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處州府張超2

    記得第一部看完的書是劉猛著的《冰是睡著的水》,這是一部關於中國安全機構特工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當時我還在讀高中,在新華書店呆了一天看完的,一口氣讀完,真的很好看;後來手機上看完整部《鬼吹燈》、《盜墓筆記》和《貨幣戰爭》全集,我算是好奇心很重的人,對新奇的未知的事物特別感興趣

  • 2 # 應作如是觀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

    這些都不是。

    我5歲開始入幼兒園,歷經5年,從最開始被人攆著屁股打,到最後打遍無敵手。何曾有一天讀書。

    10歲入小學,開始識字讀書。人生中,完完整整,認認真真讀完的第一本書是

    《語文》?《數學》?《思想品德》?《自然》?《勞動》?.......額最先讀完的應是《語文》。

    如果這個都不算。

    非要說文學作品的話。

    應該是5年紀的時候讀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一本從頭到尾,認真讀完的文學作品。

    15年過去了,此書中的詳細的情節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留在腦海裡的除了書名,就是讀之最後欲哭欲泣的情緒了。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曼·羅蘭的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書中主角的名字,以貝多芬為原型塑造而成。

    出生於家道中落的音樂世家。年少時被讚譽為"在世的莫扎特"。11歲那年,祖父去世,父親酗酒,家境愈發敗落,約翰·克利斯朵夫兼職鋼琴教師,承擔起養家的重擔。曾與學生

    彌娜之間相互產生了好感,遭其母羞辱,憤然離開。

    父親也去世了。克利斯朵夫沒有童年了。

    愛情失敗

    事業失敗

    與士兵衝突創下大禍逃到巴黎去避難。

    生活依舊深陷困境中,生活剛有起色之際,又被人利用,捲入一個又一個是非之爭,逐漸身心疲憊,狼狽不堪。

    好友死在軍警的亂刀之下,他出於自衛也打死了警察,最後不得不逃亡瑞士。

    在瑞士,克里斯多夫與喪夫的葛拉齊亞不期而遇,兩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

    歲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齊亞去世了,充滿激情與鬥爭的生活也遙遠了。

    晚年,他避居義大利,專心致力於宗教音樂的創作,不問世事,完全變成了一個世故老人,進入了所謂"清明高遠的境界"。

  • 3 # 小白的日常a

    不可思議,我完整讀完的第一本書竟然是典藏版的《水滸傳》,那時候還是在小學,我們那個學校是一個封閉式的寄宿學校。那時候學校在中午強制睡午覺,我一般是睡不著的,這個時候就十分的無聊了。還有就是學校晚上9點就會熄燈睡覺,當然也是睡不著的。中午還好,我會把書拿出來看看,但是當時並沒有什麼好書,後來同學不知道在哪裡搞到一本《水滸傳》,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當時小學的我竟然沒有因為其中的語句晦澀難懂而放棄,而且是一氣呵成的看完了全書,還記得當時看完後,到了高中還能記得其中誰的綽號是什麼啊之類的,當然天罡星就不說了,誰也知道,那些排名比較靠後的地煞星也能記住這就很厲害的。當時,還因為這個東西,小小的裝了個逼,也是有點小興奮。

    白天能看,那晚上呢,生活老師關了燈,但是我們會找一個小的手電筒,他能發出來一點光,我們就在那點光下看書,而且是蒙在被子裡的,畢竟在外面看被老師看到的話,這個手電筒估計是要被沒收的。而且晚上看書常常會被書中的情節激動的睡不著覺,結果就是到了第二天上課睡覺被老師罵了。

    不禁想起了那些年的青蔥歲月,不知道朋友們呢?你們方年有沒有向我這樣幹過,而你們看的完整的第一本書是什麼呢?來說說吧!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些年!

  • 4 # A雪知道

    我完整讀完的第一本書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看到問題也是細思良久,本以為讀完的第一本書應該在很小的時候,最起碼應該是小學吧,仔細梳理了一下,才發現直到20多歲,我才完整的讀了一本書。

    在回憶的過程中卻發現自己小學時候就讀了《紅樓夢》、《儒林外史》、《水滸傳》,只是都是不求甚解,不甚了了。就是字是認識的,然後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就像學習英語一樣,單詞我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所以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過程,讀書與你的知識閱歷都有很大的關係。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並不是說你讀了一百遍哪本書,你就領悟或是學到知識了。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見底和感悟。

    所以選擇適合你年齡知識閱歷的書很重要,不能只為了讀書而讀書,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增長知識,提升閱歷。所以要讀有用之書。

    我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首先是正好趕上楊先生去世,各大媒體都在轉發這個新聞。在我認真讀了關於楊先生的各類介紹之後,決定讀這本書。第二,我的書架上正好有這本書,牛皮紙的封裝,總有一種想讓人一探究竟的衝動。第三,正趕上假期,閒來可以認真的讀一本書,沒有功力的目的。這是我讀《我們仨》的緣分。

    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學習或是考試,而在於知識,作為在資訊化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更需要回到書中,落在紙上,才能體會讀書的樂趣。

  • 5 # 王恰同

    上大學前我幾乎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一次偶然的機會,與艾米的小說《山楂樹之戀》相識。書中乾淨純潔、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儘管悲劇的結尾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但是老三與靜秋山楂樹下那再純潔不過的愛卻深深地埋藏於我的心中。

  • 6 # 午後蘭蓮花

    我想這第一本書指的應該是教科書外的課外書,我完整讀完的第一本書,準確的說是第一部書,因為它不止一本。還是小學的時候,那時流行看武俠小說,有一部名聲特別大,我有個同學家裡剛好有我想借來看,起初他不願意,後來我用個陀螺交換才答應,那部書就是金庸寫的《天龍八部》。借到後如獲至寶,在家裡不敢明目張膽的看怕挨爸媽的罵,晚上躲在被窩裡看,那書裡面的什麼降龍十八掌、易筋經、六脈神劍……讓我如痴如醉,恨不得自己也變成一個武林高手去闖蕩江湖。

    但留給我最深印象的,還是喬峰和阿珠生死離別的那一章,那時還不知道情為何物,但讀到阿珠為了保護喬峰,而易容成她父親去赴約被喬峰一掌震碎五臟,而最後喬峰明白了她的用心她含笑離去,喬峰抱著阿珠在雷雨交加的山谷狂奔狂哮,我也難過的留下眼淚。

    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妙筆,讓人彷彿真的看見一個漢子抱著被自己打死的心愛的女人在大雨裡狂奔,真的能感受到他的那種絕望,悔恨的心情,很多年過去了我還忘不了那種被震撼的感覺。

    去年寒假,重慶一中、南開中學、巴蜀中學,在老師的推薦書目上出現了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讓很多家長感到意外。而在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釋出的首份《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中顯示,中學生借閱最多的圖書即是《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裡有歷史知識與傳統文化,更傳遞著國家民族情懷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這也許是能被老師推薦、學生愛讀的一個原因吧。

    《天龍八部》裡刻畫了許多人物形像,但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為愛獻身,生命短暫的弱女子阿珠,關於她的描述不多,卻是整部書的一個亮點。

    有人說生命的價值不能用長短去衡量,如果你不能活的長,那就活的深,阿珠就是那個活的深的人,儘管是個虛構的人,卻讓很多人忘不了。

    《天龍八部》你看過嗎?

  • 7 # 繁華世界讀自己

    你完整讀完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我覺得這個問題倒不如說是你讀的書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本書是什麼?因為完整讀完的書好像有挺多,已經記不起來是哪一本了,但是所有完整的書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本是初中時候讀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文版《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好多外國作家的名字很難記清,但是唯獨這一本,記憶猶新。

    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然而他憑著什麼讓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沙場,奮勇殺敵,在沙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仍然大難不死,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毅力,年輕的他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著,有休假的機會仍然工作著,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啊!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毅力,它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會更堅強地去面對。

    郭沫若說過”:人世間,比青春再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寶貴的東西都不甚為人所愛惜,最容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儲存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青春對誰都是公平的,並不為愛她的人更多的留下腳步。在保爾身上,我看到的正是人世間最為寶貴的東西:青春和理想。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所說的”志“便是信念、理想。

    小說中經典保爾的人生自白,也是對小說主題的闡發: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小說就是要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就是應該像保爾一樣努力的向上的生活著。“生命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鬥爭。”保爾說這句話,就是因為他仍擁有青春,他所說的“鬥爭”就是他心中堅定的理想,是他一直堅定相信的社會主義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青峰怎麼不帶樂隊上《歌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