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L剛剛好
-
2 # 一壺清茶一抹清香
陶淵明20字:自號“五柳先生”,田園詩派創始人、文學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陶淵明又名陶潛,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生活在東晉末年。他的生活主要是隱居躬耕,是個“赫赫有名的大隱”。因為他在詩中多歌詠隱逸,描寫田園,所以被稱為“隱逸詩人”或“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平淡自然而又富有真情實感。他曾寫過二十首總題為《飲酒》的組詩,其中的第五首,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稱得上是他的代表作。