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羽的文庫

    郭嘉,有著一雙望穿秋水的眼睛,和對人心的把控,終其一生,他沒有過一次失誤,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算無遺策,這是諸葛亮也沒有做到的。

    他和諸葛亮,相同的地方就是,在世人看到袁紹前景好的時候,他覺得不行,選擇了曹操。

    諸葛亮也是,在世人都認為不行的時候,他毅然而然的出山,受任於危難之間,奉命於敗軍之際,輔佐了劉備。

    然而他與諸葛亮不同的是,諸葛亮在劉備的心中,雖然很重要,但那時候也是劉備無人可用,所以諸葛亮收到了如此重視。

    郭嘉,他在的時候,曹操身邊有大把謀士,況且他自己就是聰明絕頂。但是,對於郭嘉,他是發自內心的相信,如果說,有一個人可以勸說曹操的赤壁之戰,那一定是郭嘉。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兩個天才的碰面,最終沒有出現在歷史上,郭嘉,或許和諸葛亮惺惺相惜,也或許,在歷史的長廊中,有了郭嘉的干預,或許就沒有日後三國這琳琅滿目,驚心動魄的故事了。

  • 2 # 鳴沙古今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的背景是: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是其時首屈一指的人物,而恰好郭嘉逝世於建安十二年九月(公元207年),劉備是於建安十二年11月(公元207年)三顧茅廬邀請的臥龍諸葛亮出山。兩位天賦軍師平生雖不曾有過比試,但時間上的巧合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見地。更有甚者,認為諸葛亮是慮於郭嘉之鬼才,此時出山無十足把握可助劉備三分天下,便遲遲不肯出山的說法。因此,有必要對郭嘉和諸葛亮倆人的情況做一些說明。

    [歷史功績]

    一、郭嘉的功績主要有:

    1、十勝十敗論。官渡之戰時,袁紹勢大,曹操對於此戰能不能勝心裡沒底。此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即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極大鼓舞了曹操信心,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2、下邳擒呂布。曹操出兵攻打呂布,久攻不下,郭嘉進言“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最後曹操依郭嘉計策,水淹呂布於下邳,呂布敗亡。

    3、平定烏桓。袁紹敗亡後,袁尚、袁熙逃入烏桓曹操率軍北上,郭嘉在途中身染重病,不久離世。但他死前制定了相關計策,讓曹操順利滅掉兩袁。

    綜合郭嘉的一生,他最大的貢獻是助曹操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為後來三分天下,勢力最強的曹魏政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諸葛亮的歷史功績

    1、隆中決策。為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計劃,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都圍繞著隆中決策展開。

    2、協助劉備奪取荊益和建立蜀國。助劉備計奪荊州,荊州地理位置重要,地處中原大平原,是個魚米之鄉,人傑地靈,英雄輩出。劉備依靠荊州這塊根據地,奪取益州,拿下漢中,建立蜀國政權。

    3、赤壁之戰。諸葛亮孤身赴宴,在東吳舌戰群儒,最終說服孫權,成功達成聯吳抗魏的戰略目標,並聯合周瑜,火燒赤壁,大財曹操,使曹操實力大損。

    4、安定南中。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十二月班師成都。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

    5、北伐中原。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在輔佐劉禪的同時,為報先帝,以完遺願,先後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終諸葛亮因為積勞成疾,於五丈原病逝于軍中。

    [綜合比較]

    在總結了郭嘉和諸葛亮兩人的主要功績之後,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劉備死前,官至蜀漢丞相,總管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權力地位本就很高,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後,更可以說是蜀漢的實際權力掌握者。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歷史功績向來為後世所敬仰,流傳千古。

    而郭嘉生前官至軍師祭酒,是曹操集團內部的一個軍事參謀,主要職責在致力於為曹操制定詳細的軍事計劃,而且世人所熟知的鬼才之名,皆是指他在軍事方面的成就,更因為英年早逝,他根本沒能參與進曹操與劉備、孫權之間的角逐,所以曹魏政權建立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幾乎沒有建樹。

    因此,從歷史功績,貢獻方面看,諸葛亮是要明顯強於郭嘉的,而郭嘉更善於軍事謀斷,在軍事謀略歷史表現上突出些,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但其才能更多體現在維持政權和治國方略這層次上。這也是中國幾幹年以來書生治國的最高表現,也是歷經千多年文人所推崇的原因。

  • 3 # 讀三國感悟人生

    我認為郭嘉不死諸葛不出,更多的是說明當時郭嘉的地位高度類似於諸葛亮。其實郭嘉即使不病死,諸葛亮也同樣能做出偉大的成績,因為:郭嘉雖然在戰略、人性洞察等方面的能力很強、很準,但是,實際的發展則只是事件發生的機率較高而已,很難100%保障沒問題,例如,他預測孫策要死於被仇人刺殺,這隻能說明機率高,但是郭嘉竟然建議曹操對孫策不足為慮,這要是孫策晚兩年被刺殺,那曹操對官渡之戰就很危險了。所以,郭嘉這種風格必然會導致偶然事件的失敗,而諸葛亮可以穩打穩紮的做出成就。

  • 4 # 原來這是歷史

    我們說說郭嘉,借鑑一下各方史書

    1.有先見之明,棄袁投曹

    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 ——《三國志·郭嘉傳》

    2.勸殺劉備

    但是這件事史書上是相互矛盾的。

    劉備來奔,以為豫州牧.或謂太祖曰:“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後必為患.”太祖以問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誠仗信以招俊傑,猶懼其未也.今備有英雄名,以窮歸己而害之,是以害賢為名,則智士將自疑,迴心擇主,公誰與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

    初,劉備來降,太祖以客禮待之,使為豫州牧。嘉言於太祖曰:“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是時,太祖奉天子以號令天下,方招懷英雄以明大信,未得從嘉謀。

    3東征呂布

    但是其實東征呂布時,三國志·荀彧傳記載:“是時荀攸常為謀主,《三國志·荀攸傳》: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4料定孫策身死

    其實這個猜測是有問題的,因為他只猜測到了孫策會死,但是沒有說出他什麼時候死,萬一是曹操官渡之戰,結束了之後才死呢?猜測人物結局,我覺得荀彧更勝一籌,他預測了袁紹集團大部分人的結局。

    5.十勝十敗

    第一,荀彧圍繞“度勝、謀勝、武勝、德勝”為曹操提出了“四勝四敗”,賈詡也提出了類似的“四勝”論。後來在曹操問計郭嘉時,郭嘉更是擴充為“十勝十敗”。所以我覺得郭嘉只是擴充,有前人打下了十勝十敗的基礎

    第二,我們看十勝十敗的內容,說的直白點內容就是袁紹怎麼怎麼傻,我們主公怎麼怎麼厲害,袁紹一定打不過主公你,再直白點就是給曹操加油打氣的文章,但是對於怎麼打敗袁紹隻字未提

    第三官渡之戰中荀彧戰前準確預言審配、逢紀逼反許攸,顏良文丑臨陣授首,戰時坐鎮後方,力勸曹操不要退兵,把握天下之大機;荀攸畫策,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燒千乘糧車;賈詡與荀攸力勸曹操信任許攸,火燒烏巢,收降張郃;程昱以七百兵守鄄城,不懼南渡的數萬袁紹大軍,並募精兵數千人支援曹操於黎陽。但是郭嘉卻全線隱身,未獻一策。

    6,兵貴神速,定遼東

    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裡......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 ——《三國志·武帝紀》

    時寒且旱,二百里無覆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裴注引《曹瞞傳》

    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 ——《三國志·武帝紀》

    可以看出此戰兵貴神速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策略,差點導致了曹操的全軍覆沒,只是上天站在了曹操這邊,找到了嚮導,找到了水源。但是此戰也讓曹操定了北方,可以說是風險大,回報也大。

    7.曹操哭郭嘉

    第一次是郭嘉死時

    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三國志·郭嘉傳》

    第二次是赤壁之戰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可以看出郭嘉或許確有才能,且曹操郭嘉關係很好,但是也可以看到曹操一方面承認了失敗,另一方面也是藉此甩鍋:下屬給力點,也就不會敗了。

    諸葛丞相鞠躬盡瘁無可置疑,但是並沒有演義中那麼傳奇,只能說他治國奇才,統兵一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達粉,酵母粉,小蘇打,分別有什麼用?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