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倚牆望月
-
2 # 南屋夜話
應該有差別。
畢竟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志是歷史。三顧茅廬是人民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劉備的善良配上諸葛亮的謀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宏圖大業。
在真正的歷史中,具體詳實的描寫是很難存在的。因為孔明為人類歷史做的貢獻,因為他對生產力發展的貢獻,因為他的勤政愛民都讓人民忘不了他。歷史作者又有良心記錄他的善行,所以必有的誇張描寫不但成為文學的需要,更成為讀者的需要。這樣的良性互動就產生了愉悅所有人的神描寫!
-
3 # 根在河東
“三顧茅廬”這個故事毫無疑問是真實的歷史,諸葛亮在自己的文章《出師表》中也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既然是真實的故事,那麼我們要講的是什麼呢?
其實正因為“三顧茅廬”不管是人物還是場景都可以和真實的歷史對上號,所以許多人對《三國演義》中劉關張直到第三次拜訪才得見神秘的臥龍先生這一橋段深信不疑。
但真實的歷史其實並不是這樣,三顧是顧了,可這並不是一個已經是天下梟雄之一的劉首領去拜訪比自己小二十歲的無名年輕人,而是在諸葛亮家裡面試了三次諸葛亮,最後決定錄用栽培。
當然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三顧茅廬”,不僅表明了諸葛亮之才以及求主德賢的期望,其實更重要的還是襯托了劉備的性格以及求賢若渴的心態,這就是藝術再創作的魅力。
-
4 # 離矢乘風
首先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可謂是人盡皆知,三顧茅廬這件事很好的體現了皇叔禮賢下士的品質,也體現了諸葛亮年輕時就有著過人的才智。三顧茅廬,可以說是劉備的人生轉折,三分天下之勢,彷彿茅廬可見。
然而,歷史大多數都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傳奇故事,我們我們且來分析一番。
先說說原版故事,三顧茅廬。劉備投奔劉表後,駐紮於新野,求賢若渴。手下的謀士徐庶給劉備舉薦了了諸葛亮,並且強烈建議必須劉備親往求之,徐庶甚至說自己是螢火之光,孔明則是天之皓月,劉備聽了開心極了。徐庶走了以後,劉備就開始了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都回避,第三次才見劉備。兩人相見恨晚,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再找時機統一中原。劉備以“先生至蒼生何?”的哭腔終於打動了孔明,孔明遂出山。
這段故事來自於《三國志》,三顧茅廬的主要依據也是諸葛亮北伐時自己所做的《出師表》,裡面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後來的天下大勢發展,也正如諸葛亮所算計的一樣,三足鼎立。這樣一看,貌似沒什麼問題,實際上,翻閱史料再加上邏輯推斷,我們會發現,這只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而已。
1.諸葛亮當時的情況。諸葛亮當時只有26歲,並無什麼建樹,當初叔父帶其從山東投靠劉表,並未受到重用,而劉備當時46歲了,手下也有不少人才,但一直沒有地盤,這種情況致使劉備確實求賢若渴。但當時劉備名氣不小,又是皇室之後,所以慕名前來投奔的人不算少,這些人認為劉備是一個潛力股。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幾乎沒有可能去三次見一個二十六歲的白面書生。
2.孔明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這個實在是誇張了。當初劉備就在新野一彈丸之地,和劉表集團也是明和暗鬥,拿什麼來天下三分?
《魏略》裡記載,孔明第一次為劉備出的主意其實是收編和整頓北方來的流民,主要是在亂世中加強自己兵力,提高生存率。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策略。
3.地理位置導致劉備根本不可能去南陽三顧茅廬。孔明在出師表中說,自己“躬耕於南陽”。河南南陽和荊州襄樊地區在當時正在處於曹操和劉表的爭奪地區,不是一片安靜的桃花源,況且一個距離新野60公里,另一個更是達到140公里,太遠了,當時局勢緊張,劉備不大可能去南陽地區或者襄樊地區請孔明。
4.除了《三國志》,別的史書都沒有提及過“三顧茅廬”的故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更是大相徑庭。這兩書記載均為諸葛亮去找的劉備,而且劉備一開始還覺得他年輕不重視他。諸葛亮費盡心思接近劉備出謀劃策後,終於逐漸得到了信任。
那三顧茅廬是怎麼回事呢,應該是孔明去找皇叔,皇叔把他安排在了新野的一個小屋子裡。孔明時常去找皇叔聊天,一來二去,皇叔慢慢發現孔明的許多計策很有遠見,遂開始重視孔明。後來皇叔多次去新野孔明的小屋中拜訪,才有了《出師表》中“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話。
-
5 # 彎眉柳葉刀e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這件事,如果有,其真實情況和廣為流傳的小說故事有沒有出入,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軀,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事…"正是這段千古名文<出師表>中的文字,成為後來三顧茅廬典故的最初版本,陳壽的<隆中對>裡也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段敘述也可以作為三顧茅廬是真實歷史事件的有力佐證。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身為皇室之胄,且年長於諸葛亮的劉備當時已擁有不少勇將謀士,不太可能屈尊去請一個當時還毫無建樹的文藝青年,理由來自<魏略>,在這部史書中記載,諸葛亮主動請見先主劉備,因不被重視而陷入尷尬,後狂言先主是一個毫無大志的編織匠而語出驚人。讓先主意識到自己忽略了雄才大略的臥龍先生,乃重新序禮請教,並多次深談,倚為重臣。說明了不是劉備慕名去請隱居南陽的臥龍先生的。其實這也並不能證明三顧茅廬就不存在,因為<魏略>中也沒有交代先主在諸葛亮用狂言引起自己注意後,是不是馬上直接僱傭了他,如果沒有,也可能是經過了一段考察之後才做的決定,在考察的這段時間裡,諸葛亮是住在劉備的軍隊中還是又回到了臥龍崗?劉先主有否主動找臥龍先生談心試探都不得而知。
以照出師表和隆中對的文字記載,完全可以肯定三顧茅廬是真實發生過的史實,只是三顧茅廬的具體細節是模糊不清的,需要後人發揮想像力去自行腦補,它既可能是劉備三次(這裡是泛指多次)登門拜請,也可能是多次到駐地的臥龍先生的臨時宿舍中去考察,其中情形,見仁見智。
但本人始終認為劉備登門拜請的可能性較大,理由是情勢所逼,先主不得不登門拜訪,因為當時劉備投靠劉表,寄人籬下,兵不過萬,將不過關張的劉皇叔隨時有被各方勢力吞併的危險。劉備雖有孫乾,糜芳,徐庶等遠謀之士,卻沒有自己的地盤和後方,在曹操虎視耽耽的威逼下,與劉表的聯合也只是短暫的互為利用,貌合神離,為了能在荊襄永久謀得一席之地,劉備既需要得道當地勢力的支援和認可,又急需一個放眼天下,統籌全域性的政策的策劃者,放眼荊襄地區,最佳人選非諸葛莫屬。
其一,諸葛亮名聲在外,臥龍鳳雛名揚天下,經過水鏡先生和徐庶的推薦更是讓劉備神往已久。可見,諸葛亮絕非真正的隱士,而是善於推銷自己的公關高手。
其二,諸葛亮是當地豪強勢力的重量級人物,諸葛亮一直與當地的名士相結交,其中最出名的是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這三位。同時,荊州本地共有龐、黃、蔡、蒯、馬、習、楊七大家族,其中最有勢力的是蔡氏和蒯氏。而龐德公和黃承彥正是其中龐氏和黃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為了與荊州本地的名士和大家族結交,諸葛亮的家族又採取了最有效的聯姻的方式,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分別嫁到了蒯氏家族和龐氏家族。大姐嫁給蒯祺,背後是荊州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蒯氏。二姐嫁給了龐山民,龐山民是龐德公的兒子。而這位龐德公是龐統的叔叔,諸葛亮的外號“臥龍”,龐統的外號“鳳雛”,司馬徽的外號“水鏡”都是龐德公給起的。諸葛亮自己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黃承彥不但是荊州的名士,黃家也是本地的大族豪強,而諸葛亮的岳母,是蔡家蔡諷的女兒。蔡諷另外一個女兒嫁給了荊州牧劉表,所以蔡家可是更加了不起的大家族,有了劉表撐腰,在當地可謂說一不二。蔡諷的兒子是蔡瑁,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看劉備不順眼,幾次三番要置劉備於死地的那位,他是劉表的小舅子。想不到吧,蔡瑁竟然也是諸葛亮的親戚,而劉表是諸葛亮妻子黃月英的姨夫。所以,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也就得道了當地豪強的認可和支援,同時也改善了與地主劉表之間的敏感關係,所以說,在劉備看來,三顧茅廬其實是一個淨賺不賠的大手筆。
其三,看中了諸葛亮的政治身份,他家三兄弟當時已有二人分別在吳魏當官,身居高位,關鍵時候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從中斡旋,再則,透過上述渠道,可以獲取當時各方的絕密資訊。你以為諸葛亮身在茅廬而知天下三分是網際網路上搜來的?
最後,是諸葛亮的才能,因為徐庶曾在劉備手下效命,透過徐庶就可以大致知道諸葛亮的才能不凡,對自己創業的貢獻至關重要,綜上,可以認為先主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是有合理的歷史依據的,至於小說中張飛揚言放火把避而不見的諸葛亮嚇出來之類的細節,純粹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
-
6 # 一指流沙半世浮華
劉備是建安五年投奔劉表的,被劉表安排在距離曹魏勢力僅100多里的新野縣駐紮,是防禦曹魏勢力的第一線,在這裡駐兵期間,劉備在博望坡打敗了曹魏的夏侯惇,並且到處拉攏當地士族,引起了劉表的猜忌,隨即被劉表調到樊城駐紮,在這裡,劉備依然是到處廣泛交朋友,結好荊州計程車族豪強,就是在這個時期,劉備跟居住在隆中的諸葛亮才發生了人生的交集。
由於劉備起自微末,在赤壁之戰以前一直都跟流寇差不多,所以也沒有留下什麼文字資料,對於劉備在荊州大力結交荊州士族的情況所記述非常少,以至於“三顧茅廬”這段歷史成了一個懸案,正史中對於到底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自己“北行見備”一直都持兩種說法,即使是認可“三顧茅廬”的說法,也對於“三顧”的真實情況有疑問,究竟是劉備三次專程登門邀請諸葛亮,還是劉備三次造訪諸葛亮,經過攀談考察,認為諸葛亮能夠為自己創造價值,於是第三次造訪的時候,邀請諸葛亮入夥。或者乾脆是劉備在荊州廣泛結交士族門閥,順帶著也拜訪過諸葛亮,也許路過的時候進門討碗水喝也算了一次,總之,關於“三顧茅廬”的事件,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只有諸葛亮在自己編纂的《諸葛亮集》中含含糊糊,閃爍其辭的說了一句;“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但是具體是怎麼“顧”的,卻是言語不祥,含含糊糊的春秋筆法,
回覆列表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佔據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臥龍崗諸葛草廬山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所以我認為《三國演義》裡的三顧茅廬和歷史中應該是大體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