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個男人沒長心
-
2 # 藍天風向標
飛機從廠家生產出來到交付使用者使用,飛機的各個系統都會有定期檢查維修過程。
飛機日常檢修的三個時間節點航前、過站、航後,飛機日常維護一般都在這三個時間節點上進行,檢查內容主要是有專業人員按工作檢查單進行
飛機定期檢修的時間定檢時飛機停放在維修廠,按要求檢查或更換一些部件,飛機定期檢修要根據飛機各個不同的部件不同而有差異。例如:
發動機大概經過500飛行小時左右要定檢
機身也許長時間不需要定檢
某些部位損壞需要特種維修
日常維修發現的問題需要深入維修等等
飛機檢修和維修的意義保障飛機達到適航要求,保證飛機安全飛行
-
3 # 紫龍防務觀察
飛機作為一件工具也是有著壽命的,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或者是故障,為了減少這些故障出現的機率以及降低之後產生的損失,所以會對飛機進行一定的檢修。就像人一樣,在一段時間之後,也需要進行一次檢查。
一般情況下,飛機的檢修型別分好幾種標準。一是按照飛機的飛行時間進行劃分,比如設定一個標準時長,比如沒達到100個小時就進行一次檢修。或者是按照飛行時間壽命進行劃分,每到一個分割點進行一次檢修。二是根據時間定期進行一次檢修,比如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三是按照起落迴圈的次數,每達到一次制定的標準就檢修一次。
除此之外,在一些氣候差異較大的時候進行檢修,比如春夏換季或者秋冬換季的時候,就會選擇在夏季或者冬季的時候進行一次檢修。而且,飛機在執行過一些特殊的、惡劣的環境之後,也是需要進行檢修的,比如一些高溫、高溼、風沙等環境下的時候。
在飛機檢修的時候,一般是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大修,也就是進行徹底的檢查之後,對一些已經達到使用壽命的零部件、發動機等進行更換。還有一種是中修,經過檢查之後對一些磨損的零部件進行更換,這一種情況下的飛機都是在使用壽命以內的。最後就是小修,這一種檢修在所有的檢修工作種出現最多,主要是進行一些潛在的故障或者是缺陷進行排查,降低飛機在飛行時候出現故障的機率,減少飛機出事的次數。
-
4 # 熊貓愛飛行
帶大家走進廈門航空的機庫,看看廈航波音757的C類檢修有哪些內容。
當天廈航機庫有兩架飛機停場進行C檢,一架為波音737-800,註冊號B-5383,2008年7月交付。另外一架為波音757-200,註冊號B-2866,這架飛機於2004年9月交付。上圖為正在接受檢修的波音757。波音757是200座級單通道雙發窄體中程客機。本架飛機採用了三艙佈局,可坐174人。此次檢查為C9檢,計劃歷時12天完成。飛機一般按飛行小時或起落架次分為A、B、C、D檢四個等級,字母越往後表示檢查內容越多越複雜。以波音737為例,一般規定A檢為200小時,沒有B檢,C檢為3200小時。而數字9表示維修次數,從C1檢開始執行,不斷累積數字,這架飛機已經經歷到了第9次C檢。目前廈航B737飛機維修能力已經具備從C1檢至C10檢,B757飛機維修能力從C1檢至C13檢。這架波音757搭載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RB211發動機。在C檢維修中,既要對飛機內、外部,駕駛艙和發動機做徹底目視檢查;還需開啟機翼、機身口蓋做清洗、潤滑和防腐;更要對影響飛行安全的主要電子和機械系統通電通液壓測試;並按需對飛機進行系統線路改裝,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飛機試飛工作。拍攝這張照片時,這架波音757的C檢工作基本快完成了,照片顯示的是工作人員正在把之前拆卸完成的座椅安裝回艙。共計170個座椅需要在一天內完成(包括4個頭等艙座椅)。另外還要進行多個試車工作。走進機艙,工程師已經坐在座椅上,開始進行飛機系統的除錯工作,為稍後的試車工作進行準備。他一邊旋轉按鈕,一邊在記錄手頭的資料,工作十分嚴謹。被拆得精光的飛機客艙。為方便檢查飛機結構的完整性,地板和座椅均要被移除。飛機座椅已經運抵機庫。裝卸車是專為波音787所打造的滾輪貨物裝卸車,多角度滾輪雖然為裝卸貨物提供了方便,但是對於機務來講,滑動的滾輪也造成了滑倒摔倒的風險,因此工作時必須格外小心。工作人員開始將經濟艙的座椅搬入客艙。搬運工作是一項不折不扣的體力活。然而最具挑戰的還不是經濟艙座椅,而是又寬又大的商務艙座椅。一不小心就會被機上瘦窄的走廊卡住。需要多人一起合力將座椅高高抬起,方可順利透過機上走廊。躺著趴著幹活,對於這些維修工程師來講,已經是家常便飯。另外一邊,飛機還要進行液壓測試。這張照片顯示的是起落架艙。B-2866機身所有裝置均基本安裝就緒後,將在晚些推出進行試車。停在波音757邊上的一架正在進行C4檢的波音737-800,機齡7年,工期16天。上面第二張照片顯示的是飛機機翼、機身口蓋均被開啟,並拆卸下來做清洗、潤滑和防腐。晚上,工作人員開始將拆卸下來檢查的翼尖小翼安裝回主機翼上。小翼透過機庫頂部的起重機移動至所需的位置上,方便小翼同機翼的對接,然後還需進行反覆調整,三名工作人員才能將小翼重新固定到主機翼上。這張照片看上去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好吧,原來是垂直尾翼的前面一小部分被卸下去做檢查了。飛機駕駛艙也被拆卸得體無完膚,就連前擋風玻璃也被卸掉,各種工作清單被固定在關鍵部位,只為飛機進行更好更細緻的檢查。懸掛在機艙內的小紅布袋是用來裝細小零件的。被“脫”個精光後,機上的操縱系統控制線均展現出來,從側面可以看出飛機是高科技的結晶,上萬個零件需要組裝在飛機之上,維護起來相當不易,更何況航空安全是最不能馬虎的事兒。第一次這麼看機艙門,全金屬結構。拆掉座位和地板後,可以看到在波音737機身內,用於傳動的從駕駛艙連線機翼,尾舵的多條鋼索和線纜。工作人員需要對機身結構每一處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飛機結構和部件沒有任何損傷和破壞。有時還需藉助放大鏡察看鋼纜上的每一處,不放過任何細節。上面這兩張顯示的是工作人員在飛機後艙檢查飛機內部結構。每次C檢發動機也是非常重要的待檢部位,工作人員按照發動機專案清單,將為發動機進行逐一檢查。這架737搭載了兩臺CFM56-7型發動機,和我們中國產大飛機C919的發動機供應商是同一家。為飛機進行擋風玻璃框改裝。內艙檢查完畢後,工作人員為機艙安裝裝飾板。機庫內擺放的發動機整流罩,機頭雷達罩等多個零部件。C檢現場,機務按飛機區域和專業細分成8個主要工種:機身、大翼、發動機、電氣、電子、客艙、結構、清潔等。八個部位相互協作,分白班與夜班全天候對飛機進行C檢維修。2015年廈航本部基地共完成C檢飛機數量49架次、A檢飛機數量361架次、零散工作數量5400多項。深夜時分,廈航的波音737正在外場進行航線定檢,而正做C9檢的波音757已推出機庫,進行試車工作。每天成千上萬個航班的安全飛行的背後,是這些飛機檢修人員一絲不苟辛勤工作的工匠精神。
-
5 # BLK小影片
感謝邀請~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每架飛機好像是從一個機場飛往下一個機場,很快又要再飛往下一個機場,從來不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每架飛機除了定檢,在每次飛機落地之後,在乘客上下飛機的過程中,機務都會對飛機進行繞機檢查,如果發現飛機有故障會盡快維修排除,然後飛往下一個機場,如果故障不能排除,可能會安排換另一架飛機來執飛航班任務。很多飛機在每天夜裡完成當天最後一班航班飛行之後,機務會對飛機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航後檢查維修。有關於飛機的檢查維修工作內容,其他回答中已有很詳細的解答,謝謝
回覆列表
簡單地說機務維修分航線維修和定期維修,簡稱定檢。
航線很簡單就是正常的航前,航後,短停。
定檢的工作時間或者說週期,由飛機制造廠家制定具體工作內容可以在飛機的AMM手冊中查到,有一些工作內容由航空公司根據局方要求以及航空公司要求適當新增維修工做任務保證其飛機的適航性。維修工作由航空公司委託維修單位進行維修保證其維修工作的質量及其適航。根據飛機機型的不同維修的間隔也會不同,一般分A,B,C,D等幾個級別,大飛機基本是按照飛機生產廠家的要求每隔一定的小時數做一次定檢,但並不是沒個迴圈做的工作內容都是一樣的。
比如每間隔200小時做一次定檢,一架新的飛機,第一次200小時總的飛行時間也是2000小時我們叫做A檢;等到第二次200小時總的飛行時間是400小時,我們叫做B檢。。。以此類推等做完D檢時一個迴圈完成,下一次200小時做定檢從A檢開始。
小飛機一般很少按照定檢迴圈,但是也會分出級別來。拿鑽石DA40-D舉例,它的維修級別只有100小時級別,200小時級別,1000小時,2000小時,這四個級別。飛行時間滿足100小時做100小時定檢工作;飛行時間滿足200小時做200小時和100小時定檢工作;飛行時間滿足300小時做100小時定檢工作。。。。。以此類推。
但是定檢並不能完全保證飛機的適航,因為飛機上還有一些時壽零件需要進行單獨的監控,這些時壽件有著自己的壽命,如果這些零件超過了他的壽命沒有及時被換下那麼就會影響的飛機的適航。所以對這些時壽件還會有單獨的監控。
飛機的維修大概就這麼多,只是冰山一角。其實任何一架飛機可以自由的在天空馳騁有這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它不僅僅代表著一架飛機而是代表著整個民航體系的工作成績,身為其中的一份子自己很驕傲,雖然微不足道但也願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