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鳩摩智

    切爾卡瑟突圍戰,堪稱是德軍最悲壯慘烈的突圍戰。

    德軍,一方面是因為希特勒堅持固守穩定戰線,另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突然進攻(誰都沒有想到蘇軍會在氣候惡劣的季節進攻),再加上德軍毫無準備,於是落入了蘇軍包圍圈。此戰蘇聯兩個方面軍,15萬人,德軍呢,應該是8萬多人。德軍為了救援,曼施坦因集中了東線三分之一裝甲力量去合圍蘇軍,蘇軍也對包圍圈進行了增援,構築了雙層包圍圈。結果曼施坦因多次嘗試救援都無果而終,最終無奈電告包圍圈內德軍自行突圍。

    最終經過血戰,德軍還是現了部分突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八萬多人,還剩三萬多突出去了。但是被圍德軍最高指揮官施特默爾曼上將殞命於此,倒在了後衛陣地上。

    (第11軍軍長 威廉.施特默爾曼 (陸軍炮兵中將) 格言:我將隨同後衛部隊一起行動,“祝大家走運,我們包圍圈外見!)

    (這是威廉.施特默爾曼叢集的突圍路線)

    德軍經此一役,寶貴的裝甲力量遭到了巨大損失,整個南線戰場部署全被打亂(曼施坦因因下令突圍被解職)。而蘇軍,則是為戰爭勝利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這是德國的一場慘烈突圍戰!

  • 2 # 戰略論

    切爾卡瑟合圍圈中一共有6個師又1個旅的德軍,他們分別隸屬於第11軍和第42軍,分別是黨衛軍維京師、第72師、第389師、第57師、第88師、B軍級支隊、“瓦隆人”摩托化旅,總計56000人。

    其中B軍級支隊的番號要解釋一下,雖然這是一個軍級單位,但是僅相當於一個師的規模,這個支隊由三個嚴重受損的步兵師組成:第332步兵師、第255步兵師和第112步兵師的殘部作為“師級戰鬥群”被合併於第112師師部的指揮下,處於迷惑蘇軍的目的,這支部隊便被賦予了“B軍級支隊”的特殊番號。

    關於包圍圈內德軍的傷亡情況一直存在著爭議,在蘇聯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史》一書中指出,擊斃德軍55000人,俘虜18000人。這個資料顯然過分誇大了,因為德軍第8集團軍的每日報告中指出被包圍的德軍總計也只有56000人,有2188名傷員被空運出了包圍圈。德軍統計的突圍到達德軍防線的人數是35000人,各師的作戰日誌中顯示他們的評論損失在20%至30%之間,因此比較可靠的傷亡數字是18800人。

    儘管經過德軍各救援部隊和被圍德軍的共同努力,大部分的德軍得以逃出包圍圈,避免了斯大林格勒的悲劇,但是突圍出來的這6.5個師失去了大部分的武器裝備,他們已經喪失了參與作戰的能力,本就兵力緊張的南翼防線又缺少了這兩個軍,形勢將更加嚴峻!

  • 3 # 戰情解碼

    切爾卡瑟戰役是1944年蘇軍發起的第一個重大戰役,同時也是德軍在東線最為慘烈的一次突圍戰。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戰場主動權已經完全被蘇軍掌握,曼施坦因也只能憑藉有限的兵力苦苦在南線支撐。同年年底,蘇軍憑藉一系列攻勢繼續向西推進,最終德軍防線在卡涅夫形成了一個從西北向東南延伸的突出部——齊克賽口袋。對於想要繼續西進的蘇軍而言,這個突出部無疑成了最大的麻煩。

    ▲齊克賽口袋

    1944年初,冬日的積雪開始融化,整個烏克蘭都陷入了泥濘之中。然而就在此時,蘇軍卻突然對齊克賽口袋發起了進攻。儘管曼施坦因也曾預料到蘇軍會有所行動,但他並沒有料到蘇軍會在冬季發起攻勢,這讓整個德軍都顯得措手不及!在蘇聯兩個方面軍的向心突擊下,德軍有兩個軍共計68000人被包圍在切爾卡瑟,這其中還包括大名鼎鼎的維京師。

    ▲蘇軍進攻局勢圖

    得知切爾卡瑟被圍後,曼施坦因急忙調集第3和第47兩個裝甲軍前去救援。2月11日,德國援軍在空軍的掩護下開始向蘇軍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最終德軍成功在蘇聯第40集團軍的陣地上打開了缺口!然而就在德軍剛要鬆一口氣的時候,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趕了過來,及時堵住了缺口,德軍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

    ▲1月29日-31日戰爭局勢圖

    2月15日,德軍的進攻力量徹底耗盡,曼施坦因只能無奈地要求被包圍的德軍自行突圍。16日夜,切爾卡瑟突降暴雪,被圍德軍最高指揮官施特默爾曼上將決定冒死突圍!德軍拋棄了所有輜重,以維京師為先鋒悄悄摸向了蘇軍陣地。德軍的意圖很快就被蘇軍發現,炮火霎時間湧向突圍的德軍。蘇軍坦克在戰場上橫衝直撞,大批德軍被碾成了“肉餅”,而後追殺過來的蘇聯騎兵更是如切菜一般瘋狂砍殺德軍!

    ▲第11軍軍長 施特默爾曼上將

    雖然實力懸殊,維京師還是不負眾望,成功在蘇軍防線打開了缺口。17日中午,被困德軍終於衝到了格尼洛伊提基河畔,但過河通道早已中斷!德軍只能被迫從淺水區渡河,然而蘇軍很快追了上來,最終只有四萬左右的德軍衝出了包圍圈。

    ▲德軍各部損失

    德軍在切爾卡瑟突圍戰中總共損失28767人,其中德軍最高指揮官施特默爾曼上將也死在了突圍殿後的戰鬥中,但最終德軍還是憑血肉之軀成功衝出了一條血路。然而經此一戰,南線德軍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其戰略部署也徹底被打亂,至此德軍在東線的敗局再也無法無挽回!

    關注歷史文齋,看更多精彩歷史故事!

  • 4 # 完璧歸趙36

    普魯士人的傳統和素質,與狂熱的黨衛軍構成此役的亮點。俄華人的戰術令人膛目結舌,靈活機動,能圍殲當然好,驅趕並尋找戰機,最大程度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上策。德華人能跑到哪裡?跑回去嗎?突圍的人,遲早收拾,所以俄華人的戰術腦子是對的。

  • 5 # 楓丹白露211735932

    1944年1月28曰,蘇第1、2烏克蘭方面軍對切爾瑟突出部的德軍發動鉗形攻勢,在科爾孫將德笫8集團軍下轄的笫11、42軍合圍,包圍圈中共7個師,約5.4萬人。

    2月4日,蘇軍向徳軍下達要求投降的最後通牒,被德軍拒絕。

    儘管曼施泰因想盡一切辦法解圍,終因蘇軍的優勢兵力而敗北。破圍徳軍只能在暴風雪中自行突圍。透過全軍將士共同努力,最後衝出包圍圈。但傷亡慘重: 徳第8航空軍在賽德曼中將指揮下,用運輸機救出2,400名傷員,另有3萬多人到達德軍防線,其餘全部陣亡。值得一提的是徳11軍軍長施特黙爾曼中將在突圍中,身為表率,衝在最前,留在最後,與護衛他的黨衛軍裝甲營一道陣亡。蘇軍按尊敬的軍人儀式隆重安葬他,這是極其少見的。東線戰爭,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在不對等,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的。表現在兵力、技術兵器、裝備、戰爭潛力、人力資源上,即徳劣蘇優。在這種情況下,蘇德戰場能持續達4年之久,不得不說徳華人盡力了,他們用滿腔熱血、勇敢及膽魄支撐了這場大戰,施特黙爾曼將軍便是這樣一位優秀將頌,拋開戰爭的性質,他是德意志一位偉大的軍人。

  • 6 # 探測衛星A

    至43年底,南翼德軍防線在蘇軍的壓迫下逐漸遠離第涅伯河,但在德第八集團軍與第一裝甲集團軍結合部附近是個例外,在一個名叫卡涅夫的區域,德軍還留有一個緊靠第涅伯河的陣地,由此形成了一個突出部,當時由維京師駐守。

    針對這個突出部,曼斯坦因元帥多次向希特勒要求撤出,以拉平戰線,騰出部隊,同時最重要的是防止蘇軍動這個突出部的腦筋(在曼帥看來,蘇軍是必定會動這個腦筋的),但每次都被希特勒拒絕,理由是這個突出部的存在能保持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作戰信心,同時希特勒還幻想在力量可能的情況下,由此突出部發起奪回基輔的作戰。因此這個突出部被保留了一個月,直至44年1月底,蘇軍收到該“邀請書”,發起打擊為止。

    打擊由朱可夫、科涅夫的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造成。被圍德軍是第八集團軍的第11軍和第一裝甲集團軍的第42軍,總人數6萬另加部分外國支援者。從1月28日被圍~16日晚開始突圍,這段時間內,曼斯坦因元帥反應很快,沒有半點遲疑,調集了他所能調集的所有部隊,包括第一裝甲師、希特勒師、貝克重灌甲團在內的部隊,解救被圍的斯特莫爾曼叢集。原本還想實施對蘇軍的反包圍,圍殲蘇軍主力,但由於蘇軍的快速增援,只能作罷。由於實力懸殊,救援攻勢發展很不順利,連預計突圍線路上最為關鍵的239高地(計劃由解圍部隊在突圍行動開始前負責奪取),也未能奪取,且未能把此重要事項告訴被圍部隊,造成此後的突圍部隊在239高地前血流成河(傷亡被俘2萬左右),是突圍部隊遇到的最大障礙。

    突圍由16日晚23點發起,由維京師瓦隆人旅擔任後衛,叢集總指揮斯特莫爾曼將軍的撤離只能在大部隊出發後行動。此時正好配合大風大雪,起初進展極為順利,突圍前鋒規定只能使用刺刀,用刺刀解決了突圍線路上幾個關鍵村落和炮兵陣地,直至大部隊抵達239高地才逐漸驚醒了高地上的蘇軍,在高地前受到蘇軍炮兵、坦克和騎兵的聯合打擊,死者降者無數。期間只有少部分意志堅強者最後逃了出去。維京師的突圍線路與大部隊不同,在拋棄了幾乎所有車輛和重武器後,直奔目標雷相卡鎮,但在最後被一河流所擋(河流名義忘了),雖不寬,但此時河深流急,解凍期水溫近0℃,無法架橋,只能泅渡,淹死無數。

    最後突圍人數大致在3.5萬人左右,斯特莫爾曼將軍突圍途中陣亡。雖突圍保住了超50%的人員,但全部車輛、重灌備,彈藥都損失了,這些突圍人員很多人心裡都嚴重打擊,短期是無法指望具有戰鬥力了。

    戰後,德蘇雙方都慶祝了勝利,希特勒舉行了大活動慶祝表彰有功人員,42軍軍長利布中將被授予搞笑的“切爾卡色雄鷹”稱號,此人更是狂妄無比,宣稱自己如何計劃、領導整個突圍行動的,被曼帥透過韋勒的第八集團軍嚴厲地訓斥了,此後再也沒有擔任任何軍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毛不易與薛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