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01195118007

    山高皇帝遠:意思是指地處偏遠,法律、制度管束不到。也說天高皇帝遠。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並不是實際地理位置上跟皇帝的遠近。

    出自明·黃溥《閒中今古錄》:“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白話譯文:偏遠地區皇帝管不到,官員比平民還多。每天把平民打三遍,還不造反幹什麼。

    其中的“皇帝”是指元順帝,“相公”則是指元朝腐敗的官員,“民”是指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窮苦百姓。

    例句: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二:要論這個省分,又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怕什麼呢。

    擴充套件資料:

    在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由於不堪忍受元朝的殘酷統治,浙江台州、溫州的百姓起義反元,並樹起了“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幟。後來,被明朝人黃溥收入《閒中今古錄摘抄》,這才得以流傳至今。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中,元代對漢民族的統治最為殘酷,當時的元代統治者將臣民分為幾個等級,江南漢民的地位是最低的。在元朝,蒙古人無論官民,都可以騎在漢人頭上作威作福,他們被調配到江南各地,成為自霸一方的黑惡勢力,讓漢民不堪其苦,所以反元首義才會在浙江發生。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顯然是一次在元朝暴政下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武力抗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焯水的五大技巧必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