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國家有很多攝影基地,幾乎天天都有人扎堆在那兒拍。拍的照片千篇一律,即使在美的風景也看膩了。這種靠複製經典的拍攝有意義嗎?
4
回覆列表
  • 1 # 從耗子胖成豬

    所謂的意義,要考慮站在什麼角度上看。

    拿電影來說,翻來覆去就他MD幾個套路,“屌絲逆襲”、“英雄救美”、“天命難違”……每個套路也拍了N個片子,觀眾也是百看不厭。

    島國的小影片更不用說,情節千篇一律,換個演員,又覺得有看頭了……不是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99.999%的人,他的生命都是在重複前人的故事……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在重複的演繹生老病死,有意義嗎?

    既然活著都未必有意義,拍個照片玩一玩,又何必要去死摳“圖片有沒有意義”呢?

    有人吃佛跳牆,有人吃泡麵。

    有人玩天上人間,有人光顧小巷子的“快餐店”。

    有人拍外國大模,有人只能扎堆在街頭偷拍美女。

    其實,只要你樂在其中,拍出來的照片別人欣賞不欣賞,又有啥關係呢?

    話再說回來,某些攝影人自我感覺良好,搞藝術,搞創作,但出片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題材,到頭來也只是孤芳自賞。

    這種圖片真的有意義嗎?

  • 2 # 純色寫真

    對於攝影愛好者個人來說有意義,學習、對照、練手等等。嚴格來說,攝影是一種技術和現實藝術形式,必須存在客觀創作物件,甚至可以達到原作一樣的水準,這與美術繪畫截然不同,在藝術設計專業中攝影只是一個課程,而繪畫和設計是藝術設計的主科,就是可以憑空創作,把意識裡的虛幻的東西反映在作品裡,所以一直以來繪畫作品的價值就比攝影作品的價值要高,因為無法100%複製。

  • 3 # 手機攝影201607

    我認為,此當因人而異,各有所想。有人就是湊熱鬧拍一拍,或者,到此一聚,可以接觸到許多老師和攝友,歡聚一堂,以交流學習,何樂而不為?亦有來者考慮,因取景角度不同、自然變化、創作風格不同等等都有可能拍攝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作品,嘗試一下,又何嘗不可?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人有各愛,各有所思,不可等論也。此為個人觀點,見笑了!

  • 4 # 光線攝影學院

    那你怎麼不問,我們每天都吃飯,有意義嗎?其實,人活著,大多數人都是在重複別人的人生,但是,我們還是要活著,對吧?

    風光攝影,對於傳播地理和旅遊資訊還是非常有益的了

    你的問題是,我們國家有很多攝影基地,幾乎天天都有人扎堆在那兒拍。拍的照片千篇一律,即使在美的風景也看膩了。這種靠複製經典的拍攝有意義嗎?

    我具體解析一下:

    一、從旅遊業的發展來說

    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只是喜歡看看照片或者影片吧?

    當你看到一個美麗的風景照片的時候,你會說,反正照片已經看過了,所以不用去呢!

    然後,所有的風景區真的門可羅雀了。

    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攝影只是旅行的副產品

    大家並非都是衝著攝影而去的,其實關鍵是衝著旅行而去的。

    也就是說,是因為旅行愛上了攝影,而不是因為攝影愛上了旅行。

    這個真的是一碼歸一碼的了。

    有不少人,去了川藏線,回來之後立即就到我這裡報名學攝影,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三、真正有志於在攝影領域有所成就的攝影人,肯定不會把糖水風光當回事了

    這個你放心好了,攝影理論界也好,中國攝影家協會的高層領導們也好,攝影家群體也好,其實都知道糖水風光是怎麼回事的了。

    真正想要有所成就的攝影人,肯定是不會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糖水風光片的了。

    你不要把你看到的大多數攝影人以及他們拍攝的糖水片,當成了中國攝影的全部,當成了中國攝影的最高水準。

  • 5 # 紅塵映像

    為什麼攝影圈有一些人喜歡各大攝影點翻拍那些所謂的經典照片,這樣的拍攝有意義麼?

    謝邀,是有那麼幾個景點的鏡頭被攝影圈刷爆了,比如桂林日落後的鸕鷀老人,比如霞浦日落的漁船,比如榕樹下的耕牛老人,比如草原上的奔馬,大漠駝鈴……雖然看過很多類似場景的照片,但還是有高手會把色彩、影調以及景物融合的很好,這個畫面太“土”了,我們完全可以換個角度去表現~何必拘泥於形式?即是欣賞風景,也是練習技術,本著這種心態去拍攝,應該無可厚非,但是“人云亦云”就沒有必要了,有那時間,還不如多拍拍身邊的人文和風景,其實也蠻不錯的~好了,就到這裡,歡迎關注紅塵V時空其他文章。

  • 6 # 使用者6317220047

    我參加了去霞浦的老年攝影團。用我們帶隊老師的話來回答:儘管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攝影比賽拒收霞浦的片子,但是如果老年朋友們你沒有拍攝過大師的仿品,那是一種遺憾。即使拍一下,也會覺得很滿足。這裡就是你們的靶場,盡情練習吧!

    我很理解這句話!我也非常贊成這種心態。

    我不是老年人,而是一個職場攝影人,有國內非常少的正統大學攝影專業學歷,可是我是從心裡贊同老年人去拍攝一下前輩大師的作品。即使是年輕人,即使是攝影專業的同學們,也不妨去嘗試拍攝一下,去體驗一下。

    就像我們學畫,也是需要臨摹的。沒有一個藝術大師可以直接跳過這個環節。

    即使馬路上的窨井蓋子也被人作為專題拍攝過無數遍了。所以,不必忌諱題材撞車。

    大師是這樣拍攝的。別人拍成這樣。你可以像上面一樣仿拍。

    我也可以偏偏拍成這樣啊!

    只要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拍攝,就可以對畫面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陸元敏老師的蘇州河可以是拍成這樣的。

    我可以拍成上面圖片種這個感覺的。和陸老師作品的感受完全不同。

    從我上攝影專業課程的那天開始,我的老師,從系主任到專業課老師,無一不是教導我們不要去走沙龍攝影這條路的。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參加過去霞浦的攝影團,我一下子理解了。

    以前,陳復禮/簡慶福這些老前輩可以去拍攝,是因為他們花了很大的代價。

    首先,需要去尋找別人沒有去過的地方。其次,要僱傭當地人(當年這樣的拍攝都是要組織批准的)。再次要準備道具,比如:老牛 燃放煙霧等等。住宿費,差旅費不計其數,或者說忽略不計。

    總之一幅照片拍下來,其實後面的代價巨大。

    這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起的。即使這樣的照片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了獎金,那麼從經濟上講也仍然是得不償失的。但是名氣收穫滿滿。

    大師不在乎錢!

    在乎的是名氣!

    今天給富士愛好者上公益課程,我就要例舉這麼一個例子。

    上圖,仔細看好。

    是不是大片?

    是!

    上圖,仔細看好。

    是不是大片?

    是!

    背後是這樣的!

    你拍不出!!!

    你沒有這樣的團隊支援!

    大片!

    只要有錢,就可以製作出來!

    現在的攝影景點,繼續復刻老前輩的套路。但是你想:我們一天要去上百人,平均分攤下來的成本就很低了。

    要是換了改革開放前,您是絕對不可能拍攝陳老簡老類似作品的,哪怕類似都不太可能。您既沒有這樣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也沒有這麼多港幣去支援您的攝影事業。

    所以,現在有團隊替你進行了充分準備,保障,成本又很低。能跟著大師的遺風多多練習,是幸福的。

    沙龍作品,尤其是創意很新的沙龍作品,普通人是無法拍攝的。但是這個不影響我們去體驗,去練習。

    記得:是練習!

    不要當真了!

  • 7 # 馬宏傑

    當你不知道拍什麼的時候,經典就給你了目標。當你到達經典拍攝的地點,架好機器,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能拍出經典,於是不斷地改變資料,轉換角度,接著按下快門……

    翻拍大師作品的最大意義應該就是:給自己定一個優秀的目標。這個目標的意義在於修煉自己的技術,有時可能是在尋找和大師之間的心靈上的契合。對於一般翻拍者來說,大概前者多一點。

    但是這樣的翻拍亦不能像大師的作品一樣成為經典,更別說成為大師一樣的人物了。

    下面是幾張著名的風景攝影,也是經常被模仿和翻拍的圖片。

    Atif Saeed(巴基斯坦)

    Darren White(美國)

    Peter Lik(澳洲)

    Lars van de Goor(荷蘭)

    換而言之,模仿大師作品只是你初期練習攝影的重要手段。翻拍,則是在減小模仿大師作品的難度,同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就會增加。

    不過模仿大師作品也要理性,先不說那些本身就很奇怪的大師作品,就說當你對攝影熟悉到一定程度後,探索自己的方向不失是一條最佳出路。真正的攝影師應該是有自己思想的,有性格的。

    攝影大師Ansel Adams說過:攝影和繪畫是根本不同的。攝影就要按照自己的美學規律來做。可以借鑑,但不能盲目模仿。

    Ansel Adams的黃金構圖

    Ansel Adams作品

    Ansel Adams作品

    Ansel Adams作品

    每個人的經歷、三觀都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很多不同,大師的作品也不能複製,模仿需要理智,一味翻拍不是長久之計。尋找自己的拍攝角度和內容,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做一個獨立又不失風格的攝影師。

  • 8 # 洋馬兒的攝影照片

    這事,不應該將他們看成是專業攝影師,這對他們而言只是娛樂,就和大媽跳廣場舞一樣,只不過他們拿的是相機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頭與奇石有何區別,如何把石頭變成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