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水年華8079

    王陽明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是個心學三段論:

    A與B無交集,

    A與B有交集,

    無交集無法確認關係,

    有交集才能確認關係,

    所以交集是確認事實(心、物)關係(在,寂,明)的前提,

    無非此處把心物當成了異類。

    從心外無物無理來說,

    能所正是異而同同而異,

    不即不離,亦即亦離。

    以佛教言,心緣為出,境來為入,

    無出入則識不成,而識非出入,

    此處即內外勾通融合了也。

    也就是說,心實未出花未入,

    作為物的花並未擱在你虛靈明覺的心裡,

    作為能識的空虛靈明之心亦未離汝而去,

    它們統統在一種因緣而起的新關係領域(識,在,寂,明)裡,

    無內無外即內即外也。

    如心物互異則容易理解為心物互外,

    把心(能)視為內,

    把物(所)視為外。

    這個屬於經驗領域,

    即便如此,把集放大到心物之外,

    心物其實可以囊括在一個更大的集裡,

    比如道、理,只不過進入了超驗領域了。

    在思考問題時,我們往往把經驗與超驗竄掇,

    陽明的話引來那麼多的瓜葛即是在此。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首先確定了人的認識的形式和範疇,然後論證這些先天的形式和範疇只適用於現象界,而不適用於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

    認為對自在之物的認識不是人有限的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的。所以得出結論,理論理性低於實踐理性,科學知識應該讓位給宗教信仰。

    尤其中國文字的互文互釋,

    還有天人合一,陰陽之道,

    往往可意味不可言傳,

    其明晰性、物件性、概念性都讓人生疑,

    是為其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被別家孩子抓傷,作為家長怎樣處理比較好?鼓勵孩子也抓對方一把妥否?有何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