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洪荒閣

    喝酒和吟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但確又無法完全割裂彼此之間存在的莫名聯絡。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對於內心世界豐富的人來說,情感的表達,酒是最好的催化劑和助推劑。“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內心的苦悶和孤獨,藉由美酒宣洩而出,如此佳作自然成為千古流傳的絕章。美酒之於李白,便不再是酒,而是獨自品味內心的斑斕,是與靈魂深處最真實的自我在對話交流。

    沒有了酒,世上便再無詩仙。

  • 2 # 張紅偉書畫篆刻創作室

    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他的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飄逸跳躍,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很多人在醉酒後會失憶,胡亂說話,打人鬧事。因此大多醉酒的人第二天清醒後感到萬分的懊悔,可是詩人李白卻完全不同,李白非常愛喝酒,在他寫的1000多首詩中有200首在寫酒,酒仙這個雅號對於李白可是名副其實,就連杜甫醉酒後寫出詩詞也不如李白多。

    在李白酒後醉語的觴詠作品中我們嗅到了大唐盛世酒味的醇香和濃烈;在詩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景色,感受到他的恢宏的功業抱負,對國家的熱愛。他的浪漫主義的精神;他的詩詞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我們彷彿看得到他的自由無阻無拘無束,還有心中的那一絲無奈。

    那麼李白為什麼會如此愛喝酒呢?說起酒量好的名族你一定首先想起的是蒙古人,他們不論男女老少是外出打獵好還在家照顧孩子身邊總會有一壺酒,而突厥人也是這樣,其實李白身上有著突厥人的血統,突厥人與蒙古人的祖先都是草原上的遊牧名族,他們喝酒更多的是用碗來喝。

    至於中原人用的酒杯對於突厥人來說根本就是小家子氣,而漢人更是覺得他們不叫喝酒,叫灌酒;而李白雖然他長在中原但身上流著突厥人的血,有著草原人的魂魄,這也決定了他會嗜酒如命,他的一生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

    李白有著遠大的仕途抱負,在《為宋中丞自薦表》中看出李白非常渴望得到皇帝的賞識與重用;在他被引薦進宮臨行前也是將情緒寄託在酒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看著自己的理想就要實現在詩裡寫下了自己的內心的狂喜與自信。

    可惜天不遂人意唐玄宗整日沉溺的酒色中早已不再是那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而李白更是不屈不撓性格直爽,沒過多久就被排擠離開了長安,他的夢想再也不會實現,所有的熱血都化為泡沫。他對於皇帝的失望和現實的憤怒在那一刻都只能憑藉著杯中酒來發洩。

    他整日借酒消愁,在酒中的世界裡去完成自己當初的抱負,去減輕內心的惆帳與痛苦。這更是要他迷戀上了喝酒,在酒中他的詩情噴發出來了,他與酒相伴寄情於酒。他交結了許多的朋友在他見著朋友內心自然欣喜萬分,這更是少不了喝酒。每次喝醉和與朋友離別時他想起自己的狀況心中的痛苦沒有發洩之處,於是寄情於酒。一杯杯酒不只是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是與朋友的情誼,詩意便噴發了出來。

    俠士們行走江湖靠得是一個人一把劍,那李白就是一首詩一杯酒,也許是隻有在喝醉酒後才可以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敢於說出自己原本說不出口的心思,在《將進酒》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鮮明的個性和悲涼的無奈。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詩仙的豪氣與氣勢。同時也是非常深沉的,表面上看到的是他在宣揚喝酒行樂,用豪邁的氣勢來寫他杯中的酒,但同時也是消極的,他對於當時的黑勢力和自己滿身才華的無處施展,只有酒是他的心情發洩處也是他的興奮劑。在現實生活中他無處施展自己的抱負,可在醉酒後卻是千軍萬馬。

    他的理想被泯滅,他對現實的無力改變只有酒是他的精神食糧和麻醉劑,他將自己的情緒轉化在酒裡,將憤懣之情化作為詩詞中的豪放,把激憤在醉酒後當做及時行樂的出處,李白髮洩著不滿反抗著社會。他開始著對懷才不遇的哀嘆與無奈,同時又是樂觀與通達的情懷。是啊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他只能借酒消愁迴避現實,在自己的夢境裡遨遊。

  • 3 # 龍戰於野888

    一千多年來,世人都曉得李白其人自信樂觀、其詩豪邁奔放,但是又有幾人真正走入過李白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那“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滿腔憂憤呢?

    人們都說時勢造英雄,確實,氣度非凡的大唐王朝成就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傑出人物,只是,還有許多人依然在那高奏凱歌的時代,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往。李白就是其中之一。 李白之所以愛喝酒,源於特殊的時代背景和坎坷的人生遭遇。

    1.大唐王朝,依然是個階層固化的時代。

    雖然科舉制當時日益完善,但那畢竟只是少數人登上政治舞臺、實現人生價值的助跑器。所以,幸運兒們總是春風得意,快馬揚鞭,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後在慈恩寺的題名牆上,心潮澎湃地寫上自己曾到此一遊的豪言壯語。 只是還有很多人與此無緣,佔大唐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沒有這樣的機會,佔大唐人口絕少數的商人及其子弟更沒有這樣的機會,因而李白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他是被人們譽為重利輕別離的商人的兒子,是不知亡國恨的商女一類的人。李白明白,自己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2.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人生際遇。

    ①.年輕的李白對現實仍抱有希望,那怕是向父母官李邕毛遂自薦失敗後,他依然樂觀地抒寫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雄心壯志,並仗劍遠行,前往心中能夠實現理想的國都長安。 我始終相信,年輕的李白離開故鄉四川,途中寫下《蜀道難》時對前途充滿著一絲迷茫和隱約擔憂。但這都沒什麼,最起碼還有條終南捷徑。實在不行,我就炒作,包裝自己。

    ②.李白終於靠著終南捷徑,靠著自我包裝,經賀知章引薦,直達朝堂。李白以為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其實他不知,此時的天子李隆基已日漸失去開元天子所曾有的銳氣了。李白不想永遠活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空虛無聊狀態下。 李白終於得罪了權貴們,他被賜金放還了,實際上是被逐出長安了。

    內心是痛苦的,臉上還得裝作滿不在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能感受到多年後他第二次奉召回長安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背後的酸楚。我也能體會到李白在漫遊路上“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滿腹憂傷。李白就這樣一路走著,他抒發著友情,也抒發著三千丈白髮一樣綿長的憂傷。

    李白寄情於酒,寄情於詩,他寄情於眼前的大好河山。他在酒中消解著人生的苦悶,他在詩中品味著人生的快樂與豪情。但他卻一路回望,高唱著“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的相思之曲。

    但長安,已不是李白的長安!

    ③.我相信,安史亂中的李白,擁有和他的忘年交朋友杜甫同樣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甚至想提三尺寶劍,平戰亂,定天下。只可惜,他錯投了永王李璘的門下。李白被貶往夜郎了,那一刻,他定然想起了當年的王昌齡,他終於不用再寄託明月捎去那份愁心,李白要把自己親自送到朋友的身邊了。

    如果不是朝廷的特赦令,詩仙李白也許會孤老在那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幸運的是,他半途而返。我能想像到滿頭白髮的李白迴歸時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極而泣的心情。 但一切都到了終點,包括行程,包括命運。

    明月還是當年的明月,酒卻已不是當年的酒,李白再也不是當年的李白了。 酒後的李白,帶走了自己,也帶走了六十二年的坎坷一生,在他的身後,留給後世的是詩歌史上無與倫比的輝煌!

  • 4 # 高山流水szw

    李白一生兩大好,作詩喝酒,人稱“詩仙”·“酒仙”。稱之“酒仙”最早見於唐·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為什麼愛喝酒?這有他先天的一面,也有他後天的一面。據說李白帶有突厥人血統。突厥人屬於遊牧人豪爽,較中原漢人都好酒,能喝酒,盛酒用壇,喝酒使碗。李白繼承先人豪爽嗜酒性格。這是他愛喝酒成為“酒仙”的基礎。

    李白一生,道路坎坷,少年成才,才高八斗;中年士途不振,懷才不遇;晚年碾轉流離,居無定所。蹉跎歲月,以詩為友,以酒為伴。這是李白愛喝酒成為“酒仙”的外在條件。

    李白為人灑脫,狂放不羈。作詩浪漫飄逸,想象豐富,不愧“詩仙”之名;喝酒酒視如命,交友豪爽。李白的一首《將進酒·君不見》把他視酒如命,豪爽的喝酒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回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酔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為何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酒助詩興,詩借酒出。“李白斗酒詩百篇”,如果李白不喝酒,沒有這斗酒就沒有詩百篇,大概也就成不了“詩仙”了。

  • 5 # 雪舞風華

    我認為不會喝酒的李白不會被稱作詩仙。

    因為李白不僅有詩仙的稱謂,還有酒仙的稱謂。

    李白很多詩都是酒後寫出來的,喝酒可以助興,酒就是他的靈感源。

    沒有酒李白的詩可能就沒有這麼多韻味了。得意時飲酒作詩,失意之時也要飲酒作詩,詩酒風流唯我李太白。

    圖片出自網際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友必備備胎工具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