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周虎賁衛

    我設想一級文明是可以完全理解作為動物的人類身體,並且完全掌握構建自己的圖紙,擺脫生老病死的束縛。二級文明是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存在形態,可以是機器可以是肉體可以是實體可以是虛幻的程式。三級文明是自己就是文明,把格物與自身徹底融合,修真時代正式開啟!

  • 2 # 魅力科學君

    大家常聽到我們地球的文明指數為0.73,那麼這個“0.73”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文明指數,即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概念是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olai Kardashev)提出來的,他根據一個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將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如下所示。

    I型 4 x 10^16 瓦特 (一顆行星所能使用的除核能以外的所有能量)

    II型 4 x 10^26 瓦特 (一顆恆星所產生的能量)

    III型 4 x 10^36 瓦特 (一個星系所產生的能量)

    這個概念提出之後,隨即被相關領域做為一個衡量文明發達程度的標準,1973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認為,因為宇宙中各個文明(如果有的話)所在的星球千差萬別,所以這個標準應該取一箇中間值,並將其公式化為:K = (log10P - 6)/10。其中K為卡爾達肖夫指數,P為當前文明的平均功耗(單位為瓦特)。

    我們熟悉的“0.73”這個數字就是根據這個公式得來的近似值。

    可能有人會比較奇怪為什麼要用平均功耗來作為標準,說好的科技呢?這是因為科技和能源是相輔相成的,透過相應的科技才能夠有效的使用能源,越高的科技水平,其消耗能量的數量級就越高。比如說在刀耕火種的時代,人類文明所消耗的能量,可能連現代地球的一個零頭都夠不到。

    未來的人類可能會具備控制天氣、海洋甚至是地球本身運動的能力,與之相輔的必定是巨大的能量消耗。而未來的科技領域會出現什麼新的東西,這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正如千年以前的人類無法想象現在的飛機、汽車一樣。因此,我們只能用平均功耗這個可預測的引數了。

    如何才能達到I型文明(一級文明)呢?

    0.73看起來似乎離1已經很近了,但透過上述公式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要讓 K 等於1,P就必須增加千倍級別,這就意味著我們文明所能駕馭的能量,必須也要提高相應的倍數。

    現代文明所使用的能源,絕大多數都是化石燃料,而現在我們已經把這種能源開發到接近極限了,所以我們必須尋找新的能源。

    在宇宙空間中,太陽每秒會向地球輻射1.73 x 10^17 瓦特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些能量全部利用,那就可以輕鬆的進入I型文明。但我們並不能,在可展望的未來,我們最多隻能利用這種能量的20%左右。

  • 3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文明還有指數。什麼叫文明?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畫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體現了中庸之道。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中國的文明文化什麼都沒有中斷。什麼是古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資訊是古文化,現代的文字化資訊是現代文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華人的聰明智慧儲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髮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華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資訊隨意攜帶的工具——甲骨和竹簡。

    首先,甲骨和竹簡的儲存比石頭和泥土的儲存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摺疊,資訊儲存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儲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資訊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因素,都是在文化資訊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有水的地方,那裡有龜甲和竹子,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 4 # 海參兄弟

    人類科技相比原始社會,那是了不起的!但是和你的問題相比,那人類目前就是單細胞生物!直到上個世紀初,科學發展很快,因為有了科學的方法和藉助現代儀器,然而到了今天,基礎科學幾乎到了盡頭,很難寸進!大型強子對撞機問世以來,微觀世界粒子幾乎全部發現了,然而人類也很難利用,就說量子計算機說了很多年,真正實踐起來難如登天!時至今日翻看過去的基礎科學發現,不難看出人類在基礎科學方面的進步,呈指數下降。也就是說基礎科學的進步會越來越難,越來越慢!

    近代科學的發展一直都是從宏觀上和微觀上取得的進步。於宏觀上光速已經限制了,於微觀上普朗克長量也限制了。即使沒有限制,這種尺度上的研究,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好的工具!

    近來楊振寧楊老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也是出於對基礎科學難以進步的考慮!現在基礎科學很多發現,仍然無法實現商業化應用。也就是說,科學家有很多先進的成果,但是目前還沒有能用上。與其研究縱深,不如將精力用於橫向應用科學。

    簡單說就是現在全球七十多億人,沒有人知道未來科學的天花板在哪裡,更無從談起科學的發展速度。面對宇宙,人類真的很無知!連自己的地球還沒研究明白。甚至連人類自己的身體,也是知之甚少!就拿醫學來說,目前可以治療的疾病,也只是一少半。

  • 5 # 節奏伏特加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以前看過一級文明的科普,好像是能完全利用行星能源。就目前而言,人類對地球能源的利用應該正如資料所說,也可能更低,地球深處可能存在更多我們尚未發現並且能夠利用的能源。

  • 6 # 阿倫的生活

    按我的理解,一級文明是能全面掌控核能,無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最主要還是核聚變,到時候全球絕大部分能源結構將有核電提供,能源的源源不斷將引發科技的質變,你生活的空間將是你看過的科幻電影。

  • 7 # 歐美黑色幽默精選

    真正的一級,是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可不比了解可控核聚變簡單。

    中國古代對各個等級的人定義是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人類我覺得1.0時代掌握人類自己本身的所有奧秘,我們知道基因結構,推匯出基因攜帶的一些資訊,甚至能轉基因,這只是剛剛開始,我們還不知道基因完整的工作機制,在這之前基因本身就是鎖著我們發展牢不可破的東西,再多能量也無法讓我們從根本上進步和昇華。

    我們在發明更快的飛行器,只能用來節省時間或者讓人更舒服一點,這些其實都把人類深深的陷在自己肉身條件裡,一個螞蟻的極限還是一個螞蟻,一直猩猩的極限還是一直猩猩,如果突破不了,人類也終將還是人類標準版。

  • 8 # 荒山無泉

    我不懂什麼文明指數哈。我就想問問題主:這個文明指數是啥來頭?是什麼人評出來的?根據什麼評的?

    我更想知道,特郎普的文明指數多少?或者說他領導的美國文明指數是多少?順便告訴我們中國文明指數是多少?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嘛,是不是?

    如果這個指數是我們國傢什麼專家計算出來的,至少我們還能知道,那零點二幾怎麼改善。如果是西方國家搞出來的,是不是又想忽悠我們向他們看齊。這個當可不能上。

  • 9 # DellenLiu

    人類文明已經達到宇宙一類文明的初級階段,所以才需要三類文明的量子科學技術來指引我們更快的進步,因為三類文明的科技比地球文明先進一萬億倍以上,也可以說人類在三類文明外星人面前如同螞蟻的存在。

  • 10 # 獅子座椅

    文明我覺得就是,誠實,信任,很簡單,如果有文明,很難達到,必須一致,包括糧食純潔,水純潔,環境純潔,然後食物純潔,不用塑膠,不用洗頭膏,不用化學品,人才能文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由北宋起源的名菜聖旨骨酥魚,發展至今是怎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