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人推出頭調

    三國時期確實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孔明,叫胡昭,是一位隱士、大書法家!但我敢肯定三國絕對還有很多孔明,只是不出名罷了!

    首先說一下為啥還會有很多孔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人名:

    諸葛亮,字孔明,

    胡昭,字孔明,

    周瑜,字公瑾,

    諸葛瑾,字子瑜,

    孫權,字仲謀,

    張飛,字翼德,

    關羽,字雲長,

    岳飛,字鵬舉,

    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如果沒發現,我再給大家說一下:亮和明,昭和明,瑜和瑾,權和謀;看到了吧,這幾個字的意思是相近或是相關的,古人起名是有規律的,當然這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取法,就是你的”字”和你的名字是呼應的,並不是隨便取得,所以,只要他的名字裡有亮、昭、陽、耀等和光有關的字,那麼他都有可能叫孔明!

    胡昭一直隱居在潁川一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當地山民經常打架,胡昭便開設學堂教書育人,每當山民之間有矛盾,都會如調節平息!

    他還是司馬懿的老師,有一次司馬懿得罪了當地的狠人周某,周某懷恨在心便去殺司馬懿,好在胡昭知道後立馬趕過去說服了周某,這樣也算救了司馬懿一命!

    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諸葛亮和胡昭這兩個孔明可以說都做到了!

  • 2 # 明白真相群眾

    我知道,三國時期,除了諸葛孔明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名字叫胡昭,他的字也是孔明。胡昭,是三國時期的書法家,擅長隸書。

  • 3 # 油條煜仔

    諸葛亮,字孔明,

    胡昭,字孔明,

    周瑜,字公瑾,

    諸葛瑾,字子瑜,

    孫權,字仲謀,

    張飛,字翼德,

    關羽,字雲長,

    岳飛,字鵬舉,

  • 4 # 青言論史

    三國時期確實有兩個孔明,而且那個我們不大熟悉的孔明出生的要比那位蜀相更早,更稀罕的是,他去世的也比諸葛亮更晚。他就是漢魏時期的著名書法家胡昭。

    這位胡昭,也是見諸於《三國志》的,只不過他沒有單獨成傳,而是和袁渙、邴原、張範等名士放在了一起,見於《魏書第十一》之中:

    時鉅鹿張臶,字子明,潁川胡昭,字孔明,亦養志不仕。......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辭袁紹之命,遁還鄉里。太祖為司空丞相,頻加禮闢。昭往應命,既至,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歸誠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昭乃轉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閭里敬而愛之。高士傳曰: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昭雖有陰德於帝,口終不言,人莫知之。信行著於鄉黨。建安十六年,百姓聞馬超叛,避兵入山者千餘家,飢乏,漸相劫略,昭常遜辭以解之,是以寇難訊息,眾鹹宗焉。故其所居部落中,三百里無相侵暴者。建安二十三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並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固率將十餘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遺民,安復社稷。狼等遂南附關羽。羽授印給兵,還為寇賊,到陸渾南長樂亭,自相約誓,言:「胡居士賢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一川賴昭,鹹無怵惕。天下安輯,徙宅宜陽。高士傳曰:幽州刺史杜恕嘗過昭所居草廬之中,言事論理,辭意謙敬,恕甚重焉。太尉蔣濟闢,不就。正始中,驃騎將軍趙儼、尚書黃休、郭彝、散騎常侍荀顗、鍾毓、太僕庾嶷遞薦昭曰:「天真高絜,老而彌篤。玄虛靜素,有夷、皓之節。宜蒙徵命,以勵風俗。」高士傳曰:朝廷以戎車未息,徵命之事,且須後之,昭以故不即徵。後顗、休復與庾嶷薦昭,有詔訪於本州評議。侍中韋誕駁曰:「禮賢徵士,王政之所重也,古者考行於鄉。今顗等位皆常伯納言,嶷為卿佐,足以取信。附下罔上,忠臣之所不行也。昭宿德耆艾,遺逸山林,誠宜嘉異。」乃從誕議也。至嘉平二年,公車特徵,會卒,年八十九。

    這段文言文很長很長,我猜諸位也沒啥興趣看,我就簡單地概括幾句胡昭的大事:

    1、胡昭早先因躲避戰亂逃到冀州,袁紹和曹操都想徵辟他,但是他誰都不跟,自己淡然地待在一邊;

    2、司馬懿原來和胡昭有交往,胡昭還救過他的命;

    3、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胡昭家鄉很多土匪都內附關羽,但是因為胡昭賢明,他們都約定不傷胡昭;

    4、胡昭一直被推薦,從來不做官,最後活了八十九歲才死。

    同樣都是孔明,同樣都是名士,一個兼濟天下,一個獨善其身,孰對孰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諸葛孔明固然為萬世傳頌,胡孔明也未嘗不是一代人傑。

  • 5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三國這個亂世也就成就了英雄的舞臺。如果論謀士,魏國有郭嘉、司馬懿,蜀國有諸葛亮、龐統,吳國有周瑜、陸遜等超級謀略家,他們都是不世之才,又各司其主,共同演繹了驚心動魄的三國史。

    然而,這些超級謀士中,其中郭嘉、周瑜、龐統都屬於英年早逝之人,他們的離去,不但影響了三國的走向,更讓一些原本沒有發跡的謀士有了一展舞臺的機會。

    比如說,曹操最寵愛的謀士郭嘉,他給曹操獻的計,幾乎“算無遺漏”。但他在官渡之戰勝利不久,在東征歸來的途中病逝。也正是因為郭嘉的早死,曹操才會有赤壁之戰的大敗。以至於曹操在戰敗後,痛哭道:“若使奉孝在,不致孤於此”。

    民間更有流傳的說法: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雖然有誇大之嫌,但如果郭嘉不早逝的話,恐怕諸葛亮再有經天緯地之才,只怕也很難有用武之地了。

    郭嘉死後,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下山,從此,一直流離失所的劉備開始發跡,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一走一步成就了霸業。

    從劉備的一窮二白,到佔領蜀中稱帝,諸葛亮的表現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亮威名遠揚。特別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潛心輔佐後主劉禪,晚年更是六出祁山伐魏,雖然沒有成功,但他的超級智謀和良好軍事修養卻展現無疑。

    鑑於諸葛亮的功績,後人稱他料事如神,甚至給他“妖人”的稱號。其名聲顯然遠蓋了懷有不世之才卻英年早逝的郭嘉。

    同樣,周瑜和龐統原本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超級謀士,但因為英年早逝,其才華還沒有完全發揮就離去了,因此無論功績還是名聲顯然和諸葛亮還是有差距的。而老謀子司馬懿儘管以不變應萬變地“熬死”了諸葛亮,但在和諸葛亮的正面交鋒中,司馬懿顯然是處於下風的,因此,他論綜合素質還是不及諸葛亮的。

    其實,三國還有兩個真正的牛人,他們屬於世外高人,懷有曠世絕學,無敵智謀,卻一直沒有出山,因此,鮮為人知,他們分別是諸葛亮的師傅司馬徽和司馬懿的師傅胡昭。

    首先,來看諸葛亮的師傅司馬徽。

    司馬徽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其“水鏡先生”的名號響遍五湖四海。司馬徽身上還流傳著一些傳奇和典故,如司馬稱好、推豬與人、園中耕種、臨蠶借簇等,展露出司馬徽的超級才幹和智慧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隱透了其與世無爭的性格。

    當時坐擁荊襄之地的劉表想請司馬徽下山,結果司馬徽看出劉表不是個明主,因此拒絕了。於是隱居山野,並開始招收弟子。漢末名士劉廙、向朗就是司馬徽的學生,就連諸葛亮和龐統也得到他的真傳。

    再後來,當劉備也想請他下山時,司馬徽還是拒絕了,但他卻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並且打出了:“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驚人宣傳語。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劉備為了得到了諸葛亮這條龍,自降身份,不辭辛苦,三顧茅廬把他請下了山。

    劉備得了諸葛亮就如魚得了水,最終開拓了天分天下之徵程。

    對於司馬徽,曹操也想納入麾下。公元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征,結果劉表的接班子人劉琮選擇了不戰而降,荊襄之地全部淪為曹揮的鐵騎之下。於是曹操決定徵詔並重用司馬徽。

    司馬徽這時已是曹操的“人肉”,如果不應詔,只怕難逃生死劫,但如果應詔,又不是淡泊名利的司馬懿想要結果,在去還是不去之間,猶豫難斷的司馬徽最終來了個病死。死去元知萬事空,一了百了,一代隱士就此離世,令人唏噓。

    下面,來看司馬徽的師傅胡昭。

    胡昭,潁川人,他和諸葛亮的字是一樣的,都取了“孔明”兩字。胡昭從小修習三墳五典,不但學識淵博,而且精通書法,是位不可多得的超級人才。曹操還在當司空丞相的時候,就聽聞胡昭的威名,多次派人請胡昭入朝為官。據悉,胡昭並無下山之意,但迫於曹操的權勢,還是和曹操見了一次面。見面後,曹操表達了求賢若渴之心,而胡昭卻表達了歸隱山林之意,胡昭無心仕途,曹操知道強留不住,只好放任他離去。

    後來,袁紹也多次請胡昭下山為官,但胡昭還是拒絕了。

    之後,歸隱陸渾山的胡昭和司馬徽一樣,開始以教書育人,招收門徒,司馬懿便是胡昭的學生。司馬懿在求學期間,胡昭對他另看一眼厚愛一層,毫不保留把畢生所學傳授給他。據晉人皇甫謐所撰《高士傳》中記載,胡昭對司馬懿的評價很高,認為司馬懿日後必成大器。

    後來,司馬懿被曹操請下山,在司馬懿的輔佐,奠定大魏江山。

    到了晚年,胡昭遷居宜陽縣,繼續過著與世無爭的草原生活,直到89歲去世,一直沒有下山。

    司馬徽和胡昭兩位三國最牛的隱士,其智謀究竟有多高,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兩人各自培養出來的弟子諸葛亮和司馬懿各事其主,所展現出來的無敵智謀和聰明才智令人折服。弟子都如此,其師傅司馬徽和胡昭有多厲害,可想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風系統電源怎麼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