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貪吃的粑粑巖
-
2 # 星火辰
公元前202年,劉邦聽從其謀士張良、陳平建議,撕破楚漢中分天下的合約,追擊項羽撤退的軍隊。楚漢間的鴻溝國界,存在了恐怕還不到兩個月,就被劉邦給踐踏了。然而,這就是天下之爭,劉邦不會放過千載難逢的良機。
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九戰九捷,大敗秦軍,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一時間天下入其掌握。隨後,他打破函谷關,進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焚燒秦國宮室;鴻門宴上又迫使劉邦向其低頭,遂大封天下諸侯,因此種下天下再次分裂的禍根。
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確實缺乏遠見,不光因為他在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更重要的是,他廢除郡縣制,再次實行分封,這是開了歷史的倒車。且不說大的影響,只說對項羽自己就極其不利。分封后的諸侯,忠於他的,由於力量分散,讓劉邦得以各個擊破(譬如三位在秦國土地上封的王);心懷兩端的,在他和劉邦之間觀望,結果被韓信挨個拿下(譬如魏王);而因為他分封不公,在齊國土地上崛起一個強大對手(田橫兄弟的齊國),成為牽絆他西楚的強大力量。由此,項羽雖然每戰必勝,然而卻在漢、齊之間來回奔走,筋疲力竭,而西楚的國力也因此消耗殆盡。
公元前203年,劉邦大將韓信攻下齊地後,天下大半已經落入劉邦手中。劉邦為了換回被項羽抓獲的親人,請求與項羽議和。項羽最初不肯,最後眼見自己的西楚士兵已經疲弱不堪,而且軍隊幾乎就要斷糧,只得同意了。於是,項羽歸還劉邦家人,楚漢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項羽剛剛一退軍,張良、陳平就勸說劉邦:“楚軍如今虛弱不堪,天賜的良機,絕對不能放過。”於是劉邦將合約直接擦了屁股,發軍追擊項羽。即便是這樣的楚軍,在項羽的統領下,依舊將劉邦打得大敗。
劉邦不得以,以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為誘惑,這才招得各路諸侯一起來圍剿項羽。諸路大軍在垓下將項羽圍了數重。項羽聽到四面楚歌,不禁大為震驚,以為楚人都拋棄了他。這才有他那首著名的《垓下歌》。
這個灌嬰,後來成為了漢朝前期極為重要的人物,深刻的影響了漢朝的歷史。據說他是賣布的出身,正因為如此,他對劉邦那是絕對的忠心。他率領的不但是騎兵,而且是劉邦千挑萬選的精銳。
按理說,項羽逃去許久,沿途丟下不能跟上計程車兵,所從不過百來騎而已,灌嬰是追不上他的。然而,一位老父故意給項羽指錯了,讓他陷入大澤之中,耽誤了不少時間(由此可見,當時的百姓對項羽橫暴是頗為厭惡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的軍隊到最後居然會斷糧,很多老百姓顯然已經不支援他了),因此這樣,灌嬰的騎兵追上了項羽。
然而,項羽的武功極為高強,而且氣勢駭人,他一聲怒吼,就把追擊他的楊喜嚇得人馬俱驚,退避數里(這多半是楊喜自己說的,這種糗事也說,可見楊喜對項羽還是很佩服的)。就這樣,項羽殺了不少漢軍兵將,向自己手下僅有的那麼二十幾個人證明了自己的確是不敗的戰神。
在烏江邊,項羽放棄了過江的機會,還將戰馬交給了船伕,下馬與漢軍對陣。他自己又殺了數百人,自身也是多處負傷,當看到自己一位老相識叫呂馬童的殺到自己面前。項羽認出了他,說道:“聽說漢軍立下重賞,殺死我的人可以封為萬戶侯,如今,我就把這份功勞送給你這個老相識吧!”於是,自刎而死。
漢軍計程車兵一見此情景,都像瘋了一樣,要去搶項羽的屍體,因為可以封為萬戶侯,這屍體就是見證。結果,漢軍士兵互相鬥殺,死了好幾十個人。最後王翳得到了項羽的頭,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到項羽身體的一部分。他們將項羽的屍體拿回去搶功,劉邦命人將項羽的屍體拼起來,認出是項羽,便將萬戶侯分為五份,將這五人都封了侯(即便如此,也是很豐厚的獎勵了)。
後來,項羽被分割的屍體被以魯公的身份,好好的下葬。項羽的親屬也被劉邦寬恕。
這便是題目中所問的緣由。
-
3 # 水煮汗青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霸王項羽一首充滿英雄氣概兒女情長的詩感動了無數人,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有情有義的英雄漢,最終卻落得烏江自刎,死後還不得全屍。項羽為何落得如此下場?我們且往下看:
垓下之戰垓下之戰是項羽人生中最後的一戰,也是歷史上“最不要臉”的一場戰役。
公元前203年8月,劉邦和項羽在滎陽打了很久的持久戰都未分勝負,就在這時候韓信攻下了齊國,並且準備從側方支援劉邦。項羽因此而處在腹背受敵的環境中,加上軍中糧草已經不多,便提出要和劉邦商議和解。雙方經過商討後達成一致,就是史上著名的“鴻溝約定”。約定內容是:以鴻溝為界,東邊是項羽的,西邊是劉邦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彼此退兵回家。
漢楚按照約定退兵,這時候劉邦的謀張良和陳平提醒劉邦:“以我們現在的優勢,為什麼要退兵呢?應該繼續追擊楚兵,打他個措手不及!”
劉邦為難的說:“可是我們剛簽完合同,說好彼此撤兵,現在又要違約,合適嗎?”
謀士們齊聲應道:“合適!”
此時劉邦臉上露出了奸詐而不失儒雅的微笑。
就這樣,劉邦給項羽來了個“回馬槍”,把項羽困在了垓下,歷史上“最不要臉”的戰役就此展開。項羽被困在垓下糧草又少,而且每到夜裡總能聽到包圍圈外一陣陣歌聲,唱的正是楚國的歌!心想難道劉邦把整個楚國都佔領了?此時的項羽已經心灰意冷,抱著心愛的女人虞姬悲痛萬分。在四面楚歌的夜裡創作了著名的《垓下歌》,隨後帶上八百兵將連夜出發,準備衝出重圍。
項羽的人馬經過連夜突圍終於衝破了劉邦的包圍圈,劉邦聽到訊息後馬上派出五千精兵追趕。就這樣一路追,一路殺,一直追殺到過了淮河,項羽八百兵將只剩下一百多人。而且項羽走到陰陵的時候還迷了路,問路邊的農夫,農夫騙他說左轉,於是轉進了一片沼澤地裡去了,不但損兵折將,還耽誤了很多時間。
後來項羽帶著殘兵敗將一路狂奔,來到烏江邊上,此時烏江亭長已經準備好了船在這裡等他。但項羽卻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為由,死活不肯上船!這時候劉邦的追兵已經趕來,王翳的馬童還指著項羽說:“那位便是項王。”
項羽與他們對視毫無怯色,冷冷的說道:“我聽說漢王賞萬金要取我的腦袋,今天我就送你們一個人情吧!”於是拔劍自刎。
劉邦的追兵就開始亂了,因為劉邦確實說過誰取得項羽的首級重重有賞。如今項羽就倒在眼前,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於是便開始哄搶項羽的屍體。哄搶後來還升級到了打鬥,互相殘殺而死的漢軍有幾十人之多!就這樣西楚霸王在哄搶中被肢解,那些得到項羽肢體的人都到劉邦那裡討賞去了。
-
4 # 如果笑了雙擊關注
首先我個人對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首先說一下它的來歷我認為他首先是一個很殘暴的人,一生殺人無數。
項羽大秦帝國,跟劉邦爭鬥多年,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但他做出了一個最後錯誤的決定,就是沒有稱帝,反而回老家彭城,給劉邦留下了一個機會。當劉邦從大蜀殺出後,項羽就有點後悔了,足以跟項羽抗衡,所以就進了劉,項相爭的時代。
項羽本來有絕對的優勢,可以戰勝劉邦,但是出來了一個韓信,用兵如神。好像也只是一個莽夫。也不算是一莽夫,但他的軍事才能遠遠比不上韓信,再加上韓信又聯合劉邦,所以項習一直連續被擊敗,手下有很多的精兵將領但他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最終還是被逼進絕路,原本就可以逃脫的,卻因一個老人故意認錯路無路可逃,所以才會被圍殺。
-
5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中國上下五千年,皇帝出了不少,但霸王卻只有一個——項羽!
項羽是劉邦的宿敵,他是西楚霸王,但他更是當之無愧的戰神!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不得已而在烏江邊自刎,試想一下,那躺在江邊的僅僅就只是一具屍體而已嗎?
不,那是倒下的霸王,是劉邦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戰神;而在眾多軍士的眼中,那根本就不是一具屍體,而是他們建功立業,鹹魚翻身的機會所在!
能想象到,當時在場計程車兵,將軍,其內心是多麼的火熱,彷彿能看到他們那雙盯著霸王遺體的雙眼還在冒著精光!
拿到霸王的遺體,獻給劉邦,這絕對是大功一件,多少軍士的心頭都在這樣想著!甚至不少人都已經開始做著升官進爵後的美夢!這時候,不知是哪一個不淡定的小兵第一個朝著霸王的屍體衝了過去,將眾人從幻想中拉回了現實,於是,你追我趕,一窩蜂的,在場的不論將軍也好,士兵也好,甚至還可能有路過的行人,都加入到對霸王的爭奪當中!
於是乎,在眾人的野心和慾望之下,霸王的屍身被損壞了,那些勝利者,你一條胳膊,他一條大腿的,笑的是那麼的開心!
那種激動的心情,肯定比現在的人考過科二後的心情還要激動!就像是得到了全世界!於是乎,奔跑吧,去邀功吧,領賞吧!
霸王:“軍士,你的鞋子跑掉了”。軍士:“有了你這條腿,要多少鞋子沒有啊?”
霸王:拿去吧,拿去吧,通通拿去吧!
想當年我背水一戰,為天下人推翻暴秦的統治,今天,全當做是最後一次為大家做貢獻吧!
回覆列表
劉邦釋出懸賞令,取霸王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大大的刺激了軍隊計程車氣,畢竟這是最後的決戰,以後沒有頻繁的征戰,封官賜爵的機會沒有這麼多了。還有一些是原來霸王手下的將領投降劉邦,為了證明自己投靠的決心,也奮力攻擊霸王軍隊。最後霸王在烏江自刎,屍首被瓜分,他們將霸王屍身上交劉邦,都得到劉邦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