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辰

    歷史上的夏侯惇在曹魏地位很高,但其實是個常敗將軍,還曾被敵人劫持過,大概曹操知道他的軍事才能不足,後來領軍多是用為後隊、預備隊之類的,曹操手下的親族大將夏侯淵、曹仁的軍事才能都要高過夏侯惇。

    在演義中,夏侯惇往往做為曹操手下第一大將出現,對照夏侯惇在曹操帳下的地位來說,這沒什麼錯。但地位不等於實際領軍作戰,譬如官渡大戰這麼重要的戰爭,曹操安排夏侯惇鎮守後方,勸課農桑,多半並沒有到最前線,沒有看到他在官渡的任何表現。後來,夏侯惇的地位依舊是諸將中最高的,但曹操總讓他當後拒啊之類的,實際交戰並不多見。不像曹仁,在荊襄親自對抗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當然是劉備手下武將的第一人,劉備不分軍則罷了,一分軍必然讓關羽獨自領軍,後來劉備入蜀,關羽獨鎮荊州。關羽領軍作戰的本領在同時期諸將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曾經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差點遷都。比起夏侯惇,關羽自然在戰場上的表現要搶眼得多。

    論地位,兩人都是各自陣營的武將第一人;論實際,夏侯惇幾乎沒見到什麼太亮的戰績,反倒是打敗得多,實在不足以稱為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他的好處在於,對曹家極為忠心、清廉、仗義、有俠客氣息,同時還有一定的理政才能。而關羽呢,的確是劉備手下第一將,只是性格上過於驕傲,對內對外都樹敵不少,成為他大意失荊州的隱患。論單純的打仗,關羽肯定要大大高過夏侯惇。

  • 2 # 馬勺er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還原一下夏侯惇這個人物。演義中的夏侯惇,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拔箭啖目”。與呂布軍對陣時,被曹性偷襲射中眼鏡,中箭後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隨後拔出箭矢,一口吞掉眼珠,馳馬忍痛,刺曹性於馬下,報了仇,也從此獲得了“盲夏侯”的稱號,何其英勇,何其雄壯!只是這段描述為演義杜撰,《三國志》中並無此記載,倒是記載了一段夏侯惇被叛亂屬下擄為人質的尷尬事蹟,最後幸得屬下韓浩沉著應對,才最終得以安然無事。但夏侯惇是不是真的就像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有勇無謀,行事魯莽呢?答案並非如此,夏侯惇一生的功績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首先,夏侯惇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諡號“忠侯”,就足以說明他在魏國軍隊第一人的地位和對魏國的忠誠。也許他的戰功並不如關羽那麼顯赫,但我們知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單純以戰功來論斷,那樣未免太過片面。夏侯惇的功績主要在於前期在曹操擴大勢力之時,為曹操進行徵召兵馬,選拔人才,可以說是曹魏集團的“創始核心團隊”,也是曹魏軍隊的締造者之一,在成為“盲夏侯”後,主要負責後方的軍事管理和守護工作,在曹操率軍東征西討之時,提供後勤與保障,可以說在軍隊中的作用就相當於在政事上的荀彧。

    其次,他在地方守備時的政績也很出色。在濟陰、陳留太守任上,面對蝗災,夏侯惇率將士截斷太壽水,為當地居民修築陂塘,並且親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則。 陂塘 是東漢出現的新型農業技術,灌溉效率極高,陂塘修好後,夏侯惇還鼓勵百姓耕作,熟悉使用方法,此後當地百姓一直受益。

    此外,與演義中莽夫形象不同,夏侯惇情商也極高,頗會審時度勢。曾多次上書曹操,等他為魏官(此前他和曹操一樣,都受封於漢朝的官職),拒絕接受漢朝的官職,以此來表明自己對魏國的忠誠;與此同時,他也並不貪圖錢財,而是多次把自己所得到的賞賜分給手下的將士,因而軍中威望極高,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中無餘財。青龍元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至此,我們幾乎還原出了一個全面的夏侯惇,戰功有限,行事心思或許不很縝密,但兢兢業業,仗義疏財,很好的完成了自己所被賦予的使命,無論是軍事方面還是政治方面都有著卓越的建樹。單論戰功,或許不能和“威震華夏”的關羽所媲美,但綜合以對國家的貢獻來說,或許與關二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盲夏侯”不愧為曹魏集團第一將軍!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夏侯惇的武藝應該與夏侯淵差不多,若與關羽對陣,也能支援個三五十合。關羽想速斬夏侯惇也並沒那麼容易。

    單論武藝,在曹魏陣營中,夏侯惇也算得上是一位猛將。

    把夏侯惇的戰績表列出來,大家看一下: 夏侯惇一共11次展現武力,有效勝績為5次,斬殺了4個敵人,殺傷率還是蠻高的。

    夏侯惇曾經三次和呂布交過手。第一次是在《三國演義》第六回中。

    回目: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雖然夏侯惇明知不是呂布的對手,仍然“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沒打了幾下,就趕緊逃走,飛馬回陣。

    濮陽之戰中,夏侯惇和樂進分別抵擋住張遼和臧霸,當呂布衝殺過來時,夏侯惇又趕緊逃跑了。

    夏侯惇參與過對呂布的圍毆,許禇與典韋雙戰呂布不下,夏侯惇和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人一起對呂布圍毆,沒有半分體面。

    推斷一下夏侯惇的武藝,肯定比高順要強(四五十合擊敗之),而與張遼大致上不分伯仲。

    而夏侯惇這個水準,他肯定不是關羽的對手。

    但夏侯惇曾經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過程中,與關羽有過交鋒。具體情形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八回中。

    回目: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開戰之前,夏侯惇先強調是“特來擒你,交於丞相發落”。拿出曹操的大帽子來戴在頭上,做個防護,這也是提醒關羽要注意下手的分寸。

    使者喊停,但沒有效果,夏侯惇和關羽兩人動了手,剛打了十個回合,就又來了個使者,喊了暫停。 再次動手之前,夏侯惇先指揮手下,將關羽圍住。

    那麼,我們可以想到,剛才那十個回合肯定給夏侯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經判斷出了自己的武藝與關羽的差距。他擔心萬一關羽發了狠,恐怕抵擋不住。所以,先命令士兵們圍住,萬一情況不妙,就要群毆了。至少,部下們也能給他抵擋出個逃跑的時間來。

    關羽看到夏侯惇這麼不要臉,發了怒。而張遼及時到來,阻止了事態的惡化。若論武藝,關羽肯定沒問題能打敗夏侯惇,但夏侯惇本人武藝並不弱,限不是十數合內就能解決掉的。夏侯惇的人馬眾多,萬一他抵擋不住了,還可以採取群毆,關羽又怕累及二位嫂夫人。

    更重要的是,關羽必須要考慮曹操的面子。夏侯惇是曹操本家兄弟,曹操對關羽實際上有不殺之恩,又百般寵信,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漢壽亭侯,贈赤兔馬,臨別還贈袍。關羽卻過關斬將,殺了人家那麼將領,曹操仍然沒有追究,已經很夠意思了,再把人家本家兄弟宰了,太不仗義了。

    所以,關羽與夏侯惇對戰,是留著手的。

    但這幾個曹操的使臣接二連三地跑過來喊停,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兩人準備開打,第一個使者到來喊停;剛打了十個回合,又一個使者來到喊停;兩人準備第三次交手,張遼又來了喊停。

    這說明,這三個人其實前後相距其實並不遠。其實他們三個原本就是一齊過來的。張遼躲在一邊,把使者一個個派過來。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們三個早就來了,昨天晚上就和夏侯惇在一起吃烤串喝啤酒時定下了計策!今天這齣戲,就是專門唱給關羽看的。

    關羽走的太匆忙,曹操覺得臨別只贈送了一件袍服,這個戲份不夠,關羽又不收錢,曹操就和張遼商議,大家來加演一場戲,把曹操的情份體現得更深刻一些。

    即然是演戲,夏侯惇那些不依不饒,氣勢洶洶和死皮賴臉,都是為了保障這齣劇情的逼真。

  • 4 # 綠色八葉草

    如題,應該說都比不上。

    我們看看《三國志·夏侯惇傳》的描述: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

    《三國志·夏侯惇傳》裡面還 介紹夏侯惇的一些事蹟。夏侯惇領任了陳留、濟陰太守的職務,為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時大旱,蝗蟲四起,夏侯惇截斷太壽水做成一個池塘,他親自擔土,帶領將士們一起向老百姓宣傳種稻的好處,老百姓得以渡過了難關。可以說夏侯惇屯田有一套。

    太祖征討陶謙時,留下夏侯惇守濮陽。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徵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陳留、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可以說夏侯惇前期跟隨曹操東征西討,但是沒有獨自統率大軍征討的記錄,也沒有取得打敗敵人的戰績,留守居多,加上後來失了一目。更加不能行軍打仗了。

    《三國志·關羽》的描述: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相比夏侯惇,歷史上的關羽就厲害多了。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忠義的化身。看記載的兩個故事,斬顏良:“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水淹七軍:“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我們再看看演義中,演義中最精彩莫過“拔矢啖睛” ,這裡體現他很勇猛。但是關羽也有“刮骨療傷”。在帶兵方面,夏侯惇守濮陽,丟了;曹操徵呂布,失了一隻眼睛;對戰劉備,被大破於博望坡。反觀關羽,那可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假節鉞,守荊州,水淹曹魏七軍,威震華夏,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的這些戰績在《三國演義》裡幾乎無人能敵,更不要說夏侯惇了。所以在演義,關羽也是完勝夏侯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體》中有幾個文明?其中哪個文明最厲害、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