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志勇LZY

    探索各種天上運體;

    尤其較大的木星類;

    存認續真棄假演化;

    給正統一宇宙觀念。

  • 2 # 大偉140797056

    無論木星是個什麼物質組成的行星,只要它位於大陽系內,體量足夠大,其吸引力就會影響太陽系內一切大小星體的運動軌跡,由於這種吸引力有可能減少碰撞地球的大小星體的機會,所以應該對木星加以探索。

  • 3 # 有材有料有材料

    木星的發現

    木星,英文名字是Jupiter。Jupiter是由羅馬神話中主神朱庇特的名字演化而來,因為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人們還將他和希臘神話裡的主神宙斯聯絡在了一起。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首度發現了木星上的四顆衛星,依其編號次序被命名為“艾奧”(Io)、“歐羅巴”(Europa)、“加尼美得”(Ganymede)和“卡里斯托”(Callisto),因此被稱作伽利略衛星。木星的發現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和我們自己的方式。它們是不以地球為中心運轉的第一個發現,也是贊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有關行星運動的主要依據。

    木星的簡介

    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引力比地球強2.5倍。木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都是最大的。因為木星和地球的體積旋轉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磁場也會有區別,是地球的20000倍。正因為有強大的磁場,它吸引太空致命的輻射。

    木星周圍是一層富含氦的流體金屬氫包圍著,該氫氣約佔木星的80%-90%。木星的大氣層與太陽的大氣層和相似,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環繞木星的五顏六色的光和暗帶是由木星高層大氣的強東-西風形成的,時速超過335英里(539公里/小時)。光區的白雲由冷凍氨晶體組成,而由其他化學物質製成的暗雲則存在於暗帶中。在最深的可見層是藍雲。雲的條紋遠非靜止的,它隨時間而變化。在大氣層中,鑽石雨可能充滿天空。

    木星上最不尋常的特徵是大紅斑,這是一個持續300多年的颶風般的巨型風暴。最寬處的大紅斑大約是地球大小的兩倍,其邊緣以大約270至425英里/小時(430至680公里/小時)的速度逆時針旋轉其中心。風暴的顏色通常從磚紅色到略棕色不等,可能來自木星雲中氨晶體中的少量硫和磷。儘管近年來利率可能有所放緩,但該點已經萎縮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為何探索木星

    看似所有這些都對我們人類沒有任何的好處,但為何還要探索呢?

    宜居嘛?

    木星本身適不適合人類的居住,不論是輻射還是引力,我們都無法承受。但是對木星的衛星的研究可能會對人類有好處,比如說“歐羅巴”(Europa)衛星就被探測出可能藏有巨大的水資源。

    它一直在保護著我們

    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透過對木星的探索、觀察和研究發現,木星的強大引力其實億萬年來一直在保護著我們的地球。在這裡不講專業術語,就是簡單、通俗的說法就是:太陽系中有許許多多的垃圾行星,四處亂飛亂撞,一不留神就奔著地球去了,正是有了木星強大的引力場,才把飛往地球的那些隕石、行星都吸引到木星的軌道,然後“加工成”碎石環繞在木星周圍一圈一圈的轉著,要是沒有木星引力的保護,地球早就不存在了。

    雖然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也有不同的觀點,例如:恐龍的滅絕就是彗星撞地球的結果,為何木星不保護恐龍呢?

    對於木星和它的衛星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NASA計劃2020年發射一艘探測器飛往木星。在經歷數年的航行後進入一條週期為兩週的繞木星的軌道,任務計劃45次飛躍Europa,再次探測“歐羅巴”(Europa)的水資源,為人類下一個宜居地點做準備。此外,透過對星雲、暗帶、紅斑、輻射、引力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宇宙的奧妙,不僅僅是尋找宜居地而且透過對這些作用力或者事件的形成來研發出新的技術造福我們。

  • 4 # 大獅

    透過觀測,我們已經知道在木星的大氣層之下有鑽石層。原因是木星大氣層高溫高壓、電閃雷鳴的條件下,其蘊含的大量甲烷被聚合成了一顆顆純度極高的鑽石,看上去就像鑽石雨一樣下落,在大概200公里的高度形成鑽石河和鑽石湖,隨後又會被蒸發到高空,然後再掉下去。這個過程就像是地球上面的水迴圈一樣,只不過在木星之上,是鑽石的迴圈。

    除了鑽石層,科學家們在木星上還發現了幾乎在太陽系中絕無僅有的液態金屬氫,並在木星的內部形成一個核心。木星之上之所有會將氣態的氫壓縮成液態,跟木星上極大的壓力有關。如果說地球的大氣壓是1,那麼木星就是10億,可想而知其壓力有多麼不同尋常。

    也正因為如此,在木星旋轉的過程中才會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場,其強度可以和太陽相匹敵,甚至可以輻射到太陽系之外。而木星的巨大磁場也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直到有了無線電天文望遠鏡,科學家們才解開心中的疑惑,方知這麼強大的磁場竟然是木星發射出來的。

    而木星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結構,是因為木星曾經和太陽是一對“雙胞胎”,並與太陽進行過一場持續了75億年的生死搏鬥。在這場搏鬥中,木星敗下陣來,這導致其所擁有的90%的物質被太陽吸走進,而後經過一系列變化形成了現在的結構。

    說起這件事兒,還要從大概120億年之前說起。當時正是第三代太陽形成的時期,其形態是一團螺旋的星雲,和大部分星雲一樣,也是有兩個中心點如太極般糾纏旋轉,這兩個中心點就是現在太陽和木星的前身。

    在糾纏的過程中,也就是在大概45億年前這個時間點上,木星在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輸給了太陽,於是其99%的物質被太陽吸走,從此形成了太陽,而木星則與成為“太陽”擦肩而過,成為了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當然,木星與太陽的生死之戰對於木星來說雖然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對於地球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否則如果在太陽系存在兩個太陽的話,恐怕地球根本沒辦法形成生命。

    此外,雖然木星戰敗丟掉了90%的物質,但是它依然是太陽系的第五大行星,其巨大的質量所形成的強大引力恰巧是保護地球的一個存在。如果沒有它的存在,恐怕地球會遭受非常頻繁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撞擊,而正是因為有了它強大的引力,才將這些小行星或者彗星吸引過去,不至於令地球遭受磨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要探索木星的原因之所在,它不僅是太陽系非常重要的一顆行星,也是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顆星球。

  • 5 # 漫步科學

    “如果木星是個氣態行星,為什麼還要探索它?”簡單來說探索木星有助於瞭解太陽系形成以及生命起源。

    行星之王——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質量相對於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但是木星作為一個氣態行星,其密度是比較小的,大約為1.326g/cm³。木星在主要的物質成分上與太陽類似,其大氣中大約含有81%氫與18%氦,剩下的物質主要包括甲烷、氨氣等氣體。木星還擁有太陽系行星中最厚的大氣層,當我們把木星大氣中1MPa區域作為大氣層底部時,木星的大氣層厚度約為五千公里。木星還擁有太陽系中最強的行星磁場,其磁場強度大約為地球磁場的14倍,科學家認為木星磁場的成因和木星內部金屬氫的存在有關。除此之外,木星還擁有多大79顆天然衛星,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最多的行星,不過這個記錄後來被土星的82顆衛星所打破。

    探索木星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先驅者號探測器與旅行者號探測器,到八十年代的伽利略號探測器以及新世紀的朱諾號探測器,如此多的木星探索計劃表明人類對這顆巨行星充滿了好奇,木星作為一顆氣態行星,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登陸它,但是對木星的探索有助於瞭解我們的地球。

    最近的一次木星探測計劃是2011年8月發射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探測器在經歷五年的旅行後,巡航七億多公里終於抵達木星軌道,這個探測器裝有最堅固的鈦合金裝甲,可以在近木點時劃過木星大氣內部,以窺探木星的結構,木星作為太陽系質量最大的行星,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科學理論認為,質量越大的行星通常形成時間越早,因此木星內部理論上含有太陽系早期的構成物質,對這些物質的探索有助於瞭解太陽系的形成

    在生命起源方面,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的基礎,可是地球上的水是來自哪裡呢?之前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應該是來自冰隕石,如果這個理論正確的話,那麼形成時間更早引力更強的木星應該也會含有大量水,為了證明這一點,科學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射了伽利略號探測器,但奇怪的是伽利略號探測器並未在木星上找到水的蹤跡,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認為,伽利略探測器只對木星的一個點進行了探測,其探測結果不能作為木星是否含有水資源的結論,因此後來的朱諾號探測器改為面探測,如果可以在木星上找到水資源,那麼至少證明地球上水資源來自冰隕石是有可能的。

    木星作為地球生命的守護神已經幾十億年,我們有理由對其有了解,最新的探測結果表面,木星具有一個巖質核心,液態金屬氫包裹著這個核心,然後最外層是數千公里厚的大氣層,目前科學家推測認為,早期的木星可能是比地球大數倍的巖質行星,經過長時間的氣體吸附才形成今天的模樣。

    總結

    綜上所述,雖然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但是其質量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科學理論認為,行星的質量越大,往往其形成時間更早,因此探索木星有助於瞭解太陽系起源,以及生命的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反相機,尼康的D90,佳能的D50這兩款的的話哪款價效比比較高?請專業同仁介紹詳細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