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導讀:相信大家對乙肝這樣的疾病並不會感到陌生,這是一種很常見發病率極高的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生活當中存在著嚴重的不良生活習慣而引起的,一旦發生這種疾病就要採取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目前,乙肝病毒傳播主要有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染、輸血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面板黏膜受損等)、性傳播等傳播方式。而母嬰垂直傳播,仍是中國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母嬰垂直傳播,分為宮內感染、產道感染、出生後感染。宮內感染,主要是經胎盤感染,和上行性感染宮腔;產道感染,主要是指母羊水、血液在胎兒透過導致感染,還有軟產道時感染;出生後感染,主要是透過母乳、母唾液、母血感染。

    一.圍生期感染 最易發展為慢性乙肝

    乙肝病毒感染時期不同,病情發展結局也不同,兩者密切相關。如果在圍生期感染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期會很長,真正能夠自發清除病毒的是很少一部分的病人,絕大部分(約90~95%)就發展為慢性乙肝。

    而5歲以後、青少年、成年感染HBV的病人,與圍生期感染的病人不同,自發清除能力比較強,僅有5~10%會發展成為慢性乙肝。所以,圍生期保護、免疫預防對嬰幼兒至關重要。

    二.新生兒免疫預防 能有效阻斷母嬰垂直傳播

    給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阻斷母嬰間乙肝病毒傳播的最佳措施。

    新生兒主動免疫,是指出生後,12小時內、1月、6月分別接種一針10ug~20ug重組乙肝疫苗。新生兒被動免疫,是指出生後,24小時內(12小時內最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劑量100~300IU。這雖不是終生免疫,但可使嬰兒產生自動免疫力,對母親HBsAg和HBeAg均陽性的新生兒,保護率可達97.2%以上。

  • 2 # 唐廣計醫生

    有研究表明,HBeAg呈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生出的小孩,如果任由其發展,極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併成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因此,需要特別加強對新生兒的保護。應在嬰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並按照醫生囑咐採取進一步預防措施。由於嬰兒有可能透過乳汁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以最好人工餵養。

  • 3 # 寓魚予娛

    母嬰傳播在乙肝傳播途徑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乙肝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流行病學證實新生兒可經宮內及圍產期的垂直傳播感染乙型肝炎,也可出生後透過水平傳播途徑從母親處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不光母嬰垂直傳播,目前認為母親HBsAg(乙肝表面抗原)陰性而父親HBsAg陽性的胎兒也有可能透過父嬰垂直傳播感染HBV。在中國患乙肝或攜帶HBsAg陽性母親的嬰兒,1年內HBV感染率為51.5%-55.3%,因此,切斷該途徑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

    乙肝母嬰垂直傳播的機制

    宮內傳播:HBV宮內感染率為13%-14%。HBV透過胎盤屏障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胎盤屏障受損或通透性改變引起母血滲漏造成的。HBV宮內感染可能有兩條途徑:血源性,由於先兆早產等引起的胎盤血管破損,使含有高水平HBV的母血直接進入胎兒血液迴圈造成感染;細胞源性,HBV首先感染孕婦的蛻膜細胞,然後透過“細胞移植”,最後使胎兒絨毛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感染引起胎兒宮內傳播。

    產時傳播:分娩期感染HBV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約佔40%-60%。胎兒透過產道時吞嚥了含有HBV的母血、羊水和產道分泌物等,或在分娩過程中因子宮收縮使胎盤絨毛血管破裂,少量母血滲漏入胎兒血迴圈引起。

    產後傳播:產後新生兒HBV感染與母親的感染性密切相關,HBV標誌物陽性母親的血液、羊水、分泌物及初乳中均含有較高的HBV-DNA檢出率,大多數產後感染是由含HBV的母乳或唾液等體液中獲得。

    目前適用於母嬰垂直傳播的預防措施及效果如下

    建立完善的圍產期保健制度:對HBV感染的孕婦進行篩查、管理和監測,並對新生兒進行檢測和隨訪,以確定是否為胎兒感染。早孕婦女HBsAg滴度高和HBeAg(乙肝e抗原)陽性者以終止妊娠為好。HBV感染孕婦的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淋浴,停止母乳餵養與母親隔離4周。

    免疫預防:被動免疫 孕20周後胎盤有主動從母體傳輸IgG型抗體給胎兒的功能。目前認為孕婦產前多次注射HBIG(抗HBV免疫球蛋白)後可有效減少新生兒宮內感染率。而且也能降低孕婦血HBsAg滴度,注射HBIG在分娩前後隨訪中未發現不良反應。新生兒乙肝免疫預防①被動免疫,注射HBIG,可以中和進入體內的病毒,避免和減少HBsAg慢性攜帶的發生,並能有效地預防和阻斷輸血後的HBV感染。可在出生後立即肌肉注射1ml;HBsAg陽性新生兒於出生後立即、1個月、6個月各注射1mlHBIG。②主動免疫,HBsAg陽性孕婦的新生兒需在出生後24小時內、1個月、6個月各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對新生兒的主動免疫,阻斷母嬰傳播可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可降低母血中的病毒水平是減少HBV母嬰傳播的關鍵,多數研究表明,在妊娠後期即懷孕最後一個月給予拉米夫定對胎兒是安全的,並能提高主、被動聯合免疫對高病毒血症孕婦的有效性,降低HBV的母嬰傳染率。

    母嬰傳播在乙型肝炎的傳播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儘管採取了一些措施,扔然不能100%進行完全阻斷,相關研究扔需繼續。

  • 4 # 段醫生答疑線上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乙肝婦女在計劃妊娠前、妊娠期間、妊娠後,最好由感染科或肝病科專科醫師的建議下進行懷孕和治療。乙肝母嬰阻斷措施建議從計劃懷孕前就開始進行預防,直至嬰兒2週歲左右明確阻斷是否成功。

    母嬰垂直傳播是中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包括宮內感染、分娩感染、生後密切接觸感染,其中以分娩時感染最常見。乙肝母嬰阻斷具體措施如下:

    一、選擇合適的時機懷孕

    ①肝功能始終正常者可正常妊娠;

    ②肝功能異常者,經治療後恢復正常,且停藥後6個月以上覆查正常則可妊娠;

    ③抗病毒藥物停藥後易復發,因此,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期間妊娠,患者需充分了解所用藥物的各種風險,以決定是否中止妊娠或是否繼續抗病毒。a.替比夫定和替諾福韋屬於妊娠用藥B類藥,孕中晚期使用對胎兒無明顯影響。b.干擾素能抑制胎兒生長,使用期間必須避孕。 c.阿德福韋和恩替卡韋對胎兒發育有不良影響或致畸作用,妊娠前6個月和妊娠期間忌用。

    二、孕期檢查和治療

    在孕早期和孕中期(28周左右)檢測肝功和病毒定量:①若病毒定量≥2×10^6 IU/ml,在充分溝通和知情同意的情況下, 可於孕28周前給予替諾福韋或替比夫定;②若病毒定量<2 X 10^6 IU/ml,則不予干預,繼續觀察。

    三、胎兒出生後按照計劃免疫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後)和乙肝疫苗(0,1,6月)。四、若服用抗病毒藥物期間禁止哺乳。若未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考慮哺乳。五、兒童在2周半左右檢查乙肝五項,明確有無感染乙肝和表面抗體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補種乙肝疫苗。注:①孕婦病毒定量越高是發生母嬰傳播的主要危險因素, 降低病毒量可減少母嬰傳播。②孕婦e抗原陰性,新生兒經正規預防後,保護率已達98%~100%。③e抗原陽性孕婦,新生兒經正規預防後,保護率85%~95%。④孕婦懷孕期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剖宮產不會降低母嬰感染率。因此,目前乙肝母嬰阻斷機率已經比較完善,上述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保護措施。☞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 5 # 百姓體育

    現在控制乙肝病毒的母嬰垂直傳播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重要的就是那些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一定要知道自己攜帶乙肝病毒,也要懂得一些乙肝防治知識,這樣才能主動配合醫生進行母嬰傳播的阻斷工作。

    母嬰傳播的阻斷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乙肝孕婦需要抗病毒治療,另一種情況是乙肝孕婦無需治療,只要做好孩子出生後的接種工作就好了。

    HBVDNA水平是影響HBV母嬰傳播的關鍵因素。HBVDNA水平較高(10的六次方U/ml)母親的新生兒更易發生母嬰傳播。近年有研究顯示,對這部分母親在妊娠中後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可使孕婦產前血清中HBVDNA水平降低,提高新生兒母嬰傳播成功率。

    單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阻斷率為87.8%。對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孩子出生後24小時內(最好在出生後12小時內)儘早注射HBIG,劑量應大於1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ug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在一個月和六個月時分別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乙肝疫苗。這樣可以顯著提高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

    孕婦只有知道上面這些知識才能主動去做母嬰阻斷工作,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孩子。

    感謝你的關注!

  • 6 # 趙藥師養生館

    如果病毒高,要現治療把病毒指數壓下來,乙肝攜帶者一切正常,是不會遺傳的,在說子宮有免疫功能的,孩子出生正規去醫院檢查打乙肝疫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tc藍芽充值寶連線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