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翱獵奇影片

    熱是新陳代謝的必然結果。細胞內的葡萄糖和脂肪等高能化合物透過降解釋放能量。這些能量的一部分馬上用於構建ATP等其它重要能量化合物,或在以後用於其它功能或各種新陳代謝過程的能量來源。其餘沒有使用的能量被身體轉變成熱。因此,新陳代謝功能相對效率不高,只有總能量的25%被直接用於主要的新陳代謝目的,其餘75%是以熱形式流失掉。

    當外接溫度過高時,人體熱量難以流失,身體需要得到訊號加快熱量流失,保證身體體溫平衡

  • 2 # 明僵

    因為體感溫度與實際溫度是不同的。

    夏天的37度屬於實際溫度(外界環境的實際溫度),可當時的體感溫度(身體感覺到周圍環境的溫度)卻並不一定是37度,一般夏季體感溫度都要高於實際溫度。

    前方高能(能看懂就行)

    空氣對熱的吸收會受到相對溼度及其密度影響;而風速會影響到與人體表面可以接觸到的空氣的分量,當風速增加時,與人體所接觸的空氣會增加,所以其所帶走或帶來的熱量亦相應地增加,這現象便是“風寒指數”。因此,在天氣報告裡,會把這兩個變數帶來的影響計算進“酷熱指數”裡。一般來說,當空氣密度及溼度增加,都會使酷熱指數增加。人體等於浸泡在空氣的水分子中,所以比體溫高溫的水分子會阻礙人體散熱,而比體溫低溫的水分子會加速人體散熱,溼度愈高空氣中的水分子濃度愈高,水分子所造成的效應也愈明顯。

    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

    我們感到的溫度通常是透過面板和外界綜合環境接觸後的一種感知和認識,所以不單單是溫度的作用,還受到溼度、風的大小、有無Sunny等太陽輻射強度的作用。

    比如溼度:我們都知道北方冬天是乾冷,南方冬天是溼冷,即使是相同的溫度下,我們在南北方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風的大小和太陽輻射強度,在同樣的氣溫下,我們總感覺無風晴朗的天氣,體感溫度更高。所以,當夏天有一陣風吹來時,我們會覺得很涼快。

    當然我們每個個體對溫度的感知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個體,在安靜狀態或運動狀態下感知溫度也會不同。所以,體感溫度受和實際溫度是不一樣的,它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專家表示,由於人們的體感溫度會受到空氣相對溼度、風速、外部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體感溫度會與百葉箱裡測得的氣象溫度存在一些出入。

    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例如同樣是30℃,當相對溼度只有50%時,體感溫度達到31.1℃;而當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會飆升至40.6℃,比氣象溫度高出10.6℃。

    此外,人所處的客觀環境和具備的身體條件不一樣,感覺到的溫度也會不一樣。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說,人處在公園裡還是水泥路上,處在通風還是密閉的環境裡,對溫度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穿白色衣服還是黑色衣服,在Sunny照射下,對溫度的感覺會不一樣;人所進行的活動、擁有的心情也會給體感溫度帶來影響。

    體感溫度分級

    冬季

    當室溫<4℃,我們會感覺很冷,非常不適應

    4~8℃,我們會感覺冷,感到很不舒適

    8~13℃,我們會感覺涼,有些不舒適

    13~18℃涼爽,較舒適

    18~23℃舒適,這是人體最適宜的溫度

    23~29℃溫暖,感覺上也比較舒適

    29~35℃暖熱,會覺得熱,不舒服

    夏季

    13~18℃,感到很冷,常人體感一般無法忍受

    18~20℃,感到冷,需要穿加厚的衣服

    20~25℃,有點冷,需要加個薄外套

    25~27℃涼,快,這是人體最舒適的溫度

    27~30℃,熱,會因為熱而感到不舒服

    30~33℃,很熱,開始使用空調或風扇

    33~35℃,過熱,這時沖涼就很舒服

    35~37℃,太熱,因為炎熱而難以忍受

    當室溫>39℃極熱,因為炎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死亡

  • 3 # 山城茶客

    人體37度是內臟的溫度。面板溫度低於37度。就這樣面板還擔負著散熱的任務。否則身體就會出現問題,感覺頭昏,嘔吐等,就是常說的中暑。

    夏天氣溫37度,拋開太陽底下溫度超過37這一原因外,37的氣溫已經與身體溫度一直,甚至略高於面板表面溫度,人體的散熱已經非常慢甚至不散熱,再加上夏季空氣溼度大,空氣熱交換快於平時且人體汗液不幹,人自然就感覺很熱了。

  • 4 # 男丁格爾

    體溫:人體內部的溫度稱體溫。保持恆定的體溫,是保證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體溫是物質代謝轉化為熱能的產物。

    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透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透過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恆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溫維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6.3~37.2℃,直腸溫度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2~0.5℃),腋下溫度36.0℃-37.4℃。

    人類作為恆溫動物的一種,他有著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在外界溫度發生改變時,透過調節產熱和散熱,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

    氣溫:氣象學上把空氣的冷熱程度稱之為氣溫,國際上標準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是在觀測場中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由於溫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風性並避免了Sunny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氣溫的差異是造成自然景觀和我們生存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與我們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

    體溫與氣溫的關係:

    其實,我們感受到冷或者熱,我們對外界溫度高低的感知,其實就是面板與外界的溫差。當我們身處37°氣溫中時,我們瘋狂出汗,由於水分子的大量蒸發帶走了很多的熱量,這時我們身體的溫度就會迅速下降,從而面板與外界有了溫差,溫差越大,我們就會覺得越熱。我們心臟的跳動,細小的運動,包括身體各個器官進食分解食物等等,都在無時無刻的產生著熱量,這時,下丘腦就會透過血液的迴圈,透過呼吸來散出我們身體的熱量。當然,最主要的散熱方式就是出汗。所以氣溫越高,我們的出汗速度越快,汗水的大量流失,也就越感覺到熱了!

  • 5 # 首席分享官100

    體溫體表溫度,體表溫度15度左右,同部位差別環境溫度達37度,自覺明顯溫差.   氣溫達37度,體散熱困難,覺熱.情況體溫度保持36.5℃37℃間外界溫度則通比高或低體所能始終保持恆定溫度於恆溫機制能與外界進行體溫調節或交換幾種式傳導需要定媒介比空氣水金屬等空氣傳導性較差所並主要散熱式二熱輻射主要通面板直接向外輻射熱量則要體溫比外界溫度高才能較發揮三蒸發包括汗呼吸排便能散發定熱

  • 6 # 國華說健康

    人體面板溫度33度,當氣溫34度,超過面板溫度,傳導散熱就受到防礙。此外,當溼度很大時,蒸發散熱受到影響。同樣溫度會感覺更熱。

  • 7 # 悟空網友

    人體溫度是恆溫的,不是一層不變的,人體溫度會自我調節,始終維持在36.5到37.5之間。

    夏天37度,和人體,37度不是一個概念。夏天天氣悶熱,要下雨不下雨,還沒風,37度好熱的,悶的人心口難受。

  • 8 # 腎病追蹤

    現在正是夏日炎炎,正常人都會覺得天氣炎熱,如果沒有很好的消暑降溫的辦法,實在是熱得難受。

    然而,我們從溫度計或者天氣預報中瞭解到,其實氣溫也就可能在37度左右。同時,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也在36.5到37度左右。似乎沒有太大區別。可是我們卻覺得很熱。為什麼呢?

    雖然,我們人體的正常溫度,一般是在36.5--37攝氏度。但是,在人體全身的各個部位,仍然會有一定的溫差。通常肝臟的溫度是最高的,大概接近38℃。越遠離肝臟,體溫就會逐漸下降。到了下肢末端,體表溫度就只有26度。

    我們檢測體溫,常規是透過口溫、肛溫、腋溫、面板溫度等部位。而且這些部位的溫度也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肛溫大概是在36.9℃到37.9℃。在我們常規測溫度的部位是最高的。腋溫最低,但腋溫測量比較方便,所以使用最多。正常人的腋溫一般是36℃到37.2℃,

    我們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活動,需要進食,呼吸,消化,排洩,運動,血液迴圈,細胞代謝等一系列活動。也因此會不斷的產生溫度。

    為了保持我們身體相對恆定的溫度,必須讓我們不斷產生的溫度散發出去。也就是說,這個溫度需要與環境的交流。

    但是,如果環境的溫度與我們身體的溫度不相上下,則可能產生室溫效應,使我們的體溫持續上升。讓我們感到炎熱不適。因此,環境溫度必須低於我們的體溫,才能讓我們產生的溫度散發出去。

    一般來說,我們的體感溫度,也會受到環境溫度、環境的空氣流通以及環境的相對溼度的綜合影響。據統計,在不考慮空氣流通和溼度的影響,環境溫度在22度左右比較舒適。當然,不同的個體,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

    夏日炎炎,如何降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拳超人》:驅動騎士竟然說金屬騎士是內奸,內奸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