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酷鵝使用者研究院釋出研究報告顯示,對於95後而言,內容即是社交。95後在內容社交應用的使用上有著更高的偏好,使用過程中更多關注興趣話題,獲取垂直領域內容,同時,由優質內容帶動個體關注的社交需求也更為明顯。
7
回覆列表
  • 1 # 品牌佈道

    這是社會環境到來的必然反應

    1.90後獨生子女為主,自幼成長先天溝通氛圍不足。

    2.社會安全因素導致這個人群社會交往心理被壓抑。

    3.網際網路通訊與交流的興起不僅提供了溝通工具,而且解決了他們的疑慮和不安。

    4.內容成為網路社交的載體,無法見面,只能依靠內容承載。

  • 2 # 李俊慧

    95後更愛內容社交?這個結論是否科學還有待檢驗。

    不過,95後做為在網際網路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從小就接觸並使用網際網路,從遊戲到影片,它們算是從玩網際網路或用網際網路中成長起來的一代。

    過度使用或依賴網際網路,可能會讓他們線上下交流或互動中存在偏差,比如,更偏好線上互動。

    至於是內容社交,還是資訊社交或其它關鍵詞,用著網際網路長達的95後們,對網際網路的使用能力和依賴程度會比較多一些。

    總得來看,每一代都會各自的特徵和偏好,因此,內容社交也罷,其他社交也罷,只要能實現有效溝通,就不是大問題。

  • 3 # 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太正常了,不就是談資嗎,70後、80後們也需要談資,只不過70後、80後們的見識、習慣、知識體系、資訊容量等跟95後們不一樣,而95後們大多數是學生或者剛畢業,他們的世界還比較簡單,且社交關係大多數都是同學、親人,並且同學之間的社交頻率遠遠高於親人之間。

    學生們的特點是,擁有共同的教育環境,擁有共同的資訊接收渠道,彼此之間的社交關係,更需要相似性,比如A、B、C同學之間正在聊某部電視劇/電影/遊戲,D同學如果不關注這部電視劇/電影/遊戲遊戲的話,很容易就會掉隊,而同學們的社交關係就是圍繞著電視劇/電影/遊戲來進行。

    學生/剛畢業階段,本身是沒有太多壓力的,而且時間方面又很閒,自然而然地就會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70後、80後們要關注的資訊更多,工作、孩子、教育、醫療健康等,正所謂“上有老下有小”,哪有那麼多精力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大部分時間都在想辦法賺錢養家餬口。

    而每個家庭情況又不一樣,這就導致70後、80後們更多時候都是獨立的,每個人都接受不同的資訊,除非是同行關係,如果是同學、親人、朋友等,想要進行一些內容社交的話,對方很有可能聽不太懂,因為彼此接觸的內容面差別太大,硬要進行內容社交也不是不可以,但顯然做不到深度和頻次。

    沒必要高估95後這個群體,曾經80後、90後年輕的時候也被貼上各種標籤,世界是變化的,社交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4 # 看見光

    與其說95後喜歡內容社交,倒不如說95後喜歡多元社交,比如遊戲中真情投入的社交,即嵌入式社交,他們注重的是情景社交。

    而內容社交這個概念過大,是文字?是影片?是語音?是Flash?都無法形容95後的社交需求。95後作為新時代的人,他們更容易受到情景社交活動之中,這叫沉浸式的社交。

    比如遊戲社交,在我所教的學生中,很多孩子喜歡玩遊戲,他們不僅玩遊戲,還沉浸在遊戲角色中吃飯、睡覺、談戀愛......這是一種情景社交。

    在傳播學上有一個理論叫“情景化的情景化”,指的是透過影像瞭解世界的人,更容易將影像本身情景化的情景,再一次情景化變為現實,並以此來作為生活的真實場景。

    事實上,95後的社交多是是“情景化”的,當然也涉及到內容社交,但不全是,遊戲社交活動更多一些。

  • 5 # 氪奇檔案

    這個“更”字用的很好!

    我一個80後,手機上裝了幾個95-00後社交應用(即刻、最右、第一彈、元氣彈...),長期泡這些社交 app 發現的確是有這樣的趨勢。

    就這個行為現象來看,的確是“更”愛內容社交!

  • 6 # Cubiz老徐

    看上去似乎很牛,但是細想想,都是廢話,“內容”當然是社交的核心,而且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是一樣。

    “內容”永遠是社交的最核心要素,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一樣。內容的涵蓋面很廣,不僅僅是文章、圖片、影片等等。比如參加一個線下的沙龍活動,活動主題就是內容框架,參與交流的人的觀點就是內容,還有,參與線下活動可能會結識一些人,這也是內容。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內容的興趣點和內容形式以及目的性會有所不同;而且同一年齡段的人,因其興趣愛好、經歷、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其關注的內容興趣點也不同。

    人為製造因年齡段的差異化並不是最理想的使用者分類方法,都是人,更應該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當然,不同年齡段的人的訴求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分水嶺是90後,90後以前60、70、80他們的訴求起步點都是衣、食、住、行這些最基本的生存訴求,而到了90後,大部分都已經擺脫了這種基礎訴求,而情感訴求成為了他們的最基礎訴求。

    因此,就不難發現,用以前的以利益為導向的管理方法,面對90後的時候不好使了,而此時,人們會說90後不好管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90後的訴求發生了變化。

  • 7 # 糧倉開土

    95後已經成了整個消費群體的主力軍,他們的價值觀,興趣點終將引領潮流。

    為什麼目前95後會更偏向內容社交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生活壓力不大。95後目前是學生或者剛學校畢業生為主,不會因為社會生活壓力委於求全。心中的理想化目標更為強烈。

    2:整個成長曆程,趨向現代化,也是親身經歷了網際網路的發展。95後的小夥伴,大部分人生活在中國發展迅速的時代。經歷了學習PC電腦時代,一個人一個手機霸佔整個時間的時代的變革。所以面對網際網路資訊爆炸的局面,只有吸引他們內容和價值觀才能讓他們沉靜在裡面。所以內容吸引才是真正的集中點。

    3:95後相對於其他群體,更加個性化,自主化。

  • 8 # 隔壁老周

    95後和80後、90後確有不同,他們才是網際網路世界的真正土著,是被網際網路深度塑造的一代,同時也是深度塑造網際網路的一代。

    95後出生於一個充裕的時代,不僅物質極度充裕,而且資訊極度充裕。95後不用再為吃飯和安全的問題擔憂,自然就會追求社交、自我實現等高層次的需求。網際網路恰好為這種需求的滿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土壤。95後可以根據興趣,根據內容找到自己的同類,找到歸宿感。可以透過短影片、彈幕等深度互動,找到自我實現的感覺。

    不得不說95後屬於夢幻的一代。他們出生的世界更加五彩斑斕,他們受外界的影響塑造更深入,他們的人格更加多重。他們是幸福的一代,同時又是迷失的一代。他們更需要找回自我、確認自我、實現自我。

    網際網路深度塑造了95後,95後也深度塑造了網際網路。沒有95後的深度參與,很難想象網際網路上的社交應用會如此多姿多彩。

    總之,95後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迷失的一代,他們在失去和找回自我間不停切換,從而推動了網際網路內容的豐富,同時又受惠於互豐富的網際網路內容。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9 # 事了了

    三個資訊對我們很有價值。

    一、內容;

    二,社交;

    三,95後。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入口網站,搜尋引擎,社交,接下來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且和喜歡這些內容的人成為朋友。每個人也在產生內容,成為話題領袖,自媒體快速發展就是這個原因。

    內容社交,大家因為喜歡更多內容,成為朋友,因為對你的內容感興趣,成為你的粉絲。進而相信你,認可你。這就是社群運營的基礎。

    95後更喜歡。90後,80後,70後一樣的喜歡。

    這些資訊總結 起來,企業要想獲得客戶,獲得使用者,內容將是關鍵,而如何產生優質內容,如何透過內容經營社群,進而持續 獲得客戶將是接下來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網際網路服務,幫助您利用網際網路高效獲得客戶。

  • 10 # 維度整合吳俊

    沒有內容如何社交?社交總是圍繞著一定的目的進行的,儘管這種說法有點功利,但這就是事實,我們百分九十五的社交是為了擴張自身的事業,或者為了提供自己一些便利,如果沒有這種需求,我們大部分的社交都是沒有必要的。

    既然有目的性,就一定要有配套的內容,沒有相關的內容就沒有了話題,那就是沒得談,如果是這樣的場景,社交何以開展,所以所謂的內容其實就是一種話題策劃,也就是現在流行的社交貨幣理論,沒有好的內容,就沒有這種貨幣功能。

    社交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利益交換,至少是一種潛在的利益交換,如果沒有利益的維繫,很多社交是無法展開的,所以任何社交活動以及之後的關係維繫,一定是有利益才能長久維持的,利益就是最大的內容。

    現在是注意力經濟時代,粉絲經濟也好,眼球經濟也要,首先要引起人的注意和興趣,沒有這個前提,任何社交工作都無法展開,所以不論是傳統社交,還是新媒體的開放式社交,都需要策劃好的內容。

    引起注意是第一步,這個內容首先要達成的目標,之後要實現的就是引發認同,沒有認同就沒有一切,只有認同你說宣傳的表達的觀點,一切才有可能,認同才是實現一切的手段,沒有認同再好的內容也是白搭。

    這是一個功利的社會,年輕人喜歡簡單、高效的生活或者工作方式,他們有鮮明的個性,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所以好的內容,能夠引起他們注意,贏得他們認同的內容,才能產生集聚效應,只有人集聚在一起,社交才能展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盟各國為何群起指責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