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
線從線輪導環前穿入,繞輪中軸打死結。根據個人習慣,往後或是往前搖輪(往後搖輪,線從上面收放;往前搖輪,線從下面收放。現大部分輪子應向後搖輪)。此過程中,一定用手從導環前持竿,利用手指輕夾魚線,並適時左右移動,使得線卷鬆緊適度,輪軸中的魚線分佈均勻。將線頭從魚竿所有過線環由後向前穿過,竿收攏狀態下,留出比竿體略長部分做線組。
線組
與懸墜釣法一樣。但本人更喜在漂座上下分別只上一顆太空豆,雖失定位功能,但更方便移動浮漂,釣深水時更是如此。另外,我也習慣收竿時將漂座移至尾端。有釣友在竿上增加繞線配件,收竿時無需下移漂座。也是很好的辦法。
拔竿
出竿先出線。將洩力調松,竿尖向上,從竿尖前輕拉出約竿長魚線,再用一隻手的拇指輕壓魚線與竿體,與另一隻手配合,一節一節地拔出。保證拉出竿的同時有等長線被拉出。如此,竿拔出來了,差不多齊竿的線也出來了。與競技釣不一樣,一定不要齊竿線,最好大線比竿略長,至少比手握位置略長,這是減少竿尖纏線的關鍵。線在漂重作用下,始終能與竿身呈一定角度,減少纏繞機率。如果線與手握處等長,拉緊時必與竿身呈成直線,那纏繞是一定的。同時,過線環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放竿
因輪重,過線環與魚線自然與竿架親密接觸了。所以壓線時一定離開竿架,完成後將魚竿放於竿架上,不要來回拖動竿體,避免魚線與環受損。我習慣將過線環置於輪的相對側,即把竿上最後一個環所在節扭轉到輪的相對側。這樣,輪在下,竿上所有環,包括線都在上面,不與竿架接觸(不會影響收放線)。另外,垂釣時輪子也宜放於止架前,離開時置於其後。
揚竿
力度幅度要小。刺中魚即可。力度幅度越大,線在環上的滑動距離越大,摩擦也越厲害,對線的傷害也越大。竿尖處線彎曲完全正常,只要線體不受損就無妨。洩力不能太緊,調整到可以輕拉出線,保證可以刺魚,遇大魚即可平竿出線為宜。
起魚
1-2兩小魚以飛魚為好。稍大魚最好用抄網,抄魚時儘量保證竿尖與線呈一定角度,最好是側身抄魚,即持竿手後拉至身後,抄魚手前伸。忌魚拉至身前垂直上提,此舉動最易斷竿。遛大魚時勿用力上頂,保持竿身與水面呈45-60度為宜。魚不發力或向身前遊,適當上頂並緩慢搖輪收線,發力則減小角度方便出線(角度越大,線與環的摩擦力越大,自然出線越難)。
解決竿尖纏線小技巧:輕拉魚線,略微晃動竿尖;正常拋竿,利用墜子及前拋力量解除(此法一般都可奏效,推薦)。還不行的話,則需將竿順過來用手理了。
上線
線從線輪導環前穿入,繞輪中軸打死結。根據個人習慣,往後或是往前搖輪(往後搖輪,線從上面收放;往前搖輪,線從下面收放。現大部分輪子應向後搖輪)。此過程中,一定用手從導環前持竿,利用手指輕夾魚線,並適時左右移動,使得線卷鬆緊適度,輪軸中的魚線分佈均勻。將線頭從魚竿所有過線環由後向前穿過,竿收攏狀態下,留出比竿體略長部分做線組。
線組
與懸墜釣法一樣。但本人更喜在漂座上下分別只上一顆太空豆,雖失定位功能,但更方便移動浮漂,釣深水時更是如此。另外,我也習慣收竿時將漂座移至尾端。有釣友在竿上增加繞線配件,收竿時無需下移漂座。也是很好的辦法。
拔竿
出竿先出線。將洩力調松,竿尖向上,從竿尖前輕拉出約竿長魚線,再用一隻手的拇指輕壓魚線與竿體,與另一隻手配合,一節一節地拔出。保證拉出竿的同時有等長線被拉出。如此,竿拔出來了,差不多齊竿的線也出來了。與競技釣不一樣,一定不要齊竿線,最好大線比竿略長,至少比手握位置略長,這是減少竿尖纏線的關鍵。線在漂重作用下,始終能與竿身呈一定角度,減少纏繞機率。如果線與手握處等長,拉緊時必與竿身呈成直線,那纏繞是一定的。同時,過線環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放竿
因輪重,過線環與魚線自然與竿架親密接觸了。所以壓線時一定離開竿架,完成後將魚竿放於竿架上,不要來回拖動竿體,避免魚線與環受損。我習慣將過線環置於輪的相對側,即把竿上最後一個環所在節扭轉到輪的相對側。這樣,輪在下,竿上所有環,包括線都在上面,不與竿架接觸(不會影響收放線)。另外,垂釣時輪子也宜放於止架前,離開時置於其後。
揚竿
力度幅度要小。刺中魚即可。力度幅度越大,線在環上的滑動距離越大,摩擦也越厲害,對線的傷害也越大。竿尖處線彎曲完全正常,只要線體不受損就無妨。洩力不能太緊,調整到可以輕拉出線,保證可以刺魚,遇大魚即可平竿出線為宜。
起魚
1-2兩小魚以飛魚為好。稍大魚最好用抄網,抄魚時儘量保證竿尖與線呈一定角度,最好是側身抄魚,即持竿手後拉至身後,抄魚手前伸。忌魚拉至身前垂直上提,此舉動最易斷竿。遛大魚時勿用力上頂,保持竿身與水面呈45-60度為宜。魚不發力或向身前遊,適當上頂並緩慢搖輪收線,發力則減小角度方便出線(角度越大,線與環的摩擦力越大,自然出線越難)。
解決竿尖纏線小技巧:輕拉魚線,略微晃動竿尖;正常拋竿,利用墜子及前拋力量解除(此法一般都可奏效,推薦)。還不行的話,則需將竿順過來用手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