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他知我相思苦

    獨角獸公司,指的是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公司。2013年,獨角獸一詞出現,迅速流行於矽谷,並且出現到全球權威金融雜誌《財富》的封面上。資料顯示,在截止2013年的10年內,全球僅有39家公司從60000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現了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

    因此,針對這些迅速增長的公司,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創造了“獨角獸”一詞,用來形容這些公司的稀缺性。

    然而,截止2018年3月,全球獨角獸公司的數量攀升至279家,其中包括優步(Uber)、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和愛彼迎(Airbnb)。

    迅速增長

    過去幾年裡,獨角獸公司之所以迅速增長,原因不止一個。

    投資者和風投公司一直在採用一種名為“快速變大”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投入大量資金,如此一來,初創公司就能儘可能快地超過競爭對手,獲得市場份額。這種策略是由可獲得的私人資本增加和技術進步來推動的,技術進步讓初創公司能夠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的速度增長。

    因為初創公司能夠向投資者返還更多資本,所以這些公司無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如果市場認為估值過高,那麼IPO可能會催生公司估值貶值的風險。

    最後,透過被蘋果(Apple)、Facebook和谷歌(Google)等大公司收購,很多初創公可以迅速成為獨角獸公司。

    日本近些年只出現1家獨角獸公司

    200多家獨角獸公司,分佈在全球數十個多家,其中接近50%分佈在美國,25%分佈在中國。相比之下,日本雖身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但是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卻屈指可數。

    近些年來,日本只出現了1家獨角獸公司——位於東京的二手市場平臺Mercari。如此說來,用“屈指可數”一詞都屬大材小用了,簡直可以說是“獨苗”了。

    Mercari於2013年成立,成立以來該公司迅速向美國和英國市場擴張。2017年3月,Mercari完成D輪7400萬美元融資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公司。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從成長為獨角獸再到獨立IPO,Mercari可以說是日本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奇蹟。

    Mercari的產品形態跟大家熟悉的轉轉和閒魚並無本質區別:使用者不被區分為買家和賣家,都使用同一個App,可以簡單快速地釋出商品,設定價格,再透過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以及快遞公司等物流方式進行交易。

    三大原因阻礙新獨角獸增長

    一直以科技引領者自傲的日本,卻在獨角獸公司數量上嚴重落後於亞洲其他國家,和中國更是根本沒法比。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的日本是科技創新的代表。索尼、松下、精工等企業,讓日本屹立在世界頂尖企業叢林中。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網際網路元素的普及,這些行業巨頭及僵化的體制非但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甚至成了創新發展的絆腳石。

    World Innovation Lab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Gen Isayama認為,日本科技獨角獸公司之所以少得可憐,主要歸咎於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在日本,可提供增長資本的投資公司寥寥無幾,因此很多科技初創公司以較低的估值上市。有資料顯示,在截止2018年3月底的12個月中,日本初創公司從風投機構融得的資金僅為13億美元,與美國和中國初創公司分別融得的70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形成強烈對比;

    第二,在日本獲得融資的初創公司往往專注於國內市場,這無疑限制增長。

    最後,日本科技行業缺少能讓公司壯大成為獨角獸公司的創業者和經理人。與加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卻未必能獲得回報的初創公司,絕大多數有才華的日本大學畢業生更願意為大公司工作,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捧上“鐵飯碗”。

    讓日本人創業可謂是“難於上青天”。去年,民意調查資料顯示,66.9%的日本人沒有創業意願。事實上,在日本,創業人數不到總人口的3%,而創業成本竟是英國的75倍。

    為創造更多獨角獸,得變

    Isayama指出,日本要想創造出更多的獨角獸公司,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從國內層面來說,日本大公司可以扮演投資公司的角色,為初創公司提供增長資本。軟銀集團公司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建立的1000億美元專案——“軟銀願景基金”,雖然根在日本,但是投資的幾乎都是其他國家的公司或專案。其他大公司需要加快速度,建立一些規模稍小的基金。

    從國際層面來說,日本政府和該國的大公司必須建立海外綜合商業發展中心,以便幫助本國初創公司向海外市場擴張,同時還要把日本科技商業人士介紹給成功的獨角獸公司,旨在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

  • 2 # 汴鄭

    獨角獸企業是指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初創”指成立不到10年。獨角獸企業是發展速度快的代名詞,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尤其是網際網路領域,是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但是,僅看獨角獸企業的發展情況判斷一國經濟發展不全面的。下面列舉一下主要國家的三種企業分佈情況:

    一、世界500企業強調的是企業規模,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門檻(最低銷售收入)是248億美元。這裡,中國已領先全球,但企業質量卻差強人意,世界500強平均利潤43億美元,平均銷售淨利潤率為6.6%,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2.1%;中國上榜企業平均利潤35億美元,平均銷售淨利潤率為5.3%,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是9.9%,差距不小。中國入圍數量排第一,和中國經濟總量的世界佔比向吻合的,中國入圍數量的增速名列前茅,和中國經濟增速的世界排名是一致的。我們的優勢是規模和發展速度,不過質量也在慢慢趕上來。

    二、世界細分領域隱形冠軍是著名管理學大師赫爾曼·西蒙教授研究企業的一個提法,遴選的條件是“某一細分市場的絕對領先者,如果以市場佔有率來衡量,應該是世界同業市場的前三名,或者至少是某個大洲的第一名;其次,年銷售額一般不超過50億美元;第三,公眾知名度比較低。”,這個榜單裡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可以說是各行業核心能力的掌控者,是企業發展質量的標誌。比如德國,因為有了如此多的隱形冠軍,才成就了“德國製造”,使得德國的出口能夠和美國一較高下。同樣,日本在這方面也同樣出色,前一階段日本對南韓限制出口事件,日本已小漏了一手。

    三、世界獨角獸企業的特徵是成長速度,因此和國家經濟的增速密切相關,印度能排第三正說明這一點。中國上榜企業中,製造業、科技研發為主業的企業佔比也就在10%左右,大部分是網際網路+企業,如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計程車”、網際網路+旅遊、網際網路+健康、網際網路+“商城”等等等等。對中國這樣的後發國家,一是要靠速度、二是要在新科技、新技術應用上更激進,才有可能趕上先發的發達國家,而獨角獸企業正是中國作為趕超者的代表。獨角獸企業發展的目標,一個應該是成為500強那樣的大企業,另一是成為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現在的500強和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在創始階段也應該是當時的“獨角獸”。

    從這三種企業的分佈看,美國很平均,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依然強勁;中國發展勢頭最好,在規模上已和美國之外的國家拉開了距離,但企業發展質量還需提高。日、德等國家也具有很強實力,特別是在企業質量上不容小覷。

    2018年9月,日本著名商業週刊雜誌《東洋經濟》發表文章《中日50領域的企業實力徹底對決》,把中日50個領域做了對比。結果日本敗給中國,比分是21:28,差距並不大。

    因此,由於每個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同、經濟執行模式不同,僅用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來判斷一個國家的發展前途是不充分的。我們也要看到,規模上我們是已經遙遙領先,但在人均上、在發展質量上,日本仍然是我們追趕的物件。我們對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也不要驕傲自滿,我們已經進入“啃骨頭”階段,需要下“硬功夫”,需要“挽起袖子加油幹”。

  • 3 # 赫爾摩斯

    不久前,根據CBInsights的統計2019年全球共有390家獨角獸公司,其中美國公司191家,中國公司96家。相比之下日本只有3家企業上榜,分別是AI初創企業Preferred Networks、新聞聚合應用SmartNews和金融科技公司Liquid,比印度(19家)和南韓(9家)都要少,甚至比不上印度尼西亞(4家)。此外,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新興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此前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共22家,其中,螞蟻金服估值15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但數量上看,美國12家,中國7家,新加坡和英國也各有一家。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增加到了10家,而日本“超級獨角獸”掛零。對於當前獨角獸稀缺的現狀,日本也急了,安倍政府也在力推新政策,計劃2023孵化10家獨角獸。此外據日經中文網訊息,日本在今年4月,也在計劃學習中國的中關村與美國矽谷,培育創業“基地城市”,將多個市區町村認定為“基地城市”,計劃放寬限制等舉措吸引創業者和投資者。獨角獸96比3:中日創業活力差距背後是資本的差異當下日本顯然也看到了其本土老齡化趨勢,7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從14.2%增長至25.5%,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28.1%,無需多少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或將佔日本總人口三分之一。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都食草系我覺得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一個無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