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0絮語

    攪屎棍的一慣作風,把你們歐洲攪的天翻地覆,它才能安全。所以美其名曰:大陸均勢。同樣,即使殖民地和各種其他的利益保不住了,臨走前也要狠狠搞事情,給你們個爛攤子。噁心你們很多年。

  • 2 # 新知傳習閣

    法國大革命是歷史上開天闢地的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的西歐是封建制度,各國貴族之間相互通婚,共同維護現有的社會秩序和歐洲的政治格局。

    法國之前出現了很多思想家,他們本身也是貴族。但他們對貴族過去的統治表示非常的不滿,他們應該應該有一個新的制度,更自由民主的制度來替代封建制度。

    法國大革命的本質,就是貴族內部的一場鬥爭,新派貴族和舊派貴族之間的鬥爭。只不過這次的鬥爭要產生一個新的社會制度,那就是資本主義。

    第一次反法同盟和第二次反法同盟,都是為了對抗新生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這種全新的社會制度的出現,把法國的皇帝送上了斷頭臺,大批的貴族被處死。

    這在過去的西歐歷史上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這就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恐慌。

    英國是一個比較傳統保守的國家,作為一個老牌的封建國家,他認為有義務在這個時候站出來,領導各國的舊勢力,把法國重新迴歸到最原始的社會狀態。

    他們對這種社會制度深惡痛絕,嚴重破壞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他們擔心這會在歐洲蔓延開來,必須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三次到第七次的反法同盟都是為了對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統治下的帝國,更像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度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同時又有極強的帝國擴張慾望。

    拿破崙曾經制定了歐洲最完善的資產階級法典,他希望把這種社會制度推廣到整個西歐,甚至整個歐洲。拿破崙希望用自己手中的劍把這種制度能夠在整個歐洲播種發芽,恢復法蘭西在歐洲的榮耀。

    英法之間曾經打過上百年的戰爭,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決出勝負,看看到底誰是歐洲的霸主。

    拿破崙的帝國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大陸,這就引起了英國的恐慌。英華人擔心拿破崙最終會攻入英國,因此阻止拿破崙統一歐洲,就是英國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因此後五次反法同盟,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組織法蘭西第一帝國在歐洲的霸權。

  • 3 # 文史小茶館

    大家說了很多,都很在理。歷史總在重演,而且還會在繼續發生我們身邊。

    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是世界公敵,俄國革命時俄國成了眾矢之的,中國崛起時難道列強會袖手旁觀?

    國際政治就是國家間利益的延伸。從利益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分析出英國這類世界霸主的動機。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作為舊制度原秩序的捍衛者,英國無法容忍一個近在咫尺的異己,更無法怎能容忍另一個強國來共同分割世界。

    (英國經典連續劇《是的大臣》已經清楚表訴了英國的長期既定國策)

    大革命開始時英國反對——那是為了維護路易十六和整個歐洲的君權統治穩定。

    雅各賓派掌權時英國繼續反對——那是為了防止激進革命蔓延,以免本土和殖民地產生變亂。

    拿破崙掌權時英國依然反對——那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也是要貫徹“一個分裂的歐洲”之既定國策。

  • 4 # 史可見證

    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英法歷史關係。

    歷史上英法兩國就長期就是歐洲大陸爭霸的對手,兩國之間的爭鬥無關正義、公理,只與國家利益有關。

    然而有意思的是英法兩國當年的王室其實是親戚。

    公元481年法蘭克王國正式建立。

    公元829 年,威塞克斯王愛格伯特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法國建立後,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英國從此在150年內宮廷裡全是說法語的盎格魯—諾曼貴族。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兼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因其母親的血緣關係,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

    這樣子,這個亨利二世既是英國至高無上的君王,又是法國的“王爵(類似於咱們中國的封王一般)”,得受法國國王的統治。

    亨利二世不願放棄比英國本土控制的面積還多的在法國的“領地”,而法國又覺得亨利二世的存在阻止了他們中央集權和實際上統一法國。

    在133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係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簡單的說是,英王是老法王的外孫,老法王死後沒有孫子繼位,所以英王要求繼位,而法國方面卻讓老法王的侄子繼位,導致了英法百年戰爭。)

    然後英法兩國就打了一場著名的百年戰爭,從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戰爭開始。一直到1458年,法軍攻陷加萊,英國失去在歐洲大陸最後一個據點而結束。

    百年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更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而被逼到外島上的英國擔心歐洲大陸一旦統一,英國怕是會被強大的歐洲帝國吞併了,所以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也就是英國一定要保證歐洲大陸上國家四分五裂。所以法國只要有強盛的趨勢英國就會插手搞反法同盟,而法國也同時對英國上下其手。兩國爭鬥由歐洲大陸到海外殖民地可以說是糾纏不清。

    七年戰爭後,法國喪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1775年英國統治的北美十三州爆發獨立戰爭,法國藉此積極援助美國,派遣軍隊在北美、地中海、印度洋同英國作戰,打敗了英國,幫助美國取得獨立。

    北美十三州的獨立後,愛爾蘭和蘇格蘭也獨立運動高漲。1792年,法軍打敗普奧,取得瓦爾密大捷之後,乘勝征服了比利時,並宣佈廢除1786年英法商務條約。1792年11月19日法國政府發表宣言“保證援助一切反抗壓迫者而起義的民族”,促使英國決心對法國大革命進行干涉。1793年英國獲悉法國處死路易十六後,驅逐了法國公使。法國政府以英國同反法國家聯絡為由,在2月1日對英國和荷蘭宣戰。此後英國先後同普、奧、荷、撒丁、西等國簽訂援助條約組成反法同盟,反對法國大革命。

  • 5 # 東方評史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法國大革命?

    在1789年的7月4日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逮捕了國王路易十六!

    與此同時,支援路易十六的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等,也出兵干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法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派形成了以雅各賓派為主要的領導核心,擊退了外國干涉軍!

    隨後不久的代表共商業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握了法國政權,廢除君主制,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由於在對待國王路易十六的問題上,兩派之間發生了嚴重的矛盾,最後路易十六被以雅各賓為首的法華人民送上了斷頭臺!

    1793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再一次把雅各賓派推上了最高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外國干涉軍又開始進攻法國。

    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羅伯斯庇爾,領到法華人民擊退了外國干涉軍,鎮壓了國內的反革命勢力。

    危機結束之後,雅各賓內部又產生了矛盾和分裂。

    1794年的7月份,一個反羅伯斯庇爾的集團發動“熱月政變”成功,並把羅伯斯庇爾等人送上了斷頭臺,雅各賓專制政權被顛覆。

    在這些發動“熱月政變”一派中,年輕的炮兵少尉拿破崙脫穎而出,他於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奪取了法國政權,並自此以後開始了一系列的與反法同盟國家之間的戰爭!

    這就是所謂的法國大革命的經過,其實看上去與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沒啥不同,一群只顧自己享樂的投機分子而已。

    在接下來就是英國為什麼組織反法同盟,以及拿破崙與歐洲反法同盟作戰的問題了!

    在法國發生大革命的時候,英國在此之前早已成為了歐洲的頭號強國。它一直與法國曆來不睦,並斷斷續續的打了百年戰爭。

    而法國在當時是除了英國之外的歐洲第二強國,英華人顯然是不願意看到法國強大起來。

    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鼓動了俄、普、奧等國組成了反法同盟,意在削弱對自己構成威脅並有宿仇的法國,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哪來的什麼正義與非正義一談?

    其實,把意識形態和國家的政治體制建立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本身就顯得荒繆!

    只有利益的驅使才能決定與一個國家是成為敵人或者成為朋友!

    舉個例子講: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以後,以英法美日為首的協約國發動了干涉蘇維埃政權的行動。

    協約國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反對布林什維克主義,而是在此前投資在俄國的幾億盧布化為了泡影。

    因為新生的蘇維埃政府對於前沙俄時代所欠的一切外國債務,一律予以否認。

    也就是說此前沙俄所欠的一切債務,新政權沒有償還的責任!

    這才是協約國干涉蘇俄內務的原因!

    所以說由英國主導的反發聯盟,本身就是英華人心懷鬼胎,旨在消滅一個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的法國,才是它的最終目的!

    跟國家體制無關,跟意識形態也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仇者聯盟3》中滅霸所屬的永恆一族因為資源問題而滅族,為何滅霸能夠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