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兵器研究所
-
2 # 赫明路
應該這樣理解:除了製造工藝複雜成本高昂之外,至宋以來的重文抑武的政策,使中國的貴族和歐洲、日本相較而言缺乏尚武傳統,上層人士沒有對武器裝備精進的熱情,基本沒有出現一個像歐、日那樣的具有專業軍事素養和文化基礎的騎士或武士階層。對中國多數兵員來說,輪簧槍操作、維護繁瑣,非熟練槍手擊發率低,而火繩槍成本低工藝成熟,使用維護要求相對較低便於大量裝備,適合當時中國的財政狀況和人員素質,況且,其實整個明朝時期連火繩槍都只是部分軍隊有裝備,而未做到完全普及,更別說輪簧槍這樣的稀罕物。而同時期歐洲除了工業製造水平相對來說確實高於東方,並且裝備輪簧槍的歐洲騎兵多為貴族或有一定地位的職業騎士,在財力和軍事素養上有條件較大量的裝備。
-
3 # 關東俠客
繼火繩槍之後,歐洲在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之交有人發明了機械力量打火裝置。很快這種裝置被安置在槍枝上,於是簧輪槍出現了。這種打火裝置類似於今天的打火機。有一個鐵製轉輪,使用彈簧驅動旋轉,讓有粗糙的紋路的輪面跟一片黃鐵礦石磨擦產生火花。到十六世紀中後期,各種不同型別的黃輪槍開始在歐洲出現。只不過這種槍枝工藝較複雜,一般火繩槍有七個左古,黃輪槍零件在二十個以上,而個零件製做非常精巧,導制價格較高,在當時歐洲只有貴族和騎兵等才裝備得起,普通土兵仍用火繩槍,這種現象持續到十七世紀。相比大明,第一次和葡萄牙衝突後,開始引進西方先進火器,可當時落後的軍工制度,僵化的體制和觀念,仿製的火器基本上是殘次品。槍管口徑不一,歪斜,不圓,彈丸卡殼。戰場上殺傷力若,向黃輪槍這種工藝複雜的產點不可能規模化生產,沒這個科技實力,即使少數工匠生產出來,技術上也很難保證。總而言之,觀念畏想落後,把新工藝看成是奇技淫巧之物加以抵制。
-
4 # 朝文社
簧輪火槍,是歐洲十六世紀初葉,也就是中國明朝正德年間時,西歐大陸湧現出的一種新型火槍。這種以火石碰撞擊發為主要發射方式的新槍械,改變了火繩槍靠天吃飯,遇到風雨天就卡殼的悲催場面,堪稱火槍發展史上的革命。不過,至少在整個十六世紀時,這種新型火槍在歐洲,依然屬於稀有產品,距離“大量裝備”,真心差得遠。
這其中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簧輪火槍,依然不成熟的技術工藝。簧輪火槍的出現時間,今天在歐洲還有不少爭議,有人認為是來自畫家達芬奇繪製的草圖,也有人認為來自1517年紐倫堡的槍械師丁夫斯基。但製造於1521年的德意志費迪南大公的專用槍械,卻展現了這種火槍的早期風貌:槍械上有燧石和擊錘,下面還有鋼輪鉤齒髮條,只要扣動扳機,飛轉的鋼輪以擊錘打擊燧石,就能迅速將彈藥擊發。以操作方式來說,確實十分強大。
到了1547年時,瑞典人改進的簧輪火槍,在槍械上安裝上防雨的保護蓋,原先的轉輪也變成了鋼火鐮,射擊變得更便捷。但是無論是“德國造”還是“瑞典造”,其中的毛病也沒改:這種新槍械的設計太過複雜,而且開一兩槍可以,打多了就容易出故障。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種槍械的成本問題,製造的工期太長,造價也無比昂貴。造一兩把做樣品還可以,至於大量製造?基本承受不起。
所以在整個十六世紀裡,除了裝備少量精銳騎兵外,基本就是給貴族當收藏品。直到17世紀20年代,法華人徹底改進簧輪火槍,把槍械上原先複雜的鋼輪裝置,變成了更簡單的擊錘撞擊裝置。這款火槍的操作與成本,從此大大降低。批次裝備才成為可能。這種確立了“撞擊式燧發槍機”的新火槍,就是從“簧輪火槍”演變來的燧發槍。不過即使如此,燧發槍在十七世紀取代火繩槍,依然經過了漫長的年頭,一直到明朝滅亡時,都沒有完全實現。那同時期的明朝呢?其實出現燧發槍的技術也不晚。1635年,明朝軍工強人畢懋康的《軍器圖說》裡,就介紹了名為“自生火銃”的新槍械。這種同樣是撞擊擊發的槍械,就是明朝版的“燧發槍”。以其紙面技術說,並不落後於同時代的西方國家。可惜此時的明朝,已是風雨飄搖的滅亡前夜。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各個扯皮怠工,縱有如此先進的技術,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清朝取代明朝後,這種已經在歐洲逐漸普及的“簧輪火槍”,倒也被清朝吸取。載有這技術的《軍器圖說》,曾被康熙帝下令認真研究,陸續開發出了各種新款。比如專供康熙皇帝打獵的“康熙御用槍”,八旗精銳火器部隊配備的三點六尺“撞擊式燧發槍”,也是當時的世界水平。但清軍大多數部隊使用的,依然還是火繩槍。而隨著乾隆年間,《軍器圖說》被清王朝列為禁書,清王朝的“槍械革命”,也就戛然而止,清王朝的裝備水平,已然遠遠落後於世界。
-
5 # 米南德王問道
簧輪火槍根本沒有條件,大量出現在當時的明朝。這種武器雖然設計的精妙,但維護非常複雜,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只是固定人群在使用,而很少有給去往遠東的人員。
簧輪手槍出現在16世紀初期,是歐洲技術或者說鐘錶技術發達的產物。由於在剛剛誕生的年代,是非常高科技的武器。於是在原產地德意志,一度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下令“嚴禁出口外洩”。
相比同時代已經大量普及的火繩槍,簧輪手槍在使用時有著巨大的便利優勢。槍手只需要事先用鑰匙把槍機中的彈簧上緊。使用時扣動扳機,讓一個鋼輪在彈簧的帶動下飛速旋轉,兵與機頭所夾的一塊黃鐵礦摩擦。從而產生白熱的火花,去引燃藥池中的細粒引藥,引藥再透過火門引燃槍管中的發射藥。
正因為設計結構的緊密和複雜,反而限制了簧輪手槍的普及。首先是普通步兵限於財力因素,不可能去裝備這種手槍或類似激發裝置的槍械。即便是有精銳部隊可以採用,也要面臨複雜的保養問題。因為擊發裝置很容易出現故障,並需要有一定專業訓練的人去立刻排除故障。這些要求也都太難為前線的普通士兵。
在當時,簧輪手槍主要是騎兵部隊在使用。畢竟,能作為騎兵參戰的人員都不太會是財力不足的困難群體。不少騎兵會同時帶上3-4把這種手槍參戰。一把始終窩在手裡,一把放在腰間或馬上的槍套內。其餘的可能事先填裝,再插在自己的馬靴裡。
由於明朝時去遠東探險和開拓的人,主要是下級貴族和普通平民階層出生,所以不會有什麼財力去給自己裝備這種武器。歐洲人早期在東方的武裝,不是海軍就是步兵、炮兵。加上人數稀少,規模往往不大。因此,也就分不出多少人力去充當騎兵。
少量的騎手,往往是具有較高地位的貴族。這類人一方面是舊的騎士情節較重,另一方面是長期不在歐洲戰場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而,他們都不曾大量使用簧輪手槍。自然不會被明朝人所大量看到。
何況,明朝時期的東方工藝技術,已經被歐洲大大拉開。如果有部分開明人士獲得了簧輪手槍,也很難去進行大規模的山寨複製。在一個連火繩槍都沒有普及的朝代,要求他們去用上簧輪手槍,實在是太過苛刻了。
-
6 # 火器工坊
簧輪手槍,別說明朝了,歐洲也沒有大量裝備啊。
在16世紀中葉,歐洲的鐘錶行業發達,很多鐘錶大師精於機械結構,他們發現軍隊所用的火繩槍固然威力大,但是燃燒的火繩易受氣候影響而有失效的可能。後來德國鐘錶匠約翰·基弗斯根據燧石打火和鐘錶的發條結構發明了轉輪打火槍,也就是簧輪火槍。
簧輪火槍雖然結構精密,可以避免天氣的影響,但是它結構太精密了,以至於非常容易損壞,而且其精密的節構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意味著高昂的費用,對於沒錢的國家來說根本就裝備不起。當時也就是荷蘭和法國會裝備這種花哨的武器,尤其是法王路易十三的國王火槍手,就裝備有大量的簧輪手槍。
簧輪手槍還有個bug就是容易啞火,因為帶有發條,所以槍機有鬆動的可能,故而有時很難提供足以打著火的力度,使槍發生啞火現象。
明末的時候,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因為中國沒有自主的鐘表,所以根據結構推測,這是一種撞擊式燧發槍。所以明朝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到簧輪手槍,就算是有機會,也不會裝備,因為沒錢。
回覆列表
德國紐倫堡的一位槍匠約翰·吉夫斯,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鐘表師,於1515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轉燧火槍,也即輪燧槍,或稱簧輪火槍。
輪燧槍最先在德意志地區的軍隊中得到廣泛使用(這也是德意志發明說的重要論據之一)。1543年9月,奧斯曼帝國的蘇萊曼蘇丹透過談判受降拿下斯圖維森堡後,他發現守軍大量裝備了新式的輪燧槍。土耳其人對這種新武器非常好奇,他們允許守軍帶走所有的隨身武器,卻把所有的輪燧槍都沒收了。總之,這種不用明火的輪燧槍很快風靡一時,而受益最大的則是當時的歐洲騎兵們。
1546年,有人記載,輪燧槍已經成為施馬卡登戰爭中,雙方騎兵的豐要裝備之一。到十六世紀中期,大多數歐洲騎手就都給自己裝備了二、三支輪燧式結構的手槍或短槍。
這種槍械其實在明朝出現過,比如明代兵器學家畢懋康在他的《軍器圖說》記載了一種“自生火銃”,雖然一些人認為這種一種燧發槍。但根據圖片來看,說它是簧輪火槍的可能性更大。
至於為啥沒在明朝軍隊裡流行?
原因很簡單,貴!
因為結構像鐘錶一樣複雜的緣故,輪燧槍的價格自然也要比火繩槍昂貴得多,修理起來也比較麻煩。一支輪燧槍往往抵得上二三支乃至更多火繩槍的價錢,因此持有者都對其愛惜有加。甚至有人戲謔的在詩中說:“折斷了劍,丟掉了老婆,幸好槍還在”。
當時在歐洲,也主要是騎兵裝備簧輪火槍,普通步兵裝備的主要還是火繩槍。
顯然,對於明代末年糟糕的財政情況,這款昂貴的火槍必然不能流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