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維技術
-
2 # 大海141086483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未來,將來要擔當起建設祖國和照顧家庭兩副重擔。因此青少年的成長對於家庭,社會非常重要。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習,學習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等,學習的過程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稱。學的越多,積累的越多,理解的越透。
因此這個時期的一定要把專心致志酌學習,把學習是第一位的。在學習中積累知識,在學習中認識社會,認識世界,不斷拓寬知識面;逐步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分清什麼是正義和非正義,正確和錯誤的關點,不斷向思想成熟階段邁進和發展;選擇正確的奮鬥目標,目標就是方向,沒有明確的方向,學習就會模糊不清,就會產生上課不專心,作業三心二意,不愛學。甚至在校外三五成群貪玩;育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態,從小養成愛國愛家的良好習慣,維護家庭團結,勤奮好學,積極上進,辦事認真的良好習慣;還要對孩孑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使孩孑遵紀守法。
但這一時期的孩子自制能力差,學習不主動,辦事托拉粗心大意,不按時做作業。還有叛逆心理,情緒控制能力差,固執不聽話,經常對抗家長。有些還有道德之類的不良習慣,如三五成群抽菸喝酒等壞現象。只要有妥善的教育方法,這些習慣是可以改的。
青少年怎樣才算成才呢?
青少年在大中小學得到良好教育,是否就能保證他成為一個有貢獻、有創造、有作為的人才呢?不見得。智慧超常、學習成績優良與成才之間還不能劃個等號,完成學校學業只能說是踏上成才之路的起跑線,或者說算是一個潛在人才,但是,他距離成才目標、轉化為顯性人才還需要走一段很長的旅程,在這個漫長的路程中,他還要克服重重困難,排除種種干擾,學習和掌握更為廣博精湛的知識,練就較為熟練的各種技能技巧,才有可能到達成才的彼岸。所以,只有從立體的角度,對青少年成才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探索,才有可能真正尋求到青少年成才的規律、以指導家庭、社會、學校及教育工作者的實踐。
一、青少年成才觀念概括什麼叫做人才?一個青少年能否成才?怎樣成才?成為什麼樣的才?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種不同的見解。因此,探討成才之路,首先應該對人才和成才有關的一般問題作必要的分析和認識。
二、成才與才級(能級)什麼叫做人才,有種種說法,辭海解釋:‘’有才識學問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叫做人才。辭源解釋“有才學的人”就叫人才。現代漢語詞典說:“人才是德才兼備的人,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我認為,人才是由德、才、學、識、績等因素所組成的一個多層次、多能級、多型別的動態概念。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時代,或者不同的階段都可以有其特定的涵義和要求。人們採用不同的參照系,對人才概念的內涵的理解則不同。
在中國現階段,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看,成才就是要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人才則是具有獨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能適應社會行為規範的要求、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各行各業的合格勞動者。凡達到了這個基本要求的都算是人才。所謂“行行出狀元”即是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也指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大規模地準備新的能夠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各級各類合格人才。要造就數以億計的工業、農業、商業等各行各業有文化、懂技術、業務熟練的勞動者要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具有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具有開拓能力的廠長、經理、工程師、農藝師、經濟師、會計師、統計師和其它經濟技術工作人員還要造就數以千萬計的能夠適應現代化科學文化發展和新技術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理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聞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軍事工作者和各方面的黨政工作者”,這對一般人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都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儘管沒有明確地劃分出人才的才級,但其中關於才級的思想已作了表述。
有人認為,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並以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對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對歷史進步作出某種貢獻的人。人才的能級,視他貢獻的大小和對歷史程序影響的大小而確定。廣義的人才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的骨幹分子。狹義的人才是指那些智慧能級較高、貢獻很大、影響深遠的傑出之才。
青少年完成學業並取得優良成績,只是為從潛在人才轉化為顯性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和創造了有利條件。只有透過自己日後的工作實踐和歷練才能完成從潛在人才向顯性人才的轉化。這種顯性人才的才級(能級)水平如何,取決於各種主客觀條件。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才的能級有多種水平。一般水平的人才與高階專門人才之間的主要差異是,高階專門人才應具有比較寬廣深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獨立學習和研究能力,在創造能力上要略勝一籌,能進行各種創造性勞動,在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某一方面有較大作為並作出較大貢獻。
三、青少年成才的基本法則青少年不可能自發地成才,也不是某一個階段或到了大學就可以把他塑造成有作為的人才,而是必須抓住成才全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關鍵環節,遵循一定的法則,實施科學的教育訓練才有可能使他成才。
根據國內外對青少年的教育研究和有造詣的各種專家的經驗說明,青少年成才應遵循如下基本法則:
1、科學的早期教育
兒童早期教育一方面有利於及早發現兒童天賦與潛能,另一方面又能加強兒童的發展。但是,並非一切早期教育都能達到這種目的。只有科學地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才能發揮兒童和加速兒童發展的作用,才可能為日後的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所謂科學的兒童早期教育必須是:
(1)保健與教育相結合,而不是相互分離和孤立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相互滲透,共同發展。
(2)智力開發與個性培養相結合:智力與非智力個性因素在實踐活動中是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忽視了哪一個方面都會為日後的成才造成嚴重的障礙。
(3)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托幼及學校的教育相結合。有人認為,青少年的成才,家庭教育只有在幼兒階段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以後就難以對孩子發生影響,誠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受社會的影響更大,家長的權威在下降,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就可以放鬆或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說,在孩子成才的全過程,家庭教育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只不過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庭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要作相應的改變,以適應不同年齡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的要求。
(4)基礎教育與興趣專長相結合,目前有的人只重視青少年興趣特長的培養,忽視基礎知識教育或者相反,只注意灌輸一些單調乏味的死知識,而不注意學習興趣特長的培養
(5)知識學習和智慧訓練相結合。兒童早期,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或不重視基本能力的訓練都不是科學的態度它會造成孩子知識面窄、思路不廣。發展到一定階段,孩子就感到學習吃力、困難,將來從事創造性活動就會受到許多限制。
此外,還要清除種種陳腐落後的教育觀念對兒童早期教育的束縛例如,認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開發;認為兒童早期教育就是讓兒童多識字、學計算;認為兒童早期教育就是早期定向培養。又如,在人才觀方面的“馴服論”、兒童學習能力方面的“無能論”、兒童早期學習的“無序論”、兒童學習途徑方面的“玩耍論”,知識識學習中的“識字有害論”、兒童過早學習會早夭的“危險論”等等,都是與科學的兒童早期教育背道而馳的,都是束縛青少年發展的韁繩。
2、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個人的天賦潛能,更好地成才,它包含幾個方面的意思。從科學的劃分上看,可以根據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文藝理論、行為科學加以分類指導。從青少年的思維型別上看可以根據形象思維型、抽象思維型、綜合型的方面給予指導,如果從實踐活動領域的特殊性上看,可以根據音樂、藝術、科學、數學、機械技術、組織領導等各種型別加以指導無論從哪一類參照系去分類,每個型別的青少年,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成才之路上也有其特殊性。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給予分類指導,按其不同的方向促使其健康發展。
即使是同一型別的青少年,由於各人的遺傳生理素質不同,具體的家庭生活環境與教育條件不同,各個人的個性特質和主觀努力不同,彼此之間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必須針對每個人的具體的智慧與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其發展;
3、優質的學校教育
一般說來,青少年成才主要是透過學校教育才得以完成,這是家長自身素質的侷限性所決定的,青少年到了中學階段以後,一般的家長難以在專業上進行全面系統而有效的輔導,只有學校集體才有可能承擔這個艱鉅而複雜的任務,併為今後的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選準正確的發展方向。國內的許多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已經證明,最最佳化的學校教育才是青少年成才的催化劑和營養基。
4、豐富而紮實的社會實踐
青少年完成了學業,要從潛在人才轉化為顯性人才,必須自覺主動地參加各種豐富而紮實的社會實踐,這種社會實踐要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加以選擇,或者是生產第一線,或者是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或者是研究等。
社會實踐活動是潛在人才到顯性人才的轉換器,只有透過它,才有可能將才能轉化為物質與精神方面的貢獻,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