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手笑紅塵
-
2 # 西山講歷史
在古代想要金榜題名,不要說考上狀元,就是能考上舉人就是足以改變家族命運的大事了。
《范進中舉》裡屠夫就說了,舉人老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這就是平臺百姓對於當時金榜題名的認識。一個舉人在普通人眼裡就算是文曲星,那麼比舉人還難萬倍的狀元有多難你就可想而知了。
想考狀元,你家裡最起碼要是個小地主,能保證一個壯勞力完全脫產讀書的花費,還要承擔請老師的花費,以及書本筆墨紙硯的花費,這些在經濟不發達的古代,普通家庭是很難承受的。光是這一條就把大多數考狀元的夢想打碎了。
我們從錄取人數上來看一下考狀元有多難
在清代,想要考狀元首先要經歷科舉的第一步就是考秀才,根據《清會典》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行兩次,每次錄取的人數大縣是三四十人,小縣十餘人。看到這個資料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自己當時高考在縣裡的排名,前三十名才有可能考上秀才,擱到現在妥妥是985。這還只是考狀元的第一步。
大清朝過億的人口,但是一朝的秀才全國也就幾十萬,咱們現在每年畢業多少大學生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科舉的第二步是考舉人,這個也是每三年才能考一次,而且只有考過秀才的人才能去考,從全國的幾十萬秀才裡面挑選舉人。
舉人的錄取率是根據各省的發展水平來算的,人口多、納稅多的省份錄取的舉人就相應的多。比如河北省每次會考可以錄取120個舉人,山東四川這些省份可以錄取最多七十名,廣東廣西這些偏遠地區每次可以錄取三四十個舉人。看完這個錄取率,大家是不是對考狀元的難度又有了新的認識。能考上舉人的,放到現在都是碾壓清華北大的存在。
根據清史的記載,滿清267 年的歷史,共開科112 科,錄取舉人總數152100人,以清朝立國267 年計,一年平均錄取570 人,按照開科112 科來計算,每科錄取1358 人。
科舉的第三步,在你考上舉人以後,才會有資格來考進士進而成為狀元。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五十少進士”,就是說一個人五十歲考上進士都算年輕人。而且考進士不是隻讓當屆的舉人來考,而是全國所有具有舉人身份的人都來考。你可能是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而旁邊和你同臺競技的可能是一個考過十次進士的人,就問你怕不怕,清朝最高記錄是一個人參加過24次會試都沒考上。
有資料統計,清朝平均每年錄取進士的人數差不多100人。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每年挑一百人出來,你可以想象一下成為這百分之一有多難。
過了會試這一關還有最後一關就是殿試,殿試的作用就是把每界的進士們排個名次,第一名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
殿試注重的已經不單純是文章水平了,你的長相,書法也會成為考察的重點。
經過上面的層層選拔,你不僅要文章好,還要寫字好,並且還要長得帥才有可能考上狀元,所以考狀元和現在連續中五百萬彩票的難度差不多。
-
3 # 峰哥談史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在古代能夠高中狀元,真的可以稱之為小鯉魚躍龍門,可以登堂入仕,光宗耀祖。但是古人考的狀元,可不是現在高考狀元、中考狀元,難度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是非常之難。
從鄉試到殿試,過關斬將,競爭異常激烈,許多人熬到頭髮花白,連個舉人也中不了。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成發出過這樣的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如此優秀之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可見難度非同一般。
據統計,從科舉制開創以來,中國歷史上也就產生過500多位狀元。“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也道出了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無數讀書人心中的無奈與心酸。
-
4 # 根在河東
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古代金榜題名確實是所有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就和現在高考一樣,文理科狀元都是要張榜公佈的,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情。
但是古代的狀元和現代還有所不同,因為現在高考狀元還是需要繼續深造學習所謂同在起跑線,但是古代分三六九等並不是那麼的公平。
那麼狀元這個稱謂到底是什麼意思?
科舉時代稱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唐 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謝恩》:“狀元已下,到主司宅門下馬,綴行而立,斂名紙通呈。” 元 關漢卿 《陳母教子》第一折:“學儒業,守燈窗,望一舉,把名揚。袍袖惹,桂花香,瓊林宴,飲霞觴,親奪的狀元郎!”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自從在上輩狀元公手裡造好了,直到現在, 周 家老是興興旺旺。” 唐 時新進士, 宋 時廷試列一甲者,有時也稱狀元。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古稱狀元,不必殿試第一名。 唐 鄭谷 登第後,《宿平康里》詩曰:‘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按, 谷 登 趙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 周必大 有《回姚狀元穎啟》,《回第二人葉狀元適啟》。當時新進士,皆得稱狀元。”按, 葉適 登 淳熙 進士,為第二名。參閱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喻在本行業成績最突出者。
中國古代社會,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
為什麼那麼多的人不惜苦讀數十年,甚至老到背都駝了還要去考狀元?
為的就是可以從文入仕,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所以古時候的知識分子都把考狀元作為唯一的出路。
在古時候,一介書生若想要考取狀元是十分不容易的,那才是真正的萬中選一,中國科舉史上,曾經出現過以百萬計數的人一起考試爭奪一個狀元的名額,競爭有多激烈可想而知古代考狀元可不是鬧著玩的。
要經過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階段的考試。
而透過者分別稱為:童生→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這些都需要一級一級的考過才能考下一級,鄉試每隔三年才舉辦一次,考過者被稱為“舉人”,絞盡腦汁的你只要考得了舉人就能得到士大夫的舉薦從而走出家鄉到京城去參加中央組織的會考,這個會試其實已經很難了,要知道會試是集中全國各地的舉人一起會考,能參加的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舉人,能在舉人堆裡脫穎而出取得“貢士”資格後才有參加“殿試”的資格,殿試是當今天子親自出題考試,被視為“掄才大典”。
殿試合格後就是“進士”了,而取得進士第一名的才是狀元。
古代殿試錄取的狀元,任用職務一般相當於現在的縣長(正處級),受到皇帝重用的,可以直接進翰林院為大學士,有個別的騁為太子的老師。這職位可就厲害了,直接從貧民百姓飛上枝頭啊,直接為天子效力相當於現在的編制人員。
而現在社會的狀元,還要繼續學習畢業工作也是看機遇看能力層層選拔,和古時候的狀元還是差距很大的。
所以金榜題名真的是古代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因為可以一飛沖天!但也是很難很難的!
回覆列表
科舉制度雖然是隋朝的時候建立的,但是因為隋朝壽命太短,很多都是不完善的,在之後的唐宋才將這個制度完善,一千多年來,總共出現了文武狀元八百多人,這些人對於古代王朝的建設和貢獻都是不可估量的!在隋朝之前,想要做官十分的難,尤其是平民階層的人,除非是趕到像三國那樣的混亂時代,才有機會一展所學,和平年代的時候,官員階層別士族牢牢的把控著,他們這個階層要想持續獲取利益,只能好好把住這個通道! 但是就算是隋朝以後的時代,想要考個狀元也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首先,讀書是一個相當花錢的事情,必須要是一個小康家庭才可以負擔得起,起碼也是一個地主級別,這種家庭的人人才有錢給孩子買書,請老師,如果家庭差一點的,培養一個讀書人是相當的難受的,為了節省錢讀書,恐怕連飯都不捨得吃,不過話也不能說死,歷史上還是有幾個運氣不錯的,家庭雖然貧困,但是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老師,不收學費不說,還很耐性的教學! 一般讀幾年書之後,先生就會安排學生參加考試了,經過重重難關,鄉試、會試,一直到進京,不過進京考試也是一件很考驗人的事情,因為京城的考試是三年一次,錯過時間的話就要再等好幾年了,所以家庭住址比較偏遠的就要早早的收拾東西去考試了! 畢竟是出遠門,首先要準備的就是充足的錢財,靠步行走過大半個國家,有的家住得近的只需要幾個月,家遠的就要一年多,要是半路不小心走錯方向會耽誤更多的時間!路上的花費肯定是要有的,要是家裡沒有一些家底的話,真的負擔不起!剩下進入京城之後打點考官也是需要很多的錢,不然的話最後等待的只有名落孫山了!這種現象在考場上十分的常見,在沒有考試之前,中榜的名單就已經出來了! 後來朝廷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就採取了一些治理措施和制度,首先就是分權,相互監督,發現同僚有受賄現象隱瞞不報就要視為同罪,還有就是排除密諜監視出題的人還有考官,禁止他們和外人見面! 不過就算是有著這種嚴格的制度,也是杜絕不了考官洩題的現象,畢竟在巨大利益面前,很難有人能夠忍得住!這些人的確聰明,想了很多種辦法來應對考試,光是作弊的方式就五花八門,有的人偷偷在衣服裡夾著一小抄,還有直接把小抄寫在衣服裡、鞋子裡等等。 最後朝廷實在是沒辦法了,就讓考試的人在考生進入考場之間就搜身一遍,什麼都不讓帶!考取個功名雖然難,但是隻要努力還是有希望的,但是當狀元就難了,考驗的課不僅僅是考生的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