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七夸父

    其實這個甩鞭子,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了,隨後一直髮展,延續到清朝,中間打鞭子的方法也是多有變化。朝會前,打鞭子表示皇帝駕到,各位文武大臣保持肅靜,恭迎聖駕,也就是“淨鞭”。說白了打幾下鞭子,就是為了表現皇權的威嚴,皇帝駕馭文武百官、百姓,就像這打鞭子一樣,對於作亂不忠的臣子,打到發出聲響。

    從五代十國開始,一直延續到南宋,朝會前,都是安排十幾侍衛個人在朝堂之外打鞭子,要求聲音齊、打的響。如果打鞭子,聲音不齊,或者不響,這些侍衛就要受到處罰。這也就難為這些侍衛了,日夜苦練,就為了練好打鞭子。

    打鞭子的侍衛人數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宋孝宗時期,打鞭子人數達到14人,且都是宮廷侍衛;元朝以後人數都有所減少,每次打三下。到了清朝康熙時期,統一改為一個太監每次打三下。這也就是大家常常看到影視劇中的情景。

    此外,在清朝朝會中,除了開朝要打三下,表示靜鞭外,朝會完了,還要再打三下淨鞭,表示朝會結束,皇帝還駕,群臣退下。

  • 2 # 泓潤琨闐翠珍

    “響鞭”是清朝舉行“朝會”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稱為“響鞭”俗稱“響淨鞭”。

    “淨鞭”也叫“靜鞭”,用皇家專用的黃絲編織而成,鞭梢塗蠟,打在地上很響,根據瞭解,我覺得目的有四:

    一是增加儀式感。是皇家天威的外在表現,透過這些繁複的儀式達到肅穆莊嚴的效果,天威不可冒犯。

    二是的是提醒臣工。朝會即將開始,皇上即將駕到,各位王公大臣整理儀容儀表,內斂心神,提神醒腦,準備面君,準備好上奏事宜,核查奏報內容,提高奏報內容的效率效果。

    三是震懾人心。廟堂之高,是天下士子求取功名利祿的最高追求,難免會有非良善之輩,竊取廟堂之位,響鞭也是警戒士子,心存善念,為朝廷出力,為百姓謀福利。

    四是驚懼飛禽走獸。和現在機場的用轟鳴聲趕走飛禽一個道理。在清朝,皇宮是一個肅穆莊嚴之地,飛禽走獸不太可控,響鞭的聲音會驚懼飛禽走獸。

    略做分析,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感謝!!!

  • 3 # 安定郡小書生

    清朝每次朝會前,就會有太監在大殿前廣場上甩三下鞭子,稱為淨鞭,也叫靜鞭、警鞭。

    淨鞭是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透過發出響聲警示人們保持肅靜。表明皇帝即將出場,所有人們要肅靜的意思。

    淨鞭可不是清代獨有,在宋人高承《事物紀原》記載“鳴鞭,唐及五代有之”,說明這項儀式在唐或五代之前就有了。

    在《清史稿·志六十三禮七》中記載,清代的朝會和“鳴鞭”的儀式都有詳細的規定,例如每次“朝會”都有兩次“鳴鞭”,當皇帝從中和殿出來到達太極殿(金鑾殿)時,鳴鞭三下;典禮完畢時,又鳴鞭三下,皇帝起駕回宮。

    之所以要鳴鞭,潛夫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鳴鞭作為一種儀式體現了封建皇帝的權威,就如同現在每次重大活動鳴放禮炮一樣,但是皇帝經常上朝,總不可能經常鳴放禮炮吧,鳴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②鳴鞭聲音大,很多人能夠聽到,響鞭時,當太監用力甩鞭子時,就會產生一個力量順著發力的方向傳到鞭子的末梢,當力的傳遞速度速超過音速時,就會產生音爆現象,發出清脆的響聲,完全可以與禮炮媲美;

    ③鳴鞭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鳴鞭就做淨鞭、靜鞭、警鞭,就包含了三層意思。淨鞭,清理乾淨的意思,皇帝馬上就要隆重登場了,請聽到聲音的人趕緊讓開道路讓皇帝透過;靜鞭,讓聽到聲音的人保持安靜,大家嚴肅認真對待;警鞭,讓聽到聲音的人小心點,搞不好鞭子就抽你身上了。

  • 4 # 東白啟明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到了兩件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事。一件是偉大的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第二位妻子宗氏的口吻寫過一首《代贈遠》的詩,從詩中彷彿可以看見詩人的妻子多情、精明、刁蠻、任性的性格。其中有兩句是: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另外一件就是在朝會時甩鞭這件事,並不是清朝獨有的,而是代代流傳下來的,這足以說明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穿越時空的繼承力。在李白的詩中,鳴鞭的含義與題目相差甚遠,但朝會前的甩鞭正式的名稱就叫作“鳴鞭”,又稱靜鞭或淨鞭。

    關於它的起源,宋代人高承在《事物紀原》記載道:“鳴鞭,唐及五代有之。”在這以後,朝會鳴鞭這個儀式就越發不可收拾,代代相傳了。在宋朝《東京夢華錄》記載:皇帝出行的時候,駕近,就會排列橫門十餘人一起擊鞭。《宋史》中也有相關記載:“殿前指揮使,行門二十二人,鳴鞭十二人,孝宗增為一十四人”《金史》也記載:皇帝在殿上時鳴鞭,結束之後,殿下亦鳴鞭。元代,鳴鞭在規制上更加規範:皇帝出閣升輦,鳴鞭三,升御座,鳴鞭三。這時使用的鞭子在外觀上,有一個綠色的柄,鞭以梅紅絲為之,梢用黃茸而漬以蠟但並沒有長度的規定。到了明清兩代,皇帝們更加喜歡這個東西上,並不斷髮揚光大。《明會典》載:“候上御寶座,鳴 鞭,鴻臚寺官贊入班……奏事畢,鳴鞭駕興,百官以次出”。《明史》中,大型朝會鳴鞭要有四人,左右北向站立,這四個人許是一起舉手,鞭子也不會太長,太長了他們的聲音甩不到一起。清朝從康熙八年以後,每次朝會都有兩次鳴鞭,一是皇帝從中和殿出來到達太極殿時,三下淨鞭;二是典禮完畢,起駕回宮, 響三下淨鞭,群臣退下,這三聲淨鞭由一個人操作,必須保證聲音高度。所以明清鳴鞭次序相同,比前代更為系統規範。看看,就是這麼個小小的儀式,每朝每代的皇帝都鍾愛有加,不但沒有放棄,而且還越來越重視,讓它為已所用。這麼多皇帝為什麼都會喜歡聽鞭子響嗎?其實這是皇帝們在給自己立威呢?你想啊,鞭子打在人身上是會痛的,誰也不願意被鞭子抽上一頓,就象牛啊、羊啊看到牧民手中的鞭子就會老老實實聽從指揮,同樣道理,鞭子蘊藏著是皇帝的控制力,而鞭子就是權力的象徵,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因此,鞭子一響,大臣們就知道皇帝來了,要給他們安排工作了。鞭子再響,大臣知道皇帝走了,他們也可以各忙各的,最後可以回家喝茶吃飯。

    但能把鞭子打響可是個力氣活和技術活,有人為此要練上一輩子。明朝鳴鞭是錦衣衛的活,但到了清朝就慢慢地由太監們負責了。清朝負責打鞭的太監那絕對是打鞭子高手,每當上朝時,他們就會拼了吃奶的力氣,把鞭子能打多響就打多響,讓皇帝滿意。好在,現在甩鞭已成為一項大眾的鍛鍊方式,只要你原意,你也可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把鞭子甩得叭叭響。

  • 5 # 古今通史

    “棕殿沉沉曉日清,靜鞭初徹四無聲。”《明史》“鳴鞭報時,對贊唱排班,班齊。”

    《金瓶梅》-----西門慶進京參加朝賀天子典儀……玉階前,剌剌刮刮肅靜鞭響三聲……”

    《水滸》“隱隱淨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西遊記》“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

    鞭聲背後,是駕馭,是皇權對百官、百姓的震懾和驅使。鳴鞭的起源不是清朝,早在五代十國之前就有,滿清入關後在朝儀中借鑑了這種方式。

    鳴鞭的作用

    舉幾個通俗的例子:

    開會了,領導咳嗽幾聲,或者拍拍話筒,意思就是說都靜靜,別再嗡嗡了,都要好好聽我說。

    皇帝上朝的時候鳴鞭,也是提醒的意思,閒雜人等迴避,檢視朝班站位次序,都注意一下禮儀、不要以無意之舉犯上,不要再聊閒天了,衣帽穿戴整理得體,迎接皇帝上朝。當然,鳴鞭並不只限於皇帝上朝才使用。

    鳴鞭的外觀與製作

    《清會典·鑾儀衛》-----“靜鞭,黃絲,長一丈三尺,闊三寸;梢長三丈,漬以蠟;柄木質髹朱,長一尺,刻金龍首。”

    朝代不同鞭絲顏色也有差別,比如宋朝是紅絲,元朝是梅紅色的鞭絲,只是鞭梢為黃茸浸蠟,綠柄,清代是黃色鞭絲,同樣也是鞭梢浸蠟。

    鳴鞭的歷史發展

    鳴鞭=靜鞭=淨鞭

    《周禮》-----狼氏掌執靜鞭以驅趕人群,開闢道路,皇帝出入的時候則夾道列在兩旁。

    《秦並六國平話》:“四聲萬歲響連天,三下靜鞭人寂靜。”

    晉朝-----皇帝出行時專用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車駕儀仗隊就有鳴鞭的儀仗。

    《事物紀原》-----“鳴鞭,五代有之。”這是宋代關於鳴鞭的記錄。

    《金史》,皇帝在殿上時鳴鞭,結束之後,殿下亦鳴鞭。

    ,“椶殿沉沉曉日清,靜鞭初徹四無聲。”

    史》“鳴鞭報時,對贊唱排班,班齊。”

    史稿》康熙八年,定正朝會樂章,三大節並設。大朝行禮致慶......丹陛南階三級,鑾儀衛官六人司鳴鞭......鑾儀衛官贊“鳴鞭”......序坐。賜茶畢,復鳴鞭三,中和樂作,駕還宮。樂止,群臣退。

    清代就是朝會兩鳴鞭,皇帝到達和回宮前。

    “鳴鞭”或“靜鞭”是封建時代君主專制威權的表現之一,是自古以來諸多皇家禮儀中的一個小專案,其實稱之為靜鞭更合適,但是鳴鞭一詞兼具動、靜,所以文中用鳴鞭多了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油田遇襲持續發酵,全球油價會漲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