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思160519196

    請把標題的“蕩平”去掉。朱棣這一系列軍事行動只是打服了瓦剌,封了幾個王。所以只能說是“征服”,只有清朝那樣對葛爾丹進行種族屠殺,一勞永逸才叫“蕩平”。由於靼韃降而復叛,又避而不戰,讓朱棣的軍事行動打了折扣,而朱棣的目的只是打服這些草原部族,炫耀武力而不是軍事佔領,所以這些草原部族並沒有受到重大打擊。反正打不過就跑,跑不了就投降,你朱棣幾十萬大軍不可能賴在草原不走,你一走我馬上就造反,就是這樣。

  • 2 # 終南冠

    雖然這個提問顯得不專業,但還是很高興受邀回答這個問題。朱棣5次御駕親征漠北不假,但並沒有蕩平漠北,只是打擊了元蒙貴族殘餘勢力。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已安排藍玉大將軍痛擊蒙古,蒙古已分成韃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落,已經勢衰了。朱棣傾全國之力遠征漠北,御駕親征帶了50萬軍力,但是常常遇不到蒙古軍主力,皆聞風遠遁,所以成果並不大。成祖在最後一次親征漠北迴京途中病死於榆木川,此時蒙古勢力暫時削弱,明朝也已精疲力竭,無力再作大規模遠征。從當時效果來看並沒有有效的打擊到蒙古軍主力,導致不久之後的瓦刺部落崛起,才有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

    英宗年少氣盛被王振慫恿,想學成祖御駕親征,名留青史,膽量固然可嘉,但實際上是被王振集團因為權力鬥爭出賣坑死,導致朱棣親征漠北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朱棣自“靖難之役”起兵,歷經四年奪得天下,後又五次親御駕親征漠北,屬於白手起家創業者,經歷了無數的大風大浪,在血拼中積累出來的都是真才實幹,雖談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帝王中也是非常有作為的,無論政治、軍事經驗都遠非英宗一個毛頭富二代所能比擬的,所以這二個人做同樣一件事,結果自然大相徑庭。歸根結底,能力問題,興一人,敗一人。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其實,朱棣先後五次親征漠北,只能說是將蒙古部落趕跑了而已,並沒有真的將之徹底擊敗。如果朱棣真能給予蒙古致命打擊,也就不用連續打了五次了!

    當時蒙古諸部中,最強的是韃靼,因此明朝軍隊最初主要攻伐的物件是韃靼。而且明朝也不是一味的猛攻韃靼,而是懷柔其他蒙古部落,聯手打擊韃靼,瓦剌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明成祖朱棣多次的北征打擊,韃靼部落的勢衰,而這時的瓦剌部落卻乘機南下。永樂十年,瓦剌攻殺韃靼的本雅失裡。實力日漸強大的瓦剌甚至打起了明朝的注意,開始南下寇邊。

    永樂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迫使瓦剌的馬哈木貢馬謝罪。此後瓦剌接受明朝的冊封,並開始不斷進攻韃靼。而永樂以後,明朝當局在平衡蒙古諸部勢力的政策上是有失誤的。致使瓦剌在明廷的默許支援下不斷壯大,最終在正統初年一統蒙古草原,勢力達到極盛。

    而與此同時,關內的明王朝卻因為承平已久,軍力下滑,加上朝中有王振等奸臣把持,朝局昏暗。

    於是正統十四年,也先找藉口興兵大舉攻打明朝。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結果指揮混亂,慘敗於土木堡,致使明英宗被俘,瓦剌大軍打至北京城下,讓明朝近乎亡國。

    事實上,終明一代,蒙古諸部都是明王朝的頭號敵人。在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對蒙古諸部有攻轉守,開始修築和加固長城防線來抵抗蒙古部落。經過數代皇帝的努力,逐漸形成了東起山海關西抵嘉峪關,以寧夏、大同、宣府等九個邊鎮為核心的九邊防線。

    但即便如此,明朝衛所制度的破敗使得明軍實力不斷下滑,因此蒙古寇邊之事還是頻頻發生。嘉靖二十九年,甚至爆發了庚戍之變,蒙古騎兵再次突破長城防線殺到北京城下。這樣被動挨打的局面,直到萬曆中興時期,隨著戚繼光和李成梁等名將的坐鎮才得以扭轉。

  • 4 # AUTUYG

    朱棣多次親征,只是將蒙元趕出中原,趕出華北,蒙古失去的是地盤,而不是人口和戰馬。蒙元崩潰分裂。但實力還在,所以明朝,以修築城防,屯駐守邊,這時雙方國力都已達到距離極限,追不上,驅趕的效果大於消滅。幾十年後,邊城後勤條件改善。戰略攻守形式轉換,明朝據城,瓦喇等還是散兵遊騎,這時應該積極利用城防結構消滅進犯的有生力量,而不是盲目出擊,與關外野戰。土木堡,沒能誘敵攻城而出城野戰是戰略失手,明朝是土城戰和磚城戰快速發展成熟的時代磚城戰的升級換代,是土木堡之變前後戰略戰法的一大變革。

    二十五年,草原戰馬可以繁殖六代,而漢地馬匹根本供應不上。野戰吃大虧那是必然的。

    土木堡明軍主力是步兵,卻跟騎兵比奔襲,而沒能積極發揮城戰優勢。

    草原燃料缺乏,燒磚困難,也支援不了城戰,蒙古人的弓箭要用貝加爾湖的原料,彎刀雖利對磚城基本無效。

    瓦喇不在湖邊,但有的是馬匹和刀。

    二十五年,瓦喇沒有了弓箭,明軍明軍沒有了馬匹,卻要出城野戰。

    經濟封鎖導致的戰略思想的轉換。

    磚城戰法在土木堡之後地位上升。

    這之間弓箭,馬匹,土城,木城,磚城後勤運輸線,完全不同了。

    小皇帝勇氣可嘉,但是于謙更能穩定後方。據城堅守發揮漢族優勢,這種局面直到坦克飛機出現才明顯失效。

  • 5 # 宋安之

    明太祖朱元璋透過北伐開國,使元朝全國性政權成為北元的割據性政權。太祖開國後八次北伐又使北元割據性政權迴歸到蒙古部族狀態。明成祖朱棣又透過五徵蒙古將恢復了些許元氣的蒙古部族打壓下去,只是驅逐了蒙古,為明庭留下更多戰略生存空間,屬於鞏固太祖朱元璋成果,並非將蒙古邊患一勞永逸的解決了。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就是想以天子守國門來代替塞王守邊模式,因為他就是塞王之一逆襲成為皇帝的,害怕重蹈覆轍所以開始天子親守邊境,而他的戰略並非保守的,而是以攻代守,五徵蒙古就是其中一步棋。

    雖然五徵蒙古影響很大,但是戰果比較小,畢竟農耕文明對戰遊牧文明,如果遊牧民族靠著機動性一直避而不戰也是沒辦法的,所以五徵蒙古只能說鞏固了太祖朱元璋時期的成果,還以攻代守擴大了明庭戰略生存空間,使京師不那麼危險了。

    瓦剌為蒙古部落之一,元亡以後為猛可帖木兒所控,死後分為三部:馬哈木部、太平部、把禿孛羅。朱棣五徵蒙古之第二徵就是徵的瓦剌部,戰敗後這三部臣服於明庭,於永樂六年遣使來朝貢馬請封,次年明庭封三部都為王。馬哈木死後,其子脫歡襲爵順寧王。

    明成祖朱棣後仁宣二朝因為朱棣在位時期的一系列大手筆導致國庫空虛,而開始罷兵主文治,創下了仁宣之治。

    在明庭仁宣二帝時期,瓦剌部開始再度崛起,脫歡在宣德九年襲殺韃靼部阿魯臺,正統初年,脫歡殺其他兩部賢義、安樂二王,統一瓦剌部。還吞併了阿魯臺之部眾,因為血脈問題,脫歡擁立擁有黃金家族血脈的脫脫不花為傀儡大汗。

    到了脫歡兒子也先時代,瓦剌已經基本上統一了蒙古。也就是說瓦剌在明庭仁宗宣宗加之正統初期不興兵事的空檔期崛起了,雖然不復當年蒙元盛況,但也不可小視。

    明庭這方歷經成祖朱棣的永樂盛世,仁宗宣宗的仁宣之治,到了明英宗時期差不多再次達到巔峰,這時候的明朝面對統一的蒙古也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奈何決定戰爭的並非是國力是武器而是人,偏偏明英宗太過相信他的先生太監王振,兩個不懂軍事的人開始了作死之旅。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野心膨脹的瓦剌也先入侵明朝,年少熱血的明英宗在信任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開始御駕親征。

    英宗是崇拜於先父宣宗與曾祖父成祖的馬上功業,太監王振是想借此機會大展宏圖,於是兩個人開始了御駕親征,但同樣的兩個夢想家並沒有一點點軍事才能,最後在王振豬一樣指揮下,明明擁有優勢的明軍被瓦剌也先打的一塌糊塗。

    如果明英宗擁有軍事才能或者不御駕親征任用大將抵禦瓦剌也先,以明朝的國力瓦剌也先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結果明英宗沒有軍事才能還信同樣沒有軍事才能的王振去御駕親征,這時候已經不是國力對比了,而是純粹送人頭的偶然事件了,並非明朝國力問題,只能說明英宗太無能。

    瓦剌靠著明朝不興兵事的空檔期在北方崛起,統一蒙古,野心膨脹以後入侵明朝,本來即使統一的蒙古狀態也對於巔峰時期的明朝造不成影響,奈何壞菜就壞在明庭最高統治者明英宗昏庸,最後釀成土木堡之變的悲劇。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由盛轉衰,政治構造也大洗牌,文官集團徹底做大,大明之後二百年就開始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貓捉老鼠鬥爭遊戲,直至明亡…

    參考資料:明史講義、明史記事本末、國榷。

  • 6 # 夜月下鳴蟬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蒙古分裂而成的韃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落國望風而逃,避而不戰。儘管在戰役收穫上不多,但是也能夠從側面反應出明成祖時期軍容之盛,戰鬥力之強。可是任誰也沒有想到短短25年後,蒙古人居然能打到北京城下,俘虜大明皇帝,包圍都城北京,也讓明朝由盛轉,明朝和蒙古的攻守易位,明朝對蒙元再無野戰之力。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土木堡之變的巨大失敗呢?我認為有三大原因:

    第一,皇帝不懂軍事卻熱血沸騰的御駕親征。在明朝那樣集權發展到極高程度的朝代,皇帝的權威不能違抗,而頗受寵信的太監王振就是皇權對外的代言人。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可是如果車頭偏離了軌道呢,那麼再先進的車都要車毀人亡。

    第三,戰前準備不足,起兵行軍倉促。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是明英宗聽從王振的蠱惑和慫恿,在瓦刺已經四路大軍南犯之時,倉促決定御駕親征,五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輜重軍需馬匹等都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出戰,最終導致全軍覆沒,明英宗自己也兵敗被俘。

    所以說,身處高位的人就一定要謹慎,既要顧全大局,又要懂得用人。

  • 7 # 苟而不羈

    中原王朝出兵草原從來沒有“蕩平”過,最好的戰績只是把他們打降,打跑。這些草原民族打不過就跑,跑不了就降,然後積蓄力量復而反叛,繼續侵掠中原。

    朱棣對蒙古人的戰爭也是如此。因為朱棣在位時還屬於明朝初期,實力比較強,可以主動出征並能取勝。但這些勝利並未測底解決問題,只是延緩了問題。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蒙古人的力量又重新強大起來,而明朝卻開始腐朽。兩邊力量此消彼長,所以兵敗皇帝被擒。

  • 8 # 別夢依稀18

    土木堡明軍慘敗主要原因是由於太監王振瞎指揮,朱棣等人的一代芳華已逝,明軍的戰鬥力減弱也是客觀原因。隨後于謙(沒有郭德綱)指揮明軍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瓦剌軍。這也體現出明軍還是有基本戰鬥力的。

  • 9 # 中原一哥

    “土木堡之變”初期明朝軍事和國力是能戰勝以瓦刺為首的蒙古,為什麼會敗的一塌糊塗呢?

    明成祖朱棣是奪位當的皇帝,想在文治武功上都有所成績,證明自己當皇帝是對的,傾全國之力打蒙古各部落,當時採取的政策是打壓冒頭的,平衡各部落的軍事力量,不讓一家獨大,反抗明朝的統治,其實只是把各部落攆到更遠的北方,因瓦刺部落一直站在明朝這邊,明也就默許了他統治蒙古各部落,沒多管,經過兩任皇帝的恢復國力,到明英宗時,瓦刺部落已統一蒙古,有和明一決高下的能力。

    瓦刺找藉口和明朝打,明英宗是崇拜於先父宣宗與曾祖父成祖的馬上功業,做為宦官的王振藉此機會慫恿英宗御駕親征,沒有軍事才能的他們,明明擁有優勢的明軍被瓦剌也先打的一塌糊塗。

    把軍隊交給沒有軍事才能的人手裡無疑就是敗仗,從側面也說明宦官專權,古來宦官專權不是亡國就是改朝換代,比如東漢末年。

    對外國策的失誤,默許一家獨大,碰到有野心的瓦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勢必會有一戰。

    “土木堡之變”使明很多年翻不起身,明主和大臣缺一不可,不能讓宦官插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腳算是養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