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平凡
-
2 # 職域公考
“每次抱怨工作,爸媽說:就你辛苦?就你累?你不能做為什麼其他人都能做?年輕人就是懶、就是貪圖安逸,我們年輕時候blablablabla……”
“我每次崩潰的時候,爸媽就說:你有事不能憋著。後來我跟他們說的時候,他們又說:你要學會自己消化。”
“你一個大學生為什麼要幹這種事?為什麼不找一個穩定又體面的工作?為什麼下班這麼晚,不找一個離家近、不加班、工資高的地方嗎?”
《常回家看看》的歌詞洋溢著回家的誘惑,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們跟爸媽的溝通變成了: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越說越煩;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談談,越談越崩。
有人說:有一種內傷叫做“跟父母聊工作”。在一檔《不好說特想聽》的節目裡,節目組找了四個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讓年輕人做了一份PPT,像公司述職一樣,面對面跟爸媽解釋自己的工作。
和爸媽解釋工作,年輕人都犯了難:不知道該怎麼寫、說不明白、很難解釋這個工作;爸媽則表示:和孩子聊不了兩句他們就煩了、孩子很少聊這個。
年輕人的工作,真有這麼“不好說”嗎?爸媽真的“特想聽”嗎?
1
你不能替我做選擇
35歲的女兒包大英,在北京做心理諮詢師。
59歲的父親包成群,年輕時曾以照相為生,後改行做貨車司機,晚年承包大巴拉客。
大英剛畢業時,在家鄉基層政府上班,雖工資不高,父母卻很自豪,認為“有前途”。
但她卻說:“每天的工作內容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看到十年之後你的樣子”。
2014年,沒有通知父母,大英辭去了當地事業單位的工作,去北京闖蕩,“我覺得你不能替我做選擇,我是有自由意志的,我們之間有正面的衝突”。
父親包成群覺得女兒既強勢又太理想化,“只要是不弄死我,我就幹啥都不怕”,女兒的這句話,深深烙在他腦海裡。
——“來北京,你都不知道我來幹嘛了嗎?意外嗎?”大英笑著問父親。
——“當時肯定也挺糾結的,知道你不是安分的性格,對你的選擇也沒啥說的。但我覺得你的生活狀態少了一點,吃了、住了、周邊的朋友或人際關係等。”父親還是比較擔心大英的個人問題。
大英為父親解釋自己的工作,分享工作中的感動:“我送一個來訪者去公交車站,他走遠了,我就走回來,風吹著我的臉,我就默默地在流眼淚,不是因為憂傷,而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喜悅,我能見證一個人生命的蛻變,這是一種寶藏,會一直儲存在我的生命裡”。
父親聽完,欣慰點頭:覺得挺厲害的。
在大英的眼裡,父親是一個文藝青年,但她覺得自己出生後,父親就被生活逼迫無奈,選擇了現實生活,放棄了很多愛好。但父親並不覺得遺憾。
“我覺得人可能到最後,誰也不能改變誰”,女兒說。
最後,大英俏皮地推著父親走出了畫外。
父親笑著,也許心裡已經理解了女兒:隨她去吧,只要她好就行了。
2
你為什麼不正常一點?
“我媽沒有很想了解我做得多好,每次都很打擊我,我很難在工作上從我媽那得到一點安慰”,25歲的唐向未,是一名內容創業者。
述職一開始,媽媽就對唐向未的褲子很不滿意。她說兒子穿的闊腿褲“女兮兮的”。
“我們倆對你的穿著,(說了)七八年了吧”。
“但是我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兒子溫柔地避開母親的強勢。
母親把臉別到一邊,不滿地打斷:你這些想法,為什麼不正常一點呢?
當唐向未說去創業,母親氣到要斷絕關係,覺得養了個“白眼狼”。
“你覺得你很有本事嗎,你覺得你能在社會上,一定做出什麼事情嗎?要能力,能力不足;要經驗,根本沒有;要人脈,人脈沒有!”母親一番打擊,還是沒有勸住兒子,除了給他打了幾萬塊錢,就不再管他了。
母親一心希望唐向未當兵,但他覺得部隊會打壓他的創造性。唐向未解釋自己創業的原因,跟母親曾經失敗的創業經歷有關,但母親覺得他把創業想得太簡單。
進入PPT播放環節,母親對PPT上的內容並不感興趣,她不想知道兒子具體是做什麼的,她只關心現實的問題:創業容易嗎?這個錢好掙嗎?
兒子停頓了一下,“我覺得挺辛苦的,但是也是能掙到錢的”。
“喜歡的就要靠自己去爭取”,日語專業的唐向未,大四時為了進入傳媒行業,搜遍了成都所有傳媒行業40多個電話,打了3天電話,為自己爭取實習機會;為了自己的“白日夢”,20歲的他獨自一人在寒冬的大廳裡等了1天,去談專案。儘管每月只掙一萬多塊,但他“實在是太喜歡這份工作了”。
“所以,你現在理解我做這件事情,也不是白日夢了嗎?”
“但是如果你聽我們的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辛苦吧”。
3
你年輕時也和我一樣
32歲,對於職業電競選手王俊翔來說,已經不是黃金年齡。
因為不想成為一個抱著鐵飯碗、從不去探索的小職員,他在30歲選擇成為職業電競手。
父親對他的期待很簡單,“你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就行”。
他每天早上8點起來,工作8~10個小時,實戰練手感,但這在家人看來,他是在玩兒,是不務正業。
“我目前取得過的成績,有一個城市賽的冠軍和亞軍,一個省賽的季軍,以及全國公開賽的32強……目前以我的成績可以晉級到黃金賽的專業組”,王俊翔急於用自己的成績來說服父親。
但父親卻更關心他的收入。得知他半年才賺一萬塊左右,父親說,“你還不如一個打工的。”
儘管賺到的錢只能勉強維生,但王俊翔相信自己的收入,會隨著層次的提升而增多。
父親還是很擔心,“以後老了,掙不到錢怎麼辦?五險一金什麼都沒有”。
“沒想那麼多,想太多有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不如就放手一做”,兒子說。
王俊翔知道父母期望他找個朝九晚五、甚至公務員的穩定工作,他問父親:“您年輕時候也想找一個這樣的工作嗎?”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是安安分分地工作……我和你媽,當時(思想)比較靠前,改革開放就辭職下海經商了。對新生事物,比別人接受要快點。”
——“當時爺爺奶奶什麼態度?”
——“你爺爺奶奶那會兒還反對了,他們說‘你放著國營單位不去,你出來幹什麼呢?要是幹著買賣不行,將來吃飯怎麼辦?作為老人都有顧慮’”。
——“那是不是跟我們現在這個情況差不多?所以嘛,我是當時您那個位置,您現在是當年我爺爺那個位置”。
父子倆大笑。
為什麼和父母一聊工作,總覺得聊不下去?為什麼爸媽不理解年輕人的工作選擇?
是時代的變化,快到我們無法理解?是新職業的出現,讓父母無法接受?還是所處的年齡段不同,考慮的風險不同?
節目裡的孩子和父母在談工作時,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帶著父母年輕時的烙印。
年長者總喜歡教育人,他們給年輕人當頭一棒、或對年輕人冷嘲熱諷,是因為他們經歷過一些人生後,總是巴不得把那些彎路,都講給還沒上路的人聽,或者拉他們回到穩定順暢的路上。
也許父母年輕時也曾鮮衣怒馬、愛自由,曾經敢闖敢拼的他們,只是逐漸被現實磨掉了稜角。也許父母並不是真想知道我們工作的具體內容,他們只是希望孩子的工作可以安穩、生活有保障、平安度過一生。
只不過,孩子長大了,總要走自己的路。也許有一天我們老了,也會這樣,誰說得準呢?
回覆列表
自己的選擇當然是最好的!年輕人有點想法願意去努力,成功的希望也大,即使是失敗了,也曾努力,心理也滿足了,如果沒有嘗試,幹父母選擇的工作,心理總是有一種缺憾,如果不順心,甚至會想如果幹自己喜歡的工作會是什麼樣。現在的社會成功不容易,年輕時候不折騰,已經也許就沒有機會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