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怪獸小火龍

    九尾狐,眼瞳為深紅色,具有催眠的作用。尾巴越多道行越高。而九尾狐的法力已經能與仙,神、佛較量了。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地方拜狐仙的風俗?說起九尾狐馬上聯想到《封神演義》裡的妲己,她迷惑紂王,使得他殘殺忠臣,最後導致商朝滅國。可《山海經》記載裡的九尾狐是神獸是瑞獸,怎麼會變成這樣?不過裡面也記載九尾能吃人,但它到底吃什麼樣的人就不知?除了《山海經》在早期傳說裡九尾狐是瑞獸外。如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30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雲:吾取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東漢班固《白虎通德龍·封禪》:“德志鳥獸則鳳凰翔,鸞鳥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見,白鳥下。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明後當盛也。”以上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秦漢時的古人先把九尾狐比成神(瑞)獸。

    那麼,後來怎麼“妖魔化”的?《搜神記》卷十八引《名山記》說:“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日阿紫,化而為狐。”就在此篇中,記載了狐狸阿紫幻化為美女的故事,它兩次媚惑西海都尉陳羨的部曲王靈孝,結果王靈孝跟著狐狸住進墓穴,連形貌都有幾分象狐狸。可以看出狐狸精是靠魅惑迷惑人心。《玄中記》說:“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狐,五十歲,能變化謂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 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漸漸地古人把狐狸精比喻成用美貌迷亂人心,讓不明真相的人甘願受他擺佈,趁機吸取人的精氣,以助它的修煉。《封神演義》裡的妲己不就是這樣的嗎?而且那些書都深入民心。所以,到了魏晉南北朝之後,很多人把九尾狐比成妖狐,大眾也慢慢的接受了這個思想。

    九尾狐傳到日本後實力更強,狐妖的等級是以尾巴的數量來區分,常用的招數就是噴火,而狐妖尾巴越多法力越強,九尾狐是最高階的妖獸。九條尾巴各有不同的法術,搖動起來可分別招出雷,火、風、地震、洪水死靈和小狐仙等助戰,同時九尾也代表有九個靈魂,除非整條尾巴一齊斷掉,否則九尾狐的生命可以不斷的再生。日本傳說九尾狐化名,玉藻前,與稻荷神結合,施展媚術吸取天皇精氣,最後收服九尾狐的故事……

  • 2 # 南風西洲

    山海經中有記載 青丘有狐而九尾,其音似嬰,能食人,人食之不惑。

    是中國的一個很吉祥的妖怪,有個典故,就是九尾狐喜愛給人牽媒拉線,曾幫過沒娶妻的大禹拉了個姻緣,娶了塗山氏的女嬌,成為千古佳話。

    那為什麼後來又被人唾棄呢!那就出現了妲己,九尾受女媧命令下界迷惑紂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啦!

  • 3 # V盟文史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首先我們來看看,狐在《山海經》中的描述:

    山海經記載:又東三百里,有青丘之山,有青丘之國,在其北,有狐,四足九尾,其銀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也就是說這九尾狐叫聲像嬰兒一般,愛吃人,但如果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消除厄運,趨吉避凶。但從《山海經》上的記載來看,與其說九尾狐是瑞獸,不如說九尾狐的肉更貼切吧,畢竟死的它不吃人哦!

    說完《山海經》中的記載,我們再來看看《呂氏春秋》中提到的狐:禹年三十未娶。行塗山,恐時暮失嗣,辭曰:‘吾之娶,必有應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於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王證也。’於是塗山人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賓,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也就是說治水的大禹到塗山時,遇見一隻九尾白狐,後來化身為女孩,名叫女嬌,並嫁給大禹。大禹娶了九尾白狐——塗山氏的女兒為妻而生下夏朝第一代君主啟的傳說故事。

    直到南北朝以前狐狸依舊繼承了對婚姻子嗣的美好象徵,九尾是子孫昌茂的美好預示。例如漢代時,《白虎通鑑》雲:“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孫繁息也。於尾者何?明後當盛也。”即便是死了,它的腦袋也是想著家的方向,寓意著不忘本,居安思危有王者之徵多子多福。

    然而,狐狸畢竟不像龍,鳳,麒麟等聖獸一樣,虛無縹緲的只存在於傳說當中,在現實生活中他就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偶爾為了尋找些許食物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人們自然無法接受這是一隻祥瑞之獸所做。長此以往對它的崇拜,也就慢慢的減弱了。

    由於狐狸的身體曲線優美,眼睛尖而細,向額頭飛起,給人憂傷而內斂的感覺。這都讓人想到了美女的形象。故而自六朝以後,凡遇嫵媚妖豔,不懂得潔身自好的女性,都比作狐狸精。

    後人所著的《封神演義》中更是塑造了千古經典的狐妖形象:說這啇紂王好色,因寫了淫詩冒犯了女媧娘娘,一怒之下女蝸用招妖幡調來軒轅墳三妖,也就是九尾狐狸精、九頭雉雞精與玉石琵琶精,去勾引誘惑紂王,敗壞紂王的朝綱。

    恰在這時,冀州侯蘇護被迫送自己的女兒蘇妲己獻給紂王為妃,在去朝歌的路上,九尾狐狸精吸盡妲己魂魄元氣骨髓,借其空皮囊化形為妲己,用媚色迷住紂王。後來的事大家不用說也知道了,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併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等,最終斷送了紂王的江山。

    而關於妲己的形象,《封神演義》中曾這樣描述:“只見那妖婦百般嬌媚,萬種輕軟。又把這些行刑軍士,弄的東倒西歪,如痴如醉...”總之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

    《搜神記》中也寫道:“狐者,千古之淫婦也,其名曰阿紫。”

    由於中國古代是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好,平民百姓的男人也罷,犯了錯總會要找些許藉口為自己掩飾,更使得“狐狸精”的形象在民間廣為流傳,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君主昏庸無道,或有夫之婦移情別戀等情況的背鍋俠!

    所以,狐狸的形象也就這麼一步步跌下神壇了,仔細想想,其實還是挺冤枉的呢。

  • 4 #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不好意思,在回答這個問題的之前,我想推翻提問者的問題,我仔細看過《山海經》,發現《山海經》裡的狐並不是神獸的象徵。不信,我就把原文給大家列舉幾個: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 南山經》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海外東經》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大荒東經》

    各位看官,看了原文,覺得如何?關於狐,我們從它能多次出現在《山海經》裡,那麼說明狐這種動物在古代,就早已經被人們廣泛熟知,而且對它的特性,也是非常瞭解。

    那麼狐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讓人感覺很矛盾的生物了?其實在古人眼中,狐即是一種神獸,也代表邪惡墮落的象徵。怎麼去理解了?我試著為大家略微分析一下。

    古人在這方面的看法,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表現的最為明顯。特別是我們現在大家熟悉的兩本文學鉅著。《資治通鑑》裡有太多的這樣的事情。 比如《陳紀》記載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北周國,就有人獻九尾狐,而且是死的,還是骨頭。周國皇帝還把他當做祥瑞來看。說是“瑞應之來,必彰有德”。可是在《宋紀》篇中卻有相反的說法。那裡面說“群狐處焉,妖巫挾之為人禍福,凡水旱疾疫悉禱之”。

    還有一本影響深遠的清代鉅著《太平廣記》,裡面專門有一篇《說狐》。根據書中描寫,狐這種動物即是祥瑞,也是用邪惡諂媚之物。其實主要是白色狐狸和九尾狐才被當做祥瑞的象徵。所謂“”九尾狐者,神獸也。其狀赤色,四足九尾。出青丘之國”。特別是在中國最黑暗和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狐很多時候都被稱為祥瑞。

    當然,對於狐這種動物,也有太多不好的描寫,有些形容它們是卑鄙無恥、多疑、諂媚迷惑等等。這些深刻的影響了我們後世對狐這種動物的認知。

    《戰國策》裡一則流傳千古的成語故事,狐假虎威,大家都耳熟能詳,狐的行為為大家所不恥。《幼學瓊林》裡批評狐借老虎威風乾淨壞事。還有對《新唐書》裡,對於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形容,就是“武氏狐媚,翻覆至此!”《隋書》裡講:狐而能媚,獸之妖妄也。

    其實在古代,與狐有關的一樣東西,被人做成衣物。但是它非常的珍貴,得來異常不易,而且非常的禦寒保暖,那就是狐白裘。這種珍貴的衣物只有天子或者王公貴族以及地位極其顯赫的人才有資格擁有。

    《史記 孟嘗君列傳》中流傳千古的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他的門客去偷的狐白裘去行賄魏王的妃子。明代鉅著《天工開物》裡面還詳細分析了作為禦寒衣物裡的種類和級別。產地和顏色不同,其價值高低也不同。從貂皮和狐皮為最貴,到最後羊皮或者鹿皮。

    就算是為華人廣為流傳的《封神演義》中,雖然到後期九尾狐蘇妲己確實淫亂不堪、禍害百姓、迷惑君王。可是最初,作為大地之母的女媧娘娘順天應命,派出身為軒轅三妖的九尾狐。這樣的大事女媧娘娘能夠指派九尾狐,只能說明九尾狐的修行還是非常不錯的。只是後來在無人管束的情況下,才徹底轉變,一致後來死於姜子牙的打神鞭之下。

    其實綜上所述,從古至今,對於狐這種動物,我們對他的態度其實沒有太多轉變。並非是以前是神獸,後來變成淫亂的形象。而是我們都是用一種矛盾的心態去看待它,這也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看法,凡事都有兩面性。加上文學作品的創作影響,所以我們才會有提問者的錯覺。這種科學理性看待萬事萬物的眼光,也符合老子的道家福禍相依思想,值得我們深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單說說臺盆的種類和選購技巧有哪些,如何判斷洗臉盆的好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