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長風

    遊戲方面 肯定是一加6T,驍龍845和驍龍710不是一個級別的,一加6t安兔兔跑分接近三十萬,搭載710的R17 pro只有16萬多,不過兩臺機子主打的方向並不同。。

  • 2 # 於大千科技

    OPPO R17和一加6T哪個好?

    但是估計很少有人知道一加手機和oppo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者說這兩個品牌的關係非常不一般。畢竟劉作虎作為前oppo的主管人物,怎麼可能他的品牌會和oppo沒有關係呢?其實有點內行人都知道,其實一加的熱銷和oppo還是或多或少有點關係的!畢竟手機設計上,你總能在一加手機上找到不少oppo的身影!

    其實當時一加在進入手機市場時並沒有受到多少的關注,而且它也沒有像小米那種投入使用機海戰術,讓大家快速的認識自己!

    他的發展理念和蘋果類似,堅持只做旗艦機,所以有就有了後面那句,一年一款旗艦機的說法!

    而這個理念也在他們第一款爆紅的一加5就很明顯的看出一些端倪。

    不過在初期看來,一加手機在設計方面和市場同質化非常厲害,而且對於號稱設計狂人的oppo公司來講,一加的設計理念和其中也是有些相識的,所以也讓不少人調控,這一加手機是不是給oppo當“小弟”去了?

    雖然那個時候這款好款手機推出的爭議很大,不過一加也是借用了這個爭議的時間直接宣傳了一波,而且也是藉由這個宣傳讓一加手機在海內外同時大火起來,產品在投入發售的反饋也相當不錯。最主要的,一加手機雖然說一年只推出一款旗艦,但是並沒有和蘋果一樣大抬價格,定價上也是做的相當實惠,沒有將那種物以稀為貴的發展觀念表現出來!

    也正是因為這單,使得這款手機成為比較大眾化的旗艦機型!

    不僅如此,今年釋出的一加6也有點讓人驚喜它的外觀設計又要回歸初心,而且在產品的現貨上也做得很給力!

    最近的一段時間,OPPO 也即將推出R系列的OPPO R17,而且根據爆料得知R17的設計方案和一加6很是結晶,背部豎排雙攝像頭劇中排列,這毫無疑問和一加6的背部設計不謀而合。

    當然不僅僅是曝光了oppo R17的,連同oppo R17 Pro的也一起曝光了,可以很輕鬆的從圖中瞭解到背部的設計完全就是和一加6相同,不僅如此還有背部的極光設計,感覺上,有點給人有點要搞事的氣息!

    好巧不巧的還有,一加6T也在R17釋出後沒多久,將自己設計也曝光設計理念!

    隨著越來越多的資訊流出,人們都直呼這兩款手機現在在搞孿生兄弟嗎?

    畢竟一加6T和oppo R17 Pro都是採用豎排三攝像頭設計,而且都是將指紋解鎖設定在屏下,不過有一點區別就是一加6T的螢幕是採用的是升降式的攝像頭,然後oppo的這是水滴造型的螢幕,攝像頭隱藏在水滴處!不過整外觀上看,兩款手機還是非常相識的!

    不過像歸像,在設計理念上還是有點差距,畢竟OPPO習慣以比較高調的配色方式,讓人誤以為手機配置很好,例如被人噴死的R15,而一加的話主要是延續那種比較低調沉穩的配置上,這些從他之前的手機就可以看的出來,不怎麼花裡胡哨的!

  • 3 # 宏偉的Andy小哥

    1.上市時間幾乎一樣,價格還是一加6T便宜;

    2.作業系統,一加一直以系統簡潔流暢出名,幾乎就是安卓原生態系統;

    3.說到你要玩遊戲,一個是高通最新高階旗艦CPU,一個定位中低端,從定位就可以看出優勢來;個人使用的是小米8,也是845,玩遊戲很流暢,不會卡頓。

    4.外觀,個人比較喜歡一加6t,特別是黑色,偏商務也很好看。

    "問主"看你需求是需要玩遊戲,個人建議入手一加6t。

    <版主求贊專區:老夫看你骨骼驚奇,必有一番大的成就,不如這樣你點右下↘角有個大拇指它是暗的你把它點亮,解開老夫的封印,老夫助你稱霸世界如何?>

  • 4 # 肉臉Kiu醬

    其實遊戲玩的爽不爽,看個人技術,也看裝備好壞。玩的菜、技術不行,說到底只能怪自己,但影響遊戲體驗的裝備,還是可以好好選一選的。

    對於用手機玩遊戲來講,不是硬體資料漂亮就萬事大吉的。沒有軟體方面的專門最佳化,再好的手機都有可能出現卡頓問題。而這就回到了題目上,OPPO R17 Pro在硬體過硬的基礎上,有做專門的遊戲最佳化,這解決了最惱人的遊戲體驗問題:卡頓。

    這項技術根植於R17 Pro的ColorOS 5.2系統。它主要有兩個作用方向,其一是針對系統,其二是針對應用本身。不僅是遊戲,一些應用卡頓大戶,比如一些購物APP或者社交APP等,都能透過TOP應用最佳化改善使用體驗。在遊戲上,透過應用內檢測,自動識別遊戲的進度和場景,比如遊戲啟動、團戰場景等等,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應用最佳化,這是在應用端的作用。

    而在系統端的作用,則是根據識別出的軟體行為和場景,進行針對性的硬體排程最佳化。比如當系統接收到遊戲應用處於團戰場景時,系統會自動將CPU和GPU的資源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保證這一場景下程式可以得到足夠的運算資源,從而達到高幀數流暢的執行體驗。

    回到問題本身,這兩款手機都很適合玩遊戲,而玩遊戲是否玩的爽還是要看個人。但至少R17 Pro可以做到減少一切人為因素之外的“不爽”,稱得上有效提升遊戲體驗了吧。

  • 5 # 莫名來到網易雲音樂

    玩遊戲這件事,我覺得OPPO更懂一點。原因主要是它長期以來就是以年輕人市場作為突破口的。眾所周知,年輕人對於娛樂效能的要求可謂苛刻,OPPO也一直在解決手機娛樂的體驗難題。

    早在R11時代,OPPO就針對手機遊戲,和廠商進行了定製級最佳化。時光荏苒,到了R17時代,OPPO明顯進步更大,從單個遊戲的定製級最佳化,進化到了不僅僅包括遊戲,還包括各種頭部應用的效能體驗最佳化,其效果也從單純的場景識別和最佳化,進化到了從系統底層進行最佳化。這無疑是將增強遊戲和娛樂體驗這件事進行到了底。擁有最佳化技術的R17 Pro,我認為在遊戲體驗上應該說是目前手機中較為領先的那一款。

    至於遊戲具體爽不爽,那要看具體的遊戲和遊戲表現,但卡頓肯定是不爽的。能夠有效解決卡頓,提升流暢度的手機,我覺得是玩手遊最為需要的那一款。

  • 6 # 畢業了什麼都沒有

    玩遊戲爽不爽要看具體是什麼遊戲,同時也要分人。畢竟玩遊戲的體驗是件非常主觀的、因人而異的事。技術好了,心情不錯,體驗自然就非常愉悅。不過玩得開心的理由可能有一百個,不開心的理由卻往往相同:手機出了問題。卡頓、掉幀、閃退,如果再趕上團戰,那就是分分鐘要摔手機的節奏。

    能夠避免這種不爽,其實就是變相的爽。在這方面,我認為OPPO R17 Pro明顯是有優勢的。這種優勢源於OPPO長期在遊戲最佳化上做出的努力,R17 Pro的Top應用最佳化就是這種努力的表現。

    何謂應用最佳化?在我看來就是給應用“倒潤滑油”。遊戲也好,各類app也好,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卡頓和不流暢,而R17 Pro的應用最佳化從系統層和應用層兩個層次為不同的使用場景分配運算力,比如在遊戲的團戰時刻,CPU和GPU都根據應用最佳化的命令全力運轉,保證遊戲的流暢執行,最大程度上減少卡頓、掉幀和閃退這樣的問題,相當於水庫蓄水,到枯水期再把水放出來。我覺得做到這種程度,你的遊戲體驗至少可以“不會不爽”,至於是否足夠爽,那就要看個人的遊戲水平了。

    此外,我認為R17 Pro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在續航上的優越性,SuperVOOC超級閃充可以在10min充到40%,這相當於你玩遊戲間隙去上個廁所抽根菸喝杯茶,回來又可以開一盤了,這種優勢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所以在玩遊戲上,R17 Pro我認為是更“爽”的那一款。

  • 7 # 安生損友

    我們常說,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於玩手機遊戲這件事也是如此。在我看來,只有針對遊戲進行了專門最佳化的手機才是玩遊戲最專業的,R17 Pro就是這麼一款手機。

    首先,就是被很多人提到過的應用最佳化,這對於玩手機遊戲來說確實是神器,能夠有效地減少卡頓掉幀這樣的狀況,讓你有機會發揮出你的全部技術實力。但要說的還不只是應用最佳化,實際上R17 Pro在很多別的方面也能提高玩遊戲的娛樂體驗。

    其一就是閃充續航,10min就能充到40%,足以保證九點上班,八點半起床,然後充個十來分鐘上路,長續航絕對是安心玩遊戲的保障啊。其二就是R17 Pro的優異機身和螢幕,其機身的凝光層有特殊霧面蝕刻工藝,可以形成絲織物般的手感,而且不易沾染指紋。而其水滴全面屏的第六代康寧大猩猩玻璃足夠防摔,萬一玩的時候脫手,也不至於碎屏。

    整體來說,R17 Pro玩遊戲的視覺效果、握持手感和執行流暢度都是不錯的,可以玩兒的很爽啦 。

  • 8 # 李大鐵柱

    眾所周知,R17 Pro有應用最佳化,足以解決大部分手遊常會出現的卡頓掉幀問題。其次就是能有效減少發熱和耗電量,畢竟除了玩遊戲我們還要用手機,應用最佳化可以讓手機撐的更久,耐用性也是有保證的。

  • 9 # 陳小蓉chen

    R17 Pro吧,我自己就在用,我覺得玩遊戲是真的沒得說。別的手機都是統一最佳化,不分應用,效果不是很好,但OPPO這個是定製最佳化,TOP應用最佳化會針對不同種類的app做不同的最佳化方案,效果確實出色一些。

  • 10 # beautiful雯雯

    玩遊戲我覺得還是得信賴有經驗的牌子,OPPO在遊戲上專門最佳化過,從R11的時代就有遊戲最佳化這個功能,積累到今天的經驗是十分可貴的,應該說R17 Pro是更懂遊戲的那一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富汗美軍遭盟友突襲,2名美國大兵陣亡,為什麼仇美情緒會再次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