸,這在周朝其實也有,但商朝奴隸的下場可就悲慘多了。商朝實行“人殉”和“人牲”,“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作為陪葬品,把人當成器物。“人牲”就是以活人獻祭,把人當成動物。

    這些“人”主要都是戰敗的俘虜或是奴隸,比如商朝多次進攻羌人、夷人,俘獲了之後就拿來做“人殉”和“人牲”,貴族也有,不過少,而且價格貴得多,一般人家也買不起。

    也就是商朝這樣“不把人當人”的做法,才有了牧野之戰中“前徒倒戈”的戰局逆轉。而周則反其道而行之,“以人為本”,才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二。(周軍出征到商紂王帝辛自焚,才不過三十天而已)

  • 3 # 晏聽

    邪教若不加以控制,發展到極致,社會會是如何面貌?

    答案就是商朝。

    不知道各位對商朝的感覺怎麼樣? 反正我一想到商朝,就有一種混沌又壓抑的感覺。

    可能是小時候看《封神榜》留下的陰影太深,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各種酷刑的畫面,因此對這個時代絲毫起不了任何好感。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商朝是一個極端迷信的社會,當時的權貴階層,幾乎事事都要占卜。 商人仰信天命,到了近乎迷狂的地步。 然而,更為可怕的是——

    (1)商朝的神鬼信仰,是全民的。

    (2)商朝政教合一。

    (3)商人信奉的天,是一個零道德的存在。

    當時的人,在做事的時候,腦袋裡唯一的指導思想就是“神示”,是占卜的結果。

    他們不是刻意不守道德,而是那時候根本沒有“德”這個概念。

    卜辭上怎麼指示,王就會怎麼做。

    神喜歡吃什麼,就拼命給它送什麼,帶有一種賄賂的性質。

    神喜歡吃牛,就拼命殺牛;喜歡吃羊,就拼命殺羊;喜歡吃人,那就大量殺人。

    目前整理的甲骨文碎片中,關於人祭的卜辭就有數千條。

    1976年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三聯甗】,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沒想到——

    這麼一件精美的青銅器裡,卻放著一個被蒸煮過的人頭骸骨。

    而“甗”又是一種炊具……

    此後在考古界史學界掀起一陣熱論,爭論的焦點在於——這個骸骨究竟是用來食用的,還是用來祭祀的。

    如果是食用的,那麼商朝就不僅僅是殺人的問題了,而是吃人。

    當然,目前主流觀點還是“人祭”說。

    此外,原始先民們還推理出一套邏輯:

    人死後會變成鬼,王死後也會變成鬼中之王。

    依據這套邏輯,厚葬也就產生了。商王在世已享盡榮華,死後仍要繼續享受服務。

    所以商朝的陵寢,動不動就是數百具屍體。

    這種現象,直到西周,才有了改善。

    周這個朝代,在中國文明史的程序上,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

    “德”這個概念,是周人提出的。

    史學界比較普遍的一個說法是:

    周作為一個弱小的民族,在戰勝無比強大的商王朝之後,內心深處有強烈的不安。

    周人非常擔心商民族的勢力捲土重來,同時,也畏懼其他小部落效仿自己。

    要知道,那時候人類所有行動的指導思想都是“天命”二字。

    假如有人裝神弄鬼,說天命又回到了商人的身上,那該怎麼應付?

    就在這種心理危機之下,“德”和“禮”的概念就產生了。

    “禮”就是行為規範,以“禮”來約束臣民,這個很好理解。

    那麼“德”呢?

    《周書》中有一句話: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意思是在上天的眼中,沒有親疏之分,上天只輔佐庇佑有德之人。 這句話,我們現在聽來,是不是還有一些愚昧、迷信的色彩? 但在當時,這種思想的提出,實在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大跨越。 這意味著,那個神秘的、但又掌握著所有人命運的“上天”不再是零道德的存在,不再是可以賄賂的物件。

    “上天”具有了公正性,那麼依據天意行事的人,就需要使自己的行為努力向道德性靠攏。

    此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再只有高下尊卑、統治與壓迫,而是有了是非曲直的分辨。

    哪怕是普通人,沒有溝通神鬼能力的庶民,也都可以依據一種顯見的規律,來判斷行為的對錯。

    也正是在那時,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人類,終於為自己正義和善良的訴求,尋找到了一個可以依傍的理由。

  • 4 # 古案今讀

    商朝,是目前中國有歷史文物考證的第一個王朝。雖然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記錄下來的資料很少,但是商朝甲骨文和歷史記錄裡面還是有一些生動豐富的記載。

    我主要解讀歷史中的法律、案件知識,對商朝的歷史蒐集了六個方面的法律、案件解讀點評。

    分別是:

    六個方面的內容。從這六個內容來分析,譯者總結得出了一個重要看法,德法並重,國家就會興盛。商湯弘德揚法,堅持德法並重,得以滅亡夏朝建立商朝,太甲帝亂棄商湯時制定的法度,政事就混亂,自己也被流放,直到警醒才又執行商湯的法度,諸侯又來朝拜,國家又興盛起來。後面還有一個皇帝盤庚也是如此,堅決執行商湯時的法度,國家又再次興盛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體質最讓你頭疼的是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