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蘆雪庵史論
犀首的合縱定然會失敗,亦或是成功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用張儀的話來講就是合縱“知易行難”。犀首合縱的失敗並不是其個人能力如何,而是“螻蟻難撼泰山”。公孫衍縱使才智過人,也抵不過這分崩離析、離心離德的大爭之世。
合縱、連橫與犀首、張儀!所謂合縱,簡答來說就是“弱弱聯合以弱強”,連橫意為“強弱聯合以圖弱”,更直白點就是“以強制弱”。公孫衍雖然是合縱的代表人物,但他確實有過一段“侍秦圖弱”的經歷,圖的不是他國,正是他的母國魏國。
公孫衍(犀首)侍秦之時,秦國剛剛經歷了商鞅變法,國力大增,而此刻在山東六國眼中,秦國任然為西隅劣國,上不得檯面。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加快了其東出的腳步。公元前333年,公孫衍被任命為秦國大良造,進攻已被魏國侵佔五十餘年的河西之地。公孫衍依託其強大的軍事指揮能力,連下數城,魏國無理抵抗而被迫與秦國割地修好。不久之後,公孫衍再度伐魏,完全佔據河西之地,魏國再次求和,割讓河西之地。
此時的張儀在幹嘛呢?張儀在遊說各國,意欲合縱攻秦卻處處碰壁。終於,公元328年,在蘇秦的幫助之下入秦,棄合縱而提連橫,與秦惠文王東出之願望十分契合,深的秦惠文王賞識。張儀還指出,公孫衍為了一己私利(公孫衍收受魏國賄賂而勸導停止伐魏),放棄攻打魏國的最好時機,而去攻打北方遊牧,實為大謬。秦惠文王如茅塞頓開,拜張儀為客卿。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張儀來秦之後,公孫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斥,最終決定投靠母國。然而此時的魏國已經積貧積弱、千瘡百孔,公孫衍不能再像在秦國那樣大舉征伐,只能採取合縱策略,弱弱聯合以制衡強秦。
就這樣,以張儀為代表的連橫勢力與公孫衍為首的合縱勢力,開始了長期鬥爭!
合縱與連橫的較量此時戰國格局中只有三強:秦、楚、齊。
公孫衍發起的第一次合縱並不是針對秦國,而是趙國。
公孫衍來到魏國之時,該國已經十分羸弱。由於公孫衍河西之戰打的十分出色,名聲在外,而被魏國拜為將軍。公孫衍為了小試牛刀,便跑去齊國與齊相交涉,決定合縱攻趙。齊魏聯軍大破趙軍,首次合縱大獲成功。
第一次對秦合縱,是由公孫衍合縱魏楚齊三國伐秦。張儀出兵伐魏,迫使魏國屈膝,而後又使用政治手段拉攏齊楚,三國合縱不攻自破。
第二次對秦合縱,是由“五國相王”之後,公孫衍聯合魏、韓、燕、趙、中山國,五國合縱伐秦。張儀繼續買通齊楚,楚國發兵攻打魏國,齊國也表示反對“五國相王”,最後在複雜政治鬥過後,五國合縱如一盤散沙,不攻自破。
第三次合縱攻秦是在張儀向魏韓借道發齊失敗之後,連橫策略受到極大衝擊,此刻的公孫衍抓住時機,私下游說,終於再次組成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勢力。同樣是在張儀的鼓弄之下,燕、楚並未發兵,來到函谷關下的只有三晉人馬。面對虎狼之師,三晉軍隊毫無招架之力,一戰即潰,合縱再次失敗。
第四次對秦合縱。五國合縱失敗之後,公孫衍在魏國失勢,來到南韓出任相國,臨走之時,他舉薦田文為魏相,合縱形式漸漸好轉。秦惠文王感覺到了威脅,在張儀的獻言之中決定先發制人,攻打南韓。南韓屢屢戰敗,卻在張儀的遊說之下遲遲得不到盟國援助,最終徒有虛名的合縱只有兩國參加,並以南韓、義渠國大敗,公孫衍出逃而告終。
合縱為何屢屢敗給連橫?合縱的失敗並不是策略的失敗,而是執行者的失敗。公孫衍的歷次伐秦合縱當中,尤其是兩次五國合縱,但凡能稍有決心,秦國必亡。可事實是,各諸侯國為了蠅頭小利而忘大義,反覆無常,表面結成同盟,實際上離心離德。所以說這並不是合縱不敵連橫,而是合縱之人乃是一幫烏合之眾,縱使犀首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回天乏術!
-
3 # 轉世輪迴追夢人
張儀有點意外成名,在楚國因為一場宴會失竊事件差一點成了今天的佛羅伊德,不過人家命大,從此帶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到秦國,建立了一番遠交近攻的外交事業功績。公孫衍到魏國後,組織五國聯軍伐秦,都在函谷關前望而卻步,看來,五國也難以撼動秦國的崛起和滅六國的戰略實施。
回覆列表
公孫衍,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稱之。公孫衍不僅和張儀一樣都是魏華人,也和張儀同時在秦國為官,而且兩人都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也都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公孫衍主張合縱,張儀宣揚連橫,他們是齊名的說客,也是政治上的對手。“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熟知歷史可知,公孫衍雖然拉來山東六國以攻秦,但卻被張儀逐個擊破。一個是合縱,一個是連橫,犀首失敗在什麼地方呢?
一、取河西之地名聲大噪,因私廢公而遭人詆譭公孫衍雖為魏人,但當他繼商鞅之後,在秦惠文王的支援下,成為了第二個大良造。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孫衍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燒向自己的祖國——魏國。曾經的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諸侯國,那時魏文侯雄心勃勃,魏國國勢蒸蒸日上、國富民強,內有賢臣、外有良將,魏武步卒也是天下第一。然而魏人驕傲了,“徐州相王”之後,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喪於秦的河西之地,便是公孫衍奪過來的。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在此之前,齊國經過馬陵之戰,全殲魏國10萬大軍;秦國透過進攻河西,誘俘魏國主將公子昂。魏國屢戰屢敗,主力盡失。犀首上任,同樣將屠刀架到自家人的脖子上,公孫衍任大良造後,很快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魏國既缺精兵,又缺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割地求和,他們所割讓的地方既是秦魏的交界處,昔日吳起以五萬魏軍大敗秦軍五十萬之地,也是公孫衍的家鄉,此時犀首名聲大噪。
但好景不長,在魏王割讓河西之地後,又派人以重金賄賂公孫衍,“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因此公孫衍便勸說秦惠文王放棄攻魏。然而他和魏國的小算盤被張儀看破,張儀陳列攻魏之利弊,拔高了自己在秦惠文王的地位,公孫衍也因為顧私利而忘公義而受到排擠,不得不去往魏國。
二、弱國合縱,強國連橫合縱連橫,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秦、齊是東西大國,所以曾有秦昭襄王與齊湣王互尊為帝,這是秦王為穩住齊國而做的橫強之策;大國橫強,小國也不甘示弱,多次約定合縱攻秦齊,差點把兩國打沒了,有著這麼光輝的戰績,公孫衍、惠施、蘇秦等合縱支持者自然是極力推崇。當公孫衍離秦去魏時,就想用合縱之策聯齊攻趙,嚐到了甜頭。
縱使公孫衍算無遺策,他也算不了人心,為防止齊楚魏合縱對秦國帶來的威脅,張儀軟硬兼施,極力破壞公孫衍的合縱策略。他親自率兵攻打魏國,迫使魏國依附秦國,又與齊楚兩國大臣相會,拉攏齊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國合縱。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目的當然是聯合各國,與秦國對抗。此做法遭到了齊、楚國等國的反對,秦國更是極力破壞。失敗的他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
或許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時任魏相的張儀聯合秦國攻齊,卻被齊軍大敗,張儀的連橫策略遭受挫折,合縱之策又擺在各國的案頭,公孫衍又復任魏相,積極組織起了聯軍攻秦。聯軍氣勢洶洶攻到函谷關,遭到秦國出兵反擊,結果竟不堪一擊,一戰而潰。魏國遭受損失較大,轉而向秦國請求講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秦國乘勝追擊,攻打沒有求和的趙國。齊國也落井下石,趁機進攻趙國。趙國連遭慘敗,大將幾乎喪盡,損兵八萬多人,“五國伐秦”宣告失敗。
三、雖有救世之才,卻也無力迴天公孫衍極具戰略眼光,他不僅注重聯合東方各國,甚至把秦國西方的小國義渠,也拉進了合縱伐秦同盟。在他還在魏國的時候,曾提醒義渠國君,若秦國獻上“文繡千匹、好女百人”,則可攻之。於是在秦攻韓時,義渠趁機發兵攻秦,大破秦軍,由於本土遭到破壞,秦國不得不暫時放棄對六國的戰爭。
只可惜公孫衍目光長遠獨到,看出日後六國難逃被秦覆滅,積極組織合縱攻秦,但幾乎均以失敗而告終。合縱之策失敗在於:各國離心離德,根本不肯出功出力。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強秦強齊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儘管有過多次合縱盟約,但卻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真正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在強秦面前只懂得大難臨頭各自飛。單論計策,犀首無敗,敗的是人心不古,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迴天。
合縱本是小國之間的約定,攻秦也好伐齊也罷,都是為了在大國的壓迫下苟且偷生,小國不想失敗,也接受不了失敗,自然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打勝了又如何?自己傷筋動骨卻也只是險勝,那還不如依附大國庇護,再圖發展。可以看出,戰國時的幾國合縱雖然聲勢浩大,但各國也是心懷鬼胎,只想出工不出力,雖然有過幾次險勝,但終究還是連橫更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