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產科俞醫生
-
2 # 墨媽育兒經
孕媽媽們都知道在分娩後,準媽媽們或多或少都會患有一點產後抑鬱症,但其實在分娩前孕媽媽們可能還會患有產前焦慮症。
什麼是產前焦慮症呢?產前焦慮症在初次懷孕的孕媽媽當中是比較常見的,墨媽初次懷孕的時候就經歷過,本來懷孕了人就比較情緒化,離預產期越近越擔心,非常的緊張,離預產期越近越胡思亂想,聽別人說生孩子非常的疼,就害怕自己堅持不下來,又擔心胎兒有沒有出現畸形的情況、生了寶寶之後老公還會不會對我這麼好、擔心分娩時候遇上大出血怎麼辦,各種擔心、緊張。
其實像墨媽這樣的症狀就是產前焦慮症了,產前焦慮症的表現大多是孕媽情緒波動比較大、愛發脾氣、睡眠不好、情緒低落愛哭等。
前面我們說到產前焦慮大多發生在初次懷孕的孕媽媽身上,主要是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沒有生產經驗,臨近預產期就會胡思亂想分娩是怎樣,孕期又擔心胎兒的發育情況,這樣就很容易患上產前焦慮症,有時候身邊人也會影響孕媽媽患上產前焦慮症,比如說公公婆婆、老公都非常的緊張,或又擔心胎兒的性別,身邊人的這種緊張情緒就會傳染給孕媽媽,孕媽媽也就跟著緊張起來,有個別公婆、老公特別在意胎兒性別,這樣孕媽媽也就非常容易有心理負擔,就很容易患上產前焦慮症!
那麼應該怎樣做才能緩解孕媽媽們的產前焦慮症呢?1、思想轉移法,很多孕媽媽懷孕之後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很少出去走動,如果自己老公出去上班了話大多數時間都是孕媽媽一個人在家裡,一個人就容易胡思亂想,所以孕媽媽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出門走走,散散步,逛逛街,和朋友多說說話,轉移一下注意力。
2、孕期學習一下孕產知識,孕媽媽產前緊張焦慮大多也是因為沒有經驗對分娩不瞭解,覺得生孩子非常恐怖之類的,所以孕媽媽在孕期的時候可以在網上或者買書籍看一些孕期、分娩的知識,不過一些分娩併發症,比如羊水栓塞、大出血之類的文章我還是建議孕媽媽少看的,適當瞭解一下就可以了,看的多了心裡負擔更大,墨媽就是例子,第一次懷孕看太多羊水栓塞之類的文章,非常害怕分娩,甚至連遺書都寫好了!
3、適量的運動,在孕期的時候孕媽媽適當的運動對分娩是非常有好處的,運動可以加快身體激素的代謝,降低孕媽媽們焦躁不安得情緒,當然孕媽媽也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來運動,早晚飯後可以出門散散步,適當的爬爬樓梯之類的。
準媽媽們在孕期可以多和一些孕媽媽們交流一下經驗,多想一些美好的事物,少看、少想一些負能量多的東西,孕媽媽們產前焦慮也是渴望得到家人與老公的重視,所以作為老公的你要多給妻子一點關心!
-
3 # 麥子媽咪要加油
孕婦產前焦慮是很普遍的,我懷一胎時,因為什麼都不懂,自然會很焦慮。但是懷二胎時,又因為經歷過一胎,很多事情瞭解清楚,反而有更大的焦慮感。
早期的妊娠焦慮主要是對胎兒的關注,妊娠後三個月至產前主要是對分娩時疼痛、新生兒有無畸形等問題而產生的預期性焦慮。
當孕婦出現產前焦慮緊張時,要勇敢正視現實,可以尋求家人和醫生的幫助。以下幾個小建議,也許能夠幫助你放鬆下來,最大程度地緩解焦慮:
1、積極面對,不要逃避,可以把自己的焦慮向親近的人傾訴,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2、對分勉有一個科學正確的認識:生育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絕大多數女性都能順利自然地完成,孕期應學習有關知識,增加對自身的瞭解,增強生育健康寶貝的自信心。
3、進行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保持身材和健康有力的體格,在生產的時候幫到你,還可以使你在懷孕期間更容易保持愉快的心情,有更好的能力解決沮喪,能夠有效地減輕身體不適感,比如背疼、便秘、浮腫等。懷孕不是做懶人的藉口,除非醫生說你屬於高風險的孕媽,所以即使懷孕也要堅持適量的運動哦。
4、慢下來,你可以躺在沙發上邊看書邊聽音樂,偶爾追追劇,需要一些新鮮空氣時,就出去走一走,看看藍天和白雲。
5、準爸爸來緩解:在妊娠最後階段,孕媽媽常常心理依賴性強,希望尋求保護,引起準爸爸的重視。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準爸爸應該及時承擔責任,給準媽媽堅實的臂膀。
6、轉移注意力,與其自己整天胡思亂想,不如與其他媽咪們多交流一下,討教一些經驗,這樣不僅會使孕媽咪轉移注意力,不知不覺中解除了緊張情緒,而且還會變得快樂起來。
7、擔心產後與職場脫節的孕媽媽可以在孕期適當看書學習,給自己充充電。
總之,保持良好的心態,放鬆心情,自我調節,最重要的是要與家人或者朋友多多溝通,尤其是夫妻間的交流,輕輕鬆鬆度過這十個月!
-
4 # 戀戀有情
你好,面對分娩,準媽媽既緊張又焦急,既盼望寶寶早日降生,又對即將面對的分娩的痛苦十分恐懼,這是很多準媽媽面臨的心理問題。所以這就需要孕媽媽自己來調節好自己的心情。產前心理緊張、焦慮的危害
準媽媽產前焦慮,其實對於分娩是非常不利的。它會增加破宮產手術的機率,本來可以順產的,可能因為太焦慮,所以醫生不得不採取剖腹產;分娩時間延長,對產婦和胎兒都是不利的;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和圍產期併發症;可能會導致難產和滯產等情況的發生。所以影響是非常大。
需要注意的產前8忌諱1、忌害怕
很多準媽媽對分娩有恐懼感,臨產期越近越是緊張。其實這種害怕完全沒有必要,分娩幾乎是每個女性必須的生理過程,而且現在醫學發達,分娩的安全係數大大提高,分娩手術的成功率也接近於100%,一般不會出現意外。
2、忌勞累
主要是指身體或精神上的過度勞累,到了妊娠後期活動應該適當減少,工作強度也應該適當降低,特別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只有這樣才能養精蓄銳,準備全力以赴的進入臨產過程。
3、忌粗心
一些孕媽媽大大咧咧,到了孕後期仍不以為然,結果臨產時常常由於準備不充分而弄得手忙腳亂,這樣很容易出現差錯。
4、忌著急
到了預產期並非就分娩,提前10天或者延後10天都是正常的情況。所以準媽媽既不要著急也不要擔心,因為這樣都於事無補,只能是傷了自己的身體影響胎兒的發育。
5、忌憂慮
準媽媽由於生活或者工作上的困難或意外不幸等,臨產前精神不振,憂愁苦悶,特別是有些準媽媽的公婆盼子心切,向準媽媽施加無形的壓力,給準媽媽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這也是造成分娩困難的重要誘因之一。
作為準爸爸要多和自己的母親溝通,不要給準媽媽造成無畏的心理負擔,讓準媽媽輕鬆上陣。
6、忌懶惰
有些準媽媽早期擔心流產,孕晚期害怕早產,因而整個孕期都不敢活動,有些準媽媽只是因為懶惰而不願多活動。實際上孕期活動量過少的準媽媽更容易出現分娩困難,所以孕期不宜生活過於懶惰,也不宜長時間的臥床休息。
7、忌遠行
一般在接近預產期的前半個月就不宜再遠行,尤其是不宜乘車、船。原先因為旅途中各種條件都受到限制,一旦分娩難,出現難產是很危險的事情,很有可能威脅到母子安全。
8、忌濫用藥物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一般不需要用藥,也沒有能使產婦剖腹痛減輕的藥物。因此準媽媽萬不可自行用藥,更不可隨便注射催產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回覆列表
孕婦在產前怎麼緩解緊張情緒?這個問題說到底就是怎麼緩解孕婦的顧慮。只有解決了顧慮,孕婦才不會緊張,那孕婦產前有什麼顧慮呢?
第一,怕疼了半天,結果還是剖宮產,對於這類人,就要進行心理輔導,告知其陰道試產的好處,一般情況下自己生下來的機率是很高的,如果生門條件好的話,可以直接誘導其生,甚至可以保證一定生的下來的(我有時就這樣做,甚至有時告訴她這是寶寶跟你在做遊戲,不用把它當做在生小孩)。往往還是有效的。
第二,怕生的過程中出現胎心變化,怕生出來的小孩有畸形和腦癱,傻的。直接取出來,省的出現缺氧及意外,簡簡單單。這一類人一定要告知其實陰道順產也是很安全的,而且對胎9兒更加好,告知既然擔心胎兒有畸形可能,更加要自己生,剖宮產後,再次妊娠時間會增加。
第三,怕痛,是就是怕痛,有些還沒發動就在大呼小叫了,很緊張,甚至有時有些孕婦宮口開全,胎頭已經撥露了,還很緊張。現在好多了,自從有了無痛分娩,這種產前緊張可以緩解大部分了。可以誘導生產過程中可以自由行走,丈夫陪伴,甚至溫馨產房內分娩。導樂指導患者呼吸減壓。
第四,就是產程延長,增加恐懼感,出現不耐煩感和消極感。這時要消除其顧慮,告知其產程還算順利的,寶寶是好的,鼓勵她拿出勇氣,當媽媽的勇氣。可以進食點流質高能量物,最好是果汁哦,沒錯就是果汁。
第五,是就思想顧慮太多,還沒生就在想,會不會產後出血,會不會羊水栓塞,會不會難產,假如發生危險了怎麼辦。麻麻這不要你擔心,這些留著給我們擔心好嗎。我們更專業哦!
結論,麻麻們放心,勇敢的生吧!相信自己,也相信我們,我們會為你們保駕護航的。放心包袱,沖沖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