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L剛剛好

    柳樹是古代詩歌中的重要意象。圍繞它,無數文人學士創作了無數的華章名篇。研究它們,分析它們,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一環。現擇其一些名篇加以分析。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該詩運用擬人手法,將柳樹比成一個風姿綽約的小家碧玉,嫵媚動人,又運用設問加比喻的妙句,把春風比做一位能工巧匠,歌頌了充滿生機的春光,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贈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詩歌首聯作者好象站在雲天之上,視野從長安的章臺街巷延伸到楚地的郢路,到處都是滿目的柳樹。人人都說它風流無比,我來到這兒又正是它最漂亮的時節。沿著小橋一路走去,小橋到了盡頭,而放眼望去,順著長堤看去,一眼望不到頭。頸聯對仗工整,表現了作者對柳樹的熱愛之情。尾聯“忍”其實是不忍。怎能忍心看著柳絮飄花,飛上酒樓,撲打酒旗。因為柳絮一飛,春天就即將過去。表現了作者對春光的熱愛。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復帶煙。

    本詩描寫的是秋日之柳,卻先從春柳寫起。柳條飛舞,追逐著東風,在酒筵之上,跟隨著舞女翩翩起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36周體重不升反降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