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抖書帝

    趙匡胤能當皇帝,身為親弟弟的趙光義出了不少力,平定統一南方十國,趙光義也是有戰功的。也就是說,趙光義和唐太宗李世民類似,也都是王朝的建立者之一。我的分析,趙匡胤是有意傳位給趙光義的,要不然也不會那麼重用栽培他。斧聲燭影,趙匡胤跟趙光義說了什麼?"好做好做"很有可能是對趙光義有所重託的。可惜趙老二當了皇帝,馬上就害死了趙老大的兩個兒子。這事做得太不仁義。

  • 2 # 靜靜時光

    在北宋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的一個晚上。北宋的創始人趙匡胤突然去世,在歷史上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

    當時在場的只有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在場。對於此事,歷史上一直是爭論不休的,成了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其中就有一種說:趙光義為了篡權奪位,而蓄意謀害趙匡胤。不管怎麼說此事之後,趙光義成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

    趙匡胤去世時,他的兩個兒子都健在,而且都已經成年。那為何當時他們不站出來反對趙光義,反對這位奪走他們皇位繼承權的叔叔呢?

    歸根到底是他們沒有的勢力和趙光義抗衡,如果去反對趙光義,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趙光義還沒做皇帝之前,他是晉王+開封府尹的雙重身份。趙光義在京師開封經營多年,這裡都是他培養的勢力,當時京師的禁軍裡面也有很多是他的親信,可以說在開封他是一呼百應了。

    還有一方面就是趙光義很會製造輿論。趙光義知道他這個皇位來路不名,會遭人議論,弄不好會激起群憤。

    這個時候趙光義就搬出他已經去世的母親杜太后和他的哥哥趙匡胤,然後和當時的宰相趙普一起弄了個金匱之盟。說是杜太后在臨終前勸說趙匡胤死後把皇位傳給趙光義,當時趙普負責記錄,這份遺書後來藏在金匱之中,因此得名金匱之盟。

    我們暫且不論這個的真假性,但是趙光義有了這個,就確定了他皇位繼承的合法性。如此一來,就算是有大臣和將軍支援趙匡胤的兒子,他們聯合起來反趙光義,名不正言不順的,反而他們是反叛者了。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既然沒有對抗趙光義的本事,他們只能接受現實,這樣還能多活幾年。

  • 3 # 尋根拜祖

    “燭影斧聲”就是個千古謎案,一夜間,大宋天下大變,頭一天坐在龍椅上的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趙光義堂而皇之地安坐於龍椅之上,接受朝臣們的三叩九拜。作為趙匡胤僅存的兩個兒子,趙德昭時年25歲,趙德芳時年17歲,兩人跟大臣們一樣,拜伏在二叔的腳下稱臣。面對父親蹊蹺的暴亡,兄弟倆之所以那麼“乖順”於趙光義,實在是無力與二叔這棵大樹抗爭,而且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據鳴冤。

    一、事發突然,趙家兄弟毫無準備

    趙光胤去世時年僅49歲,作為一個常年征戰疆場的開國皇帝來說,這個年齡駕崩,年輕了一點。從史料記載看,趙匡胤駕崩毫無預兆,跟趙光義聊天聊了一晚上,突然“聊死”了,這是誰也想不到的結果。

    從趙德昭和趙德芳的年齡看,一個完全成年,一個接近成年,看起來具備了對抗趙光義的能力。但這明顯是一個不對等的博弈,趙光義一方是有備而來,是整個事件的參與者,甚至是策劃者。趙德昭兄弟完全矇在鼓裡,父親駕崩當夜,他們都不在場,等得知訊息的時候,趙光義已經坐上龍椅,一切木已成舟。

    趙匡胤駕崩當夜,宋皇后本來是讓王繼恩去接趙德芳,不想王繼恩卻迎來趙光義。由此可見,王繼恩早就是趙光義,埋在趙匡胤身邊的一枚棋子,當晚的事件,一切都在趙光義的掌控之中,趙德昭兄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除了叩頭認輸,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個人認為,如果趙匡胤決定把皇位傳給弟弟,應該早就宣佈了,沒宣佈,就說明趙匡胤心目中的繼承人不是趙光義。那麼為什麼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呢?原因就是,趙匡胤發現趙光義悄悄發展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足以威脅到未來的繼承人,所以,他不敢宣佈太子,以防太子受到趙光義的迫害。趙匡胤一定在謀劃一盤大棋——一舉除掉趙光義集團!

    這麼說有證據嗎?有,幾年前,趙匡胤突然提出遷都計劃,準備把都城從開封遷至洛陽。表面上看,似乎跟繼承人毫無關係,但實際上這是一次對趙光義的釜底抽薪計劃。

    趙光義位居開封府尹多年,他的集團相當強大,開封成了他們的根。趙匡胤的遷都計劃,就是想一舉甩掉趙光義集團的牽制。

    可惜,趙光義已經勢不可擋,在他的黨羽們激烈反對下,遷都計劃泡湯。但這次計劃,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大家,趙匡胤在想方設法削除趙光義的黨羽!至於怎麼做,趙匡胤應該還沒拿定主意,或者說還沒來得及實施,就發生“燭影斧聲”。

    試想一下,趙光義的勢力,連趙匡胤都無法撼動,趙德昭兄弟哪來的實力?

    三、事件隱蔽,趙家兄弟沒有證據

    如果趙德昭兄弟,手掐趙光義謀位的確鑿證據,尚可以有一搏的機會。但趙光義做得很隱蔽,沒有留下任何確鑿的把柄,也就是說,趙德昭兄弟沒法證明趙光義登基的非法性。

    趙匡胤生前為了保護兩個兒子,應該從來沒有讓他們參與到皇儲繼承事件中來,所以,兄弟倆也確實不知道父親的心思。但有一個人有可能是知情者,趙匡胤生前很可能向她透露過儲君的人選,這個人就是宋皇后,人選就是趙德芳。

    證據就是,趙匡胤剛一駕崩,宋皇后立刻讓王繼恩去請趙德芳,很顯然這是在找嗣君。如果不是趙匡胤生前有交代,宋皇后不會做出這個舉動。

    可惜,當趙光義出現在她面前時,宋皇后立刻明白,事情已經不可為了,於是她只能近乎哀求地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指趙光義)。”

    可見趙匡胤生前,對趙光義的危險性已經充分了解,並對宋皇后做了詳盡的安排。包括在不可為的情況下,如何自保。

    不難看出,趙光義為了上位,對整個計劃安排可謂天衣無縫,不可能讓趙家兄弟拿到證據,他也吃準了趙匡胤,不會讓兒子參與一丁點皇儲之爭,唯一知道內情的宋皇后,為了保住母子三人的性命,絕對不敢向外透露真情!

    綜上所述,面對坐上皇位的二叔,趙德昭、趙德芳兄弟毫無勝算,既沒有反對的理由,也沒有反對的實力!

  • 4 # 張哥講中國歷史

    趙德昭和趙德芳沒有能力去反對皇叔,因為宋太宗趙光義一直深受皇兄宋太祖趙匡胤寵愛,宋太宗趙光義之前是晉王,還是開封府尹。手中握有京城開封禁軍兵權。讓他有了凱旋皇位的野心,宋太祖趙匡胤本人也在傳子和傳弟中反覆猶豫,沒有明確立太子,最後就連自己都死得不明不白,留下斧聲燭影千古迷案,如果趙德昭和趙德芳反對皇叔趙光義,沒有軍權。只會死得更慘,可能連香火都不會給他們留下,宋太宗趙光義是個無情的人

  • 5 # 風塵講歷史

    宋朝是中國古代文化最繁榮昌盛的時期,由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與漢朝有個共同點,就是都被分成了兩端,漢朝分東西漢,宋朝也分南北宋。而且南北宋還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九位皇帝,且北宋除了太祖趙匡胤外,其餘八位皇帝都是太宗趙廣義一脈,南宋除了高宗趙構是太宗一脈以外,其餘八位皇帝又都是太祖趙匡胤的後代。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在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的太離奇,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得很蹊蹺。

    宋開寶九年,這是趙匡胤在位的第十六年了,十月十九日的夜裡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這就是著名的“斧聲燭影”事件,次日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皇后得知趕緊派人去召皇子趙德芳入宮,因為太祖生前沒有立太子,現在離奇暴斃,誰能掌握先機誰就有可能成為皇帝。皇后派人傳趙德芳入宮明顯是想把皇位傳給給趙德芳,可誰知道負責傳召的太監是趙光義的人,他沒有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去找了趙光義。皇后在宮中最終等來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弟弟,此時已失去先機,只能讓趙光義繼位了。

    趙光義繼位一直是個謎,直到繼位四年後趙普才拿出“金匱之盟”來證實趙光義皇位的合法性。這是太祖和太宗的生母杜太后在病重時傳趙普入宮記下的遺言,交代了皇位繼承問題,主要是讓趙匡胤百年之後要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然後“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這樣皇位經過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三代傳承後最終傳給太祖的兒子趙德昭。這也就能解釋的通為什麼趙光義繼位後太祖的兒子不反對了。

    宋太祖趙匡胤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和四子趙德芳,其中長子和三子在趙匡胤還在世的時候就死了,所以趙匡胤駕崩後能與趙光義搶皇位的只有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芳、趙德昭和太祖的四弟趙廷美(太祖三弟趙光贊早亡)。但是按照“金匱之盟”,有機會在趙光義之後當皇帝的是趙廷美和趙德昭。所以趙廷美肯定是支援趙光義的,因為趙光義百年之後就會輪到他做皇帝,倘若他支援太祖的兒子當皇帝,那這皇位可跟他就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接著就是趙德昭也有機會當皇帝,雖然機會很渺茫,但是趙光義對他的好讓他誤以為“金匱之盟”真的會被遵守。趙光義繼位後就開始拉攏趙德昭,並把他與趙廷美擺到了同等的高位,彷彿這二人就是未來帝國的掌權人,所以趙德昭也不反對趙光義當皇帝。最後就只剩趙德芳了,恰巧當初皇后傳召的也是趙德芳,唯一一個不在“金匱之盟”上的人卻是皇后心中的皇位繼承人,自然會受到趙光義、趙廷美和趙德昭的敵對,所以趙德芳一個人勢單力薄的反對也沒用,加上趙光義已經登基了,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肯定會惹來殺身之禍,不如息事寧人。

    所以雖然趙光義繼位疑點重重,但他依舊能把皇位坐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價格什麼時候可以漲到4塊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